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执子之手gl[修真]>第203章

  玉皇朝的使者被“礼送”出门后, 韩良和偷偷打量众位长辈的神色,和她预想中差不多,既不过分焦急,也不过分轻松。

  确切而言, 那是一种她现在只能体会到但无法做到的适度紧张。

  玉皇朝是对手, 但也到此为止, 不值得投入全部精神去应对。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 毕竟这个玉皇朝使者带来的消息不算小。

  见师傅已经从躺椅上起身推上了已经把整张赌桌都收进袖袍中祝师叔的轮椅, 韩良和就很懂规矩地要告退。

  不防身后突然传来一股柔和的推力和一个温柔的声音:“良和你随我们一起去吧。”

  韩良和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不是喜出望外而是惊讶万分,盖因议事从来都是长辈们的专属,在此之前她从来都没得到参与的允许。

  被精心培养, 甚至在被师傅接到身边的那刻就得到少主君称谓的韩良和很清楚这个允许代表着什么。

  她即将接触北武会这个已然十分庞大, 并且还在以极快地速度增长势力的核心, 影响、甚至是掌握这个势力。

  而且也意味着师傅不再把她当做只能处理一些具体事务的小孩子看了。

  相较于后者, 前者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巨大的喜悦感在惊讶褪去之后迅速填满了整个心房, 韩良和如坠云端, 整个人晕晕陶陶的, 就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以至于她明明听清了是谁向她发出了邀请, 但口中还是冒出了一句:“师傅, 真的啊?”

  这么重大的事情, 怎么事先也不给她透个风,就这么突然宣布了?

  楚摘星无奈叹了口气, 没说的,自家徒弟身上这间歇性冒出的傻气一定是从二师兄身上继承的。

  她第一次被叫去议事的时候还不到十五岁呢, 满心里想的都是从师傅那顺点好吃的。至于紧张激动,那是半分没有。

  迟早都要落到手里的东西, 不值得激动,只需要思考如何增强己身,别接不住。

  这种时候她就万分庆幸徒弟长得和二师兄不像,相貌至少能说清秀,毕竟这世上像齐师姐那么有个性的也不算多。

  “你孟师伯说的话自然是真的,还不快走。”

  楚摘星的话很好地安抚了已经有些沮丧的韩良和,韩良和立刻高兴地跟了上来,一边回应着诸位长辈含笑的打趣,一边还殷勤地接过了孟随云手上的茶点托盘。

  把孟随云弄得哭笑不得,深觉这孩子是跟着摘星学坏了,如果杆子够长是真能爬到天上去。

  可明明在过去五年这师徒两个一个七成的时间都在睡觉,另外一个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在外头飘着办差,并不似平常师徒那样朝夕相处,时时指点教导,偏偏这性格就是越来越像。

  对上此种情况连博览群书的孟随云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庆幸良和的性子比摘星要平和许多,不然要是像摘星少时一样,真是想起这个假设都会头疼。

  “来,良和你坐这。”进入静室后,楚摘星当仁不让做到了主位上,而她给韩良和指着的位置是在她左后方的一张椅子。

  韩良和乖巧应是坐了上去,而坐得离楚摘星最近的孟随云也没有错过在韩良和坐下后楚摘星微微扬起的嘴角。

  不知不觉间,摘星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长辈了呢。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楚摘星先转过身看了看端端正正坐在自己身侧的韩良和,在韩良和疑惑的眼神中十分感慨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才说起正事。

  韩良和读不出师傅师傅看向自己的复杂眼神中究竟包含了多少东西,但孟随云却十分笃定自家小孩一定是想起了三师弟。

  在三师弟尚未被剔除出掌门继承人备选之前,在师傅专门给徒弟们开的小灶课程中摘星就是如良和这般坐在三师弟的侧后方。

  以彼时这两人悬殊的身高差距,摘星应该只看得到韩师弟的肩背。

  韩良和虽然捕捉到了自家师傅身上一闪而过的伤感,但她还来不及细思,心神很快被师傅口中吐出的话给吸引过去了。

  “万剑大会提前五年召开,玉皇朝的帖子已经下到咱们这来了,你们说咱们是应邀还是不应邀呢?”

