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永生之灵>第121章 人之道

再继续聊聊人类的弱点这个话题。

人类都知道一个事实:如果人类知道路上哪里有坑,人类就会有意识地绕过这个坑,或是填平这个坑,

总之,人类可以做到不再掉进这个坑里。

讲到人类其它弱点之前,我要温馨提醒每一位地球人:永远不要存有“玩弄他人”的念头,永远不要做出“玩弄他人”的言行,这会遭致他人的报复,也会让自己失去他人的尊敬,失去来自他人的友好关系或是合作的机会。

他人不论是多大年龄、同性或异性,都要尽可能认真对待对方,善意对待他人,广结善缘。

我接下来要说的人类的一个弱点,是缺乏明确的目标,以及对待目标缺乏自信。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120年的寿命期限内,可以走多远的路,可以得到多少的财富、爱情、友谊以及美好的后代,这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明确的短期目标,是否有长期的明确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目标,这样的人生,就是一团迷雾,头脑在这团迷雾中显得浑浑噩噩。

我在图书馆看到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个游泳健将在某日只身游过地球上的英吉利海峡。她就要游到对岸时海面上起了大雾,在雾气中她看不到对岸。

她越来越感到疲劳,终于放弃继续向前游的打算,登上了旁边的随行船。

事后她后悔地说:“要是我知道我登船的地点离海岸只有一千多米,我会坚持游到岸边的。”

这个故事真实表明了“明确的目标”的重要性。

每个地球人的肉身都是很强大的,这个强大的肉身并不是因为体育锻炼,而是本身就很强大。

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前方吸引你,你走几里路都会累得不行,走不下去。

所以,地球人的所谓成功,不是体能问题,而是“明确目标”的问题。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不放弃目标。

同时,坚持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曾经在不同的宇宙投胎、生活、死去。

我的迄今为止的全部经历,让我认清了一个关于命运的事实:每一个物质宇宙的每一个物质生灵的未来,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在无常的变化中,被创造出来。

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未来不是算命大仙占卜出来的。未来是创造出来的。

命运即创造。这就是命运的真相。

不要让“已有的知识和书籍”妨碍创新行为。

不要让现存的一切阻止你的创新行为。

面向未来,总有那么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不确定性,总有一些未知的领域需要大胆去闯。

我想起了在图书馆的一本书中,一位很有成就的企业家的临终遗言:“无论命运如何,总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

再继续说人类的另一个弱点:自以为是。

这是一个具有毁灭力量的弱点。

实际上,越是有些权威的人,例如父母、领导人、管理者,就越可能陷入到“自以为是的陷阱”里。

什么是自以为是?就是认为自己说的话、自己做的决定、自己心里的猜测,都是对的。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都是对的”,离倒霉就不远了。

就像这句话:“不要你以为别人怎样,别人就是怎样,你以为你是谁啊,自己瞎说还以为自己对……”

中国人的先贤留下这样的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我当年身为大禹帝,也明确给子孙留下这样的话:

“老百姓可以亲近,不可视百姓低贱。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民众安定国家才安宁。我放眼看那整个天下,所有看似愚蠢的男女,他们每个人都胜过我。”

这完全是我执政的真实经验啊。

确实,一个人要是渴望一辈子一直成功,一辈子一直富有,一辈子一直幸福,就要永远不自以为是。

永远以众为师,永远虚怀若谷。

乐于倾听他人的声音,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倾听那些貌似愚蠢的人的声音,这样才能不误解他人,才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他人,才能集合众智。

坚持一直这样做,才能比较正确地做人做事,进而取得比较圆满的结果。

回想我在一百年前化身为一位优秀企业家。

我亲眼看到身边那些风起云涌的企业,仅仅因为老板有钱了、事业做大了,就变得自以为是,不能谦虚听取他人合理建议,不能认清别人优点,结果事业很快衰败了。

为告诫后人,我特意嘱咐在我的墓碑刻上一句话:

“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用比他聪明的人来为他工作。”这就是我的墓志铭。

最后,再说一个人类的弱点:迷信。

有很多种迷信:迷信一句话,迷信一个人,迷信一堆钱,迷信一块木雕像。

所谓迷信,就是放弃自己的思考、判断、实践、主见,而宁愿相信外部环境的某个人或某个物件。

例如,人类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就是因为迷信某种教义,而丧失人性的杀死自己的邻居。

这在人类的历史记载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例如,发生在公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场人类之间的残酷战争中死伤了近一亿人。

那场战争中,法西斯阵营的领导人希特勒通过肆意妄为的演讲,让整个国家的人“迷信”希特勒就是全体国民的救世主,进而全体国民追随希特勒开始了数年的战争杀戮行动。

人类的迷信,还表现在“迷信”传统,或“迷信”某个名人的话。

有人故意说骗人的话、做骗人的事,也是利用人类迷信的这个弱点。因为迷信,所以真假不分,也就给骗子可乘之机。

至于破除迷信的方法,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也是地球科学界的实证精神。

这个我有切身体会。即使是在信仰方面,也需要用心去体会信仰所带来的实际生活效应。如果一种信仰不能带给人类普遍的幸福,那么人类就可以也应当质疑这个信仰。

好吧,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