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其实很短,在这三天里,张中行细细的把马道婆拿来的符箓书看了一个彻底,你还别说,虽然这书里的符箓和基础符箓书不能比,不够全,可是还是很有些偏门的东西的,还有一些根据如今张中行的经验已经可以算是中级货色了,这让他很是欢喜,很有些惊喜的意思。趁着这样的大好机会,不单是看了,还试着画了几次,他比其他修炼者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有系统,那是学什么都快,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就基本学会了,即使有些等级较高,一时半刻没法子立马就学会使用的,也能利用系统储存,这绝对是方便了不少。

  而另一边的马道婆也很是受益,回去的当天就吃下了一颗炼骨丹,开始重新练习吐纳术,不过是三天的时间,就已经能感觉到自己功力有一丝的提升,和以前十天半个月都没什么起色,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不由得信心大增。等着把自己的符箓书拿回来,那更是心也跟着落了地,觉得一切都开始往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人只要有了上进的希望,这做起事儿来就会有规矩,马道婆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什么善心,什么道德都不足以约束人的行为,反而是最世俗的利益,前途,才是让人自我审视,自我完善的动力,有了上进的希望,一心想着自己将来能有一天成为筑基期高手,马道婆在接生意的时候也注意了好些。连着两次,有人喊她趁着年节的时候做些手脚什么的,她都用这日子不对,容易引起神仙的关注,引起反噬为名,推却了。

  甚至有些她心下很了解的,内心狠毒的妇人,她都慢慢的开始考虑疏远,生怕被他们牵连了。这样的情况让马道婆的两个弟子一时半刻的都有些不解,好在她们都还没有出师,做不得主,只能听师傅的,也没有插嘴的份,想来这样下去,久而久之,这个小小的门派将来会慢慢的归于正道了。

  当然,这样的活计,即使没有马道婆,也会有别人去做,为了银钱出卖道德,不在意阴司报应的人也是不少的。所以过年的时候,马道婆还是听到了几个原本该是她出手处理的人的消息,不是病的很重,就是小产,只是她这一次被抢夺了生意,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妒忌,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什么都不说,这倒是让她的弟子忍不住问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道婆第一次和她们说起了修行之人的事,也第一次说起了所谓的阴司报应对于她们这样的人的作用和结果,甚至开始对她们开始普及什么是修炼之类的是,算是正式引导她们开始往着修炼者的身份转变。

  张中行在和马道婆交易结束之后,接触的就不多了,他如今忙着自己的事儿,因为贾敬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大客户,比以前的档次又上去了些,这一次都是宗室中的人,他原本不想参合到皇家宗室中去,可是你只要在京城呆着,说白了你就躲不开这样的人,这京城那就是皇室宗亲扎堆的地方。

  好在他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标准,只和人说治病,风水,其他一概不问,不说,不管,在这些人面前永远都是一副世外高人,不入凡尘的样子,即使有人隐晦的说起要他替他们办事什么的,他也一概当做听不懂,逼得急了,把他惹火了,直接赶人,还就在玄真观门口贴上告示,上书四个大字:不问政事。一下子把自己的立场表明了,弄得人家就是不满他的态度,也只能恨得牙痒痒的,不敢做什么,你说为什么?很简单,你要是针对这张中行,那岂不就是说你想借着道士干些什么事儿嘛!这是不打自招啊!玩政治的没有一个是缺心眼,自然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于是这样一来,张中行越是明晃晃的,越是安全了起来,一个个都不敢对着他出手。

  当然这也是张中行不准备在京城呆一辈子才能做出来的,毕竟是人就有弱点,若是他在这里长年累月的住着,那必定有被人打了黑棍,或者抓住把柄的时候,到时候他怎么自处就成了问题了,你要是顺了别人的意,必定会引起另外一方的打击,若是依然当朽木,那碍着人眼了,给你来点什么众口铄金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

  在年前的二十八这一天,张中行收到了从江南林家运来的给他的年节回礼,而且还帮着苏州的甄士隐给他的那一份也带来了。

  说起来,自打甄士隐有了儿子之后对着张中行那是一万个的感激,只是因为不知道张中行如今在哪里,这才没法子送上一份代表心意的重礼,谁知他们一份恩情还没还,张中行托金陵薛家送来的年礼又到了,这让甄士隐那是真的感慨万千,只觉得遇上这张真人,那绝对是遇上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了。忙不迭的寻味薛家的人,他们什么时候会再次去京城,好让他搭个顺风车,也回一份礼过去,薛家人知道张中行和甄士隐关系不错,自然也不会不搭理他,只是他们最近那是真的没有进京的计划,好在他们和林家认识,也知道这甄士隐家和苏州林家老宅的人关系不错,便给了个顺水人情,告诉他们林家估计这些日子会送年礼进京。

