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62章 教化的传承(8)

我今天继续聊我在大观星球的经历。

我昨天说到,修行者普道开办了一所名为“福道塾”的私家学校。

这位普道先生,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把几十年来自己跟随达之先生过程中,达之先生的所有谈话和事迹,都写出来,整理成为一本书,普道把这本书命名为《道行录》。

这本书包括很多发生在达之身上的生动的小故事,也有达之和各色人等的对话实录。普道把这本书作为“福道塾”的基本教材,也以此纪念恩师。

这位普道先生,能够放下自己对名誉的追求,而把自己的恩师永远做为自己的榜样,并且大力弘扬恩师的美好德行,这就是谦德的美好境界啊。

普道不仅是编撰了《道行录》,为了永久纪念恩师,普道把自己的修行宗旨命名为“达教”。从此一直到数千年之后,“达教”成为了大观星球的主要的一派宗教。

我这里使用“宗教”一词,所要表达的含义是:言语中有着明确的“宗旨”,行为中贯穿着”教化人心”的使命。这就是我对”宗教”一词所赋予的含义。

我阅读人类的各种历史书籍,我所学习到的一个史实是,如果没有仁慈对待众生的圣贤之士,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以智慧教化人心,那么,那些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斗又怎么可能避免呢?那些对人的怨恨恼怒烦、自我的贪嗔痴慢疑,又怎么能够解脱呢?

话说普道大士,从此之后以推广“达教”为己任,将“福道塾”的教学内容,统归到“达教”的名下,逐渐形成了包含修心、养生、经商、从政、军事、农政、音乐、医药、婚丧嫁娶、亲子教育等等在内的庞大学问体系。

单是医药方面就形成了以“达医”为名的诊断、药品、理疗、保健、治愈疑难杂症的体系。

这些都是普道大士一个人影响众人一道完成的。

Y:普道的周围聚集了各种知识分子,这些人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他们都接受了《道行录》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从而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道法体系。

当然啦,在普道在世时,这所有的学问都还只是奠定了基础,更加细分和丰富的内容,是在普道去世后又经过成百上千年才逐步洋洋可观,成为大观星球主要的世间道法。

我说“《道行录》所倡导的核心思想,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道法体系”,那么这个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可以简明扼要的阐明一下吗?

达之大士在与弟子普道的私下对话中,无比庄严地谈到:“世间的道法,非世间的道法,这些可以说是数以亿计,但是一切的源头是创新的思想。要维护已经被创生出来的美好道法,或是开创美好的道法,都离不开创新的思想。这是一切之匙”。这些话都详细记载于《道行录》中。

达之大士对弟子说:“对一般的众生来说,能够遇到大能大德,是一件幸运的事,因此请求得到大能大德的帮助。”

“那么,如何能够辨别谁是大能大德呢?”

达之大士在另一次对弟子普道的私下告诫中说:“所有大能大德,都无一例外地至诚信奉作善降福的根本大法,都无一例外地践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条。”

那么,可以用一段简短的话来说明这个核心思想吗?

有诗为证:

果生于因,因缘结果,

善有善报,作恶遭祸;

因是实因,果是实行,

无有侥幸,无有强取,

刻苦耐劳,身是道具;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积善之家,子孙无穷;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业精于勤,有恒乃全;

不羡人富,不攀权贵,

天道酬勤,务求善美。

这首诗命名为“道行诗”。

接下来,我要继续讲述普道的衣钵弟子了。

普道晚年的时候,他的妻子有时会代表他。

后来是代替他登坛讲道。

这位小吏的女儿,经过多年与普道的朝夕相处,耳听目染,竟然达到了与普道如一不二的境地。所有听过这位女士开坛讲道的弟子们、外宾们、甚至是官员们,无不惊叹于这位女法师的境界与普道的境界难有分别。

普道会不会是选择自己的妻子作为自己的衣钵传承人呢?

话说,在普道离世前,他正式把衣钵传承给了自己的妻子,并命名妻子的法号为“有余”,就是年年有余、代代有余、永世有余的意思。

普道去世后,有余率众安葬了普道大士,并举行了盛大葬礼。

我,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球人,我的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生体会是,男女是平等的,这不是体力的平等,而是整体的平等,是心灵的平等,是智慧的平等。

如果一样要说男女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男女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和谐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