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身为武将家,国公府的嫡长子,下任族长,未来的国公爷居然去参加科举考试,这本身已经是一件比较惹人注目的事情了,更何况他的成绩还不错,总是在前几位,更重要的是,居然还不到二十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贾敬可以说是京城这么些勋贵人家里头的独一份啊!这样的贾敬在京城就是他再怎么想着不惹事,要低调,其实也是低调不起来的,这不是就连皇帝在宫里都听说了,这贾代化的儿子居然要参加殿试了,惊得差点把嘴里的茶给喷出来。

  “你说什么?那个大老粗?他们家也能出个读书人,还凭着自己的本事一路考上来了?真的?”

  皇帝眼睛都瞪的大大的,看着边上那个汇报最新八卦的老太监,弄得那个老太监一时都有些站不住了,苦着脸,忙不迭的跪下来,对着皇帝说道:

  “老奴那里敢欺君啊!当时老奴听了也是不敢相信,后来找人问了,还真是这样呢!听说在江南乡试的时候就是个亚元,考秀才的时候,愣是没有人知道这居然是贾家的嫡子嫡孙,还以为是个一般的贾家子弟,您也知道这金陵贾家子弟可不少,有个读书的去考试也不奇怪,人家都没有注意,一直到乡试,才知道居然是宁国公家的大爷,当时还有人以为是舞弊什么的,可是人家那是封卷的,那里有什么手脚好做,最后,那个考官还直接拿出了那张卷子,让江南那些书院山长什么的都看了一遍,确认了他的文章确实不错,这才平息了这场事端,后来那个考官还写了折子,特意说了这事,递到了内阁,所以老奴一问,他们全知道,虽说外头没有传出去,可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贾家真的是出了这么一个会读书,会考试的人了。”

  这老太监听到皇帝有疑问,虽然从那皇帝的表情里看到,那是惊奇多些,可也不敢大意,立马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说来,这也是贾敬所不知道的暗地里的事情了,当然这要是他知道了,说不得又要发什么颠呢。可是,那个时候他不是一心在哪里谋划那个未来媳妇的事情吗!那里有功夫去关心其他啊!在他看来,自己上辈子就能考上,这一辈子不是也能考上,有什么好奇怪的,却是忘记了,上辈子他考试的时候二十多了,成绩也没有这次的好,哪像现在这十来岁,还可以勉强装嫩的年纪就的了亚元这样的成绩引起的轰动呢!

  更不要说这他家老丈人其实也是那个核对他文章的人选之一了,不然那个老狐狸也不会那么爽快的就答应了婚事,孩子配合这这么急吼吼的把小定都搞定了,那个老家伙的想法是,这样的好人选,要是真的一举把会试什么的都拿下来了,那时候在定亲,说不得就会有什么变数,让人捷足先登了,更何况,这举人的时候自家就定下,那是自家有眼光,这到了后面成了进士,说不得就有人说自家攀附权贵了,这两者之间的名声的差距可不小啊!他能不着急?

  所以说啊!就在贾敬看不到的地方,其实已经有一股暗流在慢慢的涌动了,一波一波的把他推到了一个显眼的地方,推到了皇帝的面前,也推到了一些大佬的面前,只是他自己到现在都没有发觉罢了。

  至于皇帝,老实说,如今这个皇帝其实真的是个不错的皇帝,或者说是对待贾家还不错的皇帝,不是后来那个抄家的皇帝,他对于那些个功勋世家,多少还是念旧情的,就算想要削弱世家勋贵的势力,采用的也是相对比较温和的法子,比如那个什么龙禁卫就是他搞出来的,用来安置一些勋贵子弟,给他们一些个看似尊贵的身份,官职,其实都是虚职,慢慢的打磨那些勋贵的上进心,让他们慢慢的败落,慢慢的脱离权利中心,这一手,说是春风化雨,细润无声也不为过,当然,他对于这些世家中出来几个好苗子也不排斥,只要你有真本事,他也会重用就是了。比如后来的王子腾,他不就是用了吗?还留给了儿子呢!毕竟这些总是开国功臣的后人,要是最后一家都不剩,也不好看。再说世家也好勋贵也好,多少也是有他自己的用途的。

  至于贾家的贾敬这样,那绝对是意外惊喜了,这贾家一门双公,当年都是武勋封爵的,说起来,兵权最重,虽然这几年慢慢的,这实权开始转手了,可是要说没有几分忌讳,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贾敬如今突然自己考科举去了,这让皇帝突然好像是接收到了贾家传递出来的新的消息,那就是贾家以后那是不会在指染兵权了,人家往文官转变了还是自己考试,不用另外恩典的那种,这个识相的让皇帝就像是突然被挠到了痒处,怎么想怎么舒服。

  “真是想不到啊!这武将家居然出了读书人了,这倒是不错,他们看得远啊!”

