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81章 西路丝路

想到了办法,马哈木很快就派人去和不喇汗沟通了。

也该迪在见到马哈木的使者后,陷入了陈思。

瓦剌人可是有十来万的军队的,他们金帐汗国总共才有多少军队,全部加一起也不过三十来万军队,这么大的势力到了钦察汗国的核心地带,威胁太大了。

如果拒绝马哈木的求助,谁知道马哈木走投无路下会不会带兵杀入金帐汗国国内,更加不好。

除非自己派军去支援瓦剌,不让他灭国。

但是他也听说了,现在的大明非常强势,已经把蒙古人的祖地都给占了。

这样做几乎等于引火烧身。

这就难受了啊。

不喇汗小心翼翼的看着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的权臣,轻声问道。

“万户这其中有诈吗?”

也该迪不满的看了一眼不喇汗。

“大汗可是不明白我们有多少军队,我们聚齐其他汗国的军队也才不过三十来万大军。”

“而瓦剌现在还有十万左右的大军。”

“而且是久经战场的精锐。”

“如果我们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那差不多相当于在我们旁边引入了一只老虎。”

不喇汗闻言也知道了其中的危害。

“那就不答应他们。”

也该迪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

“那他带兵强行西迁呢?”

这一下问住不喇汗了。

“这………”

“同意也不行,不同意也不行,这要怎么办?”

他也绷不住了。

也该迪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近些年,波兰公国,立陶宛公国,莫斯科公国,对我们多有挑衅,已经不服从我们的统治了。”

“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们赶到他们的地盘上去。”

“让他们打生打死,最好两败俱伤,我们渔翁得利,趁机彻底吞并这些公国。”

不喇汗赶紧鼓掌。

“妙,实在是妙,万户果然厉害。”

也该迪心里却是暗骂,厉害个屁啊,两败俱伤那是容易的?

就怕瓦剌吞并这些公国,尾大不掉啊。

要知道现在钦察汗国的大汗,是白帐汗国的人抢来的,既然白帐汗国能抢,其他汗国又为什么不能抢?

瓦剌又为什么不能?

随后叹了一口气,他也算是想明白了,自己周边已经是群狼环伺了。

再引入一个又能怎么样?

经过连番大战后瓦剌还能剩下多少力量?

总比直接和瓦剌人干上强。

也该迪没有想过放任瓦剌坐大,而是准备把瓦剌拆分了,分别安排在了莫斯科公国,立陶宛公国和波兰公国。

自己已经如此厚待你们了,给您的掺一颗老鼠屎它不过分吧。

果然随着使者回到瓦剌,马哈木的大帐内又热闹了起来。

原本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部族,又重新有了分崩离析的迹象。

一众人为了地盘和利益吵的不可开交。

不得不说也该迪这个搅屎棍手段老辣。

这是阳谋,马哈木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大家安静。”

“不要急着分地盘。”

“最少在我们完成西迁前,不能自乱阵脚。”

“大家怎么会认为,也该迪会信守承诺,而不是趁我们分开的时候各个击破。”

“即使他在路上不趁机拿下我们,谁又能保证,在我们到达各自的地盘后,也该迪不会联合本地势力,对我们前后夹击?”

“所以说,不止是西迁途中我们不能分开,即使是我们到达各自的地盘后,也必须保持联盟的关系。”

“这是为了自保,希望大家能够为了我们的族民,放下成见,团结一致。”

马哈木说的很在理,换成别人跑到了自己的地盘,自己会放弃吞并它的机会?

到嘴的肉当然不能放弃。

所以他们要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少不能让别人把自己当成一块肉。

“大汗说的很对,我们听大汗的,但是这地盘怎么分?”

“是啊,我们都听大汗的,但是地盘也要分清楚啊,免的以后争执。”

“对,地盘得先分了。”

马哈木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我分一块,大家有意见没有?”

一众首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同意了,没办法,谁让马哈木现在实力最强的。

马哈木继续说道。

“那剩下的,你们各自分成两队,怎么样?”

“最好力量是平衡的,不要给别人一口吞掉的机会。”

一众首领表示没有意见,然后开始拉帮结派起来。

一直折腾了许久,才把各自的地盘分清楚。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那大家就尽快组织部众集合吧。”

“三天以后,我们向西转移。”

“明军已经拿下了大湖草原,再不走,我们可能就走不掉了。”

瓦剌人开始向金帐汗国转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郑义耳朵里。

甚至马哈木和也该迪之间的协议,他都有。

这都是舆论战和情报战的结果。

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想西迁。

当然也有出乎郑义预料的事情,他没有想到瓦剌人能够顺势找到出路。

拿金帐汗国当挡箭牌。

这是一步妙棋,因为他觉得,拥有大炮的瓦剌人,在欧罗巴是无敌的。

很可能,欧罗巴人要再次经受上帝之鞭的鞭挞了。

而且自己也大概率灭不掉瓦剌了。

因为自己的最终目的是黑土地。

对于拥有几千万人口的欧罗巴本土没有太多的兴趣。

因为得不偿失,那里是大明的商品倾销地。

而不是把他们变成大明人,成为负担。

郑义摸着下巴盘算着。

“也许可以把更多的人向西边赶,多赶赶,为大明百姓腾出更多的地盘。”

在哈密的朱棣还不知道郑义通过一系列操作,不战而屈人之兵,白捡了好大的地盘。

他正在为丝路建设发愁。

即使他悬赏了那么多银子,依然没有解决南线丝路因为环境造成的无法大规模展开商贸的问题。

规模上不来,怎么和郑义争?

跑到哈密的朱高煦,提出了另一个办法。

“父皇,既然南线不行,不如通过西线啊?”

朱棣迷糊了,疑惑的问道。

“西线?”

朱高煦点点头。

“父皇既然现在海运如此发达,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陆地呢?”

“通过海运,把货物运到申河口(印度河)再一路北上到达撒马尔罕。”

朱棣沉默了,你的意思是,大明还要拿下申河流域地区呗?

而且还要拿下一部分帖木儿东部地区。

如果再加上郑义一心要拿下的河中地区。

朱棣揉揉眉头,这不把帖木儿干死,都不行了。

不过汉王的这个方法却是不错,因为这条路比南线好走一点,如果这条线路再加上南线补充,差不多就可以和郑义的北线抗衡了。

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