  当今世间虽证道法门多如牛毛,但剑修仍旧无疑是其中极为繁盛的一个流派,修习剑道的修士人数至少能挤进修士总人数的前五,若是在加上与其修行模式相差无几的刀修,前三也是能争上一争的。

  而万剑大会就是针对剑修与刀修的一场盛会,在各中千世界同时举行。

  每逢甲子年,便以玉皇朝为首,二宗三门四教为辅,仿日月星三榜设立天地人三境比试,分别对应合体、化神、元婴期的修为。

  但从参与的修为限制来看,这场盛会的含金量远远高于三榜。

  之所有这场有刀修参加的盛会被叫做万剑大会,是因为自古以来剑修大能不胜枚举,知名神祇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刀修虽也有不逊色的大能,但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只能在参加这场盛会的同时持续抗议这个名称。

  而能让同样桀骜的刀修宁可捏着鼻子来参加的盛会自然有其可取之处。

  在赛会中有优异表现者不仅能获得主办方准备的丰厚奖励,为自己和宗门扬名、争夺气运,散修和小宗门的弟子还能以此为进身之阶,拜入大宗门或成为客卿,甚至加入剑修圣地万剑盟中继续深研。

  其好处不弱于儒门修士通过科考一步登天,因而在修行界修士们通常把万剑大会和科举司举办的考试相提并论,戏称优胜者为武状元,风头还要胜过专门为武门修士举办的武举。

  韩良和十分清楚,以师傅、赵师伯、燕师伯今时今日的修为与身份,接到万剑大会主办方的邀请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

  毕竟一场盛会的含金量和信服力并不取决于举办方分量几何,而在于参与者。

  若是不邀请师傅她们,玉皇朝处事不公,嫉贤妒能的名声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散修和小宗门修士会如何看待尚且不论,大宗门必然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感。

  不过听师傅的郑重的语气,恐怕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根据她不多的经验,师傅不会在第一时间解释,需要各位长辈们集思广益,这是她得到答案的好机会。

  除非是涉及到专业问题,否则与会人员中的那三位小师叔是指望不上的。

  再刨除平时就不怎么发表意见的几位和说话不绕圈子会死的袁师叔,韩良和的目光开始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脸上逡巡。

  祝余是第一个接收到这份隐秘打量的,虽然他不大赞成老大这么早就把良和这个少年给推到台前,毕竟他们一个个正当盛年,有得是时间慢慢教。

  当初费尽全力把担子给挑起来,不就是为了让后辈们松快些吗?

  但他一向服从老大的决定,也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温和谦逊的孩子,所以第一时间说道:“玉皇朝,要撑不住了。”

  韩良和不自觉蹙起了眉头,可从长辈们面上一个个扫过去,除了三位不管事的小师叔,个个面色如常,并无一丝惊色。

  真是任谁看了都得说一声不甘居下之心昭然若揭,难听点说,一群反贼。

  不过真说起来,现在还服玉皇朝的也真不多了,师傅她们还是遭受了如此不公正的对待,可这也不足以得出祝师叔的结论啊。

  祝余从韩良和的表情很容易就猜出了她在想什么,故意把话说透了:“我等隐退五年,北武会人员已分布到七个中千世界,一百二十六个小千世界。

  加上埋在四海会内部的暗线和妖族的消息渠道,均未曾听闻玉皇朝在外域与魔族作战中有何可以称道的胜绩,现今最受欢迎的还是咱们的故事。

  由此可以大胆推断,过去五年玉皇朝是败多胜少,如今借口星宿移位提前举办万剑大会,很有可能是简拔精锐以做人员补充。

  至于其二嘛,良和你应该明白的……”

  韩良和仓促间被点了名,根本来不及反应,不过在座的都是看着她长大的,所以她也没不好意思,坦然承认自己还没想明白。

  见自家摘星还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祝余又双手往袖中一拢,摆明了不愿再出风头,孟随云只好接过教导的重任,浅笑问道:“良和,我且问你,如果换做你是你该如何筹备?”

  韩良和执行力很强,在收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在脑中构思,物资,拟邀请人员,场地整备修缮……

  越想越是觉得繁琐,非得找些得力的助手不可,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她明白了,这是玉皇朝在借机彰显自己的武力和统治力。

  举办一场万剑大会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不亚于一场大型战役,还必须得到各大宗门的鼎力支持。

  只要万剑大会能顺利举办,就不亚于向所有修士宣布玉皇朝底蕴未失,各大宗门仍旧要俯首听命,宣传意义巨大。

  如果玉皇朝的修士能在其中取得好成绩那就更好了,因为那彰显后继有人,不虞将来。

  一念及此不由心神俱震,从沉思中醒来方觉汗透重衣。

  正想向孟师伯道谢却发现孟师伯已经和师傅打起了眉眼官司。

  “你自己收的徒弟自己不教。”

  “师姐啊,我嘴笨,教的没有你好。您就心疼心疼我,受累一二。”

  “懒得理你,想偷懒就直说。”

  “好啊,那我直说,我想偷懒!”

