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52章 藏民是好兄弟

巴里坤。

朱棣征调的藏民带着青稞种子也来到了这片水泽草原。

因为怕朱棣不懂的爱惜这些人,郑义也跑了过来。

朱棣看着脸皮脆裂,风尘仆仆的郑义,就是不说话。

他要用威势逼迫郑义跪下。

郑义却只是向他行了一个手礼。

“微臣见过陛下。”

朱棣见状脸皮子都抖动了起来。

他真的后悔当时逼迫郑义了,搞的现在郑义已经不把他当皇帝了。

但是他也不好发作,不挑明还好,只当这是自己给郑义的恩赐。

但是一挑明,那自己的帝威可就真的摔在地上了。

“哼,你怎么舍得过来了?”

郑义呵呵笑着讨好。

“不知那些藏民在哪里,我去拜访一下。”

朱棣一皱眉。

“嗯,那是朕征调过来的,你不要打什么歪主意。”

郑义却是完全当做没有听见。

“种植青稞的时间马上过去了。”

“时间不等人啊,我们要马上行动。”

“而我们燕然城周边的土地已经开垦出来了。”

朱棣转头当做没听到。

郑义继续。

“陛下,这巴里坤是大明的土地,燕然城可也是大明的土地。”

“为什么要分出什么彼此?”

朱棣还是不理他。

郑义只得逼朱棣了,谁让他不给面子的。

“陛下,巴里坤的土地开垦翻熟过了吗?”

“我们燕然都准备好了,只要藏民兄弟姐妹们过去,直接下种就行。”

朱棣不为所动,直接拒绝了郑义。

“朕可以安排人连夜开垦土地,明天直接种植。”

郑义脸上笑了,嘴里却是不客气。

“陛下,你这是没有种过地,不知道种地的复杂。”

“首先,开垦只是第一步,地开出来了还要清除石头,草根,害虫,这些做完以后还要撒草木灰,施沤好的肥,牛羊粪是不能直接放到地里的,不但容易滋生害虫,还容易生成有毒物质,祸害根苗。”

“就是这些全都办完了,还要翻耕,暴晒半个月。”

“然后深浇土地恢复种植环境,再翻耕和耙犁几次,打碎土块,碎土盖面,保持水分,这时候才能种植。”

朱棣越听,越感觉不对劲。

好像自己要给郑义做嫁衣了。

因为这样弄的话,就赶不上种植了。

“胡说八道。”

对,郑义一定是在忽悠自己。

郑义自己都感觉自己有点不要脸了。

咳咳………

“陛下,北疆和中原不同,现在如果还不播种的话,今年就错过了收获的季节。”

“如果强行耕种,只怕,收获惨淡。”

“而如果陛下一定要在这两天强行耕种,那到时候杂草害虫,病害只怕要祸害大部分青稞。”

“如果陛下不信,微臣可以和陛下打一个赌。”

朱棣看向了他。

郑义继续说道。

“陛下种植一些,微臣种植一些,如果微臣的产量低于陛下的两倍,则微臣资助陛下一千万两军费。”

“陛下觉得如何?”

他知道现在朱棣正是缺钱的时候,太子都快不认他这个爹了。

朱棣眼睛转了几圈,然后说道。

“朕可以答应你,但是朕要你收获的一半青稞。”

郑义见朱棣松口,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之所以过来,是怕朱棣不懂的利用这些藏族兄弟姐妹和浪费了种子。

如果影响了收成,对以后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当然,如果等几年,从东洲回来的探险队,一定会带回来玉米和土豆,豌豆。

到时候北疆的农垦问题,也可以彻底解决。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现在已经打到这里,而且粉碎了敌人的抵抗意识。

此时不抓住机会,彻底解决后患,那就是犯罪了。

“这都是小事儿,整个大明都是陛下的,小小青稞何用费心。”

如此朱棣才算是同意了郑义的安排。

得到了朱棣的同意,郑义一口气划拉了七成种子和藏民。

这些农奴,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郑义简直把他们当成了宝贝。

一会儿过来问。

“兄弟姐妹们,还习惯吗?”

一会儿又过来问。

“兄弟姐妹们,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的。”

一会儿,又来了。

“兄弟姐妹们,口渴吗?需要吃点东西吗?尝尝我们的干果奶糖。”

不只是朱棣看的目瞪口呆,跟着郑义过来的黄三等人,也是不明所以。

爵爷这是怎么了?

他们不知道,这可都是宝贝啊。

他们不但能够种植出青稞来,解决中原王朝的后顾之忧,更是一颗颗种子,是他图谋西藏的火苗。

西藏的农奴制和宗教制,直接垄断了西藏的统治。

其中惨剧多不胜数,比如头骨碗,人皮鼓,人骨笛等等。

一直到新时代,依然有顽固分子试图,重新拿回他们的特权。

“干掉了马哈麻,最好把乌司藏也梳理一遍。”

“让那片土地,彻底融入中原。”

“而且所有宗教必须归入大道之下,乌司藏,不能例外。”

当然,这是郑义给朱棣准备的事儿,他还要好好发展东北这个大基地那。

想到东北,他又想到了被朱棣派过去摘桃子的人。

“嗯,不知道朱棣派过去的那货,凑够了钱没有。”

想到这里,郑义坑人的冲动又强了。

朱棣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东北投入了多少钱。

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有他的股份。

就连运河都是自己出的钱。

想随便派人来就像摘桃子,朱棣得是多么的异想天开。

而且东北有人听他的话吗?

勋贵士卒的草场,都等着郑义搞的经济体发财那。

闯关东的那些老百姓,都住在郑义建造的棱庄中,租用着郑义的牲口和工具。

更不要说那些跟在郑义屁股后面发财的商人了。

想接收,可以,先给钱。

老子整这么大,你认为是免费的?

最少让自己回本之后,慢慢赎吧。

东北现在是自己的基本盘,郑义不会放手。

即使是朱棣,郑义也不会鸟。

当初朱棣坑他的时候,郑义就准备好了让朱棣载个大跟头。

这也是郑义一直不来见朱棣的原因。

郑义这次见朱棣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他对自己的愤怒。

不应该啊。

朱棣什么时候这么大气了?

郑义怎么会知道,是太子在中间插手了。

朱高炽知道自己老爹做的不地道,加上朱棣现在在打仗,为了郑义和朱棣之间不产生太大的裂痕。

他直接把这事儿压了下去。

这也是东北比较平静的根本原因。

朱高炽觉得慢慢来呗,新涌入的百姓,朝廷可以接手过来。

可是一接过来,他就感觉到其中的困难有多大了。

“陛下,迁民五十万,需要两百万两银子来采购农具。”

“陛下,五十万奴役修建棱庄,需要一百万石粮食。”

“陛下,牲口需要采买………”

钱钱钱,都是钱,每时每刻都需要巨量的金钱来支撑北方的开发。

但是朝廷现在正在四处开战,有个屁的钱。

面对这样的困境,朝廷接受的移民,只能从五十万迅速减少成了十万。

最终还是无法逃脱郑义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