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换不幻>第41章 不识郑成功

东海之上一艘鸟船由南向北行驶,这船样式一看就是出自福建泉州造船厂的五帆大鸟船,船长约有三十来丈,宽约七八丈,中间的主桅杆高十来丈,桅杆之上挂着白色的巨帆,白色巨帆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郑字,此刻巨帆已被海风鼓动成为一弯新月的样子,鸟船借着海风将蓝色的海面划出一道长长的白色痕迹。

甲板之上一个水手发现远处海面上漂浮着一些东西,水手急忙叫来船上的了头来看一看那些漂浮的东西为何物。这了头自然是目力极好之人才能做的。

那了头根据水手所指方向望去,发现在海平线之前确实有一团漂浮在海面的东西,只是眼前波涛起伏看不大清楚,了头就急忙爬上桅杆之上的观测位上运足目力打望过去。观看片刻,这了头可以肯定,那些漂浮之物是几个人。了头急忙从桅杆上面滑了下来,就向鸟船的官厅走去。

官厅之内一个英俊少年正在书案之前埋头苦读,了头也不敢打扰此人,只是静静的站在官厅门口,又过了片刻,正在苦读的少年见了头站在门口,就问到“你有何事来此。”

了头见少年问话,即刻就行礼回答道“禀告明俨公子,在东北方向二十里处发现有落水之人,特来向公子禀告。”

少年听有人落水,即刻与了头来到船舵处,要舵手将船驶向有人落水之处。

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这海里几人的头上,此刻只有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还有意识,他感觉被阴影覆盖有东西靠近,他就微微的睁开了眼睛,用尽全力的才晃动了一下臂。

船上之人看见这人还有气息,即刻从船上跳下几个水手,将绳子系在这几个人身上,船上水手用力拖拽绳子将这几人捞了起来。这几人捞上来后,一个年老的水手上去试了试众人的鼻息,发现这几个人都还有最后一口气在。

鸟船上的英俊少年见这几人穿着不凡,一个是武将打扮,一个是公子打扮,一个是先生打扮,一个看似侍女,知道这几人必是有身份之人,连忙命人将这几人扶回船舱好生照顾。

又过了半天时间,武将打扮的年轻汉子睁开了眼睛。看向四周后问道“你们看见陛下没有”

众人听此人如此问话不由得心中一惊,那英俊少年更是急切的来到那个人身旁问道“你是何人,你所说的陛下又是何意。”

年轻汉子吃力的说道“我乃大明皇上御前护卫吴七龙是也,我所说的陛下自然是我大明天子崇祯皇帝,你们,,,你们可曾看见”

英俊少年听此人如此说,急忙命人将他扶起,带他去看看刚刚救起的这几人。

年轻汉子看到第一个人就摇了摇头说“此人是王承恩,不是陛下。”

众人又带他去看另一个人,那年轻汉子一见到此人,立刻就跪了下去哭喊道“陛下,末将护驾不力,死罪啊,死罪啊。”

那英俊少年听那汉子如此哭喊,愣了一下,也是即刻就跪下对那昏迷不醒之人说道“学生郑森,叩见皇帝陛下。”

说罢就行起了君臣大礼。少年身边众人见少年跪拜,也都跟着跪拜起来。

那英俊少年转头问向身后的一个老者,如今陛下情势如何。

那老者听见少年问他,就回到“禀告公子,此人因长时间未进米水,导致昏迷,我们只用给他喂些吃食,过个一两天自然就会苏醒的。”

那少年听后点头道“你们以后不得再称呼陛下为此人,你都称呼他为陛下,若有不遵守的,那可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

少年吩咐完众人后,起身对众人说道“以后陛下的饮食起居由我亲自照顾,吃食做好了你们送来,由我服侍陛下就是。”

接着又对吴七龙说道“吴将军,陛下如今只是昏迷,学生自然会尽心伺候的,你也好好歇息去吧。”

说罢就命人将吴七龙扶去休息了,少年就独自守在了崇祯的身旁。

过了一天,靳不幻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看见有人守在身边。

守在身边之人也看到崇祯醒了过来,连忙上去慰问崇祯身体安好。

靳不幻见不认识此人就问到他是何人此处为何处。

那守候之人连忙回答到“回禀陛下,学生是福建都督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如今陛下在学生去往南京的鸟船之上。”

崇祯听此人说是福建都督的长子,心中安稳了下来,不觉就放松了些许,接着又是一阵眩晕睡了过去。

又过了一夜,靳不幻才完全清醒了过来。睁开眼睛已发现王承恩、吴七龙、小卓三人和昨天见到那个少年站在身旁。

众人见崇祯醒来都很欢喜,只是小卓看起来像是哭了很久,现在也不能平复。

靳不幻看见小卓很是伤心就问到为何如此难过,小卓只得回答说醒来之时不见了姐姐阿娇,问了船上水手,说是救他们起来之时之见到有他们四人,没有见到再有一个其他女子。

靳不幻心中此刻知道了小卓定是因为他姐姐的事情伤心难过。听说只救起他们四人心中不免也黯然起来,当时壹佰多人出海一路向南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如今只有他们四人被人救起,其他的人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靳不幻虽然心中也是感觉其他众人凶多吉少,还是转头向吴七龙问到“霹雳虎,当日阿娇不是也与我们一同飘在海上的吗,为何他没有与我们一同被救起。”

