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16年,历史上的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这一年是又一次的选秀之年,玉梨蕊也在这次的选秀之中,今年她已经15岁了,是一个大姑娘了,乌发如云,肌肤赛雪,柳眉,杏眼,琼鼻,菱唇,加上一张瓜子脸,整个人都焕发出了清丽秀色,不说绝色佳人,也不是倾国倾城,只是那温婉中带着一点大气,活泼中含着一丝文雅的气质,已经很是亮眼了。

  玉吉哈已经有了镇国将军的爵位,那可是正一品,还是宗室爵位,本来是没有他的份的,这一次可以说是破例了,虽然是不入八分的爵位,但是也是一种承认,可以说是对这个哈斯氏的承认。

  这些年玉吉哈几乎走遍了全国,不但是在各地开展了农事拓展和提高,更甚者,对于好些河工都提出了新的看法,比如甘陕地区干旱和黄河改道一年比一年厉害,他就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问题,并提出了在黄河沿岸种树的建议,还提出了种植胡杨等根系深,抗旱的种类,还提出了让那里的百姓种植牧草,种植辣椒,养家禽的方案,不但是提高了那里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三年后的今天,那里的生态好了,果然水土流失小了很多。黄河改道的事情虽然每年还有,但是灾情也在减小。

  当年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满朝的大臣几乎没有赞成的,玉吉哈自请过去主持,并表示愿意下军令状,还对着朝里认为他想做封疆大吏的官员们表示,只要种树和黄河相关的权利,其他的一概不问,甘陕总督的职位也不求。

  这样一种无欲则刚的态度让雍正颇为赞赏,在后来玉吉哈做出了几个模型当着百官的面做了演示后,终于同意了这一个方案,虽然每年都要花不少的银子,但是想到这些年玉吉哈给国库做出的贡献,再加上他表示每年会到各省去继续主持农事,雍正终于同意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跨时代的计划,虽然是玉梨蕊提供的书籍和一系列知识来源,但是玉吉哈的敬业精神也让玉梨蕊很是自豪。

  当然家里也是有不少的变化的,比如,萨氏的娘家如今也因为在盛京和长白山药材上的贡献抬旗了,人参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半人工养殖了,这都是萨科达氏的功劳,萨氏娘家这一支也终于抬旗了,虽然是镶蓝旗,属于下五旗,却也是正宗的旗人了,不再是奴才包衣了。

  在关外,哈斯氏和萨科达氏成为了无数包衣旗人的奋斗目标,似乎早就流失的血性和勤劳又回到了这些人的身体里,一个个对于立功,对于做出成绩一个个都很迫切,在这这种情况下,黑龙江将军和盛京将军在给雍正的折子里都提到了,要多给他们一些希望,让这些

  人成为旗人的新鲜血液,带动整个八旗的活力。

  因为好几次对着罗刹人,都是这些包衣表现的有战力,这让他们很是惶恐,生怕自己旗下的八旗子弟堕落了,以后没有了战力,这样自己的位置可就难保了,偏偏他们还不能吧其中的人员变成包衣的,因为这是祖宗规矩,那怎么办呢?只好从这里变通一下,把表现出色的包衣旗人变成正宗的旗人,然后编进去,一滴油滴进水里多少也是会有些作用的。

  再加上皇帝再丰台大营的举措,想来对于提高整个旗人的水平还是有作用的。雍正对于这个很是重视,也觉得是个很不错的法子,于是这些年对于拥有老姓的包衣抬旗的事情开始关注了,稍微的放松了一点政策,让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再加上玉吉哈的成就和官职,爵位,更是让不少人热血沸腾。

  在宗室看来,只有旗人才是他们的根本,汉人怎么都是有隔阂的,就是老姓包衣旗人也比汉人可靠,如今雍正的这个举措其实宗室亲贵都是赞成的,觉得这样是一种扩展旗人的法子,也是血脉尊贵的表示,老姓其实就是汉人和旗人最基础的分别。

  回到京城的玉吉哈已经是工部侍郎了,他在黄河问题上的成就让他这个官职做的名正言顺,想来将来他只要不犯错,一个工部满尚书估计是逃不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玉梨蕊的选秀其实也是让很多人瞩目的。一个有潜力的岳家和亲家,还是很有市场的。

  再加上已经十岁的玉润知,哈斯家的嫡长子,在官学已经连着两年得了前几名,很明显是个好苗子,将来前程可想而知,就是嫡次子玉润行也被挑中去做了六阿哥的伴读,以后想来也会有好前程的。

  这样的人家,在加上玉梨蕊这些年在社交中的表现,让很多准备今年挑媳妇的人家把玉梨蕊当做了候选人了。

  当然玉梨蕊家不止这些人,雍正十四年八月的时候,玉梨蕊有了一个妹妹,玉梨香,今年已经2岁了,萨氏,不是萨科达氏如今是两男两女,生活有滋有味的,虽然玉吉哈也随大流的有了两个通房丫头,不过,那也不过是摆着看的,他常年在外头跑,在家里住的时间有限,到了家里和媳妇儿女亲热都来不及,哪有功夫搭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要不是怕外头闲言碎语的说萨科达氏不贤惠,这两个丫头根本就不会有。

  玉吉哈的清心寡欲也是雍正比较欣赏的品质,就是和亲王和怡亲王也觉得是同道中人,相对的这几年不知道是怎么了,宝亲王弘历后院的女人反而多了不少,两个侧福晋位置满了不说,还有4个庶福晋,就是格格也多达7个,更不用说那些侍妾

  ,通房丫头了。

  其实如果从这些女人的姓氏其实就能明白弘历的想法了,两个侧福晋,一个是乌雅氏,雍正老娘的娘家人,一个是西林觉罗氏,听说和雍正宫里的一个贵人是亲戚,庶福晋也有一半是满人,格格也有几个满族大姓的旁支女子。

  看明白了吧!人家那是有危机感了,想要拉拢人了,可惜啊!这姿态虽然不错,可是你这怎么也要弄点实际的出来吧!不是带回家就行的,这不,这高氏,在27岁的高龄上依然牢牢的把持这独宠,这些年,除了苏氏在雍正十三年生的永璋,愣是一个孩子都没有啊!这算什么事情啊!都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结亲还是结仇了。

  雍正已经差不多放弃他了,用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他,虽然还让他处理些事情,但是明显的没有以前上心了,可是我们的弘历同学却认为这是对他的信任,做事情依然保持着隐形太子的风范。让人很是无语。

  对于雍正的放任,更是觉得是一种认同,私下还说自己对待高氏其实就和雍正对待年氏是一样的,都是用情至深的表现。这一番言论被雍正的密探送到养心殿的时候,雍正差一点吐血。

  而此时,弘昼童鞋的第五个儿子已经在吴扎库氏的肚子里酝酿了,第二个女儿也已经在雍正十五年一月,也就是历史上的乾隆二年的一月出生了,这是历史上没有出来的一个女儿,弘昼的第二个女儿,由侧福晋崔佳氏所生,让只有一个女儿的弘昼欢喜的不行。等嫡福晋肚子里的孩子出生,他就有五男二女,七个孩子了,还一个个都很健康,结实,看着就是能养活的好孩子。这和弘历的三儿一女,四个小猫一样娇嫩的孩子来说,是在是差别太大了。就是再不懂后宅的人看了也能看出大问题啊!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玉梨蕊踏入了宫门,开始了她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