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化和贾代善还有史老爷同时向皇帝请求陛见,这折子一上去,皇帝立马就糊涂了!脑子有点发蒙。这三个家伙怎么凑一起了?还一起请求陛见?这怎么说的?有什么事需要这三个人一起?这可是两家人!还是有名的不参与朝政的两家人!

  说起来这新皇帝这个皇帝做的真的有点憋屈,虽说他属于馅饼砸头上的那种幸运人,莫名的就在兄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位,让一竿子争得你死我活的哥哥们看着他渔翁得利,一个个傻眼外带愤恨。对此他也很得意于自己常年的忍耐和谋划。但是他也不是没有难言的愁苦的。

  这个愁苦的因由就是他虽然当了皇帝,可是他老爹还活着。就像是一座大山,稳稳地就在那里竖着,让他时时警惕,处处受制。就连那些个他对着那些个让他充满了威胁的哥哥们也不得不摆出一副温和的样子,这让他心里很是难受。再加上满朝的大臣,满京城的世家勋贵几乎都是他老爹的人,他自己的心腹手下愣是没有几个,更是让他觉得自己举步维艰。

  你说他当皇子时候的班底?哎,别说了,要知道这官员里有摇摆着投靠皇子,想要赚从龙之功的人不是没有,可是一来他既不是嫡,也不是长,还有兄长们时时压制,弄得他不得不保持低调,这才能勉强自保,这样一来,自然什么都不敢动作太大,就是办差朝政上,也不敢太出彩!时间一长,自然吃亏了些,看好他的人几乎没有,再来,上一次老皇帝出手几次,一次比一次狠,基本上把皇子的势力清扫了一遍,让成年皇子的势力大减,那可不是单单他的几个兄长,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再加上登基以后,老皇帝虽然把朝政都放手了,可是好歹那也是他亲爹,他也不能再老爹还活着的时候,收拾或者收拢老爹的手下,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一些,万一引起老皇帝反感,来个废帝,换个儿子什么的,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所以他只能憋屈的忍者,顺着他老爹原来的脉络执政,默默的安慰自己,这是缓缓图之,老皇帝传位之恩,他也要还的,这在老皇帝在的时候,多给几分脸面,这也是孝顺。当然他也情愿受这份憋屈,因为他心里更明白,要是不想受着,他的那些兄弟里想替换他的人多着呢!

  因为这种种的理由,种种的缘故,皇帝对着京城的勋贵们总是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态度,于此同时,也默默的在观察和考量他们,勋贵多是开国功臣之后,历经百年,这些人家里也不是每一家都依然得用的,好些人家已经没落了,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蛀虫了,皇帝心里早就有了打算,到了以后时机允许,他是准备打一批,拉一批,直接分化这些老臣的,一方面是可以杀鸡儆猴,震慑这些老臣,树立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清除一下朝廷中的腐朽之气。虽然这几年,老皇帝做了很多事,无论是清理国库欠银,还是上一次宫变后的整顿,但是在年轻的皇帝看来,这些还是不够的,朝中暮气依然浓重,还需要进一步整顿。

  贾家和史家在皇帝看来,倒是这些老世家里算的上识趣又有些本事的,看看人家,在这救驾的时候表现的那么抢眼,得了那么些好处,可是事情一完,立马又隐退龟缩起来,不争权,不夺利,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可是手里的人脉关系,影响力依然让人侧目,这明打明就是老狐狸的做派,可是偏偏皇帝还要承情,因为他们放出来的兵权,正是皇帝最需要的,最想要掌控的,这简直就是一下子让皇帝舒爽到心底的大礼。另一方面他们两家的子弟,默默的由武转文,虽然不在掌控兵权,却开始在朝堂发力,还一副保皇派的架势。让皇帝又是忌惮他们的势力,生怕他们越发尾大不掉,又欣喜与他们对于自己的支持。真是重不得,轻不得,难以拿捏。而这两家更奇怪的是在他登基之后,很多的大臣不是向他慢慢倒戈,就是原本有嫌隙的死命的抱住老皇帝的大腿,可是这两家却依然是原来的做派,默默无声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让皇帝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看错了,这两家还真是属于那种无欲则刚,一心为国的好人!正在他心里对两家的影响开始往这方面倾斜的时候,这两家突然又上折子请求陛见了!

