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08章 道德经的道(九)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一位奇人,他长期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读书。

他与中国圣人孔子的不同之处是:孔子一直在社会上四处奔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于不良社会现象不但语言上抨击,还亲自到政府去向官长反映。

而老子潜心读书,潜心思考,不参与社会活动,不评价当代社会。

我的理解是,老子考虑的对象是大尺度的空间和时间。他考虑的时间是人类社会的诞生到终结,他考虑的空间是宇宙星空的生灭变化到个人的生死幸福。

同时,他又有爱心。

我继续讲解《道德经》: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地球上的不同学者研究《道德经》,对这段话的理解分歧最大。有人说,老子是阴谋家。有人说,老子在揭示规律。

我的解说是,这段话的哲理是:

“善良的人类如何长久地生存,如何自主而幸福。例如,对待那些敌对的势力,要熄灭对方的敌意,就要帮助对方发展生活和生产。”

以我研究《道德经》的深刻体验,我对《道德经》的解释,开辟了对《道德经》新的理解方向。

“如果要削弱过于强势的一方,就要先强化展示强势一方的强势表现所带来的危害,强势的一方才能自觉减弱自己的强势。”

“如果要废除某种不合理的事物,就要耐心等待这种不合理的事物旺盛起来,大家才会认识到这个事物的危害。”

“如果要取得对方给予的友谊、感情、财富、信任,就要先给予对方所需要的和想要的。”

能够这样结合具体的场景,来加以说明,道理就生动起来了,就可以轻易地理解了。

这样的微妙的人世间的处事法则,要做到也是不容易的。

这也是人类的光明德行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人的德行,不只是了解宇宙、了解社会,也要了解具体的人性。

一个人要胜过另一个人,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的心,靠的不是强横,而是温柔、柔和、柔软、柔顺,这才是人的幸福所需要的感觉。

一个人要平安地生存,幸福地生存,就要能够做到保守秘密,让自己生活在深邃的境界之中,不引起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不因外部的诱惑而勾起自身的怨恨恼怒烦。

这就像鱼儿生活在幽深的潭水中,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捕获,也不会缺少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

这也是“沉默是金”的道理。

树根扎的深,才能枝繁叶茂。

只有立足“天下一家、人人平等”的思维境界,才能如此清楚地洞察幸福人生的隐秘法则。

对于团体、组织、国家,虽然处在很多人的注视之下,也要注意做到保守团体的机密,尤其是确保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独特利器,不可以随意泄露给敌手。

这也是人类的格言“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核心意义:组织成员互利共存、合作发展、团结进步,这也使得组织成员能够自觉保守组织机密,不为外敌所利用。

自我保守必须要保守的秘密,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我再继续讲解《道德经》: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人类必须明白一个事实:所有的“道”也不是本来就有的,“道”也是被创造出来的。

但,这所有的维系万物存在的“道”,都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与他者共存共享”。

与他者共存共享,这是所有物质宇宙、物质世界的存续的根本,就像是树的根须与土地的关系,师生的关系,亲子的关系。

圣人孔子也说过:“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所说的这个“一”,也是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

孔子也明确地说过“何为仁?爱人”,又说“泛爱众”,“仁者寿”,“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依于仁”,“民兴于仁”,“仁者不忧”。

这些《论语》的孔子之言,与《道德经》的老子之言,是相通的。

日月星辰,也是按照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的根本法则,运行不息,而天空一片祥和有序,没有任何冲撞混乱。

大地遵循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根本法则,而安宁地生长发育出数以亿计的水中和陆地的植物、动物、矿藏。

所有的灵性存在体,依据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根本法则,而发挥出自己造物的灵能。

那一切低下的存在物,因为念念谦虚而必然盈满起来。

万物都是因为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的“因缘”而生长。

透过法眼、慧眼、觉眼,我也有幸看到了万事万物得以永续存在的根本法则。

“与他者共存共享”,我要把这个法宝牢牢地攥在手里,放在胸口,念念不忘,彻底践行。

这样我才能期望自己永远吉祥如意啊。

那些担任国家、地区、团体领导的人,始终按照这个根本法则,去治理人、治理事,就能够端正团体、地区、国家,乃至于天下。

如果违反这个根本法则,人群之间的冲突就不会停止。

星球也会爆裂,大地也会荒芜,一切灵性存在体也无法发挥灵能,那些低下之物也就彻底一穷二白,万物也丧失了生机而灭亡,领导者也会失去大众的支持,而丧失权位。

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一”,就是这个“与他者共存共享”的根本存在法则。

尤其是由于各种因缘而处于尊贵高位的人,要去真心诚意地爱护地位卑贱的大众。

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像再高大的房子也是建立在地基之上,再尊贵、再高雅、再富有的人,也是以地位卑贱的大众作为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这确实完全是事实啊。

听听那些有文化的旅行者怎么说——旅行过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的旅游者——他们会谈到:

“在途中,最温馨的感受就是:在城市、在乡村,那些社会基层的普通营业员、服务生,也一样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重,也一样堂堂正正,以专业技能,自信而热情地服务他人呈现出祥和的安居乐业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