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59章 教化的传承(5)

我继续聊我的止观经历。

话说当初,我为了止观物质生灵世界的进化史,我的灵体融入大观星球的这个球体,我的一丝灵识附在我选定的代表性修行人的心意之中,如同亲身经历一般,实际地了解物质宇宙大众社会的教化过程。

我继续讲述我的止观经历。

我昨天说到“不言”去世后,把衣钵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大敬”。大敬在父亲的坟墓旁边的密林里隐居了6年。

这期间,他的母亲和他住在一起,负责给他烧水做饭。大敬除了沉思默想、密林里漫步、自言自语,他还不忘捕猎野兽、采集野果作为母子二人的食物。

大敬隐居这六年,在修行路上有什么进步或新的收获?

在这几年的隐居期间,大敬把自己过去所经历的社会经验,都作为自己反思的资料,从中梳理和总结大观星球社会的运行法则,从所梳理出来的法则中洞察永恒不变的真理。

他不断地与自己自问自答,不断地拿着木棍儿在空地上写写画画。他一边在林间行走,一边大声地宣讲自己感悟到的一切常理、真理、道理。

当他结束自己的隐居,他的修行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吗?

在他隐居的最后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渴望见他一面,得到他的指点,或是沾沾他的光。

但是大敬远远地保持着与其他人的距离,如果有人靠的太近,他就会快速消失在密林的深处。

而当他意识到自己对自己内心的那些明确的观点确信不疑时,他通过他的母亲对外宣布,他将要在某年某日开坛布道。

大敬要出山了。我也急不可耐地想要听听他的布道内容。

到了某日,已经有志愿者在密林边缘的空地上搭建了木头构架的讲坛,讲坛上面还搭建了缀满鲜花的草棚,以防届时下雨。大敬在人群簇拥下登上讲坛,开口布道。

他沐浴一新,身披兽皮,刚刚洗过的头发闪闪发亮,他就像一尊神一样站在讲坛上,作了一整天的宣讲,中间停下来二次,从容地和听众们一道进食。

他都说了些什么内容?

大敬说:“我们来了啊,再靠近些。我们中间有官员,有学者,有猎户,有采集者,有开始种植田园者,我们有不同的事要做,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我们有不同的关系要打理。现在,我想请我们收回向外张望的目光,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我的内心都有怎样的心思?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念头、打算?”

说得好。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内心与动物的内心不一样啊。

每个人之所以有别于地球上的其他人,是因为我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其他人的内心想法不一样啊。

好啊,听“大敬”继续说下去。

大敬说:“我仔细看一下我的心思吧,是要咒骂某人?是要爱着某人?是要用虚假的言辞开口说话?是要如实表达自己的心意?是有委屈的情绪淤积在心里?是有哀愁难以说出?是有对某人的愤怒藏在心底?是斤斤计较算计着别人?是内心升起种种欲望?是贪恋某人的姿色或是钱财?这内心的种种念头要看清楚。”

说的是啊,我今天作为地球人类的一员,我多次向内观察和体会我自己的内心,也曾照见自己内心里的种种欲望。

这就是人的心思啊。

在我过去的某些岁月,因为感官的贪恋而让我心神不宁,因为莫名的恐惧而放弃坚持,因为各种因缘而碌碌无为。

这也是普通人和聪明人都会遭遇的迷茫啊。

好吧,继续听“大敬”布道。

大敬说:“各位,我们也知道,母狼也会喂小狼奶水,大鸟也会叼回虫子喂窝里的小鸟,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我回想很久以前,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共同祖先的后代,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难道不应当和气对待家人吗?让我们想想吧,我们对长辈、对后代、对大众承担着什么责任?”

关于大敬谈到的“责任”,我想起德国着名文学家歌德所说的:话:“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这个人就会有无限的勇气,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在这次的布道会上,大敬还说了什么?

大敬最后说道:“请各位的心安静下来,就像落叶落到地上。现在,我立刻让我们看清我和家人的美好未来。我的身体不是用来生病的,而是用来做事的。我的思想不是用来哀叹的,而是用来发现美好的。用我的身体,去为家人们做一点有益的事。用我的思想,去发现发明发展美好的新事物。这就是我要宣扬的道法。”

这位“大敬”先生,他说话的立场,是站在整个大观星球的全体大众利益的角度。他说的话,是对这个星球的全体居民而说的。这就是修行者的境界。

认识到“天下一家”的道理,而且能够这样去思考一切问题,这样去去说去做,自身言行的最终目标是要利益到一切大众。

是这样啊,因为我知道他的确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自此以后,大敬就在他父亲的坟墓附近,跟他的追随者们一道,盖起了多座的茅屋,修建了道路,并且开垦荒地人工大面积种植野果和可以食用的野麦。他还修建了供奉着他的父亲“不言”牌位的祖庙。不久,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城镇,大敬也定期举行布道会。

那后来呢?大敬又做了什么?

就像“行走的花”和“不言”所做的那样,大敬也选择了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自己道法的衣钵传承人。这个传承者是大敬众多弟子中的一个,大敬给他起的名号是“达之”。

大敬之所以选择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是因为这位“达之”不但达到了同大敬一样的入道境界,而且耐力异于常人,很适合做传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