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第92章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9

  李世民怎么突然会出现在阿玉家的?这个问题阿玉不知道, 也没法子知道。窥伺帝踪什么的,他可没那个胆子,所以他只能当自己命不好, 难得和人家儿子八卦一下后宫女人的问题, 就给逮了个正着。乖乖的给李世民当了一回厨子, 跟着李承乾享受了一把李世民同学的毒舌。

  “你耶耶实在是太能说了, 这嘴巴,突突突的,我说,太子啊,你如今这性子能这么好,果然是有缘由的。”

  “你还说?不怕再被听去?”

  “那绝对不能, 肯定走远了。”

  当我傻啊, 刚才没注意, 这会儿还能没注意?他这过来之后辛辛苦苦练武练就的本事,这会儿可是全用上了, 确定了附近没了那些脚步声这才说话的好不。

  不过即使这样, 这打击也够沉重的,站了那么些时候, 到现在耳朵都感觉嗡嗡的作响呢,重新躺回到小炕上的阿玉这会儿连弄吃的东西的心情都没了, 耷拉着眼皮,一脸的垂头丧气。

  “算了,不说这个了, 对了阿玉,这一个冬天,咱们玩的虽然尽兴,可这比赛却不多,怎么样,开春后还组织不?”

  因为这些比赛,太子如今的社交圈子扩大了好些,和朝臣家孩子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生硬了,即使在上次的野猪事件中,他对某些人很失望,也看透了所谓酒肉朋友的实质,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他更明白,有交集永远比没交集好,即使这交情再怎么表面化,时不时能说的上话,总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信息来源。所以对于比赛,李承乾一直很上心,如今看着天气即将转暖,他自然要催促起来。

  听到问话的阿玉瞄了李承乾一眼,心下暗暗的将刚过来时候的太子和如今这样的太子做了一个对比,心底暗暗的笑了笑,为自己这大半年的成果高兴了一咪咪,随即也不搭架子,卖关子,很是顺溜的说到:

  “放心,这些我早就想过了,开春什么最要紧?是人都知道,除了春耕,再无大事,所以咱们就在这上头做文章,比耕地怎么样?这一个个的,牵着牛耕地,一定很有趣。”

  有趣?李承乾眼睛都瞪大了三分之一有没有?这些不识五谷的家伙若不是去年秋收的时候因为比赛,在田地里走了那一圈,这会儿估计连田地怎么划分的都不知道,你让他们耕地?这真的能成?

  “怎么不能成?这些人啊,你难道到现在都没看透?越是从没经历过的,他们就越是起劲,为什么?因为大家起点一样,没谁更有优势的说法,比赛起来更公平啊,所以啊,你放心,参加的人一定不少。”

  阿玉这话说的那是半点都不错的,好歹是加起来活了百来年的老妖精了,他这真用了心,猜这些娃娃的心思,那真是一猜一个准啊,这不是,风声刚放出去,就得到了一大批人的赞同,别说是那些孩子了,就是家长们听说了,也一个个的跟着点头。

  在这个皇帝都要亲耕,以示重农的时代,孩子们连游戏比赛都不忘农事,这是多么的政治正确?多给他们家长长脸?他们怎么可能不赞同?甚至想的更长远的,有眼力见的还想着,能不能乘机秀一把,比如自家孩子比别家懂得多些,暗示自家同皇帝一样,重农?怜农?或者在百姓中刷一波好名声什么的。

  家长一重视,一般来说,孩子就得倒霉。这不是,这里刚有了这么一个苗头,一个想法,那些孩子们就立马倒了大霉了。这大北风还在吹呢,这得到消息,准备参与的孩子们一个个已经,忙乎起来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开始跟着家中懂得农事的仆役开始练习。

  这一股子风潮来的相当的迅猛,而且还十分的火爆,寒风都吹不走的热情真是震惊了无数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嗯,这时代没眼镜啊,那下巴一定掉了不少。反正李世民对此就十分的感慨。

  “这比赛……呵呵,这几个小子,脑子倒是活络的很啊,看看,调动了多少的人?这一个个的,弄得这耕地出力,像是抢金子一样高兴,朝堂都安生了好几分。”

  李世民捂着大大的手炉,站在殿阁的一角,看着御花园一边正跟着李承乾一起练习的几个皇子,对着长孙皇后感慨万千,这些皇子们自打生下来就锦衣玉食,别说是种地的事儿了,就是茶都没端过一次,如今一个个却主动的,像是得了什么好一样,衣裳扯了口子都顾不上了,没到年纪,参与不上的还生气难过起来,你说说,这都什么事儿啊。

  而长孙皇后呢,一边心疼孩子们寒风里受罪,一边却满脸欣慰的履行自己贤后的人设,乐呵呵的恭喜着李世民:

  “陛下该高兴才是,这样的事儿哪怕只是一个比赛,哪怕只有这么一次,好歹咱们皇家的孩子从此不用担心出个‘何不食肉糜’的昏庸之人了。而有了这些皇子带头,上行下效之下……陛下,想来今年农事必定能丰收。天下又会多些人吃饱饭了。”

  作为两口子,长孙皇后对李世民那是相当的了解,知道自家男人一心想当个明君,有什么比让天下人吃饱饭更符合明君的人设?所以啊,这一张口就说到了李世民的痒处,让他一听就满脸的笑,褶子都出来了。看向皇后以及皇子们的眼神也越发的柔和起来,只觉得这以往觉得心火直窜的几个混小子都看着顺眼了好些,可惜,这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寸,越是高兴的时候吧,就越是会来点扫兴的打击,看看,这里一家人正自我陶醉,上演着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戏码,那边一个内侍就急匆匆的跑过来报丧了。

  是的,就是报丧,说的是谁呢?那就是倒霉催的颉利可汗啊。

  说起来有了阿玉的世界里,颉利可汗其实没历史上那么惨,最起码那草裙舞不用跳了不是,农历十月的天,穿着草裙跳舞?这滋味真是不用想都知道不怎么地,没了这一出按说该日子舒坦些了吧?并不,到底是战败的一方,即使能折腾个帐篷住,他也过得很憋屈。你说李世民让他去当虢州刺史他没去?嘿,这事儿能看表面吗?明显就是个试探好不,他要真去了,那路上估计就没命了。

  所以啊,整天活在胆战心惊中的颉利可汗到底没能熬过他命定的大限,在正月底,就这么一命呜呼了,这个时节死的唯一好处就是,虽然活着的时候过得不怎么的,可到底用自己最后一出大戏,让正高兴的李世民黑了一张脸,也算他扳回了一局吧。

  “怎么这个时候没了?”

  “陛下,冬日本就难熬,这颉利可汗又不怎么适应这长安的天气,所以……许是水土不服也是有的。”

  呵呵,这理由很牵强的好不,人家又不是没来过这里,大草原冬天比这还难过呢,人家不也好好的,什么水土不服,心里不服才是真吧。

  李世民心里那是什么都明白,可明白又怎么样?对于这样已经战败,除了脸面,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的人来说,有个过得去的理由就成了,李世民其实没多追究的心思,所以也只是点了点头,暗叹了一句死的不是时候之外,没什么多余的感慨了。一代枭雄?若是当时颉利可汗就能立马自尽,倒是也算是保全了他自己的名声,可他那不是怕死投降了嘛,那这枭雄什么的,就够不上档次了,所以啊,李世民相当的淡定。当然了,面子活还是要做的,反正也是最后一次了,不差那点表情。

  “到底是一代草原王者,这样,按照突厥的规矩给他下葬吧。”

  “是。”

  草原的规矩?那就是烧成灰啊,嘿,这算不算是挫骨扬灰?草原的规矩可真够可以的。

  那内侍一边内心吐槽,一边匆匆的退下了,路过正好听到他们说话,走过来的太子,还有心咧出个笑脸恭敬的请安,可见这颉利可汗如今有多不受重视,人死了,连个内侍都不当回事儿了。

  “父皇,颉利可汗……”

  “没事儿,对了,你弟弟们练习的怎么样?我瞧着怎么老十都凑过去了?你不会连着他们也带去吧。”

  “怎么可能?父皇,他们太小了,去了估计也就是吹风的份,老六开年十岁了,儿子就带到他为止,剩下的,也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就成。”

  这口气,听着比他这当爹的都有主意啊,李世民侧目又看了自家太子一眼,心情有点复杂,没好气的说到:

  “你倒是主意不小。”

  “长兄如父嘛,父皇,你这……该不是吃醋了?”

  如今的李承乾那是相当的大胆啊,看看,连着这话都敢说出口了,直接把李世民给噎着了不说,就是长孙皇后都吓了一跳,一巴掌拍到了他的后背上,没好气的斥责起来:

  “怎么和你父皇说话呢?”

  “又不是在外头,自家耶耶,有什么不好说的?父皇,你说对吧。”

  呵呵,还学会将军了?李世民腿脚又有些痒痒了,不过心里却忍不住又有些欢喜,自家儿子和自己不客气,这是亲近啊……当爹的在对待孩子亲近自己的事儿上,多少都有些受虐体质。

  李承乾一边龇牙咧嘴的假装很疼,一边用眼角偷看,见着自家父皇嘴角微微的翘起,对于阿玉说的某些言论又一次得到确认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阿玉那小子,不是父母早死的嘛,怎么对于这当爹的心思琢磨的就这么准呢?难道……是了,那守孝几年,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阿玉估计就是靠着回忆和父母相互的点点滴滴熬过那一段凄苦日子的。

  这么一想,李承乾莫名的对着阿玉又心疼了几分,觉得自己这小伙伴活的十分的艰难……呵呵,阿玉,你这是又挣了一波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