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历史同人] 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完结】>第33章 第三十三章(史实较多)

  ◎土木堡之变◎

  水镜继续:

  【兵部尚书邝埜惨死在了土木堡之战中。于谦在午门血案发生前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 统管北京保卫战等一系战事。

  他挺身而出劝住了朱祁钰,让群情激愤引发的群殴,没向群臣被议罪而陷入朝堂停摆的严重后果发展。

  随后, 王振被清算抄家, 其党羽也不同程度被议罪。

  守卫战准备开启。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朱祁镇不在意这种作战的基本规律, 于谦怎么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他先要保证京师粮草充足。

  当时,大明京师一带不缺粮草,存于通州粮仓。

  这批粮食一定要运入京城, 否则必须一把火烧了,不然等瓦剌军来犯就会落入他们手中。

  在此风雨缥缈之际将大批量粮食迅速运来京城,听起来是个难题, 但也能被灵活解决。

  于谦一边下令命几路勤王兵马入京。而官兵入京时,势必会路过通州, 命他们一人捎一些粮食, 就能迅速且高效解决运粮困难。

  另外为了充分激励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京内的人员也要动员起来。他提出提前给官员们发粮食作为俸禄, 而给帮忙运粮的百姓出工钱等等。

  只要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

  运粮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然后就是立刻将边防上的守将们进行一些调换或裁撤。

  朱祁镇的叫门行为怎么可能不传入京城。

  也先带着大明皇帝一个处又一处叫门, 或要钱或要开城门,但凡是有动摇过的军官都得换了。

  时间在众人的紧迫准备中一点点过去。

  眼看九月将近, 还有一件大事没敲定, 那是八月十八日就提出的问题。京城的皇位依旧空悬, 仅仅有两岁的太子朱见深远远不行。

  古人云:“国有长君, 社稷之福。”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眼下不是讨论也先有没有这种倾向, 而是当一条条消息传回京城, 朱祁镇没有自杀而非常配合也先在叫门了。

  不立新帝,等也先来京城再叫门要怎么办?以两岁太子的威望压不住。

  八月二十九日。

  根据《彭文宪公笔记·卷上》,记载了当日的情况。

  群臣跪在文华门请郕王继位,但被朱祁钰三连拒绝了。他拒绝得非常诚心,甚至是逃回了家。

  后来,群臣又去找孙太后,对她言明不立新君的弊端,请她一定要下诏书册立新君。

  孙太后终是下诏,而群臣拿着诏书再去找朱祁钰。

  于谦直接去堵朱祁钰的门,动之以情xi册立新帝并无私心只为了江山社稷。

  终于做通了朱祁钰的思想工作让他同意做皇帝,而定下新帝在九月六日登基。

  立新帝是必须进行吗?

  答案很快就来了,必须立。

  十月,也先率兵犯京,他有一位得力帮手——太监喜宁。

  喜宁是朱祁镇原本偏宠的太监,是强取豪夺英国公张辅的田宅的主犯,造成佃户无辜被杀。

  当时,朱祁镇对喜宁的杀人事件轻轻放下,让他花了点钱赎罪,继续带在了身边。

  喜宁一起被抓到瓦剌,立刻就反了,投到也先帐下。

  他本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得势太监,看过不少边防讯息。这些都卖给了也先,比如可以去哪里抢掠金银财宝,比如哪里有暗道,比如哪里的地势如何。

  紫荆关,正因喜宁泄密军事布局而攻破。

  也先带着朱祁镇去叫门,也是得了喜宁的献计。

  十月,也先向京师进发,一路不断用朱祁镇威胁守将开门。此时,新帝已立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

  瓦剌军兵临大同,谎称送皇上回京,要郭登等守将开关迎接。

  郭登上次就拒绝开城门,现在有新皇帝了,谁还会在意也先的威胁。

  他说得很直白,祖宗保佑,大明现在有新皇帝了。直接就否定了朱祁镇的正统性。①

  不可避免的,这些话也被作为人质的朱祁镇听了去。

  那些坚守城门绝不投降的军官们,今日难料来日之事。

  来日尚远。

  也先的队伍跑来到了北京城外。

  此时,于谦已经准备充足。率军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他与其他八人带这官兵各坚守一门。

  他下达了军战连坐法。②

  这一战,事关大明生死存亡。

  因此,守护在京城之外的军人们只有赢或死,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与也先的正面对战,不是只靠蛮力往前冲。

  大明失去了葬身土木堡的二十多万兵马,京城的守备力量本来仅剩十万不到,多余兵力从各地调集来的。

  眼下必须要充分发挥各种大明军队的有利长处,比如利用神机营与火器,再施以诱敌深入、瞒天过海、十面埋伏等策略。

  十月十一日,也先逼近北京。

  十月十七日,也先就一路狂逃,逃出紫荆关,退回关外。

  怎么回事?瓦剌看起来也不怎么能打。它与明军的交锋持续的时间不长就夹着尾巴逃走了。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土木堡之战,大明有朱祁镇这个比猪还不如的队友。

