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150章 或许功利的重注

庚哥也不知道,他为了苟和咸鱼搞出来的这么多东西,在荀彧这里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荀彧是铁了心站在庚哥这边儿了。

荀家或许功利,但功利也有功利的好处。

一旦认定你了,他们舍得下重注。

当然这种功利性决定了,如果发现你不行,他们也会跑得比谁都快。

什么都比不上他们的家族传承重要。

荀彧跟荀攸说这些也不是白说。

他知道荀攸宽厚,辈分又低,必定会过来给那帮族中子弟来说项。

现在荀攸明白了他这番作为的深意,也定会去给族中那帮子弟说清楚的。

他这个家主本就年轻,要示人以威严,却是不方便说这么细的。

荀攸也不是个笨蛋,汉末也算是知名的才智之士了。

荀彧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他当然也就明白过来。

带头老大哥回过头把荀氏子弟聚集到一起,一顿说服。

第二天荀氏子弟就都乖乖换上寒族才会穿的麻布衣服,跑去书局跟寒族子弟一样抄书了。

目的是啥呢,交好寒族,在寒族子弟中获得一个好名声。

看似想法还是局限在举荐制时代。

但会考虑人脉与社交,也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为了让名族荀氏这番作为不至于突兀,荀攸还帮他们编出了一套说辞。

就是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一套论调,不过改成书非抄不能读也。

去说他们荀家对子弟的教育就是如此,认为买回去的书他们读来太过轻易,难免不知道珍惜。

所以要他们也来抄书,抄回去才会读得认真。

这无疑是在暗戳戳吹捧寒族子弟读书更刻苦更上进。

寒族子弟不知不觉都被恭维了,所以难免对荀氏印象都极好。

荀彧的招数当然不可能只有让子弟也去抄书这一招。

他调整了族中子弟研读学问内容的比重,数论被加倍重视起来。

对此荀攸是有异议的,他觉得下次考试未必是这些内容。

荀彧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且告诉荀攸:“荀学将大兴矣。”

因为荀子学说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依据考试题目的类型与今上各种政策的风格,荀子学说必定被重视。

周庙祖位上他们的结果虽然不如意,但实际应用领域他们却必将赢到盆满钵满。

他让荀攸去对荀氏子弟说,跟寒族士子交往中多提荀子学说。

他甚至还将家传的《荀子》整套书简送去了书局,免费让书局刻印。

这是第一招。

第二招他加快了荀氏入籍司州。

别人看重河东郡开科取士,借口仰慕三代之治都拼命把户籍往河东郡迁。

荀彧却选了河南尹落籍。

因为他们家不可能离开京师这种天子近侧,消息最为畅通的便利。

不来司州只听传闻,他不可能做出眼下这番判断和决定。

而且看卢植皇甫嵩朱儁在三郡推行推举制,他笃定在三郡取士也不远了。

不光是家中子弟,作为家主他都决定参加科试,通过科试重新入仕。

到行新规矩的地方,就要守人家的规矩。

荀彧并不吝惜展现这种程度的诚意。

荀攸自不必说,家中连荀彧这一辈的都听他的劝诫在重新温读书籍,准备跟他一道去考。

入籍不够一定年份是不足以被举荐参加科试的。

这也是他选河南尹入籍的另外一条原因。

河东挤不进去的,他们等不起。

推举制当县令就算了,他们家不打算走那条路。

第三招就是写信给留在颍川的荀家族人,让他们改变行事作风。

像他们这样的家族,狡兔三窟是免不了的。

这是从家族长远传承考虑,所以荀谌才会被留在袁楷模绍那边。

虽然搬离了颍川,但颍川当地还是留下了荀氏一脉。

替他们看管打理当地田产佃租。

古代的买田规矩很多。

你们家转籍其他地方了,当地的田产没有族人打理,所有权是被无视的。

谁种归谁,或者收归公有,基本都是这么算。

也是各地衙门限制本地人口流出的一种手段。

要不为什么古代发生旱灾蝗灾之类的,朝廷赈灾会有那么多弊案?

真当人家贪的是你那点赈灾的粮食呢?

人家要的是受灾的人口离开家乡,当地豪右可以借此大肆兼并田产。

所以豪右才会拼命推动当地官吏去贪墨赈灾粮,并替他们打掩护。

你离乡前贱卖给我也好,离乡后田契作废我强占也好,反正田亩都是我的。

我顺便还可能还在邻县搭个棚子施点粥诱骗你们过去,顺便为自己博一份善名。

这跟有宋一朝的青苗法一个道理。

青苗法被攻讦最多的点就是它在执行过程中变味了。

农民不缺钱的时候被逼着借,缺钱的时候逼着还。

你说执行变味儿了,你严令禁止这种变味举措不就行了,至于全盘否定青苗法,斥它为恶法吗?

真当士人或者所谓的旧党君子是为了公义善恶反对青苗法的?

真以为他们拘泥于祖宗之法不可变?

有宋不抑土地兼并。

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农业低息小额贷款,断的是士绅趁自耕农闹饥荒的时候放高利贷,最终逼迫他们破产卖田的路子。

断的是他们背后的家族兼并更多土地的机会。

违背的是士绅或者说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

但凡是个有识之士能不反对么?

执行变味是不是故意搞出来的,为的就是为废除青苗法找借口,不好说。

上下五千年里头那点儿事,一半儿以上都是为田亩归属。

同样的道理,荀氏虽然从颍川迁徙出来,他们在当地的田产什么的都不可能卖掉。

当地当然要留一支支脉。

遇灾祸死光了外地都得再迁徙一支过去继承香火和土地。

荀彧使人搜集了河东士绅的行事作风,整理出来写成书信给留在颍阴的那一支荀氏族人送了回去。

让他们照着这个套路执行,以后不光要上采虚誉,对下也要采虚誉了。

专做威福那一套要完全禁止。

谨守荀氏门风,上上下下都要搞出来一个好名声。

这样就能抢得先机。

在以后推举制实行到颍川的时候,他们留在当地的那一支,也能理所应当的成为颍阴县的一把手。

给族中子弟多一项入仕以及向上爬的路子。

这是大事,譬如降低佃租之类所带来钱财的损失都是小损失。

本地族人节衣缩食一些,甚至对他们远迁族人的资财支援少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也不必太低,在当地最低就可以了。

所以阿瞒占领颍川并迁治所于许县以后,盛赞荀氏门风。

这样低调乖巧又与人为善的豪族,我治下再多一些就好了。

对荀氏大批人才的迁走顿时扼腕叹息。

只是荀彧已经打定主意抱庚哥大腿,对于阿瞒通过种种方式的示好难免就视而不见了。

倒让阿瞒在荀氏留在当地的族人中间一顿翻找,还真让他找出了名为荀悦的人才。

勉强用了,不过也只是一县之令官的等级。

然而不等河南尹推举满三年开始取士,荀彧的机会就来了。

卢喷喷亲自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