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波澜壮阔的一生>第498章 离心离德

北京,紫禁城。

此刻暖阁内,地上满是碎瓷片,所有的人都噤若寒蝉,朱由检脸色铁青,表情扭曲的来回走动,口中不断咒骂:“都是蠢才!无能之辈!居然死在了李自成之手!枉费朕如此的信任!”

他忘记了一个月之前,当关外传来满清皇太极的死讯时,他还盛赞孙传庭是他的福将,刚出兵就迎来了天大的喜讯。

当孙传庭的败讯传来,朱由检勃然大怒,秦军的覆灭意味着什么,他明明白白!

意味着陕西没了,意味着随后山西就要直面闯军,意味着京畿随时面临着危险!

面对如此的危局,皇帝脆弱且敏感的性格终于绷不住了。

他不顾体面,大肆的咒骂所有的人,从内庭开始,王承恩,骆养性,到外庭首辅陈演,内阁成员,六部尚书,没一人能被漏过。

此时王承恩和骆养性一前一后跪伏在地上,噤若寒蝉。

两人的身体随着皇帝越来越激烈的咒骂声,不断的伏低,直到低无可低,脑袋完全触碰到地面。

一个时辰后,朱由检终于精疲力竭了,虽然骂不动了,但他还是将所有的内侍包括王承恩赶出了暖阁。

王承恩和骆养性出了暖阁后不约而同的吁了一口气。

对视一眼后才发现对方和自己一样,衣衫都已被冷汗浸透。

“王公公!陛下他。。。”骆养性语气惊慌的看向王承恩,眼神中满是恐惧,皇帝狰狞的表情,气急败坏的样子,他是真的怕了!

王承恩知道骆养性这是在向自己求助,作为最了解皇帝的人,王承恩知道这次皇帝是真的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若是皇帝不能把心中的怒气发出来,作为最接近皇帝的一众人等,处境将极为凶险,伴君如伴虎!

不要说骆养性,就是自己这个内庭大太监,一个不好,也说不定会翻船。

“陛下这是心里有气啊!要想个办法,让陛下的气出了才行!”王承恩露出一副为皇帝身体担忧的表情。

骆养性闻言暗中翻了个白眼:“老阉货!这道理老子会不知道?问题是找哪个倒霉鬼让陛下出气!”

他脸上继续露出恳求之色看向王承恩:“王公公!您看。。。。”

“骆指挥啊!陛下又不只是咱们的陛下,也是外庭诸位大人的陛下!

咱家相信首辅大人他一定会有办法的!嗯!咱家先去换身衣服。”王承恩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骆养性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对啊!咱们不好过,朝臣们就更不好过了!陈演这个首辅肯定会想出办法!

王承恩这老阉货有一套!”

很快,因为孙传庭战败,皇帝暴怒,杖杀了十几个内侍的消息传到了外庭。

一开始朝中的大人们,包括内阁诸公并不怎么担心,不过是杀了点太监而已,皇帝把气出了,也就是了。

我等乃是士大夫,国之干臣,嗯!纵是陛下有气,被责怪几句也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随后几天的遭遇让所有的大人们心生恐惧了。

皇帝在早朝上丝毫没有给半点面子,不但将以陈演为首的内阁阁臣们骂了个狗血喷头,还廷杖了数名御史并逐出了朝堂。

至于理由嘛!贪污,受贿,诬陷,结党营私,总之桩桩件件证据确凿,让人无可辩驳。

一天也就罢了,可一连数天,天天如此,所有人都意识到皇帝这次是来真的了!

以陈演为首的诸公们下朝后便聚集在一起开始群策群力了!

“怎么办?想要让陛下息怒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能力挽狂澜,挽回局势!可谁有这本事?连孙传庭这等猛人都兵败身死了!朝中还能有谁?

要么想办法让皇帝先出了恶气,其他的来日方长,徐徐图之!”

既然第一条办不到,那只能选第二条了。

对!就这么办!

不过到底要选谁让皇帝出气呢?

首先,这个人地位要高。

其次这个人最好曾经触怒过皇帝,辜负过皇帝的信任。

最后,这个人对于当前大明的危局负有一定的责任!”

当大人们,你一句,我一言的说出了各自的想法之后,大家伙儿都愣住了,不约而同的都将目光投向了首辅陈演。

目光中有惊骇,有佩服,更多的则是鄙视!

所有人都知道,符合这等条件的只有一个人——前首辅周延儒!

拿前任开刀,首辅大人够毒啊!

而此时陈演也愣住了!其实他并没有想拿周延儒来填坑,一切都是巧合!是天意!

“君子论迹不论心,也罢,误会就误会了!”

陈演知道误会免不了了,拿已经致仕的首辅出来背锅是坏了规矩,不过事已至此,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再说那么多条件,偏偏只有周延儒最适合,那怎么办?只能是他了!总不见得自己顶上去?开玩笑!

最多到时候本官在陛下面前为他多多求情便是!

想来陛下也不会要周延儒的命!

大人们商议妥当后,立刻展开了行动。

不快不行啊!皇帝的刀老是在头上晃来晃去,谁都受不了!

第二天早朝没等皇帝发怒,数名重臣便联名弹劾前首辅周延儒,妄负圣恩,结党营私,错用孙传庭,致使局势糜烂。

并将当初周延儒在通州督军时欺瞒皇帝的旧账翻了出来。

最后得出结论,大明有如此危局,完全是周延儒的过错!

就是他!这个奸相,欺骗和辜负了陛下!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正朝纲!

听见满朝都是严惩国贼的呼声,朱由检的心中勾起了对周延儒的新仇旧恨!

此时的他哪还记得周延儒曾经的付出,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群臣说的不错!周延儒!就是你辜负了朕的信任!已至局势糜烂!你就是罪魁祸首!

朕有错!朕错在错看了你!”

这一刻,习惯甩锅的皇帝,为自己找到了理由!

“召周延儒回京!三法司严审!”朱由检当庭下了圣旨。

皇帝的刀落下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锦衣卫迅速将周延儒从老家带回了京城,在内庭和外庭的密切配合下三法司迅速查明了周延儒的所有罪状!

随后三法司向皇帝建议:周延儒充军终身!

将曾经的大明首辅充军终身,这个判决,包括内阁诸公在内绝大多数朝臣们来看,应该可以平息皇帝的心中之恨了!

谁都没料到,这个判决建议在皇帝那里没有通过!

所有人都低估了皇帝对于周延儒的怨念。

皇帝居然推翻了三法司的判决,亲自下旨:“周延儒赐死!”

这下子轮到重臣们急了!

“我等喊打喊杀不过是套路啊!

按照惯例皇帝你不是应该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彰显仁德吗?

居然还罪加一等,赐死?这未免太刻薄寡恩了!

你这样做岂不是将我等士大夫都放在了火上烤?

天下间不知情的人会怎么想我等?

不顾同僚情谊,和皇帝一起迫害致仕的前首辅?

不行!哪怕官不做也不能背上这坏名声!”

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同样是推周延儒入坑的那一群人,不断的上奏皇帝要求从轻发落周延儒。

很不幸,皇帝铁了心的要周延儒的命,所有求情的奏折都石沉大海。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刚到京城没几天的周延儒迎来了他的末日,当夜自缢而亡。

周延儒的死,加上糜烂的局势和皇帝的刻薄寡恩,引发了朝中一大批官员对朝廷和皇帝的失望。

不知不觉中,离心离德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