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全球华夏>第53章 以奇致胜

“老大人,要不你还是住府馆去吧。”

沈炼想再争取一下。

“不了,这县衙就好,挤挤,挤挤。”

郑义就是相中县衙了。

其实县衙和府衙大差不差,只不过是六房变成了六科,其他都差不多。

于是县太爷就被挤到了偏房里。

到了夜里,优化后身体强的已经憋不住的郑义,终于把手伸向了程芷柔。

“娘子,你看这春光无限好,我们是不是也做点爱做的事情。”

程芷柔娇羞的点点头,她等这一天也已经很久了。

十四岁嫁过来,和郑义亲热的机会一巴掌都嫌多。

“那,相公可要爱惜奴家啊。”

郑义笑呵呵的伸出了魔爪。

这一晚上,沈炼都没有睡好,腰都快被老婆扭断。

没办法,谁让郑义实在太牲口了,炮声震天响。

在自己娘子哀怨的眼神中,沈炼逃也似的冲出了偏房,冲到内堂办公去了。

“不行,这郑爵爷是一定要送走的,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你说这人怎么这么不要脸,明明有府馆,非要来抢他的住所。

师爷是一个很称职的人。

“东主,这郑府尹行事,毫无章法,无迹可寻,暂且还是忍耐的好。”

这种人就是精神病,能不得罪还是尽量不要得罪。

“这我也知道,但是你看,他搅的我们不得安宁啊。”

“昨天夜里的雷声,你没听到?”

李师爷咽了咽唾沫,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老腰。

“真乃神人也。”

“咳咳……”

“是太闹腾了。”

“不过,东主,郑府尹是要商改来的,只怕此事不成,他不会走啊。”

“那就改呗,赶紧把人送走就好。”

李师爷咳嗽了一下。

“东主,你忘了,那封信。”

嘶………

玛德,真难啊,这怎么弄?

不配合,自己只怕日子不好过,天天轰,自己真受不了。

配合,那自己得罪的人可就多了,他这官,可能到头了。

“这如何是好?”

尼玛,你住到县衙,老子还得保护你的安全,还得承受着你的恶心,这货打的主意也太好了。

李师爷咳嗽两声,然后悄声道。

“祸水东引,把水搅浑了,东主就好交代了。”

沈炼看向李师爷。

“你的意思是…………”

李师爷点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陆同知想让东主配合,东主何不将计就计。”

沈炼犹豫了。

“这………”

自己可不是他们本地人,本地的一些人的利益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自己趟这场浑水?

而且郑义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师爷看出了他的担心。

“东主,这案子多了,自然要府审的案子也就更多了,尤其这种地跨华亭和上海两地的案子。”

“这么多案子压过去,你说咱们的府尹大人还能不回去吗?”

“再说,东主可以以牵连甚大,一系同案的理由全部发往府衙审理。”

“到时候是好是坏全在咱们的府尹大人,你说是不是东主。”

沈炼这一下子算是被说动了。

“那你去吩咐一下,看着点不能闹出人命。”

师爷离开后,沈炼心中烦闷,于是提剑去了花园,准备用练剑压一下自己的心绪。

郑义这时也在花园,一套军体拳打下来,他已经浑身冒烟了。

沈炼看到心中更是惊讶。

这还是人吗?火力这么旺。

“呀,沈大人过来锻炼啊。”

沈炼看了看手中的剑,总不能说我是来砍你的吧。

“是啊,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多练练总是好,郑爵爷这功夫是真棒啊?太祖长拳?”

说着下意识的就要去扶腰。

“嘶………”

玛德,碰到老婆拧的地方了,沈炼脸色一下子就红了。

郑义看的想笑又不敢笑,自己可是知道自己昨天的能力的,现在程芷柔还瘫着,嗓子都哑了。

“啊……是的,这是从太祖长拳改造成的。”

“比较猛,适合年轻人。”

沈炼闻言,差点拔剑,你讽刺谁那?

不过刚才他也看到了郑义打起来刚猛的样子,自己是真的练不了。

“既然如此,就不打扰爵爷了。”

说着他离着远远的,开始练起了剑来。

绵绵柔柔的,像是道家养生剑法。

郑义也是很没趣,没办法啊,他练的可是军体拳,刚猛,狠厉,非常实用。

就是对身体要求高,这种腰不行的人,真不能练,伤身。

对于沈炼的不礼貌,郑义是真的没放心上。

换成别人,只怕已经动手了。

今天起床,娟儿挂着浓浓的黑眼圈,看自己的眼神可是无比幽怨。

哎,身体太好了,没办法啊。

吃过早饭,郑义带着人出门的时候,惊闻鼓咚咚咚的响了起来。

沈炼很巧的出现在了郑义面前。

“知府大人,有人鸣冤,需要大人坐堂垂询。”

郑义一摆手。

“这是你县老爷的职责,本人岂能多事,你只管做的你的事情就行。”

说完也不理沈炼,就带人跑路了。

“爵爷,你这……”

沈炼拦都拦不住。

李师爷也是目瞪口呆。

“东主,这郑爵爷怕不是个昏官吧。”

沈炼一拍大腿。

“哎,这如何是好?”

李师爷也没有办法。

“只能东主先处理案件了。”

“不过,我看郑知府穿的便装,应该是想微服私巡,查探民情。”

“这也算是尽责了。”

微服私个腿啊,郑义出门就冲向了牙房,只要是大宅大院的统统买下。

更是找牙人,四处查问黄浦江两岸的荒滩野地,只有是有主的彤彤拿下,没主的,让账房去县衙买。

不计成本。

很快本地人就知道上海来了个人傻钱多的纨绔,花钱如流水。

下等田出上等田的价格,中等田出上等田的三倍,上等田出五倍。

而且来者不拒。

这尼玛就是一个财富盛宴啊。

当沈炼处理好自己折腾出来的案件后,已经到了傍晚。

主薄才有时间向他报告。

“老爷,不知哪里来的外乡人,正在咱们县疯狂购买土地房产。”

沈炼闻言一惊。

“什么?”

主薄只能重复道。

“他们已经购买了县城周边九成土地,黄浦江两岸七成土地(荒地真不值钱)。”

“咱们县衙今天收入上百万两(卖荒地的钱)。”

(明初地广人稀,一般一亩地也就一二两银子。松江府属于人口多的地方,上等田也不过五两左右,等到明中后时期价格升到了一两百两。这样大家应该明白古代有势力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兼并土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