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111章 骚操作引发的严重后果

并州是怎么玩儿的呢?

还是吕布遥领州牧。

张杨随便找了五原的吕氏、太原的郝氏、和云中的张氏也就是张杨他们自己家,共同推举了吕大憨批当并州牧。

三姓各自划了些私田为公田,补为吕大憨批并州牧这个身份的职田。

你说并州名族也不少,你们这三姓也够不上份量啊。

不管,送上去就下诏令确认了。

并州辖下的九郡九十八县呢?

这段时间也挺乖的,所以全部照此例办理。

你在一地为郡守县令,当地的世家豪族你总得交好一些吧?

不然你这官儿也当不下去。

所以自己去联络世家豪族给你出推举信吧。

多则十来个签名,那是关系好的。

少则三五家推举,那是混得差的。

反正送上去庚哥那边儿就全都批下来了。

等同就是逼当地豪族出田帮当地地方官把官位重新买一遍。

这里头有没有什么利益勾兑也不管。

事儿不大,没闹出太大响动。

由于后期工作还没准备好,公田私田一并什一税并州并没有启动推行。

倒是开始清查公田了。

西汉到东汉就打王莽打了那么些年,死了些人。

土地都没怎么重新分配,你说怎么就能给东汉近二百年国祚呢?

其实是吃王莽的政治遗产改革红利。

当年王莽推王田制,还是很搞了些国有田产的。

秀儿光武全部继承了下来,划为公田,然后分配给流民啊什么的去种。

等于变相的重新分配了一次土地。

你别以为世家豪族只兼并自耕农和小地主的土地。

煎饼摊子摊得大,皇家他们也没落下。

公田不知不觉差不多都落到世家豪族手里了。

皇家问他们十取其三,他们问佃农十取其五,美滋滋吃差价。

久了就串联当地官僚,悄悄的把公田变成他们自己的私田。

十取其三都不给了,三十取一给不给还得看劳资心情。

毕竟公田没了,用的基本是荒废了的借口,直接隐田了。

这一清查起来,并州当地还真闹出了一些乱子。

还是派了张辽,带了两校西园军,并侯成率虎贲右监,马步弩枪兵共三千配合张扬在当地的兵力,全部镇压住了。

也没深入追究。

你占了的公田退回来就行,这些年短少的公田佃租什么的不跟你计较。

你要说你买谁谁谁的你找他去,官府可以配合你追究他欺诈。

但没证据的话官府就没法儿管了,自认倒霉吧。

这倒是伤了点既得利益,没刨祖坟的青烟。

况且那些公田变私田的手段本来都不甚光彩。

不是彻底不要面皮的世家豪族,也不至于为这个闹。

皆是小事。

关键并州的例子一开,各地割据诸侯一看,哟呵推举制是这么玩儿的是吧?

还是得讲下名义,毕竟没跟皇家彻底撕破脸。

所以各地的推举手续如火如荼的办了起来。

顺便火药桶被点了。

先是绍宝宝。

早不甘心待在渤海郡了,于是渤海士绅推举渤海太守他没操作推举自己。

他自己依着逢纪的计策,带着兵马摸到了冀州的治所高邑,悄摸儿的把高邑围了。

高邑原名鄗,当年很秀儿的光武帝,就是从幽州打到这里后称的帝。

觉得这地儿是他龙兴之地,所以改名做高邑。

靠着韩馥部将麴义和二五仔荀谌的里应外合,袁楷模带着五百甲士直接进了韩馥的住处。

绍宝宝冷笑着将一封推举信丢在了韩馥面前,厉声道:

“今冀州士绅举绍为牧,文节如之奈何?”

文节是韩馥的表字,冀州的世家豪族推举了我,小馥馥你打算怎么办呢?

其实韩馥也早就在弄推举信了,只是没绍宝宝这么快。

他早吓得跟得了帕金森的小鸡崽子似的,这会儿抖着声音就答了:

“馥本为袁氏属吏。”

“今公既尽得冀州士心,当以州事尽奉。”

“惟愿公全馥阖家性命。”

小馥馥我本来就是从你们袁氏手下升上来的。

楷模你啊,既然已经被推举了那冀州当然归您。

只是您能不能饶了小馥馥我全家的小命儿?

绍宝宝不是个嗜杀的人,小馥馥又这么乖,他能怎么办?

