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204章 道德经的道(五)

我们继续讲解《道德经》。

之前我说过,我看到的地球书籍中,《道德经》是真正的哲学着作。书中那些通俗易懂的话,我就不去解说了。

例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足者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些话都非常重要,蕴藏着真理。

《道德经》中很多通俗易懂的话,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格言。我现在讲解的《道德经》的版本,与现在地球上通行的版本有个别词句不同。不过,《道德经》在地球上一直以来就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

我现在讲解的这个版本,是参考了最新的考古发现。

我相信,我讲解的《道德经》版本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版本的。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

“第十六章:至虚极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观复也。天道圆圆,各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是在讲:人类如何妥妥地做到一生幸福。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典型的人物,名叫郭子仪,中国唐代的一位将军。可以说,郭子仪征战一生,历尽艰险,却始终能做到保全自己,又能忠心耿耿报效国家,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平安活到85岁高寿。他做到了“没身不殆”的圆满境界。

郭子仪的历史记录,公元756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时年59岁的郭子仪被皇帝提拔为节度使,领军抗击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军。到763年,历经七年,以郭子仪为首的唐朝军队平定了安史之乱。之后,郭子仪又多次被皇帝委以重任,带兵平定数起外敌入侵和内部叛乱,稳定了当时唐朝的和平局面。

郭子仪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安享晚年,子孙兴盛,是因为他的修养已经达到了中道而行的境界。

他每次与敌作战,都无一例外地统一军队内部意志,考虑敌人的根据地、来路、去路,精心观想敌将和敌兵的心态,精心谋划败敌之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攻击敌人必救之处,斩断敌人的命脉,是以百战百胜。

他对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友军与敌军的关系、君子与小人的关系,都能够做到遵从根本原则。

根本原则是什么?国家利益第一,是服从上级,是把自己的一切遭遇都归于自我作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而不去怨恨任何人。

只要皇帝对郭子仪发出出征或解职的命令,他立刻心甘情愿地照办。

他确实能做到惟皇帝的马首是瞻,皇帝让郭子仪带兵作战抗敌,郭子仪就星夜兼程奔赴前线,全力以赴克敌制胜。

皇帝听信周围的人的话,免除郭子仪的将军职务,郭子仪就立刻放下兵权做好交接,星夜兼程赶回国都接受皇帝的处理。

这一切的进退,郭子仪都做得真诚无私,心无怨言,坦坦荡荡。

不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兵荒马乱,人类的个体,其实都是可以做到幸福生存,关键是要内心信服“善有善报”的根本法则。

当年,郭子仪在外为国家抗击侵略,而皇帝的一位亲信带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消息传到军中,郭子仪对人解释说:“是我自己做人有不善之处,才连累祖坟不安。”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郭子仪也没有怨恨谁。

郭子仪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道德经》上述的这段话。

一个人遵守“善恶报应”的根本法则,也就守住了幸福的命运。

而幸福的命运,就建立在日常的一言一行都遵行善恶报应的根本法则,而不是胡乱作为、任意作为。

内心信服善恶报应的大道,就自然会包容各种人和各种遭遇,因为这些人与事都是自己所做的善恶而感召来的。

人类的个体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你可以选择“独善其身”,也可以选择“兼济天下”。

无论怎样的选择,只要你能做到信服人世间的根本法则,就能厚道包容,广结良缘,自利利他,而无害于社会大众。

这样一以贯之,就自然得道多助,做事周全。

如此一来,幸福又怎么能不长久呢?

我继续讲解: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成事遂功,百姓曰我自然也。”

物质世界的运行,人类社会的运行,背后有基本运行法则。

例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种秋收,日月交替,四季轮回。

但是,具体到日常生活之中,人类的芸芸众生,哪能都做到“中道而行”呢?于是就有倒行逆施、损人利己、暗中使坏等等不善行为,招来各种祸殃。

如此一来,普通百姓就普遍对命运产生困惑和焦虑了。

再具体到个人,如果不能亲自实行“善有善报”的行为法则,自己胡乱作为、自私自利而倒霉,就会招来痛苦的命运。

如果还不能自我反思自己的过错,这个倒霉的人,就可能怨天尤人,甚至会骂老天爷或是其他人“瞎了眼”。

确实是有这样怨天尤人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人类的精英人物,已经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所有组织和团队的最佳的管理方法。

但是,这并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内心并不信服人世间的根本法则,做事并没有坚持做到“自利利他”,这本身就信用不足了,又怎么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呢?

所以一个人要幸福,要成就,就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诚?”

不论这个人是政府官员、工程师、公司老板,还是一个职业经理、清洁工、销售员、操作工,果真件件事都做到真诚守信,做事是一定可以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