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宁随传>第102章 魏汉攻防战(五)伐蜀进行时(下)

姜维在得知了汉中的战况后,叹了口气说:“想不到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宁随见状安慰说:“虽然南郑、阳安等关隘失陷,但是往好处来想,我们还有汉城、乐城、黄金城等重要城池没有被攻下,换句话来说,我们还保全有汉中一半的地区,只要我们再坚守下去,魏军到时补给拉长,必然会缺粮撤退,到时汉中也能够夺回来。”姜维点头赞同说:“嗯,此言不无道理。”廖化说:“白水关四面受敌,易攻难守,不如退守剑阁关,将钟会挡在外面。”姜维说:“元俭说得有道理,我们这就退守剑阁关,只要到了那里,我们至少还有四万兵力能够动员。”接着立即下令,率军前往剑阁关。

……

此时的魏国因为讨伐蜀汉战线捷报频传,所以魏皇帝曹奂又下旨任命大将军司马昭接受相国和晋公的封号,以及受领九锡。司马昭经过一番推辞后,才欣然接受了起来。

另一边,东吴的孙綝自从北伐失败回来后,与皇帝孙亮的矛盾愈发激烈,最后终于是将孙亮废为了会稽王,并迎立孙休为帝。孙休厌恶孙綝的独断专行,时刻都想置孙綝于死地。孙休暗中与张布、丁奉一起合谋,在百僚朝贺、公卿升殿的时候,命令武士拿住了孙綝,并下令即日诛杀,这才算是稳定住了东吴的局势。

后来,孙休也得知了魏国进攻蜀汉的消息,于是派遣大将军丁奉,率军向曹魏的寿春推进。同时派遣将军丁封、孙异向沔中出发,援救蜀汉。

……

却说姜维到达剑阁关,望见前面尘土飞扬,大惊失色地说:“莫不是还有敌军?”待得凑近一看,才放下了心来——原来是朝廷得知魏国入侵后,急忙派遣辅国大将军董厥率领二万人马镇守剑阁,以作支援。

董厥见过了姜维,和姜维一起进关。一路上,董厥都略显尴尬,心想:“当初姜维曾上书给朝廷,请求派兵援助汉中。而我和思远(诸葛瞻的字)、长远(樊建的字)他们对事此竟然都浑然不知,直到魏军攻破南郑关,包围了汉、乐二城的时候才从陛下口中得知。现在想起来,当真惭愧。我和思远他们天天口口声声地说着要保护大汉,维护大汉,可是却和黄皓勾结,并且连魏军的真正意图也不知道,与姜维比起来,我们或许才是大汉的罪人。”

一行人来到了议事厅。留拜说:“经过了一番周折,总算进入了剑阁关,可以稍微放松点了。”马隆说:“现在说放松还太早了点,钟会十五万大军马上就要开到,真正的大战正要开始。”留拜说:“我当然知道,我只是说放松点而已,并没有说完全放松。”宁随凑过来对留拜问:“留兄,你定军山庄那边没问题吗?”留拜说:“放心好了,夫人来信说她们已经随五斗米教的人躲进了深山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哦,对了,夫人还来信说她们正在和五斗米教的一位道姑做一件事情,好让魏军不到处滥杀无辜。”宁随问:“什么事情?”留拜回答说:“信里没有提。”宁随也不再过问,心想:“道姑,为何我想到了诸葛道长,应该不会是她吧。”

这时,有士兵来报告说:“关外来一支兵马,约有一千多人,说是镇守阳平关的夏侯霸,因不知真假,不敢放进。”董厥说:“夏侯霸,他不镇守阳平关,来此做什么?”姜维说:“阳安关被攻破,阳平关也就面临了腹背受敌的情况,断然是守不住的,与其浪费宝贵的兵力,不如赶紧撤离与我们汇合,这才是上策。夏侯霸做的没有错。”董厥细思之后,也觉得的确如姜维所说的一样,心想:“看来军事上的事情我终究是比不上姜维。”

