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黄巾逆袭>第332章 曹操出兵2

荀攸还在半路上,刘备讨伐袁术的檄文传了出来。

《讨袁术檄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家,世受皇恩,今后世子孙袁术,自立为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其行径悖逆天道,破坏国家一统,实为天下大不道。

吾,刘备,秉承汉室血脉,誓死扞卫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今观袁术贼子,其行径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与百姓的安宁,吾等岂能坐视不理?

吾将率领大军,直捣袁术巢穴,以清君侧之乱。今我号召天下英雄,望忠臣义士共同响应号召,共同讨伐袁术这一篡逆之贼。

袁术,你若有半点良知,应立即悔过自新,归还所占土地与财物,向汉室谢罪。否则,我等定将尔等绳之以法,让你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垂不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等当尽我等所能,保卫国家,保护百姓。让我等共同努力,铲除逆贼。袁术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尔等助纣为虐之徒,若能拨乱反正,吾当向陛下求情,饶恕尔等叛逆之罪,备以大汉皇叔之名为尔等担保,绝对会既往不咎。

汉,左将军徐州刺史皇叔刘备。

刘备这封讨贼檄文一出,天下各方震动。

张远见到檄文时,叹息一声说道:“刘备还是回到历史的原路上了。”

袁术见到檄文气急败坏的大吼:“刘备小儿织席贩履之徒,竟敢如此厚颜无耻,纪灵,命你率兵五万,攻占徐州,我要将刘备剥皮抽筋。”

曹操见到檄文时同样很气愤,不过曹操没有向袁术那样气急败坏,而是与麾下众人说道

“刘玄德有大志,他日必为本相之劲敌。”

袁绍看到檄文时,大骂刘备与张远一样厚颜无耻,骂完二人又大骂袁术是蠢货,随后,让陈琳撰写一篇告知遍布天下,称自己以袁家家主的身份,将袁术逐出袁家,对袁术称帝的事情只是轻飘飘一句,袁术之行为乃自己所为,不关袁家之事。

在乱世的风云变幻中,刘备发布的《讨贼檄文》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天下各大势力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张远的叹息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和感慨,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刘备命运轨迹的某种认同。或许在他看来,刘备的选择,虽然看似回归传统,却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袁术的愤怒反应则暴露出他内心的不安和慌乱。他试图通过武力来平息叛乱,但这种方式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中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他的命令不仅未能平息士兵们的疑虑,反而可能进一步动摇军心。

曹操的反应则显得更为深思熟虑。他没有像袁术那样失态,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并对刘备的未来做出了预测。他的评价不仅显示了他对刘备能力的认可,也暗示了他对未来战局的警惕。

袁绍的反应则充满了讽刺和不满。他试图通过与陈琳的合作来澄清自己与袁术的关系,同时也试图通过贬低袁术来提升自己的形象。然而,这种做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总之这份《讨贼檄文》的发布,不仅是刘备个人行动的一次展示,更是此时时期政治斗争的一次缩影。它揭示了各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竞争态势,也预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代,每个诸侯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利益而斗争,而刘备的行动,无疑为这场斗争增添了新的变数和可能性。

紧随其后,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同样发表了一篇讨伐袁术檄文,以对抗张远,刘备,袁绍带来的政治影响,让本该夺目的曹操都快变成小透明了,这是曹操集团所不允许的。

《讨袁术檄文》

昔汉高祖刘邦,龙兴凤鸣,开创四百年盛世,四海宾服,威震天下。后遭董卓之乱,群雄逐鹿,天下大乱。今袁术僭越,自立为帝,颠覆汉室江山,此诚天理难容,人神共愤!

袁术本袁家之赘婿,原无寸土之业,却野心勃勃,欲壑难填。其行事狡诈,背信弃义,先附吕布,后又叛之。今又自立为帝,窃取汉室神器,实属大不敬,大不仁,大不义!

吾曹操,受陛下器重,身负守护汉室之重任。观袁术之行径,知其必为天下之大害。故特此发出讨贼檄文,号召天下英雄共击袁术,恢复汉室江山。

吾将亲率大军,直捣袁术巢穴。愿天下英雄响应号召,共襄盛举。诛此奸贼,以靖天下。

曹操这道讨贼檄文一出,威力可比张远几人发的檄文厉害多了,不但奠定了自己了位置,还将袁术的身份拉下马,进一步削弱袁家的影响,而此檄文也给曹操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各方人才纷纷来投,多有世家捐献财物,粮草,人才,兵马,半月时间曹操增兵上万,除了被张远挖走的人,历史上曹操阵容的人才纷纷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实力迅速暴涨。

眼红了,张远,袁绍,刘备这才明白什么是手握大义,吕布同样眼红了,不顾陈登的反对,同样发了一道剿贼檄文。

《讨袁术檄文》

汉室倾颓,袁术篡位。背信弃义,野心勃勃。我吕布,英勇无双,誓守汉室江山。集结力量,征讨袁术,恢复汉室统治。

吕布这道檄文一出,就犹如一个笑话,不但没有人响应,反而带来了副作用。

为掌控主动,张远直接将迎娶几女以檄文的的形式发布天下,邀请各方诸侯。

公元197年,冬,曹操,刘备,袁绍,吕布,孔融,孙策,刘表,公孙瓒,马腾,纷纷派出手下前来并州参加张远婚礼,这些人都明白,这是要商讨瓜分袁术,不管出不出兵,只要参加了张远的婚礼,大义之名必得。

曹操的使者是大儒钟繇,袁绍的使者是田丰,刘备的使者是孙乾,吕布的使者是秦谊禄,孔融的使者是他自己,孙策的使者是张昭,刘表的使者是蒯越,公孙瓒的使者是田豫,马腾的使者是庞德。

从这些人派出的使者就可以看出个人的实力,葛大爷的一句二十世纪什么最值钱,答案是人才,这句话放到乱世,同样实用,汉末诸侯乱战,不管是哪个诸侯的麾下,文臣都能带兵打仗,这也是这个时候的特色,这个时代,文人都讲究君子六艺,这也是造就这个时代精彩的原因。

这些使者的派出,不仅体现了各方势力的实力和影响力,也反映了汉末诸侯争霸的复杂局势。他们在张远婚礼上的相聚,既是为了商讨瓜分袁术的事宜,也是为了建立更广泛的联盟和关系网络。这些使者的才华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势力在汉末时期的命运和地位。

此次可以说是继讨伐董卓以来最大的一次会盟,而发起之人由袁绍变成了张远,这也从侧面说明,世家的实力被张远重创的后遗症发作了,除了张远本人,其他人都没有发觉到,在他们的认知中,是因为张远的实力强硬,才换来如今的局面。

大婚足足持续了半月之久,在此次大婚中蔡琰表现出了身为张远正妻的气度,她不仅以优雅大方的举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重,更以她的智慧和魅力,让并州文武发自内心的信服。同时,她的出现也让来参加此次大婚的各方使者,对张远抢夺蔡琰为妻一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张远的实力和影响力。

通过此次大婚,张远不但向各方势力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也向各方势力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他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亲人和盟友。

公元198年春,曹操率先起兵,不等众人反应过来,立刻抢先占领了颍川郡,一直坚守的刘备,立刻命关羽开始反击,并亲自前往前线。

吕布听从陈宫的建议,以讨伐袁术之名义向曹操借路,却没想到,吕布军到达舞阳时,突然向东直扑汝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