  京城守卫战,大明却是有了神一般的参战者。

  在于谦的指挥下,京师的上下一心、军民协力、舍生忘死地奋力杀敌。

  那支曾经轻而易举击溃朱祁镇的瓦剌军,在此等大明军队面前不堪一击,很快被打得溃逃而去。

  概括起来一句话,对于大明而言,朱祁镇就是多余的,从不存在才好。

  也先逃回了关外,又再来突袭过几次,但都因明军的严密防守而落空。

  对他来说,最关键的王牌是手握朱祁镇。大明却已经立新帝,太上皇没用了,自然也就无法再做筹码从大明讨到好处。

  于是,朱祁镇被俘一年后被放回了大明。

  此时,朱祁钰已经做了一年皇帝,太子是朱见深。

  还政于太上皇,说来轻松,但掌握过权力谁愿意轻易放手。

  朱祁钰没达到那种境界,他把朱祁镇送到南宫里圈禁。

  后来有人说朱祁镇被幽禁南宫,日子过得很不好。

  据传南宫的环境很差,房屋破败,树木都被砍光了,连避暑的树荫都没有。

  大门被灌了铅水,吃的东西要通过小洞送进去。朱祁镇的皇后钱氏还要偷偷做女红,求人拿出去卖补贴家用。

  这种说辞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当时,孙太后活得好好的,以她奉先帝遗诏干政的底牌,能看儿子过成那样?

  南宫,也叫洪庆宫,是朱棣给朱瞻基造的皇太孙宫,后来经过扩建成为皇帝的离宫之一。

  正德年间,朱厚照带张鹤龄兄弟去南宫玩。

  嘉靖年间万寿宫大火,严嵩还请朱厚熜暂时住到南宫去。朱厚熜因为明英宗在那里被关过就不想去。

  南宫在李自成入京时被一把火烧了。

  如今,我们只能根据古籍的零星记载去推测,它虽比不过紫禁城皇宫,但能让后来的皇帝去游玩,居住环境必定不错。

  朱祁镇入住南宫七年,生了三男六女。除了一个女儿早夭,其他孩子都活得好好的。三个男孩比朱祁钰活的时间都要久。

  这样的生活要说让人不满意,也不会是物质上的,缺少的是自由与大权在握。

  对比来说,紫禁城内的朱祁钰应是非常羡慕哥哥的子嗣颇丰。

  站在后世的角度回望,朱祁钰做皇帝比他哥好太多,知人善用,励精图治。

  简单举几个例子。

  于谦首创团营制度,对京城军队的三大营进行改制。后有《明史》夸奖,“兵将相习,其法颇善”。

  巡抚王竑兼理两淮盐税,在赈济灾民上不遗余力。以百姓为先,救灾如救火,敢先斩后奏,没有圣旨就开粮仓赈灾。

  朱祁钰事后没有责罚,反而立刻派侍郎邹干火速赶往灾区,听从王竑差遣。

  在用人方面,他也敢启用徐有贞。即徐珵,在土木堡之变后提议南迁的那位。

  徐有贞为规避曾经的政治污点改名,被朱祁钰派去去治理黄河水患,且颇有建树。

  朱祁钰作为皇帝,成绩尚佳。

  比他的哥哥朱祁镇肆意重用王振等宦官,不分是非曲直以一己之私治国要强多了。

  不过,权力的欲望会进一步增长。

  当朱祁钰不只想自己坐皇位,而且想彻底取代朱祁镇,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让帝位在自己这一支血脉延续下去,情况就变得不同。】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已经被气到快昏厥。

  听到朱祁钰生出易储的心思,脱口而出“不要!”、“不可!“

  这不是要维护朱祁镇的血脉正统性,正因希望朱祁钰坐稳帝位才不希望他做傻事。以其性情,此举必会把他推入深渊。

  果不其然,接下来听到接二连三的噩耗。

  水镜:【由于朱祁钰的得位方式特别,登基之前就有了太子朱见深的存在,他想成功易储,要么忍到底要么狠到底。

  偏偏,朱祁钰都没做到。

  该忍的时候,朱祁钰没忍。

  他只有一个儿子朱见济,生母是贵妃,而不是原配皇后。

  废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朱见济,必然不容易。应该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性,与大臣们斗争折腾一大圈,万一新立的太子早逝了呢?

  往阴谋论讲,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浸淫宫闱多年。她能让宣宗废了胡皇后而自己上位,绝非简单角色,就不担心她搞搞暗杀吗?