  甄士隐一听这个消息,自然是立马托了林家老宅的人和林如海家联系了一下,当年因为张中行,这甄士隐家和林如海家也往来了起来,甚至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性子中带着一点清高风骨的读书人,聊天什么的也很能说的上话,林如海过年来祖宅祭祀的时候就结成了好友,常有书信往来。

  这一次甄士隐托林家上京的人帮着带些回礼,那绝对是不在话下的,在知道是给张中行后,林如海更是忙不迭的亲自回信,告诉了甄士隐他们回礼的时间,让他准备好了,到时候他等着他把东西送来之后在让管事启程。

  读书人一般都很有些讲究的意思,甄士隐看着张中行送来的东西,越看越举得头疼,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拿不出同等级的回礼来,好在他也不是个迂腐的,在老妻的提醒下,立马有了自己的法子,让人去准备了好些苏州的特产,像是丝绸,刺绣,最要紧的是帮着找了一个苏州汤包的点心师傅,准备送到京城去,他别的不知道,记得最牢的就是他当初第一次看到张中行的时候,他就是在吃汤包,后来也无意中问了一句,得知这张中行喜好美食,如今他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回礼,那给他送个点心师傅,满足一下他喜好美食的爱好总是行的。

  你还别说,这一手还真是出人意料,就是林如海知道了,也是大笑了起来,抚掌赞了三声的秒,然后也去寻了一个做扬州菜的厨子,准备给他来个配套,自嘲说自己这是拾人牙慧,东施效颦,不过谁让这张中行送的东西实在是让他没东西拿的出手呢,只能这么送了。

  其实这林如海说这话,那真是客气了,他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活?还能没有好东西?只是想想林黛玉的性子,大家就能知道林如海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虽然也拿出了好些江南特产,寻了好些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可是真的和张中行送来的东西比,他总是觉得自己送的俗了,那玻璃器皿,那白玉瓷,他怎么看怎么雅致,怎么合心意,给的其他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妥当,那石蜡放在他的书房,他自己都觉得风雅的很,所以也为了回礼很是头疼,不想甄士隐倒是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对张中行,送贵重的东西,都不如送一个好厨子更妥当,从这个角度来说,张中行好吃这个爱好,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是有些根深蒂固了。

  当甄士隐和林如海的东西送到了京城,张中行那是大喜啊!这礼果然是送到了他的心里,这都多久了,苏州汤包,淮阳菜,都是他的大爱啊!这京城别的都好,就是这厨子做出的菜色实在是太不合口味了,油腻大不说,口味还重,若不是他在这里不过是住了半年,还有贾家和张家的厨子时不时帮着调换口味,还属于能对付的情况,估计他早就提出抗议了,就是偶尔有请江南厨子做上一二顿,也不能让他过过嘴瘾。如今完全不用操心了,甚至他还想着,有了这么一个厨子,一个点心师傅,他都能长期往现代老爹那里运送美味了。

  烟火飞扬中,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一年,贾宝玉两岁了,林黛玉也将引来一周岁的生日。甄英莲(甄巧沁)四岁,薛宝钗四岁,薛蟠七岁,贾迎春四岁,贾元春十四岁,贾珠十六,贾琏十五,贾探春九个月,贾惜春八个月,贾环,贾琮还在肚子里,未来大观园里的人有一大半都已经在张中行的视线之内了,那么其他人呢?

