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19章 大道之章 万物启华

谁都不知道,为什么郑义可以因为一个钓鲣鱼的方法,就能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来。

捕鱼比赛还在进行时,沈炼就被郑义赶走了。

然后去联络各路大拿,组建评奖委员会。

同时联络商盟的,拉赞助。

大奖的名字分两个。

一个是研究理论的,称之为大道之章。

设立数算奖,物理奖,化理奖,生物奖和医理奖,社理奖。

一个是根据让理论服务社会的称之为万物启华。

设立机械奖,制造奖,植物奖,动物奖,医药奖,经济奖和方法奖。

为了这两个奖,沈炼愁秃了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大明,这种种类的大拿实在是太少了。

姚广孝算一个,朱橚(着有《袖珍方》《救荒本草》)算一个,其他的真的都不太出名,他只能去找一些相关有威望有成就的人。

沈炼在哈城忙的昏天暗地。

郑义这边为期一个月的比赛也要结束了。

到处都是欢呼声,因为他们即使评不上奖,也大挣了一笔。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这一场比赛,平均每一个人都能挣五百多两。

这简直是一夜暴富啊。

“发财了,发财了,我要定居在玄雀岛。”

以往他们几年都挣不到这么多。

这都要多亏了郑义建设的大量鱼类加工工厂。

鲑鱼干,鳕鱼干,鲱鱼干,秋刀鱼干,鲣鱼干全都是干货。

没办法,当前的渔获的处理,几乎只能选择干货。

其他处理根本没有办法长期保存。

而且郑义现在坐拥食盐厂,食盐根本不缺,而且价格便宜。

为他大规模制作鱼干提供了底层支持。

工业的发展,让海洋也成为了粮仓。

而这些鱼干,运到内陆,更是能够让渔业公司大发一笔,让玄雀岛有了支柱产业。

有了产业就能吸引人过来。

有人,那玄雀岛就可以繁荣起来,融入大明。

而工人都是从倭国要过来的免费奴役,根本不用花钱。

倭国的奴役,在整个大明,都非常出名。

因为足利义持进攻北海舰队的事情,惹怒了铁平和王景洪,根本不让他们归化,而是直接当成了奴隶在到处售卖。

这些人根本没有服役期,属于奴役群里,非常特殊的一类。

不过这里里面并没有什么血腥剥削和压迫,对于这种生活,倭人不但没有反抗,还欣然接受了。

能够吃饱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太难了,现在能吃饱,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堂。

而朱棣对于倭奴的事情,也像是忘记了一样,选择了漠视。

因为大明现在正在进行土改,大量的佃户脱离了地主的控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却没有人耕种,当然要对朱棣有意见了。

这时候非常有眼色的王景洪,送来了一大批倭人奴役,还是那种没有期限的奴役。

地主高兴了,不再闹腾,朱棣也高兴了解决了燃眉之急。

王景洪也高兴了,海战失利的事情,算是让朱棣忘记了。

到现在,九州和四国岛上的倭人,都已经被快被卖完了。

铁平此时正在逼迫足利义持,供应更多奴役。

因为封锁和压迫,生活愈加艰难的本周岛上的各地大名,开始逐渐的脱离足利义持的控制。

现在的倭国就是这个样子。

北边玄雀岛,成山的渔夫,在热热闹闹的捕鱼发财。

南边的九州,四国岛,已经空空如也,没有了人烟。

而中间的本周,到处都是冲突,大量的女人在向海边涌去,自愿成为大明人的奴隶。

而郑义则在兴高采烈的数着收获,看着热热闹闹的玄雀岛心满意足。

至于倭国,那是他们活该。

大明吞并倭国,给了倭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就偷着乐吧。

要不然几百年后他们还在为冲出小岛而努力。

大明让他们节省了几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当然要感谢大明。

至于倭人的身份。

苦个一两代,他们就是大明人了。

朱棣不在乎倭奴,但是对孩子他还是在乎的。

汉化教育,一直是大明不遗余力发展的产业。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高炽,还是满堂朝臣,都非常默契的全力支撑着这个产业。

