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60章 马哈麻奇袭计划

马哈麻看向马哈木。

眼神中放出的神光,都想把马哈木烧死。

就是听了他的话,才让自己陷入如此绝地的。

“吐鲁番交给你们,一个月内必须拿下吐鲁番,为我军打开通道。”

“如果完不成,我先灭你瓦剌,再向大明投降。”

浓浓的威胁意味,让马哈木很不舒服。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战争打成这样,瓦剌现在完全成了察合台的附庸。

白帐汗国的科利贾克要不是畏惧大明,不想发生冲突,早就一口把他们吞了。

至于帖木儿,让他们在暗地里支援一下还行。

明目张胆?

他们也没有那个胆子。

因为帖木儿内部因为争权夺利,纷争不断,哪里敢惹大明。

所以现在瓦剌和察合台汗国成了孤家寡人。

他们的生死,全在这一战了。

“大汗放心,即使拼上这条命,我也要为大汗打开后路。”

得到马哈木的保证,马哈麻点点头。

“很好,只要记着,如果我不好过,你们瓦剌就更不要想好过了。”

“而且我不介意用你们瓦剌作为投名状。”

“希望你好自为之。”

马哈木立马保证。

“不敢,不敢,我瓦剌一定竭尽全力拿下吐鲁番。”

能够分到吐鲁番这样的位置,他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这里是直通阿勒泰和察合台的咽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这就让他们瓦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马哈麻也不是心好给他这个位置。

而是因为他要突袭嘉峪关,七角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而想要利用好这个关口,就需要自己的大军在通过此处的时候抵御住巴里坤的明军。

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马哈木他不放心。

一旦自己的大军刚进入山道然后被大明军队两头堵住,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只能由瓦剌进攻吐鲁番,自己再分出一路进攻巴里坤,掩护主力大军经七角井直入哈密腹地。

如果情报没有问题的话。

他可以先通过七角井埋伏支援吐鲁番的援军,然后再进攻嘉峪关。

可谓是效果满满。

哈密。

朱棣派出的斥候开始不断的有信息传来。

“启禀陛下,瓦剌大军已经聚集,很有可能目标是吐鲁番。”

“启禀陛下,没有发现察合台汗国的异动,正在扩大搜索范围。”

…………

随着信息的越来越多,战场形式却是愈发的扑朔迷离。

没有发现察合台汗国的异动,难道马哈麻没有参加?

朱棣觉得不可能。

“高煦你觉得如何?”

朱高煦在地图上来回巡视。

“父皇,我们虽然派人盯紧了那些山道,但是因为没有提前准备,所以人手有限。”

“想要挡住敌人更是痴心妄想。”

“所以目前,只能见招拆招。”

“而且要小心敌方的突袭。”

“现在马哈麻的反应,太不对了。

如果马哈木来了,又怎么能缺少了他。”

“没有马哈麻的支持,马哈木绝对没有那个胆子。”

朱棣点点头。

“也就是说,马哈麻也来了,但是潜伏起来了。”

“而瓦剌是他放出来的饵?”

“而且是我们必然上当的饵?”

其他将军闻言也点点头。

“他们草原人就想狼群一般奸诈阴险,而且不动则已,一动必然致命。”

“我们不得不防。”

朱棣再次说道。

“你们觉得高煦说的,对方通过戈壁奇袭嘉峪关可能性有多大?”

这是郑义说的,所以让他不得不重视。

“这………”

其他人的都犹豫了起来。

因为这个难度太大了,冬天虽然不热了,但是戈壁上的寒冷和强风,依然是一个致命的挑战。

如果让他们来,他们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很可能在路上他们就要损失惨重。

“小股部队还有可能,如果是几十万大军,那就太冒险了。”

他们做不到。

朱棣看着地图下定了决心。

“再次派人去让嘉峪关全天候戒备。”

“即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也要重视。”

“先派出两万人支援吐鲁番,其他人静观其变。”

“斥候不要停,继续探查。”

朱高煦道。

“父皇,如果要派兵支援,就要防备对方中途埋伏。”

“没有大军掩护,我们的小股部队,很容易被人吃掉。”

吐鲁番是必须支援的。

一旦吐鲁番失守,他们将更加被动。

现在怕的就是敌人真的有能力,来回穿梭戈壁沙漠。

那样的话,他们就被动了。

“一人双骑,让斥候队配合他们,允许他们自由应变,不行就退回来。”

吐鲁番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是在白水涧他们也安排有阻击阵地。

还是时间不够,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的话,他们可以直接把白水涧修成巨大关口,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朱棣估算了一下。

“依照吐鲁番的防御能力和物资,足够他们坚守三个月。”

朱高煦却道。

“父皇,敌人也有火炮,而且数量不少。”

“永安城在敌人不断进攻下,也只不过抵挡了多半个月。”

不能太过轻敌了。

火炮真是一个大问题。

“永安城破了吗?”

朱棣没好气的道。

真要是只能抗半个月郑义会死守永安城?

“最少守一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就在这一个月内结束战斗。”

能支援就支援,不能支援,他也不强求。

反正他不会用添油战术,那不是傻狗吗?

很快。

支援队出发没多久,察合台骑兵袭击的消息就传来。

随后巴里坤遇袭和七角井失守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消息有点滞后。

不过综合这些信息,战争的脉络开始清晰了起来。

朱棣再次把人聚集了起来。

“各位有什么想说的?”

朱高煦笃定的道。

“他们一定是是去袭击嘉峪关了。”

其他人却是还是不这样认为。

“几十万大军,岂能没有什么动静?”

朱高煦争辩道。

“我们的人不是被打回来了吗?”

“还能收到什么动静。”

“这嘉峪关难道不要了?”

最坏的结果来了。

朱棣咬牙拍板道。

“高煦你带十万大军回援嘉峪关。”

“如果发现了马哈麻的大军,给我盯死他。”

“我们来切断他的后路。”

“没有补给,我看他能折腾多久。”

朱棣想的很好,但是还是不明白强机动性的作用。

现在即使七角井丢掉,马哈麻的大军还可以改道白水涧返回北疆。

因为吐鲁番兵力不足。

根本没有办法阻拦他们。

除非瓦剌连个白水涧都拿不下,被卡死在南疆。

只要他们不暴露行踪,不被被朱棣堵住,那他们要比朱棣想想的难缠的多。

这也是朱棣让朱高煦咬死马哈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