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古代,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第300章 高夷岛局势

幸好高夷岛的地形并不是那么险要,岛上起伏的山脉和峻峭的悬崖并不多见。尽管遍地荆棘和茂密的树林,但并不至于让人步步惊心,每走几步就遇到陷阱。

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土着部落,他们虽然野蛮彪悍,但是装备极其落后。他们手中的远程武器大多是用骨头或石头制成的箭头,铁器在这里几乎是稀罕物。

而辰军虽然不算强大,但至少拥有铁盔甲。这些护甲足够抵挡土着使用的那些落后武器。即使土着人数众多,也无法对辰军构成太大威胁,双方只是在这片岛上互相拉扯。

高夷岛的山脉错综复杂,峰峦起伏。从岛的最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山脉蜿蜒延伸,如同一条巨龙蜷曲在大地之上。山间瀑布悬挂,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奇形怪状的石头散落在山脚下,他们宛如大自然的艺术品,让人不禁驻足观赏。

茂密的树林覆盖了整个岛屿,树木高大挺拔,遮天蔽日。这里的植被繁盛,树木之间错织出一片绿色的海洋。树林中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它们在枝头跳跃,欢快地歌唱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斓的光斑。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辰军的士兵们身着坚固的铁盔甲,闪烁着寒光。他们严阵以待,目光坚定,毫不畏惧。每个士兵都是或多或少的经历过训练的,他们的动作熟练而精准。他们用沉稳的步伐穿梭于山林之间,时刻保持警惕。

土着部落的人们面容粗犷而有力,浓密的胡须和深邃的眼神透露出他们的野性与坚毅。他们手中的石制箭头虽然简陋,但他们的射击技巧却非常熟练。他们用迅猛而敏捷的动作,隐藏在树丛中,伺机发动突袭。

双方在岛上展开了拉锯战,互相试图占领对方的领土。辰军的士兵们时而穿行在山脉之间,时而追逐在树林中。他们时而利用山间的地势进行伏击,时而用火把烧毁土着人筑起的简陋栅栏。而土着人则时而从树丛中突然冲出,用石制箭头射向辰军士兵,时而悄无声息地躲藏在岩石后面,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袭击。

高夷岛上的战斗往往都是一触即发,双方都在岛上奋力拼搏。高山、茂密的树林和土着人的落后武器构成了这场战斗的背景。

虽然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但大辰残余终于在高夷岛上找到了适合建营地的地方。

在这个被大自然遗忘的角落,高夷岛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壮美的景色。巍峨的山峦拔地而起,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山脚下的湖泊上,波光粼粼,宛如一面明镜。湖边的芦苇摇摆着身姿,仿佛在跳动着自己的节奏。

大辰残余的人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天都忙碌着。他们有的挥汗如雨地翻耕着土地,有的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野果,有的则在湖边悠然垂钓。他们时而聚在一起,互相鼓励,时而分散在各个角落,寻找着更多的资源。

尽管工业的发展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什么前景,但大辰残余的人们并没有放弃对这个岛屿的探索。他们深入山林,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植物,有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气,有的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他们小心翼翼地采集着这些植物,希望能够发现其中的神奇之处。

时间悄然流逝,大辰残余的营地渐渐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社区。他们用木材和草叶搭建起简陋的房屋,用石块和泥土修筑起简易的道路。尽管辛苦,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大辰残余的人们在高夷岛上,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营地,更是创造了一个希望的栖息地。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让这个岛屿逐渐充满了生机。

尽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坚持着,努力着,期待着未来。

自从封永昌来到高夷岛安顿下来,他感到自己终于可以放松和享受悠闲的时光。这个地方让他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宁静。尽管他心知复国无望,但在这个地方安度晚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眼下,大辰已经灭国了,封永昌的儿子们也不再为皇位争斗而烦恼。他们如今居住在高夷岛上,不得不与当地土着争夺生存空间,却没有必要再进行内斗。

时间的流逝,令封永昌和他的大辰残余与当地土着之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默契。辰人不再继续向岛内进行探索,而是开始在自己占领的一亩三分地上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土着也不再执着于将辰人彻底赶出去,而是开始偷偷地向他们学习,种植各种作物。

封永昌每天早晨醒来,首先感受到的是高夷岛清新的空气,带着海洋的气息。他走出房屋,迎接他的是一片绚丽的景色。岛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树枝上挂满了绿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远处是一片广袤的海面,碧蓝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沿着岸边漫步,脚下是细腻的沙滩,被浪花洗刷得光滑如镜。可以看到一些岛上的居民正在钓鱼或者捕捉海鲜,忙碌而充满生机。

而在辰人和土着之间,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辰人看到一些土着也开始种植辰人的作物,他们小心翼翼地模仿辰人的种植技巧。

在高夷岛安顿下来,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和安逸。本来大家以为这辈子就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没有什么变数了,但是没想到大夏海军已经对着这里出发了。

高夷岛上这种奇妙的和谐,很快就随着大夏军的到来被打破了。

大夏海军在发现高夷岛之后,立马找了一个地方上岛进行探查。他们的战船停靠在一片碧蓝的海湾,岸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阳光透过树叶的隙缝洒在大夏军的脸上,映照出他们焦躁的表情。