吴七龙连忙上去答道“回禀陛下,阿娇一开始是与我们一同绑在羊皮囊上的,末将醒着的时候都还看见她的,只是后来末将也昏死过去了,被救起之时就已不见阿娇了。末将猜测阿娇可能大鱼被拖下海里去了。”

见提起阿娇,小卓更是伤心,如今听吴七龙说可能被大鱼拖着更是忍不住哭出了声音来。

靳不幻见状立即打断了吴七龙的说话,问到“那当初和我们一起在船上的士兵和水手是不是也一个都没有救起来。”

吴七龙回到“陛下那夜风暴着实太大了,船被整个都大浪给卷起倒扣在海水里,幸好我们在甲板上才逃过一劫,在船舱里的众人怕是也和大船一同沉入了海底。就连吴将军送的金银也一同沉入了那大海之中。”

靳不幻想到当日情景也是心生后怕,听吴七龙说金银也没有了,自然也是觉得可惜,见被众人围着也只得表现出大度。

就对吴七龙说到“金银只是身外之物,丢了也就丢了,只是那壹佰儿郎是跟随朕南下去建功立业的,如今还未能建有寸功就葬身大海,朕心中惭愧。”

王承恩见崇祯如此责怪自己,连忙上去安慰到“陛下不必为此介怀,此次海上风暴非同小可,那壹佰儿郎虽然未能在战场建立功勋就葬身大海,也算是为皇上尽忠了,等日后为他们建碑立祠以慰他们忠义英灵,就是皇恩浩荡了。”

靳不幻点头到“小承子,等我们回到南京此事就交由你办了。为他们建碑立祠,朕要亲自为他们拜祭,以表圣心。”

王承恩见崇祯已经恢复不少,此刻又在他人船上,虽然此船算是大明的官船,也算是朝廷所有,但也不好怠慢人家船主,就连忙给崇祯介绍到“陛下,搭救我们的就是福建都督郑芝龙的长公子郑森。”

说罢示意身边年轻人就是郑森。

此刻郑森听王承恩提到他,连忙就给崇祯跪下行礼。

靳不幻连忙让王承恩将郑森扶起。靳不幻上下打量着此人,只见此人年纪在二十岁上下,相貌堂堂气质儒雅只是身体纤细了一些。

靳不幻听王承恩说此人是福建郑芝龙的儿子,心里想此人不就是历史书上郑成功的哥哥或者弟弟吗。这郑成功可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带领舰队击败了当时海上霸主荷兰,并收复的台湾。这郑成功如此英雄人物,这郑森是他家哥弟,看这也是仪表非凡,想必也是人中龙凤,如今我去到南京,正需要南方世家官宦的支持,这郑芝龙是福建的土皇帝,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我正好也收拢此人,让他郑家也为我忠心办事才好。

靳不幻想到此处,就对郑森说到“郑爱卿,多亏有你相救,朕才不至于命丧大海,我们既然能在这芒芒大海之上相遇,想必这定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你我既然有缘,朕就与你结义为兄弟如何。”

郑森听崇祯要和他结为兄弟,心中也是吃惊,这郑森也算是世家子弟家学渊源见过不少世面的,此刻听崇祯说要与他结拜,也不知道如何应答。

王承恩旧在朝堂之上,对于权谋手段驭人之术也是非常了解,听崇祯说要和郑森结拜为兄弟,立刻就猜到,如今大明已是危在旦夕,就算到了南京如果得不到南方军队首领的支持,还不是就如同当日在北都城被敌兵攻来时,一个救驾的都看不到。

如今崇祯提出要和郑森结拜不就是想要极力拉拢福建的郑芝龙,只是崇祯这次使用的帝王之术,居然是结拜这么大的大招。这不就是效仿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陆家庄举行的八雄结拜,太祖皇帝正是因为有了这八雄结拜,才有了汤和、徐达、常遇春这些弟兄甘愿为他打江山的。

现在崇祯皇帝愿意为了大明,放下自己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与人结拜,看来这大明有救了,大明中兴有望了。

想到这里王承恩打心底的高兴起来,只是看见郑森还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连忙笑着提醒郑森到“郑公子还不快快谢主隆恩。哦不不,以后老奴要改口称呼你为王爷了。”

郑森听王承恩提醒,也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对崇祯说到“谢陛下恩典,只是陛下是一国之君贵为九五之尊,学生就只是一介草民,陛下要与小民结拜,还请陛下三思。”

王承恩连忙接话到“郑公子,君无戏言,陛下贵为九五之尊,自然是一言九鼎,陛下与你有缘,如你情愿与陛下结拜,你谢恩就是了。”

郑森听后,连忙对崇祯谢恩到“学生郑森谢陛下恩典,学生愿意与陛下结义”

靳不幻听郑森答应结拜,也就高兴的点了点头,安排王承恩准备结拜仪式,准备好后,即可就开始结义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