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执子之手gl[修真]>第37章

  这场关于楚摘星的归属问题以孟随云搬出师傅云苍上人, 楚摘星进藏经阁挑选功法暂时告一段落。

  孟随云站在阁外拢着袖子,只等楚摘星选完出来就刷玉牌付贡献点走人,免得留在这招人觊觎。

  云清道人的画风就比较清奇了,一个人蹲在院落里捡了根树枝不停在地上画圈圈, 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孟随云心想, 也就是藏经阁为宗门重地, 为防变化之术连蚂蚁都不会放进来一只, 不然她这位师叔还真能捉两只蚂蚁来玩。

  小摘星太优秀对她而言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啊。

  话分两头, 且说楚摘星那边。

  楚摘星现在就是眼睛很乱,心中很好奇。因为整个藏经阁非常高,是楚摘星仰到把脖子折断都看不到顶的高度。

  而在每个看不到顶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着玉简, 浩如烟海。向每一个来访者无声又大方的展示着宗门几千年发展中积攒下的底蕴。

  以这里刻录的玉简数量, 即便是看守藏经阁多年的云清道人也不敢说自己已遍观阁中所藏, 能为每一个来这的弟子挑选出合适的功法。

  好在几千年前有一位天资绝纵的练玉师改良了玉简的刻录方法。

  现在这种新式玉简在刻录进功法后会自动形成功法中一到两招的虚影并循环播放, 因为虚影只涉及招式而未透露总纲, 所以也不用担心有功法泄露的危险。

  在藏经阁中, 修士眼前的幻影是轮流播放的, 若是看到感兴趣的功法想详加查探,用神识调动玉简就行了。

  当然, 如果有修士天赋足够好, 是能够从这一招半式中反推出总纲及其它招式的。但那位练玉师也说了, 倘若真有如此天才之人,那也无需窥探玉简了, 直接泡在演武场中进境会更快。

  于是修士们挑选功法的方式就从以前的听人介绍描述总纲的盲人摸象式变成了如今这种自助式挑选。只需将神识探入玉简中,通过虚影感受一下这部功法是否与自己契合就好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楚摘星看着眼前无数的光球, 这是藏经阁中的剑法玉简摆放处,每个光球中都有一个面貌模糊, 不辨男女的小人在挥剑。

  在其中,楚摘星看到了许多种风格各异的剑法,有轻灵疾闪的快剑、短小精悍的轻剑、刚猛霸道的重剑、暗影无声的袖剑、跗骨之蛆的软剑、形如禾苗的长剑、杀气凌然的杀剑……

  楚摘星看得眼花缭乱,继而玩心大起。干脆一枚枚看了过去。只是在上万枚记载了各式剑法的玉简中,她越看越找不到中意的。

  重剑失于变化,轻剑乏于刚猛,快剑缺于变化。袖剑短于距离。至于那种偏门的剑法,例如软剑,她就更看不上眼了。

  偏离正道,纵然能占据冷门不为人知的优势逞一时之能,但未来的路其实是越来越窄的。因为修行的人少,所以开辟的路径也少,无前人之路模仿参考,无师长带领提挈,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

  不过还是那句话,天才除外。只是这样的天才太少,流传下来的功法也不是北斗门这种小宗门能搜集到的。

  楚摘星心中疑惑,怎么就没有似她脑中只模糊记得一个影子的那种剑法呢。刚猛无俦,大巧不工,堂皇正气,百邪辟易。

  不过楚摘星还记得师姐叮嘱她的话,只凭第一感觉挑选,不中意者皆弃,莫要留恋空耗神识。

  楚摘星越挑越烦,站在门外等她的孟随云也不由焦躁起来。她抬眼看了看天,金乌高悬,已经是正午了。她掐指一算,摘星已经进去三个时辰了。别说是选一部功法,就算是十部,也该选出来了。

  或许剑法与药经不同,挑选时间会更长一些?孟随云在心中如此宽慰自己。

  云清道人也在不停捋着自己的红胡子,喃喃道:“不对劲啊,怎么还不出来,这丫头不会是贪心地要把所有剑法看完吧,那非得把神识耗尽不可。”也就是宗门铁规严禁其余修士中断干扰正在挑选功法的修士,否则云清道人已经想进去揪人了。他是真害怕这么个好苗子毁在贪心不足上。

  孟随云五感过人,并未错过云清上人这句嘀咕,闻言没好气的顶了回去:“师叔放心,来前师傅和小侄我都叮嘱过,摘星不会全看的。我怀疑,她其实已经挑好了剑法,只是因为太喜欢了,所以一直在钻研不肯出来。”

  孟随云猜对了,不过只猜对了一半。楚摘星的确挑到了自己中意的剑法,虽然达不到她模糊记忆中的程度,但也能差强人意。

  不过她选中的这部剑法有些过于热情了。她甫一探入神识,就被热情地“纠缠”住了。

  这部剑法,很喜欢她?