  。。。。。。。。。。。。。。。。。。。。。。。。。。。。。。。。。。。。。。。。。。。。。。。。。。。。。。。。

  杭州,一处官宦人家的后宅里,一对四十出头的夫妻正逗弄着一个两岁的女娃,看着他们夫妻恋爱的神色,那女娃可爱的笑脸,就知道这孩子对于他们有多重要了,那夫妻男的清雅,温润,看着和林如海就是一个类型,只是眉宇间还多了几分桀骜不驯,这样的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性子,可见是个性子古怪的,或者说是倔驴子一样的性子,而那女子倒是一脸的温柔,一眼望去,就是水一般的感觉,所谓绕指柔,或许说的就是这样的女子,怪不得这夫妻二人能这样的和谐,从他们一举一动中都能看出温情来,眼神交汇间都能看出他们夫妻的感情有多浓厚。

  “老爷,可惜妙儿是个女孩子,若是个男孩,那该多好!“

  那女子一身杏黄色的大衣裳,手上去了所有的首饰,连着指甲都修剪的分外干净,搂着孩子,轻轻的拍打,可见是把这个孩子疼到了心坎里的,可是嘴里说的话,却透露着一股子遗憾,让人听了都觉得跟着想要叹息。

  “女孩子怎么了,不是一样是我的骨血?你不用这样,我知道这些年一直没有孩子,让你受了委屈,不过不纳妾是我自己决定的,和你有什么关系?咱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不是挺好的嘛!“

  那男子眉头一挑,一股子不服气就立马张扬开来,若不是拉着孩子手指的大手依然轻柔的很,外头人看了只怕是以为这男人立马就要和人出去干架一样,一瞬间就破坏了原本的斯文样。看的那女子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这才又缓了下来,看着这男子恢复了开始的样子,这女子才嘴角一挑,继续说道:

  “我知道老爷对我好,可是我就是气不过,你说说,都是八百年前的亲戚了,这会儿居然还找上门来,说什么送个儿子让我们过继,贪婪成性,挂念我们的家业就直说,还弄上一副施舍的嘴脸,真是让人恶心。“

  话说到最后,那妇人眼神中也带出了几分厉色,可见这话语中的人是多么的不招人待见了,她这里一生气,刚才还剑拔弩张的男子倒是反过来安慰起她来了,或许这才是那女子展现锋芒的原因所在,抑制住了那男子的锋利。

  “理他们做什么!为了他们生气,不值得。“

  效果达到了,那妇人自然收敛了神色,转头说起了别的,对于这夫妻来说,最能引起他们话题的,除了孩子,还是孩子。这一说自然还是围着孩子的事儿打转,那妇人一脸八卦,一脸喜色的对着男子说道:

  “对了,老爷,我听到个消息,苏州甄家,夫妻俩恩爱的很,也没有什么妾室,年过五十,也是和咱们一样,没有儿子,只得了一个闺女,后来请了个神医来好生看了看,如今不过是一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听说那个神医真的很是厉害,扬州林家,也是这个神医看的,如今家中虽然是三个女孩子,可是那毕竟一下多了三个孩子,原本可是一个都没有的,你说我若是让林家引荐一二,也请来看看,是不是也能再添一个孩子?哪怕还是个闺女呢,好歹能和妙儿做个伴什么的,将来咱们没了,妙儿也不至于孤单,无依无靠的。“

  果然是个让人欢喜的消息,不说那妇人的神色立马神采飞扬了起来,就是那男子也满脸的惊喜。

  “噢?还有这样的神医,你且先放放,我让人查查,若真是这样,那必定需要诚心去请的,恩,我和林如海关系不错,我先写信问问。“

  他们也是官宦人家,虽然这男子性子直,可是这不代表就是个粗心的,知道自己认识的人或许知道这人,立马就起了询问的心思,从扬州到杭州路程并不远,想要询问些什么还是挺方便的,只是他心中也微微有些不满,这林如海,既然有这样的好大夫怎么就不知道介绍给他呢!好吧,人家好像也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他留心,不过自己问了,想来他也不会骗自己就是了,一定能问出最真实的情况的。

  只是那个妇人有些着急了,扯着那男子的衣袖,忍不住催促道:

  “也好,不过,老爷,可要抓紧些,听说请这神医治病的人多的很。“

  很快,一封书信,从杭州知府衙门出发,快速的送往了扬州,而这个杭州知府姓苏,也是世代书香的人家,只是到了这一代,只留下苏大人这一支了,还是唯一的一个,而他年过四十,也只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名叫苏妙儿。而这个苏妙儿,看到这里,或许其他的人都已经才到了,就是后来的妙玉。