  往医学常识说,小孩能健康长大不容易。谁能保证小孩半途不会感染疾病,一命呜呼。

  何不等一等,有第二个儿子再谈废朱见深的太子位,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祁钰却不够忍,在景泰三年就废汪皇后,废朱见深的太子位,改立八岁的朱见济为太子。

  尴尬情况果然出现了。仅仅一年,朱见济病逝,而后朱祁钰再没生子。

  要说狠,朱祁钰也做不到。

  做不到索性没把朱祁镇一支全除了。鱼死网破,反正自己没儿子了,改立藩王之子上位也行。让朱祁镇把《罪己诏》给下了,斗倒孙太后,彻底掌控宫闱。

  这些朱祁钰都没做成,或者说他的性格本就不可能做到。

  狠不够,忍不足,最后让夺门之变上演。

  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曹吉持有孙太后的懿旨,发动了宫变。

  这封懿旨主打一个中心意思。朱祁钰用的都是奸臣,而朱祁镇什么错都没有,所以该把皇位还给他。

  生怕人们听不懂话,第二天孙太后又下一道懿旨。

  记录在了《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五,把朱祁钰骂到体无完肤。

  中心思想就一个。

  引发土木堡之变的朱祁镇什么错也没有,他是“圣德无亏,天意有在”。临危受命的朱祁钰是“斁败纲常,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信任奸回。”④

  夺门之变发生。

  朱祁钰被废,一个多月后,三十岁不到去世,帝号被朱祁镇废除。成了有明一代唯一没进皇陵的皇帝。

  一位帝王的离世,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我们早就知道朱祁镇不做人。

  他重新上位后,开始了大清洗,被杀、被充军的人不计其数。

  六部之中,除礼部尚书之外,其他五位尚书均被议罪。

  兵部于谦首当其冲被杀。

  吏部王文被杀,户部陈循充军,工部尚书江渊充军,刑部尚书俞士悦充军。

  名将范广,驻守边关与蒙古各部作战。后在北京保卫战中英勇杀敌,追击瓦剌军将其赶出紫荆关。

  夺门之变后,他被杀,其子发配广西。

  根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以其第宅并妻孥赐降虏皮儿马黑麻”。

  皮儿马黑麻,听名字就知道是番邦人。在瓦剌担任平章,又是大明的都督佥事,是往来于两者之间的使臣。

  以往的刑罚,罪臣的妻女充入教坊司已经是凄惨。

  如《万历野获编》所记是真,朱祁镇将抗击瓦剌名将杀死,将其妻女赐给瓦剌人,那真是丧心病狂至极。

  不过,朱祁镇也不是第一次不做人了。土木堡之变是一次,夺门之变是第二次。

  第一次,坑了六七十位朝廷重臣与二十多万将士死于瓦剌军手下。

  第二次,杀的几乎都是北京守卫战的功臣,没有这些人大明恐怕早在正统十四年亡了。

  极具讽刺,朱祁镇重新上位后,给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之一的王振立庙,祠曰“旌忠”。

  是不是很可笑?这种给王振立庙的行为就是在否定其错误,那样一来朱祁镇也能否定他自己犯下的的滔天罪恶。

  以上种种,就细数到这里吧。我不想吃降压药,不知各位血压还好吗?

  那位网友“朱八八最爱……” 抱歉,还是把你的ID念出了一大半。

  我也懒得剪辑了。这样的钓鱼结果够用了吧?你的论文应该很有方向了?友情提示,还是要去找一手文献史料详细看看。

  最后,就以北岛《回答》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集。

  回看历史,你会发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下集见。】

  朱元璋与朱棣已经愤怒到顶点,脑子完全空白一片。

  只见水镜评论区显示:

  『△始作俑者:说起叫门天子朱祁镇,这货为数不多的功绩还是朱元璋亲手成全他的呢。』

  朱元璋:啥玩意!不可能!

  真要两眼一黑晕过去了,他怎么可能给那种货色送功绩?!

  作者有话说:

  ①《西湖梦寻》-明-张岱“卤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②取自《明史·于谦传》“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③《国朝献征录》天子疾大渐,殆弗兴,天位久虚。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圣德无亏,天意有在。以奸臣擅谋,閟而不闻,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统,将不利于国家。”

  ④节选一些《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五记载: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制谕,……吾仍命庶次子郕王祁钰辅之。岂期性本枭雄,遄据天位。已而虏酋畏天,知帝德罔愆,历数有在,奉帝回京。而祁钰既贪天位,曾无复辟之心;乃用邪谋,反为幽闭之计;废黜皇储,私立己子。斁败纲常,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信任奸回。毁奉先傍殿,建宫以居妖妓;污缉熙便殿,受戒以礼胡僧。滥赏妄费而无经,急徵暴敛而无艺。府藏空虚,海内穷困。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怒。上天震威,屡垂明象。祁钰恬不知省,拒谏饰非,造罪愈甚,既绝其子,又殃其身。疾病弥留,朝政遂废,中外危疑,人思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