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之黄天当立>第136章 以父之名

在张致的刻意推动之下,李二狗的案子迅速传遍了青徐之地,耐人寻味的是,故事里没有关于李颖最后的结果。

听到故事之后,心思各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个故事,少数有心人开始动起歪心思。

顶着孝的名义可以为所欲为了?

各地出现一些小暴动,都学着李颖,以父之名,抢劫的,杀人报仇的。

当地的县令也搞不清楚张致到底是怎么想的,不敢轻易判决,也就导致了这些暴徒越发的大胆起来。

朱虚县,刘家,他们是朱虚侯的后代,不过一代代传下来,侯爵早没了,甚至连世家都算不上了,顶多是地方豪强。

也已得到消息,父子四人,聚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刘大第一个说道:“哈,张致如此作为,岂不是自寻死路?”

“闭嘴,蠢货。”

刘老爷子显然不这么想:“要是各太守县令都学那李颖,你我父子死无葬身之地。”

三位公子一起变色道:“没这么严重吧?”

“哼?没那么严重,我问你,那田家是什么结局?”

刘二道:“好像被灭门了,可他们不是造反了吗?”

“造反?当军队杀到我刘家门口的时候,你反不反还重要吗?”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

刘老爷子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转了一圈道:“必须想办法止住这个势头。”

刘大道:“可咱们人轻言微,和张致也搭不上话啊。”

刘老爷子瞪他一眼道:“你这脑子,让我如何放心将家族传给你。”

思索了片刻道:“给我备一份厚礼,我要去拜访管家,听闻幼安这次和张致一起回来的,希望他能劝一劝吧。”

管家就是管宁的家族,管宁和邴原都是朱虚县人,这次返回青州,二人连家都没来的及回。

很快,三位公子就明白刘老爷子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了。

张致手底下这些人谁最大胆包天?不是一起从广宗城杀出来的管亥、徐和,而是出身泰山贼寇的昌霸。

而今昌霸是济南太守,在知道了李颖的故事之后,昌霸哈哈大笑,然后带着手下三千郡兵,以父之名,将济南的豪强地主劫掠了一遍。

这一下,连张致都没有想到,本以为动手的会是还保留有私兵的那些世家豪强,想不到竟然是他。

昌霸本就是个桀骜不驯之辈,当初在泰山就不服臧霸,被张致抓到之后,交给了管亥,被管亥教训的不轻,老实了一段时间,想不到这下又原形毕露了。

不过昌霸此举的效果也立马显现出来了。

那些世家豪强们终于明白,张致手上的刀可以肆无忌惮的落在他们头上。

在朱虚刘家的召集下,十几个青州世家一起找上管宁、邴原,请他们出面劝阻张致。

二人从即墨开始,就与张致争执过好多次,他们明白,张致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但也无奈,知道这一局输了,一起出面,请张致收手。

张致见目的达到了,趁机发布新律,新律不再遵循春秋诀狱的原则,也就是以父之名也没用了,只要是违反律法就要受到惩罚,当然免不了有些人是真的情有可原,但没办法做到十全十美。

征李颖为大理寺丞,负责青徐两地重案大案的审理。

各地这段时间,打着孝的旗号违禁的,统统抓起来,按照新律处理,该充军的充军,该沦为奴籍的沦为奴籍。

哪怕是济南太守昌霸,也没逃脱,撤掉太守的职位,充入军中,由麋芳接任济南太守之职。

……

寿春,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孙策更是击败了刘繇占据江东,袁术再也忍耐不住,终于称帝。

建号仲氏,仿照大汉的河南尹,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

别的各路诸侯,连个称王的都没有,就袁术大胆敢称帝,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名数袁术手下,但早就和他离心离德的孙策第一个和他划清了界限,坐拥丹阳和吴郡自立,并派出使节,前往洛阳,觐见大汉天子,表示自己仍是大汉之臣。

张致见袁术终于忍不住了,心中高兴,不过也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发布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袁术。

反正檄文又不花钱,张致也很清楚,哪怕秋收结束,各路诸侯,也没有太多粮草,无力讨伐。

倒是张致自己,趁机吃下了鲁国。

鲁国本就在兖州的包围之下,只是张致一直需要面对袁绍和曹操,不愿招惹袁术,故一直没有动手,现在袁术称帝,成为众矢之的,也没必要在忌惮他了,直接出兵,拿下鲁国。

洛阳城中,少年天子将太监递上来的帛书狠狠的摔在地上。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骠骑将军,连张致都出兵了,为何不见朝廷天兵前往征讨?”

此时的骠骑将军已经不是朱儁了,在随天子东归洛阳之后不久,朱儁便生病亡故了,手握兵权的曹操,趁机坐上了这个位子,与杨彪、赵谦成为朝廷的三巨头。。

掌握朝廷,将近一年的修养,曹操终于恢复了几分元气。

对于天子的震怒,曹操老神在在,倒是太尉杨彪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站出来道:“启禀陛下,非骠骑将军之过,实乃今春蝗灾,军中缺粮,无力征讨。”

刘协其实也明白,作为天子,他自己都吃不饱,可见缺粮缺到什么地步,之所以借题发挥,就是希望让下面站的这些人明白,谁才是天子。

曹操看了一眼玉阶上的小天子,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不过还是上前道:“吾有一记,无需出兵,便可破袁术。”

该装的还是要装一下的,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控这个朝廷,曹操也不愿做的太过火。

小皇帝一听,连忙问道:“哦,还请将军细细说来。”

“古人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当今天下民心在我大汉,陛下只需分封袁术手下诸将,让他们感受大汉天恩,必定会反袁术,而归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