  皇帝眼神迷离,感慨万千的突然嘀咕了这么一句,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放松,那个老太监一听,心里的小九九转了半天,这才接口说道:

  “要老奴说,那是他们聪明,知道陛下圣明,天下太平,估摸着这以后是没有什么打仗的机会了,这才想着往文人的路子走,他们在怎么都是陛下的臣子,总是想着要给陛下尽忠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陛下多记者他们些。能让陛下记着 ,那才是他们最大的福分呢!能不用心吗!”

  他这一说,皇帝眼睛往他那里看了一眼,然后突然笑了,

  “你个老货,说的倒是也不错,不过你还是不明白啊!这是他们看懂了,你想想这爵位每代承袭可都是要降爵承袭的,就算到了他儿子这里,还能原爵承袭,可是以后能保证一直这样?几代之后,还能有什么?终究是不成的,不能长久啊!现在好了,他们开始读书了,这就是说他们以后,即使这爵位没有了,可是这读书的种子埋下了,他们贾家即使在败落,也拥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这才是最要紧的,这才是家族传承的核心。真是没有想到那,贾家,一个泥腿子出来的人家,看的倒是比那些个人家还远些,真是不可小看啊!”

  这番话似乎是说给那个老太监听的,也似乎是说给他自己,或者只是自己嘀咕,反正这话是出口了,皇帝对于贾家的态度也出来了,那就是支持他们往文官转化的,这话既然出口了,慢慢的总会传出去的,那么自然他也能让他觉得应该知道的人知道,这或许才是皇帝说这些的目的。

  他在温和也是个皇帝,他不希望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而能威胁到他权威的,自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勋贵宗亲。若是有聪明人从这次皇帝对待贾家的态度上看出了什么,然后慢慢的懂得进退,那么或许他们能迎来新的发展,而那些愚昧的,自大的,短视的,或者说听不懂的,那么等待他们的或许就是慢慢的被淘汰,或者在某一天轰然倒塌,或者是最后的败家之祸,这都不一定了。其实路一直都在他们自己的脚下。

  ………………………………………………………………………………………………..

  殿试开始,贾敬就觉得自己似乎被什么人盯上了,不时有被人盯着看的感觉,不过他真的抬头看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几次之后,贾敬放弃了,对自己说,也许是紧张了,也许是自己五感太敏感的缘故,还是好好考试要紧,性子有些粗糙的贾敬低下了头,安安静静,老老实实的做着卷子,就在他低头的瞬间,他没有发现,高高的龙椅上,那个皇帝的嘴角正微微的挑起,满含深意。

  ……………………………………………………………………………………………………………..

  老贾家祖坟冒青烟了,贾敬居然成了探花了!贾敬看着门口大大的喜报,整个人都呆住了,就像是一下子世界都不存在了,好半响才突然反应过来,转头,就想往里头跑,被手脚快的焦大一把拉住了,一张笑的和菊花有的一拼的老脸凑到了贾敬的面前,很是激动的喊着:

  “大爷,还愣着做什么,快,快接喜报啊!别让他跑了!”

  这是什么话,难不成这喜报自己还长脚吗?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其他人发现焦大这话有什么不对,不少人更是跟着猛点头,一脸崇拜的看着贾敬和焦大。

  只有贾敬,愣愣的看着焦大,然后突然出声问道:

  “你带镜子了吗?”

  “恩?老奴不是女人。”

  “谁带了?”

  “干嘛?”

  “我想看看,自己长得怎么样?”

  “……”

  “我怎么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张探花脸啊!”

  众人齐齐撅倒啊!这都是什么话啊!贾代化怒了,蒲扇一样的手掌直接往贾敬的脑袋上招呼,好在突然意识到了,如今儿子是探花了,第三名的头甲进士,不能丢脸,老子教训儿子也不好在人家送喜报的时候,立马转了方向,什么也不顾了,直接上前把那个报喜的差役手里的喜报一把夺了过来,随手把自己身上的玉佩扯下来,往那个差役手上一放,当做了赏钱,然后立马拎着贾敬的衣领往后头走去,至于什么放鞭炮什么的,这事情有焦大,他不用操心,至于已经被那块羊脂白玉玉佩的大手笔打赏吓住的差役,他更不放在心上,自有焦大处理,他如今要紧的是,把喜报赶紧拿到手,放到祠堂供起来,然后好好和自家大小子说说,探讨一下什么是探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