几支小部队就钻进了林子里,开始了简单的探查。

很快,大夏军与土着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双方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相遇,土着人身穿简陋的兽皮,手持着弯曲的弓箭。而大夏军则身着银光闪耀的甲胄,手握着线膛燧发枪弹枪。他们眼神锐利,提前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就迅速抬起枪口射击。他们默契地掩护彼此,配合默契,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相反,土着人一个个连一件护甲都没有,使用的武器是镶嵌着石头的箭头甚至是骨质制成的弓箭,根本无法对穿着布面甲的大夏军造成伤害。

先头小部队在与土着人进行了短暂的遭遇战后,立刻返回向总指挥郑淼报告。郑淼听到消息后,立即下令将船上携带的五千步兵全部登岸。

步兵们迅速清理出一片干净的土地,搭起帐篷扎营。

郑淼站在高地上,眺望着远方的山脉和广阔的海洋。他深思熟虑着接下来的行动。

大夏军将继续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与土着人进行更深入的接触。根据这些土着发现陌生人第一反应就是进攻来看,是很难和平相处的,估计把这些土着清理完之后,再找找看这个岛上到底有多少大辰的余孽需要处理。

............................................................

“你说什么!你没有看错吧?”

封永昌坐在雕花椅子上,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映衬出他紧锁的眉头和焦虑的神情。他修长的手指紧紧握住扶手,指尖微微发白,流露出他内心的不安。

他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电击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将领的眼睛上,希望看到一丝希望,却只看到将领的肃穆和坦诚。

将领的声音仿佛被风吹散,飘渺而真实:“属下不敢欺瞒皇上,确实是在岛的另一边发现了有人在登陆扎营,微臣远远的看了一眼,确实是大夏的旗帜。”

封永昌的双眼瞪得溜圆,眼神中闪烁着无法置信。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怎么会这样?大夏竟然追过来了?他原本以为这片遗世独立的岛屿可以让他们远离战乱,却没想到命运的捉弄竟然如此无情。

失去了平衡的封永昌像一颗破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心中充斥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他感觉自己的肩膀被巨大的压力所压迫,呼吸也变得急促而艰难。

将领的声音再次打破了封永昌的沉默:“陛下,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将领的语气中带着着急和迫切,他渴望皇上能够拿出一个应对的方法,无论是逃跑、躲藏还是战斗,只要能够保护自己和这个岛屿,他愿意听从任何命令。

是把以前的旧船找出来逃跑,还是应该直接舍弃现有的营地躲进深山野林,还是说组织部队跟大夏交手……这些是需要首脑定主意的。

封永昌抬起颤抖的手指揉了揉太阳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的他不能陷入恐惧和无助之中,他是这个岛屿的统治者,他必须得先拿个主意。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将领:“我们不能束手待毙,也不能贸然行动。派出几个机灵点的摊子,看好大夏的营地,一旦有情况赶紧派人回来禀报。把部队集合起来,统计好我们现在有的粮食以及各项物资。一旦一个紧急情况立刻转移。”

“微臣遵旨。”

............................................................

大夏二年七月中旬,炎热的夏日阳光洒落在大夏的土地上。

一封厚厚的信件被送到了李琦的手中,一封是来自征讨碧雀王朝的将领余成才的奏折。他用沉稳的字迹详细记录了马拉国的覆灭,以及大夏军队如何穿越马拉国的领地,准备进攻碧雀王朝。信中描述了马拉国的山川河流,道路险要,以及大夏军队在途中所经历的艰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触。

另一封信则是大夏海军派遣回来的。信中详细记录了海军在高夷岛遭遇土着的情况。海军发现高夷岛后,与岛上土着初次见面并没有愉快的交流。随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海军指挥官郑淼派出大部分步兵部队清理了一片土地,并在此扎营。信中描绘了遭遇战的惨场面,步兵们奋勇作战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这些消息传达给大夏国的皇帝,让李琦了解到战局的进展。

(大夏全国都已经通了水泥路,传递消息特别快。唯一拖累时间的是从大夏境外往大夏境内运送消息就耗时间了)

针对两位将军向京都禀报的奏书,皇帝李琦也写了两封诏书作为回信。他端坐在玉座上,手持金笔,眉宇间透露着对勇士们的赞赏与期待。

首先是给余成才的,皇帝的目光投向窗外,远眺着辽阔的天地。他回忆起余成才带领的勇士们的英勇战斗,心中充满敬意。笔尖轻轻触及绢纸,他温和的字迹流畅而均匀:“将军余成才,你率领勇猛的战士们,攻灭马拉国的壮举令朕佩服。你们的英勇与智慧,为大庇天下心如愿。朕欣慰之余,希望你再接再厉,以更快的速度将碧雀王朝踏入掌控之中。那片璀璨的土地,正等待着你的到来。”

而另一封诏书是写给郑淼的,皇帝的目光转向宫内花园,清晨的阳光透过花叶洒在地面上,点缀着一片宁静和生机。他想到郑淼即将登陆高夷岛,心中不禁担忧起士兵们的安危。他握紧了金笔,用细腻的字迹写下:“将军郑淼,你所承担的责任重大,朕深知你的智谋与决心。在登陆高夷岛之后,务必留意士兵们是否适应岛上的环境,水土是否有不适之感。即便面临艰难,也要保持警惕,防止疫病的爆发。千万要小心谨慎,将士兵们的安危放在首位。”

(这个就有点惯性思维了,毕竟在李琦的印象中,前世古代人一旦登陆那个小岛就容易染上疟疾,但实际上这个时空的高夷岛没有)

书信写完之后,李琦立马差人运送出去,毕竟好歹征讨碧雀的大军后面有五十万民兵维持后勤。但是海军那边回来送信的军舰还等着回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