  。。。。。。。。。。。。。。。。。。。。。。。。。。。。。。。。。。。。。。。。。。。。。。。。。。。。。。。。。。。。

  苏州城外,一个小镇上的小院子里,邢忠刚刚收到了一封信,一封从京城过来的信,随信而来的则是邢夫人让人送来的年礼,吃的用的满满一车不说,另外在信中还附上了二百两银子。还有就是那送礼的管事从怀里拿出来的,刚置办好的一百亩田地的地契。

  “大舅老爷,这是太太让我给您的,太太说了,这是最后给您的一次机会,这就是您重整家业的本钱,做生意也好,继续买地也好,都是法子,若是这一次再只顾着花用,不知道俭省,为了所谓的脸面,卖田买地的,那以后她就权当没有您这个兄弟。还有让我告诉您一声,邢二姨,邢三姨的嫁妆,太太都准备好了,只要有了人家,太太立马就把嫁妆送来,不用您花费一文钱,可是也不准您克扣一文钱,就是找人家,也不用您操心了,太太说了,她已经托了人了,今年怎么也会把两位嫁出去的,希望您以后不要再用这二位的名头要银子。“

  管事说话很不客气,可是就是这样的不客气,邢忠也根本没法子反驳,他能反驳什么?说这管事说的不对?可是他自己知道,当年大姐出嫁之后,家里其实还剩下二百多亩地的,可是这地如今都哪里去了?还不是让自己糟蹋完了!

  当初自家爹那是官,虽然官职小了些,可官就是官,自己作为长子,日子自然很不错,外头奉承的人也多,大少爷的日子过久了,习惯都养成了,可谁知道更娶了媳妇,老爹就走了,清苦了三年守孝,出孝后本想着恢复以往潇洒的日子,却不想最后让大姐管着,他怎么能甘心!他才是儿子好不!

  好容易大姐出嫁了,他可不就是可劲的想过自己的舒心日子了嘛!自然又恢复到了大少爷的风流潇洒,谁知道一不小心,这家业就全没了呢!真是太不禁用了。不过如今他也明白了,自己就不是个管家理事的料,二百亩地,当年愣是没有收上租子来,如今大姐派了管事来,他明白是想管着自己,看着自己,可是同时他也放心了,因为有人帮着收租子了,他不用担心这一百亩地,最后又一次什么都收不上来了。

  “知道了,都听大姐的,大姐还说了什么?你在我这里当管家多久?“

  “太太说了,小的在这里帮衬一二年,然后会有人来接替小人,太太说了,若是大舅老爷这一二年内本分老实,好生的整理家业,那倒时候就托人给大舅老爷在衙门找个差事,哪怕是书吏呢,好歹也能吃上公家饭,将来也不用愁了,最要紧的是,太太说了,如今您这只有一个大姐儿,好歹是邢家长子,您总要为子嗣多上上心,这姐儿也该好生教养,将来出嫁,太太是姑母,总不会不管的。“

  话说到这里,那管事抬眼看了那邢忠一眼,嘴上说的虽然恭敬,可是眼底却带着几分嘲讽。这就是败家子啊!他可是知道底细的,这太太出嫁之后,这邢家还是很有些家业的,二百亩地,一间铺子,三进的宅子,那可都是给了这个长子嫡孙的,他可倒好,不但把这些家业全毁了,连着弟弟妹妹都养不活了,全赶到了京城,让太太养着,这都什么大哥啊!太不着调了,好在太太仁慈,念着骨肉亲戚的,还给这样的机会。不然就他这样下去,估计连老婆孩子都能饿死了。

  管事摸摸怀里的一张房契,暗暗想着太太的吩咐,太太说了,要是这大舅老爷还有救,还知道上进,等着他学好了,不再是那样的花天酒地了,那就把这房契再拿出来,这是当年被这大舅老爷卖掉的邢家的老宅,是邢夫人花了好些心思才买回来的,可不能再被这不争气的卖掉换钱花了。

  说道这里,大家也都知道这是谁家了,是的,是邢岫烟家。如今的邢夫人成为了贾家荣府的掌家太太,这气度自然是不一样了,她也知道没有娘家依靠的女人没有底气,所以她这会儿也一心想着,不说让兄弟怎么争气,怎么出头,好歹能自食其力,不会给他拖后腿,这才想着派个心腹过来,好歹再拉上一把,给他们一个机会,也就是这样的心思,邢岫烟的命运也将改变,好歹不用借住在什么庙宇的房子里,也不用担心衣裳不够了。

