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19章 计划落空,张辅胜利

张辅派出的使者很快回来了,一听说是要帮助他们剿灭鞑靼人,林中百姓和女真人部落立刻积极响应。

因为这群人为了过冬,已经开始仗着人多,到处肆虐了。

有大明军队支援当然要积极配合了。

有了这群地头蛇的帮助。

很快张辅就定位到了这两支蒙古军队的位置。

一看优势在我,张辅也下定了决心。

“郑爵爷,部落联盟已经开始聚集。”

“不日我也将出征。”

“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事有不遂,就撤回朵颜卫,等我灭了阿鲁台再做打算。”

说完不放心又加上一句。

“我的身家性命可都在你身上,你一定要万分保重。”

郑义抬手送别。

“一切放心,祝将军旗开得胜。”

张辅的军事才能也是很强的,即使是山地战,在林中部落的配合下,也不至于溃败。

要知道骑兵下马先就废了一半,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山林中的折磨,还能够发挥出多少战力?

而武士军大军团作战可能不行,但是这种山地战,对他们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而现在的武士军足足还有三万多,这是一股非常强的战力。

再加上一万多的遗孤军,十来万的部落联盟,八万明军。

这种规模的军队,趟也把敌人趟平了。

反倒是自己这边只有五万明军看守奴役,和还在草原上肆虐的十多万游勇。

如果瓦剌真的敢过来,自己的压力是真的非常大。

因为有大量的俘虏转化成的奴役需要看守。

一旦战争打响自己可能还要依靠自己带来的两万辎重军和几万民兵。

就像郑义想的一样。

瓦剌很快也收到了张辅带军入山的消息。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想瞒也瞒不住。

马哈木等人再次聚集了起来。

“我们上不上?”

这是一个巨大的抉择。

太平扔掉手中的牛骨。

“我们何不趁机干掉郑义。”

“一旦郑义筑城成功,只怕我们将永无宁日。”

“你们也应该听说了郑义在兀良哈施行的政策。”

“男人全部打入奴役,女人全部押送回中原。”

“这不是想让我们亡国灭种吗?”

“再说了唇亡齿寒。”

“一旦阿鲁台倒台,以后直面大明的就是我们了。”

“不管如何,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

把秃孛罗哼了一声。

“那郑义是好相与的?”

“此时出击,那就是在捋虎须。”

“敌强我弱,正是蛰伏的时候,岂能冒然树敌?”

马哈木也在深思。

“听闻这郑义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够用一群民兵就消灭了兀良哈,想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主。”

太平不服气了。

“他再不简单也是一个人。”

“现在呼伦湖地区有几十万兀良哈和鞑靼奴役,张辅留下的那五万军队,去看管那些奴役已经力不从心了。”

“我们此时进攻,郑义无兵可用,他又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马哈木这次不同意太平的话。

“要知道郑义手里不只是有明军,还有辎重军和民兵。”

“草原上还飞奔着十几万游勇。”

“如果真要出战,还需要牵制他们。”

“也就是说最少需要五万人马去牵制游勇,更要有两万人去威慑五万明军。”

“我们还有十二万人对郑义展开攻击。”

“当初忽儿歹可是带了十几万人,还是在雨天,依然被覆灭。”

“现在我们面对全盛状态下的郑义,有多少胜算?”

说到这里,众人沉默了。郑义的战绩实在是太惊人了。

“难道就这样看着大明军队步步紧逼?既然早晚一战,何不选择对我们最有力的时刻。”

“一旦郑义建城完成,我们还有多少余地?”

太平知道朱棣的下一个目标绝对是他们。

卧榻之旁岂能容他人酣睡?

这个道理,不管是对瓦剌还是对大明都是一样的道理。

反正郑义是不准备放过瓦剌的。

马哈木的野心比阿鲁台还要大。

而且这货懂得隐忍。

属于苟道中人。

“等,还是等白灾以后再说了。”

“郑义不可能留下这么大的破绽给我们。”

“我总感觉他是在引诱我们,他想在白灾之前彻底拿下我们三部永绝后患。”

“所以等,等他力量衰败的时候,我们蜂拥而上撕碎他。”

太平听完马哈木的话后,也镇静了起来。

“即使选择等待战机。”

“但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当通知察合台和吐蕃朱棣在北方的绝灭政策。”

“如果能够联合他们给大明施压,也可以为我们分担很多压力。”

“也让朱棣不敢肆意横行。”

马哈木觉得太平说的在理。

“可,就依你的主意来。”

“派出使者,联络察合台和吐蕃。”

“大明古代有合纵连横的说法,我觉得,还可以联络朝鲜,倭国。”

主意一定,瓦剌又安静了,静静等待时机。

同时还派遣使者带着财货和五千美人去了南京。

他们需要渗透朝臣,掣肘朱棣的北征步伐。

郑义在永安城是等了又等,大炮都拉出去演练了好几遍,也不见瓦剌的动静。

但是他不敢掉以轻心,就这样一直等啊等。

等到张辅灭了脱鲁乎察儿,又等到了阿鲁台带着千余人钻进了北方冻原。

依然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郑义只能感叹,天不遂人愿。

然后又感叹阿鲁台这人命大,逃跑有方,总能化险为夷。

再见到孙若微的时候,她脸上已经没有了什么阴郁,笑的像一朵花。

而张辅也是意气风发。

“郑义,你来看看我写的奏报如何。”

郑义也不客气打开来,看了一眼。

竟然还有他的功劳。

对他是夸了又夸,对遗孤军也是赞赏有佳,武士军一句作战勇猛,对那些部落是一笔带过。

“侯爷,这林中部落的功劳是不是?”

张辅摆了摆手。

“嗨,功劳人家不在乎,只是对我们缴获的兵器感兴趣。”

“那些破铜烂铁,我全都送给了他们。”

“而且也不算送,人家还给了很多山货。”

“我给你带回来了上百张貂皮,到时候你送给你家人,一定讨喜。”

“兵器?”

郑义顿住了。

“全给了?”

张辅点点头。

“是啊,有问题?”

郑义一拍脑袋。

他们这是为了自保啊。

一定是听说了郑义在朵颜三卫北方执行的吸收政策。

不种地就要去山里。

不知道遭了多少人恨。

现在人家拿到了精良武器,在这大深山中,人家这也算是有了反击的力量。

“看来要调整一下政策了。”

“手段要温和一点。”

“用粮食油盐香料等换山货,西方人就是这样剥削印第安人的。”

油,盐,香料多贵啊,要想继续享受这些奢侈品,部落长还不死命的剥削自己的部落民众。

“在他们矛盾爆发的时候,自己再执行一些吸引山民种地的优惠政策,完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