  皇帝是真的觉得自己摸不着头脑啊!不过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老臣,重臣,这面子还是要给的,立马给了回复,三日之后,南书房觐见。

  “老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诸卿求见不知所谓何事啊!莫不是家中有什么喜事?”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站在书桌前的三个老人,语气和缓,略带着一丝的亲近之意,甚至带上了些许的打趣,不管他心里对于这些老臣怎么忌讳,怎么揣测,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丝温和,到底老皇帝还在呢!他总不能做出一副要把自家老爹的手下斩尽杀绝的架势吧!再说了,这三人他相对还是看着比较顺眼的,也愿意多给他们几分脸面。这两家可是属于他心目中可以拉拢的那部分人呢。

  当然他是皇帝,所以这什么客套,什么婉转,那就不用了,太过低姿态也有损他的身份,所以就直接来了一个开门见山了。

  贾代化他们一听,倒是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由贾代化出面,直接呈上了一份折子。

  “陛下,这次老臣是请陛下帮忙来了,这最近我们贾史两家都有些不太平,老臣有些百思不解,只觉得这里头怕是有什么老臣不知道的因由,陛下您也知道,我们年纪大了,平日里不是喝茶就是养花,不怎么关心外头的事情,问家中小儿,他们年幼,也不顶什么用,所以只好来麻烦您了。”

  贾代化这话真的很是不客气,这不是吧皇帝当自己孩子使唤吗!可是偏偏他又表示出了自家目前百事不理,万事不管的架势,十足的无赖样子,摆明了这次是麻烦上传,皇帝只觉得一股子气憋在了心里,怎么都不舒服。连着运了三次气,这才故作平静的从太监手里拿过了那个折子。

  另一边史老爷从听到贾代化说话气,就觉得这背心有些冒汗,这什么姐夫啊!这说话和吃了枪药一样,这可是皇帝,皇帝,你怎么就不能好声好气的呢!这里可是两家前途都摆上了,你就不能消停些?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不过人家史老爷也是讲义气的,这个时候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装傻的跟着站在一边,等着皇帝的反应,想着,这要是万一皇帝生气了,自己该怎么缓转一下气氛,或许把这家里来人的事情再夸大一些,恩,这也是个法子。

  就在史老爷胡思乱想的时候,那边皇帝已经看完了折子,他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啊!皇帝和大臣毕竟是视角不一样,他看的更全面些,或者说他更多疑一些,看着这两家在这个折子上说的事情,在看看这送礼的名单,立马联想出了无数的因由,阴谋化了起来。

  这些送礼的人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又都是谁的人?为什么这两家要告诉他?是不是他们发现了什么?难道这是他们了解到了什么?这是投诚?还是其他?自己是不是该顺水推舟?

  越想皇帝越是觉得不安,想了想,皇帝变换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然后带着一丝无所谓的问道:

  “就是这些?难不成你们如今连收礼都不敢了?好歹也是国公,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好了,朕知道了,放心大胆收着就是了,总是别人看重的好意,若是觉得不安,就写上一份名录,到朕这里报备就是了。”

  看看,这就是得了便宜卖乖,明明是想用这两家把这些人都钓出来,还说这样的便宜话,不过贾代化一点都不在意,相反他还觉得很是满意,这样一来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们两家收礼再多也属于合法收入,至于这收礼办事?对不起,没这个义务了。绝对属于空手套白狼的活计,他能不满意吗!更何况,这样一来,他们也属于避嫌了,无论之后这些送礼的人有什么问题,或者直接有什么不良目的,也没有了拿捏他们甚至是要挟他们的本钱。大不了他们每隔一个月把这名单递上一份就成,最要紧的是这次这么一手下来,想来皇帝必然是会有所动作的,说不得什么时候,这些人就会消失了,他们属于白拿白挣的,多划算啊!他都有孙子辈了,怎么也要多给孙子多留些家底不是!

  “多谢陛下恩典。”

  有了这么多的好处,这三个老头这叩谢起来也利索了很多,比起刚来那个时候似乎连手脚都快了三分,看的皇帝心里又开始不舒服了。忍不住出言戏弄起来。

  “看起来三位老大人身子有些不怎么样啊!怎么这前后差别这么大呢!刚进来的时候,朕都想要请太医了呢!”

  这什么话?贾代化心里不舒服了,刚想开口,让史老爷抢先了,之间这老头一脸的红光,满脸的感激,在哪里高声喊道:

  “圣上恩泽啊!老臣这是沾染了陛下福泽庇佑了,这才进来一会儿的功夫就觉得神清气爽啊!陛下是有大福运的怪不得那些朝臣都愿意和陛下亲近呢,要不是老臣年纪大了,伺候不得陛下,也想多和陛下亲近呢!”