  就是原著用那两个嫁不出去的邢家的邢夫人的姐妹,这会儿也没有了嫁不出去的危机,因为邢夫人已经决定自己把她们嫁掉,不指望等着这兄弟出头了,她可不想让人说刻薄什么的,以前被王氏毁了大半的名声刚好起来,她怎么也能因为这些个娘家人再毁了。

  至于嫁给谁?她也想好了,给什么富户什么的,那太没有档次了,除了商户,她们这样破败的官宦其实没什么人喜欢结亲的,想找个什么秀才,什么举人,那就是做梦,有家底的,那早就有人定了,没家底的指不定又是个拖累,所以她想着给两个妹妹定下武将,那些寒门出身的武将,也不用什么大官,找那些六品,七品的,这样的武将一般都没有娶亲,谁让这年头不是世家出身的当兵的升官慢,危险大呢!入伍没有个五六年的,你想要个官职,几乎不可能,更不要说危险了,那就是不拼命就没机会,拼命了就是随时送命,娶亲可都不容易的很。

  可是对上他们家的情况却正好啊!一来能和自家老爹当年的官职对上,好歹也是门当户对,是官宦对官宦,二来,自己也能有个好名声,好歹是让妹妹们有机会得个敕命的机会了,就是将来往来做客,说起来那也不是寻常人家,好歹是官宦人家,是有品级的不是!说出去也好听啊!随后一点就是她的两个妹妹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若是寻常人家,她们说不得还以为自己害她们呢,就因为自己当了这么一个继室,是个诰命,她们不知道说了多少的酸话了,如今给她们找个这样的人家,想来她们也会满意的。

  。。。。。。。。。。。。。。。。。。。。。。。。。。。。。。。。。。。。。。。。。。。。。。。。。。。。。。。。。。。。。。。。

  京城,史家大宅子里,史湘云这会儿带着大大的青色兜帽,正牙牙学语,圆滚滚的大眼睛,圆乎乎的脸蛋,怎么看怎么讨喜,史家大太太一边逗着孩子,一边和上门来找她唠嗑的二太太说着话,说着说着,就说起了贾宝玉。

  “有时候想想,我这孩子是个女娃,那就是命啊!你记得吧,当初我都还没有诊出身孕的时候,去参加那贾宝玉的洗三,当时老姑太太曾和我打趣,说是怎么我们史家就没有个嫡出的姑娘呢,若是有一个,她也好给宝玉定个娃娃亲什么的,当时我就觉得不舒服,这话说的,好像我不生个闺女就有什么大错似得,更要命的是,就算是我真的生了闺女,还能定给那个宝玉?那时候我家老爷可是刚袭爵,让袭爵之人的嫡女,定给她贾家二房的次子,这都怎么想出来的,莫不是我们史家闺女就没人要了?等到这湘云一出来,我心都酸了,一语成谶啊!没了爹的闺女,可不就是不值钱了嘛!“

  大太太这么一说,二太太也忍不住眼睛红了,她们妯娌关系还是不错的,看到她这样,可不就是难受嘛,转头一想,自己好在没有闺女,若是当时那老太太拉着自己来这么一句,估计自己也能跳起来,二房次子,居然还敢这么说话,捧得和个凤凰蛋一样,把别人家的闺女都弄过来挑,可不就是让她们这些当娘的心疼嘛。

  “好了,说这些做什么,即使湘云这孩子没了爹,可是不是还有你这个娘?不是还有我们这些叔叔婶婶?不是一样还是这史家嫡长女?将来说人家,怎么也该是个世家大族的长子长孙,即使不是这样的,那也是有才有出息的,是能顶门立户的好孩子,那什么宝玉,要我说,就是个祸胎孽根,自他他出生,那就没有好事儿,他娘犯了大罪死了,他爹被罢了官职,他大哥被过继,他姐姐病重,连带着最疼他,最拿他当回事儿的老太太也被勒令出家,只要是把他捧在手心的,那就没有一个不倒霉的,这样的孩子,谁还敢和他亲近?听说如今连着他亲爹都不怎么看着他了,就一个奶嬷嬷养着。“

  “那不是有玉嘛,不是听说是祥瑞嘛,怎么就不灵了?“

  大太太说不上自己是什么心思,可是她就是觉得这孩子对她闺女不好,明明两个孩子都没有见过面,可是她对贾宝玉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对着那老太太也满心的愤恨。