姜维来到了关上,确认是夏侯霸之后,这才将夏侯霸放了进来。夏侯霸进来后便问:“大将军,以眼下情况来看,我们该如何是好?”姜维说:“坚守剑阁,把魏军拖死在汉中。”夏侯霸忧虑地说:“似乎是有些困难啊。”姜维说:“纵然是万分困难,也不得不做。这次若是能将魏军拖死在汉中,魏军的损失必然不小,等到他日再次北伐的时候便能又小了不少的阻力。”董厥在一旁却心想:“姜维这家伙,敌人都还没打跑,就又想着北伐了。果然还是得阻止他才行。”

却说钟会得到了阳安关后,又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了阳平关,只是关上的粮草器械都被夏侯霸燃烧殆尽了。接着,钟会便率大军直抵剑阁。这时,诸葛绪率军前来与钟会汇合,将姜维逃脱的事情告诉了钟会。钟会心想:“我正愁没法子吞并你的兵马呢,现在倒好,白白给了我个机会。”于是假装大怒地说:“好你个诸葛绪,你竟敢畏敌不前,其罪当诛!”诸葛绪连忙回答说:“请将军明鉴,并非末将不阻拦,而是那姜维那家伙使用了诡计,假装偷袭雍州,引诱末将去救,他却半道上折返,迅速地通过了阴平桥头。等末将去追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钟会“哼”了一声说:“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你怎会不识得,这摆明了是与姜维沟通,故意放他逃走的。我现在就把你押送回洛阳,交由大将军发落,至于你的部队嘛,就由我亲自指挥。”诸葛绪直到这才明白了钟会的意图,咬牙切齿地说:“好啊,钟会,原来你是想吞并我的部队。你这混蛋不得好死!”钟会说:“哼,给我押下去!”诸葛绪就这样骂骂咧咧地被押走了。

诸葛绪被押走后,钟会又想:“虽然吞并了诸葛绪的部队,不过剑阁关易守难攻,即使有再多军队也难以发挥作用——还有那个邓艾,叫他负责阻拦姜维,他却任由姜维逃走,究竟是想干什么?”正疑虑间,有士兵来报说邓艾求见。钟会心想:“好啊,我不来找他,他反倒过来找我了。也好,我也正想看一看这个邓艾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出来迎接,寒暄几句后便一同走进了帐中。

进帐后,邓艾先发制人地抱歉说:“实在是万分抱歉,在下没能成功地在沓中阻拦姜维。”钟会心想:“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会主动向我道歉,看来他还是挺识时务的。”于是有些高兴地说:“姜维狡猾异常,让他走脱了也不是你的错。”邓艾接着说:“如今姜维已经逃入剑阁,不知道镇西将军有何妙计?”钟会心想:“我没有,难道你有?”于是反问邓艾说:“不知邓将军有何妙计?”邓艾一脸得意地说:“我倒有一计,若是成功,蜀汉覆手可灭。”钟会一惊,心想:“他莫非真有什么妙计不成?”于是说:“哦,是吗,可否说来听一听?”邓艾回答说:“相传汉武帝征讨西南夷的时候,曾在阴平修筑过一条小路,可以直接抵达江油,我们可以好好利用那一条小路。”钟会听后说:“你的意思是你想要绕道阴平,直取江油。”邓艾点了点头说:“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攻破成都,建立万世功勋。”钟会暗笑,心想:“我还真是高估了你,从阴平到江油可是隔着近千里崇山峻岭,那种连猴子都过不去的地方,去了就是白白送死。这么来看的话,这姜维估计也就是个傻子,剑阁关应该很快就能攻下,搞不好我写一封书信送过去他就献关投降。”于是打发邓艾说:“此计大妙,邓将军你可亲自率领你的陇西军队前去偷渡阴平,我则在这里牵制姜维。”邓艾观察钟会表情,显然认定自己不会成功,心想:“哼,我来此也不过是争得你一句同意,以免别人说我专权罢了。”于是说:“既然如此,不可耽误时机,在下就先行离开。”还没等钟会答话,就走了。钟会有些恼怒,心想:“哼,真是无礼的人。”胡烈走上前对钟会问:“镇西将军好像不认为邓将军此计可行?”钟会哈哈一笑说:“阴平小路,都是高山峻岭,极其难走,只需要一百人守住险要,断掉归路,就会全军覆没。这等十死无生的事情也只有傻子才会做。我就只管正面攻打,徐图前进,还怕打不下益州吗?”一旁的蒋舒心想:“说起来丞相在世的时候就派了一百兵马负责把守阴平小路,不过他死了之后,这一百兵马就被调走了。看来邓艾这次未必是十死无生,不过为了这等渺茫的机会而去冒此大险,真是不值得啊。”