那当然是饶过小馥馥咯。

于是袁楷模尽掌冀州兵马以及州郡钱粮。

韩馥馥灰溜溜收拾东西带家人狼狈滚蛋。

有人觉得绍宝宝夺自家袁氏门生属吏的冀州,有不义之嫌。

其实吧,小馥馥没辣么无辜,丫本身也是个二五仔。

小馥馥能来冀州,那是得了二颖嘱咐安排的,让他看住袁楷模。

虽然小馥馥是袁氏旧吏,但他给新主子办差可一点不含糊。

他派了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并限制袁绍的行动。

那会儿袁楷模虽然是一郡之守,却犹如被软禁的囚徒。

一直到阿瞒矫诏讨董,桥瑁假作三公文书通过驿站发送给天下州郡,说二颖威逼天子,小皇帝每天踮着脚跟盼望义兵。

小馥馥见各地大家都跳起来要干二颖,这才改弦易辙,放松了对绍宝宝的看管。

并且自己也加入了反董的阵营。

所以这么个人,如果袁楷模需要对从他手里拿下冀州而自责内疚的话。

那他就不是袁楷模,而是袁圣母了。

小馥馥在袁楷模这里还待了阵,后来被人揍了才去投奔了陈留郡守张邈张八厨。

再后来袁楷模派使者去见张八厨商议机密,小馥馥自作多情的以为是要算计自己,吓到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了。

那会儿他都影响不了什么了,所以嘎了也就嘎了。

袁楷模掌握了冀州,旁边儿的幽州也出了乱子。

公孙大玉儿跟刘大安干起来了。

公孙瓒字伯圭,瓒是有瑕疵的玉,圭是仪式用的一种玉器,伯是老大。

所以公孙伯圭就是公孙大玉儿,不接受反驳。

有传言说他是庶出,那是胡扯。

庶出的老大得跟曹大德阿瞒一样,用铁锅炖孩子的孟。

只有正妻嫡出的老大才能用伯。

估计他爹是个庶子,娶的正妻也就是他亲妈身份也不高,导致他们这一支在令支公孙家都不怎么受重视。

刘虞也是他爹正妻生的老大,表字伯安的安字儿,应对虞这个名其实比较怪。

都说安然无虞,都安然无虞了你还用个安字儿是什么个意思?

然后大安就真的无虞了,被大玉儿嘎了。

他们俩之间就是边郡武人跟内地士人之间的矛盾。

大玉儿是辽西令支人,跟老狸花帐下的韩当是老乡。

他们这些边郡人,打小儿就见惯了胡人扰边的酷烈,对付起胡种那叫一个强硬。

不把你是屎尿全打出来,你不知道汉人爷爷不能惹。

大安呢,是中原腹地过去的公子哥儿。

觉得哎呀呀打来打去多粗鲁,无论输赢两边都会受伤都会疼。

大安其实是个好官,自己挺节约抠门儿的,也怕打仗花钱。

他主张怀柔安抚胡人,恩威并施之下也有效。

双方理念不同各有各的道理,虽然大安是大玉儿的上司,但大玉儿也是个桀骜的猛人。

上司怎么了,劳资也是奋武将军一军之首。

你特么就算是大司马幽州牧,又不是太尉和大将军,管得着劳资么?

不给你面子你就是个屁。

所以他就我行我素照自己的主意来了。

刘大安第一次到幽州,任幽州刺史时候俩人就有矛盾。

大玉儿神烦他,心说劳资打乌桓纵兵抢掠乌桓部族跟你刘大安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我们大汉子民,你特么还来婆婆妈妈来管我,事儿忒多。

刘大安觉得劳资怀柔怀的好好的,好不容易让胡人那边跟咱们没了敌意。

你特么倒好。

劳资刚哄好你给人一耳光,劳资又哄好你再给人一比斗。

不解决你劳资安稳边境的事儿还做不做了?

就这么着,刘了个大安的虞就追求着无,朝公孙瓒动手了。

……

先秦小知识:

你有没有好奇过,周文王自己叫姬昌,其他儿子也好好的叫什么姬发姬旦什么的。

大儿子为什么突然冒出来一个伯邑考这么个古古怪怪的名儿?

伯邑考其实应该就叫姬邑(烤鸡翅膀,我最爱吃)

伯是正妻长子的序号,姬发你管他叫姬仲发,周公你管他叫姬叔旦也没问题。

而考字,就是皇考先考的那个考字。

《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跟夏朝君王生前叫后,死后为帝一样。

应该是后世对伯邑的早逝表示悲痛,说他如同父亲一般值得尊敬,所以才在名字后加了这么一个考字。

对着活着的鸡翅膀喊伯邑考,就等同悲痛的嚎:“我那早死的大翼爹啊!”

看他抽不抽你就完了。

(也有说伯邑考名考,邑是官职身份,个人觉得不靠谱没这规矩,哪有人取名叫死了的爹,他爹自己叫着不膈应啊?)

→_→那么问题又来了,除了这仨,姬昌的其他儿子都被叫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之类的。

你说咱们习惯管父亲兄弟里比自己爹大的叫伯,小的叫叔,会不会是从姬二发这里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