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废话三国:董卓你得支棱起来啊>第92章 朕有一计,名为皿煮

当然不能封王。

老刘家鸡儿邦硬的老祖宗立过规矩,异姓不得为王。

就算同姓亲族,封地也不得大于一郡,并且还无实际治理权。

还得由朝廷指派的郡国相国来治理。

这就是汉代郡王这个王爵中最高爵位的来历了。

也是济南相济阴相,还有大耳贼当过的平原相这种官位的来由。

跟郡守或者说太守差不多同级,是实际上的郡守。

但因为名义上这是郡国而不是帝国的一郡,所以差一些。

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承袭秦制的汉朝大一统制度,对地方割据搞独立可谓是严防死守深恶痛绝。

也是庚哥想搞周制这种实际分封制度绕不开的制度障碍。

所以庚哥想玩儿个花。

王侯称号不能给,不然不止违背祖制,各地还容易实际和名义都独立。

那是开历史倒车,倒退回春秋战国诸国混战的时期。

庚哥的意思是,给各郡各州乃至各县名义上春秋战国群雄类似的自治权,却不给名义。

各地的头儿该叫州牧郡守县令,还是叫州牧郡守县令什么的。

他们还是代天子牧守一方的朝廷地方官员。

同时却将州牧和郡守之类的官员任免权放出去。

搞有实无名的周制。

捏着地方官员任免权,那群恶狗始终都会想一劳永逸挟天子,好掌握大义号令四方。

咱就搞个与世家大族共天下,让他们替劳资背这口锅。

最近卢喷喷给庚哥科普尧舜禹汤的时候,恰巧也提到过,秦汉采取郡县制后,皇权与治权向来只能达郡县。

其实后世唐宋元明清也没能突破县为最低行政级别的限制。

县令就是最小的行政主官。

再往下什么乡老亭长里正之类,不是属于荣誉头衔就是属于劳役。

都不是正经官职,属于力税,靠出力缴的一种税。

不领皇粮,最多缴税方面享受一些优待。

县之下其实都处于宗族自治状态。

所谓的无为就是不去干涉并尊重这种宗族自治生态。。

乡老亭长和里正基本是选取当地比较有势力的宗族的成员担任。

这种情况下没有当地世家宗族的支持配合,政令出不了县衙。

你税都别想收上来。

所以地方官员袒护大族大姓,未必是因为被贿赂了。

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敢得罪当地影响力大的宗族。

世家豪族联合起来别说架空县令,连郡守都照样能给你架空咯。

刘表到荆州搞定了两姓豪族,就能实际控制荆州之地。

当地土皇帝们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三国历史中无论哪方势力,用兵力攻陷一地,都要结好当地豪族,也就是这个道理。

越过郡县划分更细化的行政级别设立官吏,你朝廷也没这个财力去养那么多官员。

实际治理方式是朝廷册封到县一级官员,官员再各种结好与讨好当地宗族势力。

这些宗族势力同时又让子弟迎合朝廷的选官制度,让自己家不断的当官儿。

从而更深层的参与权力分配,并深度参与帝国统治。

庚哥觉得,搞这么麻烦做鸡毛?