却说邓艾回到自己营地,邓忠迎接问:“爹,事情怎么样了?”邓艾不屑地说:“钟会虽然答应了我,但是不相信我能做成此事。”邓忠也忧虑地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爹你难道真的要听信那姓陈的鬼话吗?”这时,一名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说:“怎么就是听信了我的鬼话,我老早就有言在先了,此事是九死一生,不想做可以放弃。”邓艾说:“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我是不会放弃的,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想不明白,你为何会帮我,陈寿?”

原来这名落魄书生姓陈名寿,字承祚,是巴西郡安汉县人。陈寿少时好学,拜同郡学者谯周为师,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陈寿为人正直,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被罚至汉中当小吏。当时,魏军正大举来袭,陈寿也收到了恩师谯周的书信,信中言明大汉气数已尽,希望陈寿能够帮助魏军,以免两川生灵涂炭。陈寿于是偷跑出去,假装被邓艾军给抓住,邓艾见陈寿脸色平静,无丝毫害怕,于是好奇地询问了起来。陈寿便趁机献上了偷渡阴平的计策。邓艾细思起来,也认为此计可行。于是放开陈寿,允许陈寿在营地内自由行动。

当下邓艾问陈寿为何帮助自己,陈寿却摇摇头回答说:“我并非是为了帮你,我只是听从恩师之言,不忍两川生灵就涂炭罢了。”邓艾面无表情地回答说:“那你们可真是有心了。”心想:“你们这些读书人可真是虚伪得紧。”接着又问:“不过你为何选择我却不选择钟会呢?”陈寿回答说:“你与姜维多次交手,对他知根知底,因此恩师觉得这件事情交给你做才最为合适。”邓艾点头说:“这倒不假。”陈寿又说:“希望你到时候能履行诺言。”邓艾哈哈一笑地说:“放心好了,我陇西军队可不比其他地方军队,军律严明,绝对与百姓秋毫无犯。”

接着,邓艾一面修密书遣使驰报司马昭,一面聚诸将于帐下问:“各位,如今姜维死守剑阁,轻易不得过,迁延日久只怕会无功而返。所以我打算从阴平小道乘虚去取成都,和你们一起建立大功,你们愿不愿意肯和我一起去?”邓忠首先发话说:“孩儿愿一同前往!”杨欣、牵弘等人则不约而同地心想:“阴平小道险峻异常,极其难走,怎么可能成功?可若是不答应的话,只怕邓将军日后记恨我们。”于是也都无奈地答应下来。邓艾于是先令儿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只拿斧凿器具,凡是遇到峻峭危险的地方,就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用来行军。邓艾又亲自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此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

就这样如此反复,走了二十多天,行了七百余里,都是无人之地。不多时,前至一岭,名唤摩天岭,马不堪行,邓艾于是步行上岭,正好瞧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邓艾不明所以,问起原因。邓忠哭诉说:“这岭西边都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真是白白走了这许久!”邓艾说:“我们到这个地方,已经走了七百余里,再往前便是江油了,怎么能够后退呢?”邓艾于是又召集众人说:“各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已经来到此地,如果成功,便有天大的富贵在等着我们!”杨欣心想:“说得我热血沸腾的,只是这摩天岭如何过去?”王颀也说:“邓将军,你话说得是不错,可是这摩天岭我们该如何过去?”邓艾来回踱步,想了想后,便停下来咬牙对众人说:“各位,富贵险中求,就请各位按我的指示做!”接着命令,手下军士将军器扔了下去。然后,邓艾取来毡衫将全身围裹,对众人说:“不怕死的就就跟我来。”说完,先行滚下了山崖。众人无不目瞪口呆,同时大受鼓舞,也纷纷跟着做,滚了下去,终于渡过了摩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