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95章 入宛丘

现在帖木儿帝国的人口主要聚集在河中地区,有八百多万。

只凭河中地区就比东察合台多出三百多万人口。

而且现在的帖木儿帝国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武备充裕,军事器械,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巅峰。

要没有郑义的出现,人家现在还是第一军械强国。

河中地区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地,骑兵,战车,锁子甲,一直伴随这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回回炮,都是这里的特产。

要不是这里尴尬的地理环境限制了中亚人的发展,这个世界很可能会属于这里的人。

但是一切都是假设,因为这里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地区,在这里可以找到东西方各色人种的基因。

各路大神都蹂躏过这片土地,也就造就此地民族的多样性,西域百国就是这片地区的真实写照。

本土势力无法稳固发展壮大,只能被动的不断被人征服,让内部矛盾不断,这也是沙哈鲁为什么要坚持在河中地区推行伊斯兰化的原因。

为的就是消除各族矛盾和巩固统治得到大义名分。

而现在,是沙哈鲁推行伊斯兰化的初期,这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

这就是大明的机会。

朱棣在郑义的保证和剖析下,坚定了进取的决心。

不过朱棣没有直接阴兀鲁伯,而是派人通知了兀鲁伯,大明军队正在进攻马哈麻,让他注意,别让对方跑到了帖木儿的地盘。

兀鲁伯在收到朱棣的传信后,脸算是黑透了。

追击?你确定不是赶?

郑义也非常佩服朱棣,还是人家厉害,这货一面坑人家,一面做好人,让被坑的人无话可说。

如果真的是为了人家好?为什么围堵的方向是珍珠河下游谷?

那里大家都知道是一片谷底好吧,你把敌人堵在那里,马哈麻要不往宛丘(费尔干纳盆地)跑才怪。

驱赶计划开始执行。

马哈麻非常吃惊于大明可以这么快摸清这片地区的地理情况。

而且制定了非常周密的围困计划。

四面八方的大军,铺天盖地的涌来,根本不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仿佛稍有犹豫就会被淹没在大明军队之下一样。

冬季已经到来,他们虽然说有准备,但是在这高原上,天气好像比北方还要寒冷。

在这冰冷的环境里,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追兵。

察合台人该是一种什么心态。

这一切都在推着马哈麻在被逼到珍珠河下游的河谷以后,冲向宛丘。

马哈麻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没有其他出路。

一路下山以后,他们直接撞上了帖木儿大军。

兀鲁伯紧赶慢赶的堵住了马哈麻。。

曾经暗通曲款的两人,见到对方后,同时下达了战斗的命令。

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的百姓,一个为了活路,全都爆发了最强战力。

马哈麻。

“兀鲁伯让开一条路。”

兀鲁伯摇摇头。

“抱歉马哈麻,你投降吧,不要再造杀戮了。”

兀鲁伯咬着牙。

“那就别怪我不念旧情了。”

“杀。”

轰轰轰………

啪啪啪…………

首先火炮开始发威。

马哈麻这次几乎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一时间炮声隆隆。

兀鲁伯这边也是放开了开炮,他们的炮比马哈麻多很多。

但是人数却要少很多,只有二十多万人,而且很多还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兵。

反观马哈麻这边,经过了连番战斗,虽然胜率不大,但是也训练出了一直战斗力强悍的大军。

兀鲁伯炮打的猛,马哈麻大军冲的猛。

一时间双方都打出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现在的火炮用的都是实心弹,看着吓人,其实杀伤力没有想象的大。

在两只大军撞在一起后,不到半天,帖木儿大军就被打的损伤惨重。

兀鲁伯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队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看着向他冲来的马哈麻大军,他选择了一个很耻辱的办法。

他带着亲卫,扭头跑了。

他这一跑,一下子就被马哈麻抓住机会了。

“兀鲁伯已逃,杀啊。”

帖木儿大军一听自家太子跑了,迅速崩溃。

就连郑义和朱棣都没有想到帖木儿大军如此不堪一击。

这让他们故意放慢速度的样子,显得格外的可笑。

他们想在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自捡便宜的。

结果判断失误,直接把马哈麻这个狼崽子养肥了。

要知道以前马哈麻已经被大明消耗的没有什么火器能用了,现在呢,兀鲁伯直接送了人全套装备。

“兀鲁伯这不会是故意的吧,这是圈套?”

郑义不确定了。

自己能够算计别人,人家也能算计自己啊,没毛病。

朱棣也很尴尬,这踏马,自己也不知道啊。

现在怎么办?

追还是不追?

追吧,害怕陷入到了帖木儿和马哈麻的阴谋中。

不追吧,不只是放虎归山的问题了,图谋河中的算计,也没办法执行下去了。

突然之间,朱棣和郑义都感觉到了,兀鲁伯这一招的高明。

一下子让他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扭转。

这就是贼怕贼惦记,自己是老阴逼,所以把别人也想成了老阴逼。

现实是,马哈麻和兀鲁伯两个人都没有来得及沟通就打起来了,更不要说执行这么周密的计划了。

朱棣想了很久,还是下定了决心。

“管他是不是阴谋,就像你说的,如果帖木儿不识抬举,咱们随手把他们也收拾了。”

“不过补给的问题,你来解决。”

郑义看向朱棣。

“那我们继续追?”

朱棣咬着牙点头道。

“追,不管其他,只要占据了宛丘(费尔干纳盆地)我们就是挣了。”

“到时候就说补给跟不上,赖在盆地之内,然后视情况而定。”

补给确实跟不上了,因为冬季到来,运输困难,大明军队现在急需补给,没有比宛丘更好的补给地了。

下定了决心,几十万大军迅速的冲出了河谷,然后向马哈麻追去。

马哈麻虽然得到了帖木儿的军械补给,依然不敢和明军硬抗。

所以他们边逃,边抢。

很快战马,粮食,财富越来越多。

见到好处,察合台大军已经沉寂多时的士气,在此时高涨起来了。

马哈麻见状,原本还打算收着一点,方便以后和兀鲁伯重新和好的心思也没有了。

既然兀鲁伯已经投靠大明了,老子抢你的天经地义。

他不但抢,还裹着越来越多的帖木儿青壮来壮大自己的大军。

这是蒙古人典型的以战养战策略,而且是效率非常惊人的办法。

要不然成吉思汗也不可能依靠几十万蒙古大军,就能拿下那么大的地盘。

仆从军太多了。

等到朱棣和郑义追到塔什干的时候,马哈麻已经聚集了将近两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