劳资有一条毒计,名为皿煮。

让各地豪族世家自行推举当地县令郡守甚至州牧。

你再来挟天子,就没有什么实际便宜可以占了。

关键是,这种推举制在上古先秦是有先例的。

所谓先秦,是始皇帝建立秦朝之前华夏所有历史时代的总称。

尧到年老时,是让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

尧经过考察觉得oK,然后就禅让给了舜。

华夏向来崇古,只要能在先秦上古找到模型,这事儿就不算离谱。

复制过来,就是地位等同氏族首领的世家大族族长们,推举当地的行政主官。

然后朝廷考察之后批准。

考察批准就走个形式。

一谈到复古,被洗脑到集体认为上古才是圣贤之世理想国的士族们都会集体高潮。

更别提还给他们下放了实际选官的权力,不拥护才怪。

这种提法存在极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够毒够狠。

他上辈子那个心脏奇葩爹跟他说过,所谓皿煮,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骗局。

能近乎白手起家的创下那么大的一片家业,他那心脏奇葩爹对各方面见解都相当深刻。

除了像只发情的公狗或者说种马,对交配以及跟交配相关的附属形式太过热衷完全没脑子。

那心脏奇葩爹在其他方面甚至都可谓真特么是个天才。

随口跟庚哥提及的一些道理,庚哥到现在都觉得意义非凡受益匪浅。

只是他那爹就算再有见识,却也对庚哥无可奈何。

果然仰望天空的咸鱼,才是世间的终极奥义。

他爹给他举过一个例子。

一把举世无双可斩天灭地的宝剑,你把它分十份让十个人共管。

要绝大多数的人同意,才能重组这把剑。

那么这把剑的每一次使用,必然符合这十个人中超过五个人的利益。

你要把它分成百份儿千份儿。

那么它的使用,往往大部分时候符合超过五十人或五百人的利益。

但你要把它分成上万上亿份儿。

那么好,它的每一次使用,必定反而只符合其中极少数人的利益。

人数越多越离谱。

但凡有一次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还得靠掌剑人的良心。

能掌剑必犯贱,这种人一般都没什么良心。

群众的眼睛从来不是雪亮的。

人类越构成数量庞大的群体,往往越容易陷入群体性狂热和盲目,难以做出真正理性的选择和决策。

但每个掌握碎片的人,却都能获得一种自以为掌握这把宝剑的虚幻满足感,满足于虚假的权力欲。

这就是所谓皿煮的实质。

只是被过分包装与美化,才让很多人误以为,它就是唯一正确和正义的完美制度。

实质上这种制度虚伪又低效,其运转不可避免的充满着欺骗与谎言。

他那心脏爹只是个赚钱的高手,并不是什么社会学家。

你当然不能指望他提出什么比皿煮更高明的社会制度。

这需要更多人了解到所谓皿煮的局限性,了解到它其实并不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完美的终极形态。

需要更多人进行更多的思考探讨与试验,才能够得出。

心脏爹跟庚哥说这些的目的也不是想搞什么社会试验,他不过是为了跟庚哥说下面这番心脏的话:

“照顾好你董事会的各方利益。”

“运用好外界对真实年报财报的解读规律以及各种公示内容,引导或者说误导好你的全体股东们。”

“千万别指望股东大会能帮你做出什么正确决策。”

董事会人少,全体股东大会人多。

没有任何能赚钱的公司和组织,会是以皿煮的方式运行的。

对他那心脏爹来说,这就足以证明皿煮这种组织形式的低劣性。

所以庚哥也从来不迷信皿煮。

他会使出皿煮这条毒计,只不过想让士族内斗得更激烈些。

原本各地的世家豪族,只能被动接受占领当地的军阀寡头们的统治。

只是军阀寡头们需要分润他们些好处,换取他们的配合而已。

但现在,庚哥只要以复上古圣贤之举的名义,给出推举当地行政主官的权力。

为了争夺县令郡守等等各种行政主官的把控权,当地士族自己都得先把狗脑子打出来。

现实会教会他们做人。

割据一地拥有兵马的军阀寡头们,迟早会用拳头让他们懂得,勾八大的才配说话。

刀架脖子上的推举迟早会出现,并且庚哥并不会禁止这种现象。

只要皇家以复古名义赐予的推举权存在,被强行用武力统合在一起的世家豪族就始终不会甘心,不会停止作妖。

他们会不停使用各种方式争夺他们觉得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力。

县内世家乱斗,争夺县治权。

郡内世家乱斗,争夺对郡事的主导权与影响力。

他再抛出二颖任期之后,多数郡县与州支持的人选可为太师,开府建牙议决国事。

实际掌握郡县甚至州的军阀们也会因为想扩张势力与影响力,内斗不休。

现有规则下能够获取权力,谁还有空理会他这个皇帝?

正好就没人管他了,他就可以随意躺平摆烂愉悦的当条咸鱼。

哦,这是实话不能说。

他们皇室就能苟起来偷偷发育,然后闪亮登场惊艳所有人。

庚哥当然不会傻到跟这帮人解释什么是皿煮。

以及皿煮的欺骗性和好处以及危害。

解释不来的,根本说不清楚。

他只是简单的把这些思考,在脑袋里总结成一句话说了出来。

“各地官长,自此诏起,再不由朝廷任命。”

“皆由当地士绅推举之,而后皇家以诏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