而郑义的北方,更是几乎严令所有的未成年人进入学堂进行文化教育。

而最重要的一门课,就是儒学。

而且郑义还对大明现在不断涌现的新儒学,进行了分类。

修身儒学,成家儒学,社会儒学,国家儒学和求知儒学。

修身顾名思义,就是教育怎么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又用的人。

成家,主要讲述家庭,婚姻,孝道,家族产业管理,家庭人员教育,家庭人员团结等学问,直接把以前的不符合人权的人伦纲常进行了大修改,老子说的不对可以反对,长辈要让你死可以直接报官等等………

社会学,主教人际关系学,社会发展学,社会结构学,社会心理学,为官之道等等。

国家儒学,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治国政策,和外交策略。

求知儒学,主要讲述各种社会难题的研究和对儒学进行创新。

可以说,郑义已经把儒家思想改的面目全非了,甚至他直接取消了子曰的句式,杜绝后人搞个人崇拜和今不如古的论调。

而是强调,一代更比一代强。

因为郑义的这些操作。

在郑义处理完玄雀岛的事情,回到哈城之时。

他的府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

郑义带着疑惑,向前来迎他的护卫问道。

“这是什么情况?”

护卫紧紧护着郑义,气愤的说道。

“都是一些老夫子,说国公爷你玷污儒圣门庭,曲解圣意,都是一群顽固的老夫子。”

郑义闻言明白了,这应该是教育改革造成的。

他如此激进的篡改儒学,引起一些人反对是必然的。

不过他不在意,在历史大势的车轮下,总会有顽固不化的人倒在历史的车轮下,被撵的粉碎。

而这些人就是那要被粉碎的人。

当郑义走近后,这群人的喊叫声,愈发的响亮起来。

“打到郑败类,还我儒家正统。”

“打倒郑败类,还我儒家正统。”

郑义从马车上下来,淡然的看向这群人。

这群人当然也看到了他。

“郑败类回来了。”

“打他。”

护卫见状直接抽出了刀。

敢冲撞国公爷,杀了他们也是白杀。

郑义却摆摆手。

“把刀收起来,让我来给他们讲讲道理。”

众人见护卫把刀收起来了,更加得意了,他们都是孺子,谁敢对他们动刀。

郑义在此时却是直接迎着人群冲了过去。

遇到人,不分老幼,全都一拳放倒。

凶神恶煞,像是要打死郑义的一群书生老儒一样,很快就被放倒了一大片。

刚才还在叫喊着打死他的一群,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了一声机扩声。

嗖,一支毒箭,极速飞向了郑义。

郑义的六感都是绝顶的,第六感早就告诉了他这里有人要杀他。

起先因为一群人喊打喊杀的,让他无法判断是谁。

在镇住众人后,那股杀意就暴露了出来。

郑义随手一挥,护腕就磕飞了毒箭。

随后郑义抓住旁边的一个孺子就向杀手丢去。

刚刚发射完毒箭,准备悄悄溜走的杀手,直接被砸翻在地。

郑义没有一点停留,紧随孺子其后,瞬间冲到杀手跟前,根本没有给他反应的机会,一巴掌拍晕了。

这时候,又是一支毒箭射来。

不过目标不是他,而是那个杀手。

郑义再次磕飞,又提起一个人砸去。

已经有准备的杀手,转身避过,就跑,却又被第二个飞来的人砸中。

郑义再次冲过去,打晕。

就在此时,远处的一棵树上,又飞来的一支箭。

郑义再次磕飞。

一切发生在瞬间。

周围围攻他的儒教中人见状,四散奔逃。

太恐怖了,把人当玩具丢,而且毒箭乱飞,这不是要人命吗?

而被磕飞的毒箭扎中的两个倒霉蛋,已经躺在地上吐白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