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201章 航海大丰收

一直到半个月后,郑义才知道,大明在波斯湾竟然也获得了一大片土地。

大明可以不要巴格达,但是对于不属于交换条件的巴士拉地区,大明则绝对不会吐出来。

而对于苏尔坦的抗议,郑义是一点都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海上丝路开始为大明军队提供助力了。

“让人打听一下,我父亲回来了没有。”

他挺担心郑和的,按照时间来说,他早应该回来了。

又是半个月,郑和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一路是从波斯湾传回来的,一路是从朝廷传回来的。

探险队和郑和几乎同时回到了大明。

上海。

朱棣现在正在接待东洲探险队和郑和船队。

虽然对郑和私自行动,朱棣非常在意,但是谁让人家有一个好儿子的,朱棣也不敢惹。

而且郑和这次回来,不但拿回来了极其详细的海图、欧罗巴各国疆域图。

还带回了成船的金银珠宝和欧罗巴本地农作物。

朱棣问郑和有什么收获。

郑和回答道。

“陛下,欧罗巴的国王很多,和我们的战国时代差不多,诸侯遍地。”

“他们都受到教皇节制,教皇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如同周天子。”

“教皇之下是各国国王,现在英法两国正在打仗,据说已经打了几十年。”

“他们的国家形势也非常不同。”

“英格兰王国实行议会制度,他们还颁布了《大宪章》来规范权力。”

“法兰西实行封建君主制度,由君主和封建主管理国家。”

“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因贸易形成的城市联盟,最高执政者是推举出的总督,没有国王,地区自治权利很大。”

“卡尔玛联盟,是一个国家联盟,形成的原因是玛格丽特,因为自己的父亲,老公,和儿子的去世继承了两个个国家,又打败了一个国家,执掌了三国,形成了三国共主的局面,后来三国商议,给了她外交和军事权利,组成了现在的联盟国。”

“神圣罗马帝国………”

郑和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这个没有办法说。

朱棣反而急了。

“说啊,怎么不说了?”

徐皇后也好奇的看着他。

郑和无奈只能解释道。

“这个,还能等私下再给陛下诉说吧。”

这涉及到天命皇权的事情,郑和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朱棣明白这里面有其他事情,所以也没有再逼郑和了。

“其他呢?”

郑和躲过了这个难题,也松了一口气。

“贸易方面,可能是因为马可.波罗等人的原因,都在盛传我们大明是黄金之国,所以欧罗巴都非常崇拜我们。”

“而且他们称蒙古人为上帝之鞭,对我们打败蒙古人的事情非常震惊,所以又称我们为天国。”

“丝绸,茶,瓷器在他们那里都是奢侈品,可以卖出百倍的价格,同时,他们那里也非常缺香料,也能达到百倍价格。”

“糖,在那里也是贵重物品。”

“那里刚经历过黑死病,死了很多人,所以对药品也非常渴望。”

“我觉得,避瘟丸类的药品会非常好卖。”

“而且欧罗巴痘病泛滥,我向他们提议了吹灰法,效果不错,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医生非常信任。”

“也许可以招募一些医生,到那里开一个医堂,顺便卖药,能够挣很多钱。”

在场众人听着眼睛都发出了光。

朱棣的眼睛也快红,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在心里盘算,回去后立马让早就成立的贸易公司向欧罗巴进发。

“还有那,郑义心心念念的作物那?”

郑和连忙让人把东西抬过来。

“陛下,诸位这都是从欧罗巴地区找回来的作物。”

他拿起一个苦瓜。

“诸位,这是苦瓜,可以祛火,炒鸡蛋比较好吃。”

又拿起一个包菜。

“这是卷心菜,可以直接炒食。”

“这是洋葱,属于调料菜,炖肉,炒肉,炒鸡蛋,都很好吃。”

又拿过一个苹果。

“诸位,这是苹果,和我们的沙果差不多,这个更大,更甜。”

朱棣见郑和找回来这么多吃的,非常高兴,民以食为天,能够丰富百姓口粮,绝对是大功一件,自己也绝对会因为这件事儿,而名留青史。

“好好好,郑和辛苦了。”

郑和连忙说不敢。

随后朱棣又让探险队的人上来,询问收获。

探险队的人,也抬过来了大量的物品。

其中有一种白白的东西。

“陛下,这是郑爵爷吩咐我们找的橡胶,树苗果实我们也带了回来,可以在南方种植。”

“这是长绒棉,是环球探险队找到,送回来的,比我们的棉花要好很多。”

朱棣对橡胶什么的根本不在意,又不能吃,又不能穿。

但是这个长绒棉,他是很在意的,因为郑义给他描绘蓝图的时候,说过,南疆非常适合种植棉花。

“可否适应干旱?”

这把人问住了。

梁丘不敢胡说只能回到。

“这个需要种植一下试试,草民也不知道。”

朱棣闻言有点失落。

“那继续介绍其他的吧。”

梁丘只能继续介绍。

“陛下,这是南瓜,熬粥的时候放一些,非常美味。”

朱棣一看块头,挺大的。

“产量如何,可能长时间保存?”

“陛下,根据我们实地考察,一亩地应该可以产千斤以上,放在干燥凉爽通风的地方,可以储存半年以上。”

千斤以上?这踏马岂不是大爆了,有这种神种在手,岂不是大明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果然郑义说的没有错,海外,作物才是最大的财富。

“还有吗?”

朱棣的话音都颤抖了。

梁丘见朱棣喜欢这种高产的作物,直接把土豆和红薯搬了过来。

“陛下,这两种块类作物,亩产超过两千斤以上,而且可以制作菜肴,也可以做成主食,还可以切片晾干储存,更是可以制作成粉。”

两千斤?

朱棣的心脏差点停了。

要知道现在的小麦亩产,好地也才不过两百多斤。

十倍啊,这太惊人了。

朱棣想要大声宣布,大明百姓自此以后,再也不会受饿。

“好,太好了,梁丘,你们立了大功。”

“朕要赏你们,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