  楚摘星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只是想着师姐还在外面等着她,根本不敢久待,拼尽全力用最快的速度逃离了这份纠缠。

  当她拿着这份玉简打开大门时,看到的是长舒一口气的师姐,和红头发师叔的善意调侃:“来,让师叔看看,咱们的剑修种子到底是被哪部剑法绊住了脚,居然挑了大半天的功夫。你知不知道你差点把你师姐给急死,差点就要破门而入了。”

  被这么一说,楚摘星生出几分愧疚来。抬头一看天,显然是正午时分了。

  原来已经进去那么久了吗?师姐应该等地很着急了吧。

  楚摘星还没想好怎么道歉,孟随云就迎上前来拍拍她的肩膀:“摘星你没事吧,事情还顺利吗?”

  楚摘星最喜欢师姐的一点就是师姐从来不因为她年纪小就只把她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待,会尊重她的意愿和想法,不会对她的能力轻易发出质疑,做错了事也是先摆事实讲道理再处罚。如果有不懂的问题问师姐,师姐也会尽力回答她。

  这一点比娘亲和爹爹好上太多。她在娘亲和爹爹那感觉不到太高的期待,似乎爹爹和娘亲只想让她当个平平安安的米虫,所以她也谈不上上进与回报,生活不过是得过且过混日子而已,但她在师姐这里感受到了浓厚的期待。

  如果她取得好成绩能让师姐开心,那她不介意拿出十二分的努力。

  楚摘星也知道师姐当前最关心什么,连忙摇了摇头:“师姐放心,我没事。”然后把自己挑选的功法玉简递给了云清道人。

  云清道人接过玉简查看一番后,脸上露出了相当古怪的神情。那感觉就像是吞了一只活苍蝇,不敢相信是真的,但又的确是真的。

  孟随云心中顿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小心翼翼问道:“师叔,这是怎么了,是摘星挑的功法不好吗?”

  云清道人用手向后捋了一把自己红色的头发,把凌乱的道髻弄的更像一个鸟窝了。憋了许久才憋出一句话来:“这是《荡魔剑诀》,只有三招。”

  孟随云奇道:“本宗是玄武大帝传承,玄武大帝又名荡魔天尊,有本荡魔剑诀不是很正常吗?”

  开派祖师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连玄武镇灵书、北极惊世剑这种极度花里花哨的名字都取得出来,相较而言,荡魔剑诀可显得太正常了。

  云清道人无奈地看了孟随云一眼,这个荡魔剑诀和她理解的那个荡魔剑诀能一样吗!外行就不要装内行人说话!

  “仆臣昔年观帝君舞剑英姿,心神钦佩,实向往之。然自知才疏学浅,不及我主万一,惟愿附我主骥尾而致千里。今有剑廿三招,为仆臣观帝君剑招所悟。特此献上,贺帝君万寿之喜。若能博帝君一乐,实仆臣之大幸。灵关元帅马灵耀。”

  云清道人这一番没头没脑的话成功把楚摘星给绕晕了,但孟随云听明白了。

  北极玄武大帝作为帝君,执掌三代天庭征伐之事,下有三十六部将。这荡魔剑诀的原身就是三十六部将之一的灵关马元帅在偶然间看过真武大帝演练剑招后,自己从中悟出了二十三招,趁着玄武帝君过寿的时候献上了剑谱。不过这份剑谱被开派祖师找到时只剩下了三招,被起名为《荡魔剑诀》后就丢到了藏经阁。

  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北斗门开派祖师当年从玄武遗迹中找出了无数缺胳膊少腿的功法秘籍,据说都丢在藏经阁里了,连她都托开派祖师的福看到了不少上古炼丹师的手札。要是一有弟子挑出来这种只剩半本秘籍就惊讶一番,那值守藏经阁的长老一天可以就忙着惊讶,什么都别做了。

  除非这里面有相当大的隐秘,还是她不清楚的那种。

  还未等她发问,摇头晃脑背了一段的云清道人就主动解释了:“你们这些不修剑道的可能不清楚,我宗昔年最为天才的那个剑修前辈,没错,就是微明师侄你想的那个。

  那位前辈在悟出《堪虚剑法》前半部之后,飞升上界,闯出偌大名声。直到寿元将尽修为跌落时才重游故地。在宗内停留三年,遍观阁内剑法,拾遗补漏。弥留之际曾留下一句话。《荡魔剑诀》可为《堪虚剑法》总纲。若早知十年,必不至止步于此。

  不过这个消息流传极少,当时只在几位长老中流传。后来长老们也试过先学《荡魔剑诀》再学《堪虚剑法》,可惜不仅一无所获,还都觉着二者间风马牛不相及。于是这句话也就成了笑谈,只有师长在为我们说宗门轶事与掌故时会提起。

  我也一直以为这只是个玩笑而已,没想到真的有人会选这个。楚师侄可能是真的与这个剑法有缘分吧。”

  她的小摘星不仅与《荡魔剑诀》有缘分,与《堪虚剑法》也很有缘分呢!光明的前景令孟随云刷玉牌付贡献点时心情都无比愉快。

  总有一天惊掉云苍老头的下巴,要他拐弯抹角说摘星学剑不好!

  她就是这么一个记仇加小心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