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40章 郑和回归

就在朱棣和郑义互相为对方挖坑的时候,郑和回来了。

这一次的东洲之行,明显要比第一次快的多。

而且郑和这一次没有去京城面见朱棣,而是直接回到了北五府。

随同郑和回来的还有采集到的大量橡胶和从本土人手里收集到的大量可可豆。

回来的路上郑和还去了一趟旧港和吕宋,不但又送了一批橡胶树种子过去,还帮助郑义看了一下橡胶树的生长情况。

短时间内郑义对旧港和吕宋的橡胶树是不抱希望的,因为这玩意要长七八年才能割胶。

也就是说郑义还要等五年。

不过郑和带回来的这一批橡胶,给郑义解决了燃眉之急。

蒸汽机在一群大牛人的帮助下已经改良了很多次。

橡胶现在成了制约蒸汽机全面普及的主要因素。

这一批橡胶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足以满足实验需求和小批量生产一些新型蒸汽机。

新机器的出现可以进一步推进蒸汽机在北五府的覆盖率。

码头上。

看到郑和后,郑义差点没有认出来,因为郑和已经黑成炭了。

而且身体也瘦了一圈。

“爹爹,你受苦了。”

郑义满含愧疚。

郑和却是精神灼灼,看着又扩大了非常大的码头说道。

“哈哈,我可是去云游四海了。”

“有什么辛苦的。”

“反倒是你,听说你在我走后,又出了很多幺蛾子。”

郑义尴尬死了。

“没有,谁说的,这是污蔑。”

郑和呵呵一笑,没理他,径直走向姚广孝。

“师傅,你受累了。”

姚广孝瞥了一眼郑义。

“我倒是不累,就是有点心惊胆颤。”

“正好你回来了,好好管教管教。”

郑义翻了一个白眼,管教我?郑和也得有时间啊,后面有十几个奶娃子等着他呢。

不等郑义想完,十几个媳妇就开始向郑和行礼。

“见过爹爹,爹爹一路辛苦了。”

郑长风和郑长安等可以说话的皮小子也叫了起来。

“爷爷,爷爷………”

郑和转眼一看,一群奶娃子,在好奇的看着他。

那粉粉嫩嫩的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他伸手就要去抱,郑义赶忙拦住。

“爹,你等等,你刚从东洲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感染东洲病菌。”

“还是等休息几天再碰他们,他们身体弱,容易感染。”

刚伸出手的郑和闻言尴尬的收回了手。

“对,对,等我回去洗涮过后再说,这船上到底是污秽了一些。”

郑义也不管郑和的尴尬,没办法,作为转悠了半个世界的人,谁知道接触过什么,必须先做好防疫措施。

他们能够来接他,已经不错了,其他人可是要封闭一段时间才能和家人见面的。

而郑义等人也因为和郑和接触过,短时间也不能离开码头区。

如果不是考虑到了郑和的心理感受,郑义是不建议,过来迎接的。

这并不是冷血,而是纯纯的安全考虑。

回到码头居所后,郑义才开始清点第二次东洲探险的收获。

去的时候一万多人,回来的时候一千多人,带回来了十几船的橡胶和几船可可豆。

没有办法,其他作物大明已经有了。

橡胶要交给天工阁。

可可豆,郑义没有让人全都卸下来,而是只留下一成,其他要运到旧港,渤泥,爪哇等地去种植,和橡胶树一样,北方种不了这玩意。

等到郑和收拾停当,观察过几天出来后,郑义已经做出了奶油蜂蜜巧克力。

姚广孝和郑和拿起一块巧克力放进了嘴里,一股子香甜的味道,充满了味蕾。

“这是我带回来的那些苦不拉几的玩意?”

“本地人都用这玩意磨粉混合玉米粉煮着喝,那味道一言难尽。”

“怎么到你这里,变成如此美味的东西。”

郑义拉住郑长安想要偷袭巧克力的手,笑呵呵的解释道。

“因为我在里面加入了牛奶和蜂蜜。”

“所以变的又甜又香。”

“这东西热量大,吃鸡蛋大一块,可以提供一天的能量。”

“是很好的应急军粮。”

“野外探险,准备一些,有时候可以救命。”

“很适合在咱们北五府推广。”

北方地大物博天气冷,拥有探险精神的人,就喜欢四处乱跑,而巧克力可以快速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很快会成为北方人的必需品,就像烧酒一样。

红薯,玉米的丰收,烧酒制作成本更加低廉了,在北五府一口烧酒是抵御寒冷的有效手段。

老毛子嗜酒,东北人人人喝酒,和天气有非常大的关系。

酒可以刺激血液循环,有效提高身体温度,让人在北方更抗冻。

现在再加上巧克力这样的高热量食品,简直是北方大杀器。

姚广孝又被震惊了一下,郑义总能把事件处理的恰到好处。

就像这可可豆,他现在还一头雾水,还停留在郑和和他说的,和玉米粉一起煮的阶段。

这边郑义已经把它开发成了巧克力,北五府的必需品。

这种人,他不发财,谁发财?

郑和一听有这么多的好处,立马问道。

“这些是不是可以加入水手的食谱。”

郑义点点头。

“是可以,但是产量不够啊,需要等旧港等地种出来了再做打算。”

“父亲,这次出航,船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郑和听到郑义说起了正事儿,把自己现的情况告诉了郑义。

“去的时候还好,但是回来的时候很多人出现了虚症(坏血症)。”

“损失了几十个人。”

坏血病吗,看来是因为回来的时候豆子吃完了,水果干也吃完了,没有囤积造成的。

“这都是营养不均衡造成的,海上鱼肉不缺,但是新鲜蔬菜却没有,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虚症。”

“要加大豆子在东洲的种植。”

“以后不管是去还是回,都要带足豆子,用来发芽,保证每日有豆芽可食用。”

“在东洲也要加大柠檬柑橘的种植,制成果干。”

“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因虚症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以前郑和都是走的沿海航道,所以补给比较及时,而且大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拥有大豆,可以生豆芽,而豆芽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可以很好预防坏血病。

中医早就认识到了营养均衡的问题,而且作为农业社会,菜是必需品,所以郑和下西洋不但带足了豆子来生豆芽,更是畜养活物用来补给,活物中也含有维生素。

这种思想比欧罗巴人先进了两百年,他们虽然也有农业,但是对于吃草非常抵触,菜不是他们的必需品。

欧罗巴人吃的是面包(因为不会精磨面粉,所以只能做成全麦面包,意思就是带着麦皮一起吃,也有可能是因为过于贫穷,所以舍不得精磨。),可以直接吃,这也养成了他们不怎么吃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