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117章 大一统

土城中。

郑义立在帝帐中,连连摇头。

“陛下,就这些玩意,一个冬天过去,只怕要冻死六成战士啊。”

“还有陛下,饮马河你都改了名字,这座土城怎么就不起个名字?”

朱棣看着郑义吊儿郎当的样子,没好气的道。

“我看你是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麻痹的,现在跪都不跪了。

气的朱棣牙痒痒。

郑义翻了一个白眼,自己没和你算坑我的事儿,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既然早就撕破脸了,还想老子给你下跪?

想啥呢?

“把陛下放在眼里做什么?要放在心里啊。”

“放在眼里那是眼屎,放在心里那是亲人。”

朱棣闻言,恶心的不行,还好帐篷里没有其他人,要不然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同时朱棣也知道了郑义的态度,再作妖,自己真的就一点都不给你面子了。

此时算是真正应了郑义的那句话。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这就是父皇当初要废孟子的原因吧。

看看郑义就知道了,如果朝臣都和郑义一个样子,那他哪里还有君主威严?

还好自己已经改变了想法,不再想做集权君主了,而是要做老阴逼。

不然他和郑义,那真的是要死一个了。

那种后果朱棣想想都一阵冷汗。

郑义羽翼已成,就算没有神鬼莫测的能力,只怕也不是他敢轻动的。

看看郑义这次调动工商阶层的能力吧,全国半数的工商可以说唯郑义马首是瞻。

再看看他们爆发的能力,是那群腐儒能够比的吗?

只怕这群人发动一场战争的效率,能够吓死那群文臣。

十几万的游勇驰骋在草原上,他们和正规军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火器了。

郑义当初生产销售兵器的要求,终于在现在开出了花,而且是让自己心惊胆颤的花。

哼了一声。

朱棣开始说正事儿了。

“你觉得北方这片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郑义奇怪了。

“陛下不是早就决定好了,迁民入草原,彻底掌控吗?”

朱棣伸手一巴掌拍在了奴儿干都司上。

“我说的事这个。”

郑义这才明白朱棣的意思,露出了笑容。

“陛下,只怕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了。”

“满清之祸,不可演啊。”

“在大明的这片土地上,只可能有大明的百姓,不可能任人潇洒。”

“秦皇之后,我们之所以进入大一统时代。”

“根本原因就是在一个统一上。”

“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文字,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语言,统一的度量衡。”

“现在,我们要加入统一的血缘,统一的姓氏,统一的信仰,统一的道德,统一的生活方式。”

“历史上蒙古人臣服了无数次,但是从来没有融入中原,根本原因,就是生活方式,语言,信仰的差异造成的。”

“大明这个大家之中,可以有小家,但是这个必须是在大家庭的系统之中。”

“长生天,必须在大道之下,不然那就不是我们大明人,只能为敌,对待敌人,我们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

“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必须以汉语为主。”

“这也是我鼓动陛下划分草原的原因。”

“每家都拥有自己的草原,就相当于我们的百姓拥有的土地。”

“当他们不再过游牧的生活的时候,就可以慢慢的贴近我们的生活。”

“而且固定的草场也更容易形成村落,也方便设置官府。”

“至于女真人。”

“在我们不断的开发农田的时候,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

“为了通航的考虑,所有聚集在江河两岸的部落,也会受到我们的驱逐和吸收。”

“他们要么改变生活方式,乖乖种地,要么进入深山继续他们原始的生活。”

郑义的话,让朱棣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很多事情他瞬间想明白了。

“这就是你在上海严厉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郑义点点头。

“真教寺在松江府的存在,让那些教徒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教民冲突更是屡见不鲜。”

“他们觉得他们的信仰才是真神,而且其中教徒生活习俗封闭,俨然一副国中之国的样子。”

“这是隐患,在大一统的大明,不允许这样的存在。”

“所以我让沈炼推行了宗教改革。”

“如此有了范例,其他民俗信仰,也可以统一在大道之下,形成统一的信仰基础。”

朱棣听到这里不得不服。

“你比我强。”

这都是没有人想到过的,那些大臣每天都在折腾那点破事儿,不是你怼他,就是他怼你,很少有真正为国家前途上心的。

郑义闻言倒是谦虚了起来。

“我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俗话说的好,身在其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果没有奇遇,谁又能有陛下的文治武功。”

朱棣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想不到你郑义也谦虚了起来。”

“虽然知道你说的是恭维的话,但是朕很受用。”

笑过之后,朱棣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以前或许是自己狭隘了,以私心量公心,以至于公私不分。

皇家到底代表不了国家,皇家是真的要尽快从国家中脱离出来了。

不然这种冲突还会更多。

老阴逼的计划势在必行。

郑义却是没想到朱棣的弯弯绕绕。

“陛下功绩,当得起一代伟主的评价。”

朱棣摆摆手。

“行了,听说你搞的那个环球航行探险的舰队快要出发了。”

“这样,我替你回去送送他们。”

“你呢,主持好北方开发的事情。”

“记住,这个冬天,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能少。”

“让蒙古人看看我们大明人的伟力,区区白灾,不足挂齿。”

“啊………”

郑义懵逼了,自己这是又中套了?

这冰天雪地的,你回去过好日子了,让我替你受罪?

不等他拒绝,朱棣甩出了一道圣旨。

“朕赐你北方开拓总都督权柄,节制北方军政大权。”

郑义闻言吃了一惊。

“卧槽,陛下你这是疯了?”

“这东西是随便能封的吗?”

“你想五代十国军阀混乱重演吗?”

郑义像拿着一个烫手山芋一样,重新丢回了朱棣的怀里。

朱棣见状眼中冷光一收,重新把圣旨塞到郑义手里。

这是他最后的试探了,明显郑义通过了。

“朕走以后,需要你来节制那群骄兵悍将,不然在他们拿到草场之后,无心备战,被瓦剌趁机东侵,后果不堪设想。”

郑义还是把圣旨塞到了朱棣怀里,这种坏头那是绝不能从他这里开始的。

不然他要被后辈骂死。

要知道现在可是大航海时代,海外飞地无处不在。

有了郑义的这个头,其他人必然也能够名正言顺的军政一把抓。

那是什么结果?还用想吗?尾大不掉,分裂成国,这不是郑义想要的。

“军政,必须分开,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陛下想象一下,以后海外飞地会有多少?如此做的结果又是什么?

这种事情必须严厉杜绝,谁敢碰弄死他。”

“至于陛下的顾虑,我可以向陛下保证,只要我在北方,出了问题我可以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