  “我看你是欠揍。”

  明明只是几个小动作,但韩良和硬是从其中看出了许多。

  细细想来,似乎只有在涉及自己和小龙君的事上,师傅和孟师伯才会不那么融为一体。

  不过真的有趣极了。

  这两个的眉眼官司并不妨碍其他人对韩良和“解惑”。

  除了北斗宗出身的孟随云和祝余,以及袁则这个神神叨叨的,没人能理解为什么楚摘星一个前途大好的修士会这么年轻就收徒。

  怎么也该在三四百岁再考虑收徒才合适,慢慢挑上个一二百年。

  毕竟韩良和并没有楚摘星那样足以令她们感到惊艳的天赋,也没有楚摘星身上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

  资质只算得上一流,性格甚至有些偏软。这等天赋的孩子在昭武中千世界不说俯拾可得,也算得上屡见不鲜。

  从哪方面看都不配当楚摘这个妖孽的徒弟,但楚摘星不仅收了,还明确表现出要把这个小孩当衣钵传人,大有这辈子就一个徒弟的架势。

  不看僧面看佛面,加上几年相处下来,都了解到韩良和这个孩子性格真的很不错,她们也都乐于多教一些,就当是自己未来教徒弟的预演了。

  在这方面,那位孟师姐就是极好的参考,真的太会教孩子了。

  要不光靠楚摘星那个天天睡大觉的家伙,小良和早在出去办差的时候进海兽肚子里了。

  燕羽觞第二个发问道:“小良和,你可知时至今日宗门并未向我和你赵师伯飞符告知此事哦?”

  有了孟随云的问题打底,韩良和的这回更快地进入了状态。

  师傅等人虽被放逐至东海,但谁都清楚这只是名义上的,因为没有一个宗门会舍得放下精心培养,兼有实力、声望和号召力的弟子。

  师傅她们和各自宗门的联系从未断绝,万剑大会的筹备必然早就已经开启,但师傅她们头次受到邀请居然是来自玉皇朝。

  那么基本可以判定是宗门刻意阻拦了这条消息,由此推导出二宗对玉皇朝并不是玉皇朝想呈现给大众们的那么听话。

  二宗的高层如果不是不希望让师傅和二位师伯参与此次盛会,那么就是把选择权交到了他们手上,即想不去就不去,宗门给你们撑腰。

  赵麓想好的问题被燕羽觞给抢走了,不由狠狠瞪了燕羽觞一眼,燕羽觞根本不搭理老对头,直接歪头倒在胡茗卿肩膀上假寐了,把赵麓给气得够呛,接过韩骅递来的茶水喝了几口才把气给顺了下去。

  这才看着渐渐显出几分明悟的韩良和说道:“玉皇朝使者几次三番提到王子武与方庚辰都会参战,小良和你可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这两位的名头韩良和也听过,现今日榜的前两位就被这两个占据着,听说在外域战场的战绩也不错,二人合力连合体境都可斩杀,必是是地境优胜者的强力争夺者,师傅赢面不大。

  天地人三境中,人境是元婴期的修士,尚在人们时常可以见到范畴。

  天境是练虚境,一旦动手必以改变地貌为基准。如果想要全力施为必会被天道意志驱逐至外域,如果想要在界面内动手,就必须压制力量,所以在比试的观赏体验是极差的。

  在普通修士眼中看到的可能是看着他们睁个眼闭个眼比试就结束了。

  换用四海会情报搜集和撰写人员的话来说就是:具体过程懒得写,反正写了你们也理解不了。

  所以最受欢迎的是地境化神期修士比斗,足够精彩绚烂,配上好事者的解说也能看懂三四分。

  十个剑修九个半好斗,剩下半个还是残了没法斗,那玉皇朝使者反复提及此事,必是激师傅她们前去。

  唯有师傅她们去了,这场万剑大会的说服力才足够高,更有机会大举消除师傅这五年攒下的巨大声望。

  不要再说楚摘星能打了,我玉皇朝有得是人比她能打。

  如果师傅她们不去就更好了,韩良和已经能想象出到时玉皇朝的嘴脸了:“请帖我是给她们下了的,但是她们畏战,不敢来。”

  该说真不愧是玉皇朝吗?这算盘打的。

  韩良和突然很想知道师傅到底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