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73章 朱棣默认

朱棣现在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决定。

原本他是想把朱高燧安排在西边的。

但是在和马哈麻干了一仗后,他动摇了,因为损失太大了。

要知道马哈麻和帖木儿可不是一个量级的,要彻底灭掉瓦剌和察合台,朱棣预计可能要损失三十左右的军队。

现在北军的损失加上自己这边的损失再加上嘉峪关的损失,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左右。

而瓦剌和察合台加起来还有近五十万大军。

再损失十几万很正常。

所以在看到兀鲁伯的乖巧后,他改变了主意。

既然能够控制,就没有必要再拿几十万大明军人的性命和无数的钱财来浪费了。

最少明年不行。

因为大明已经没钱了。

朱高炽快被逼疯了。

朝廷的反对声也非常大。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这一方,所以平衡才是最佳手段。

而且商改已经结束,宗番院已经建立,剩下的土地改革,政治改革也到了进行的时候。

还有郑义在上海推行的全民崇武和新型民兵制的试验成功,全国军政也有了改革的机会。

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

他实在没有兴趣在这些不毛之地浪费感情了。

在朱棣的眼中,这里就是不毛之地。

这也是他不想朱高燧留在西域的原因,太尼玛荒凉了,天气还非常恶劣。

综合这些原因,朱棣觉得自己现在执行的,才是最适合大明的政策。

至于和郑义商量的吞并河中地区的计划,以后再说吧。

反正不急在一时。

以后有时间了再说。

两个人像是闹脾气的小孩,谁都不理谁,都在自己琢磨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这倒是把夹在两人中间的张辅给整难受了。

郑义的给他说的事情,他可不敢不向朱棣汇报。

只怕郑义来和他说这些事情,也不单单是想他来配合他。

另一个原因应该是想自己来做一个传声筒。

张辅有点羡慕丘福了,为什么不是丘福来干这种两头讨不到好的事情。

同时他也在想,如果真的拿下了河中,或者乌克兰,自己将来外封的时候,能不能分到这里?

他已经从郑义的话中听出来了,金帐汗国的地盘是不可多得的好地盘。

有人有地,还有比这里合适的吗?

随后他又想到了朱高燧,在陛下知道金帐汗国的情况后,会不会被陛下摘了桃子。

张辅患得患失,没有一点阻止郑义的想法。

在张辅赶到哈密说出了郑义的计划后,朱棣不满的哼了一声。

朱棣对于郑义掌握开拓队和私掠队的事情实际上是非常在意的。

他绝对不会同意这两个势力脱离自己的控制。

还好郑义没有明目张胆的吞并这两个武装力量。

不然现在朱棣真的只能和郑义拼了,即使知道郑义很诡异,杀不死。

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杀不了郑义,也要消灭他手里的权柄。

因为彻底脱离掌控的郑义太过危险了。

随随便便可能就能把朝廷按在地上摩擦。

还好双方的默契还在。

他也怕郑义弄的他断子绝孙啊。

皇帝并不是非要他老朱家当的,当郑义依靠自己诡异的能力,灭了他们朱家后,相信会出现赵家,李家,杨家等等………

所以撕破脸对谁都不好。

朱棣对张辅淡淡的说道。

“嗯,我知道了。”

你知道了?

就没了?

张辅又懵逼了。

你倒是给一个指示啊。

“陛下,微臣该怎么办?”

朱棣想了一下,说道。

“未来五年,朝廷不会再向西域用兵。”

“你们想做什么,朕不管,也没兴趣管。”

“但是如果造成了西域动乱,你们提头来见吧。”

张辅诧异的看了一眼朱棣,这是变相的同意了郑义的计划?

嘶…………

陛下对郑义还真是宽宏大量啊。

换成是自己,现在就砍了他的脑袋。

不过这是两个大佬的事情,自己还是管好自己吧。

而且自己还听出了陛下的另一个意思。

你们?

这不是把自己和郑义打成一类了吗?

这不是说在拿下瓦剌和察合台后,让自己留下镇守西域吗?

啊…………

自己简直太苦了。

自己也不喜欢这破地方啊。

江南的花花世界,他不香吗?

带着朱棣的话,张辅回到了燕然城。

苦着脸对郑义说。

“陛下让我们在西域待五年。”

郑义闻言也松了一口气,如果朱棣不同意,自己都想不到怎么办了。

难道真的瞒着朝廷自己单干?

那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还会落人口实。

“既然如此,国公爷,我们要早早做准备了。”

张辅疑惑的道。

“做什么准备?”

郑义笑了。

“当然是派人过去,忽悠瓦剌人向西面跑啊。”

“而且七河地区距离河中地区也不远,有些瓦剌人跑到河中地区也很合理是吧。”

“有了瓦剌人,我们是不是也要过去?”

“到了撒马尔罕,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地盘休息休息?”

张辅深吸了一口气。

郑义是真的准备不要脸了。

“爵爷,要想施行你接下来的计划,耗费是非常大的。”

“你可要想好了,陛下和朝廷可不会出一分钱。”

“而且拿下的地盘,朝廷是会派人来接管的。”

郑义表示自己知道,东北人家不是已经派人过去了嘛。

这种事情老朱家干的得心应手。

但是郑义怕吗?

一点都不怕。

你派个光杆司令有什么用?

拿下的地盘,自己首先会挑选出自己需要,然后再分给官兵、商人和私掠队,剩下的用来勾引移民。

最后剩下的才是朝廷的。

朱棣打仗会赔钱,而自己身后跟着一大群商人可以快速处理掉战利品。

可以快速回本。

朱棣倒是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不能变现有什么用?

唯一挣钱的,还是自己给他们指的明路,挖煤碳。

算是回了回血。

“呵呵………”

“张国公,河中地区可是盛产汗血宝马的。”

“而且我听说,阿拉伯马也是不可多得的良驹。”

“我们手里又有蒙古马。”

“你说这三种宝马,能不能发财?”

“利用他们能不能配出更加优秀的良马来?”

“这是不是财富?”

“而且河中地区扼守东西方贸易咽喉,只是做中间商挣差价,都可以挣的盆满钵满。”

“财富到处都是,缺的是发现他们的人。”

“而我背后的这些商人,最擅长发现财富。”

说完郑义笑呵呵的看着张辅。

好像是在说,你是个棒槌。

在他眼中的荒凉之地,在郑义眼中却是宝地。

张辅也不理郑义的阴阳怪气了,开始思考自己没够在这中间挣多少钱了。

这一年,他跟着郑义,确实挣了不少。

草场划分了出来开始产出挣钱,做草原特产生意,又挣了一笔,分到手里的战利品,卖给商人又挣一笔。

还有军饷,打胜仗奖赏,朱棣的赏赐等,这一年张辅挣的,快顶过去他十来年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