  得,这家伙脸皮更厚,这马屁拍的,让皇帝说什么都不妥,说他说的不对?那岂不是说自己没有福运?说他对了?那刚才他说的什么太医之类的就白说了,皇帝又开始运气了,那脸色,看的边上的太监吓得头都不敢抬起来,心里嘀咕,怪不得这几个老大人不怎么上朝呢!这上朝了,谁受的住啊!这嘴比刀都厉害,能和御史打嘴仗了,这功力,嘿,真不是盖的。上皇说不得也是吃过大亏的,这才让他们光领着爵位不让他们在眼前晃悠呢!

  皇帝平静了一下情绪,然后抬眼看了看,挥挥手,直接让他们出去了,再不肯开口说什么了,笑话,再说下去,他怕自己忍不住想踹他们几脚了。

  不过等他们退出去之后,突然皇帝自己笑了起来,他突然想明白了,这几个老家伙,那是故意的,他们这也是生存之道啊!做事他们都做到了忠君爱国,可是凭着他们的身份,功绩,要是他们再一门心思想着讨好,想着上进,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功高震主了,于是他们就用了这么一手,毒舌外带憋屈人的法子,让皇家自动的把他们推开些,虽然不能像是那些得了圣心的人一样得些好处荣耀,但是他们得了实惠,能安全的保护自己,保护家族,还能不显眼,不遭人嫉恨,果然,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自己都上了他们的套了,想来当初上皇也是明白了他们的心意,特意成全的呢!也罢,朕也是明白他们的难处,既然是他们的自保之道,朕也没有什么好计较的。

  想到这里,皇帝一下子觉得自己心胸很是宽广,很是体恤下情,暗暗自得了一下,立马又把注意力放到了那张名单上!

  哼,如今自己既然是皇帝,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脱离自己掌控的,你们既然这么积极,朕也不能白看着。一个眼色过去,那单子立马到了身边一个太监的手里,不用说,这些人,估计要不了几天,连着祖宗十八代都能让他们给查出来。只是不知道等着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了!

  走出宫门的贾代化根本没有想到在皇帝的眼睛里自己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台阶的智慧,自顾自的和史老爷说着话:

  “我说,你这何必,咱们都已经半隐退了,用不着这么低三下四的,要我说,要不是这一次那些人不长眼,我都不惜的进宫,这些个人,和他们说话太费劲。”

  这话就是贾代善听了都想叹息了,让不住拉了贾代化的衣袖,很是无奈的说道:

  “大哥,你消停些吧,就你那张嘴,有几个受的住的,要不是老史,说不得就把皇帝惹急了。你怎么还没吃够教训,当年上皇那一脚没把你踹醒啊!积点口德吧。”

  说起自己的糗事,贾代化老脸一红,然后恼羞成怒的说道:

  “我就是这个直脾气,大家谁不知道?看看,我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就你们老是瞎捉摸,小心老的快。”

  说完快步往前走去,后面的史老爷和贾代善面面相觑,苦笑了一下,只好跟上。说来也怪,就贾代化这样,不知怎么,就是能如不倒翁一样,愣是两代帝王都不和他计较,也许不只是傻人才有傻福,粗人一样有这样的福气啊!

  这两家告状以后,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小日子照样过,人家送礼也照样收,当然也不单单是原来那些他们觉得不妥当的人家送礼,还有些跟风的,想着求他们办事的也一股脑送礼上门走路子,可是贾家也好,史家也罢,这一次是打定了注意了,有人求着办事那是怎么都不干,纯粹就是收礼不办事的无赖样子,没有多久,这些送礼的人家就少了很多,最起码那些原本跟风的是没有了,想托他们办事的也没了,一下子门庭冷清了许多。有些歌见识浅些的,还以为他们两家没落了呢!只有那些个有眼力的暗暗的为他们的行为喝彩。

  这皇位更替,最是动荡,这个时候还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帮着办事才是最稳妥的法子。这样无论出了什么事,怎么也牵扯不到自己身上,只是这无赖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出来的,这个时候他们,特别是那些文人突然有些妒忌武人了,很简单,人家那是可以高声宣扬,我是武人,我无赖,我自豪,他们敢吗?脸面啊!文人的皮啊!

  当然在这些八卦好戏的背后,谁也没有看到,有好几个中等偏下的官员被一一调动了,不是下放到不怎么好的偏远之地,就是犯错被参,革职查办了,还有好几个莫名得罪了什么人,被官场排挤了。只有贾敬等几个暗中观察的才知道,那些人中有好些都是曾经到他们家送过礼的,很明显这是皇帝出手了,神不知鬼不觉,很是隐秘,不用说,这些人怕是和皇帝的对手有关,至于这个对手是谁?不好意思,他们真的不关心,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人家那是有了皇帝口谕的,收礼不打折,办事别妄想。

  不管是明面上的风平浪静也好,还是暗地里的激烈交锋也罢,这些都不能改变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