  “先是为了这么个玉,再来是连带了史家的名声,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老姑太太真的是老了老了还招摇起来了,你看看今年咱们家这门前冷清的,我这个寡妇都觉得不妥当了。“

  大太太不说这个还好,一说二太太就是烦的心火都上来了。

  “冷清?冷清倒是好了,你是在后院,不知道,前儿老爷去祠堂开年祭,回来的时候气的一整天都没吃饭,满族老少都再问,这嫡支的老姑太太准备怎么办!史家的名声怎么办?还有人说了,这史家的闺女嫁不出去全是嫡支的责任,要嫡支负责给她们全找好人家,还要陪送嫁妆!你说说,这都是什么话?那都是嫁出去多少年的人了,这能赖得上我们?更别说我们都是小辈,我们能怎么办?难不成冲到庙里把人勒死?都除族了,我们更管不上了是不是!居然让我们负责全族闺女的婚嫁!也亏得他们说得出口!“

  一听是这样,大太太也愣了一下,她还真是不知道居然还有这事儿,想了想,忍不住给二太太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他们这么说,行啊!你让二老爷把人全送金陵去,嫁到金陵总行吧!再不成天南地北的,地方多了去了,总有不介意这京城里什么名声的地方,看看他肯不肯,至于嫁妆?也成啊!一人陪送一匹缎子就是了,咱们家别的没有,压仓底,几年都没有翻动过的,蛀虫的,长霉的,退色的料子多的是,只要他们要,要多少,咱们给多少。不成咱们去别家帮着要去,看他们肯不肯收下。“

  要不说是曾经的宗妇呢,这想出来的主意绝对的损人,还让人说不出一个不好来,你们的要求我可是全应了,法子也给了,东西也给了,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只要敢应,敢要,那就拿去。只是你也别想倒过来说我们的不是,介绍亲事的事儿不说,就说这料子,你敢拿给别人看,咱们还能不承认呢,说不得是你先要污蔑,存心换下了我们给的好料子,拿这个膈应人,想讹好东西呢。嘴巴长在人身上,可不就是用来说理的嘛,到时候吃亏的是谁?反正不是他们。

  这样的一个厉害娘,可想而知,等着史湘云长大了,有这样的言传身教,又该是怎么样的厉害,反正最起码那是绝对的不会降低到要用降纹戒指去讨好那些袭人,金钏之类的丫头的地步了。

  。。。。。。。。。。。。。。。。。。。。。。。。。。。。。。。。。。。。。。。。。。。。。。。。。。。。。。。。。。。。

  风云涌动,张中行站在玄真观正殿门口,看着外头飘动的雪花,心思一动,他有感觉,也许在京城他已经停留了太久了,自己又将开始远行,至于这一次会去哪里,暂时还不确定,不过有一个地方或许他在开年后就要去了,那就是京城的郊外,哪里似乎还有一个任务可以做。

  一处小村子里,一个泥瓦匠这会儿刚回家,茅草屋子里头传来了阵阵的饭香,才走进门,就听到了孩子的笑声,一转眼,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就跌跌撞撞的走了过来,一把抱住了泥瓦匠的腿,仰着脑袋,嘟着小嘴,开始告状:

  “爹,爹,哥哥欺负我。“

  说着还转头对着后面那个六七岁的男孩子挑衅的看了一眼,为自己及时找到靠山而得意。

  果然那泥瓦匠笑呵呵的把闺女抱了起来,然后假装虎着脸,对着男孩子说道:

  “自芳,你是哥哥,怎么能欺负妹妹呢。“

  是的,这个男孩子就是花自芳,自然那小姑娘就是后来的花袭人了。这个时候的她还是个有爹的孩子,还不用自卖自身。家依然是完整的。没有后来的心机。

  外头的雪很大,可是屋子里很暖,虽然这屋子是茅草顶,可泥瓦匠的爹还是有本事的,把家里的墙壁砌的很厚,很结实,这让他们一家子从来不用担心雪天会压塌了屋子。家里还有十来亩地,加上爹的手艺,一家子的日子还是很宽裕的。最起码吃的饱,穿的暖。

  厨房里温婉的娘,堂屋里宠溺的爹,若是他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那么花袭人还会一心扒着贾宝玉,一心做姨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