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在大明的那些年>第74章 留声机

沈秀走后,侯府又归于宁静……

不管人间事,胜似无事人。整个小院就明己悠闲的躺着。

小桃和小青有擦不完的灰。王五负责送汤圆上学。韩清这几天也是迷迷糊糊的去教学。朱?和常升闲不住,去了军营。

只有虎子憨憨的站在一旁。陪着明己消磨时光。

“虎哥,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虎子听到明己发问,有些为难的说

“少爷,有倒是有。不过少爷年纪还小。去了也没用啊”

“嗯?说说看”

“少爷,赌坊,青楼都比较好玩。只是少爷…”

明己回过头看着虎子。这憨憨不憨啊,心思还挺花。

“虎哥,少爷与赌毒不共戴天。咱们侯府的人。都不得沾赌!至于这青楼嘛。”

“少爷。虎子瞎说的。青楼一点都不好玩。”

虎子连忙说道,老爷要是知道,自己带着少爷逛青楼。切片都算轻的了。

“你想什么呢?少爷是那样的人嘛?听说青楼有唱曲儿的清倌?走,带少爷去品鉴下音乐。”

“少爷。别去了。虎子也不敢去啊。要不少爷还是再等几年?”

“什么不敢不敢的?走,去感受下真正的古典音乐。说不定,能把少爷这一身艺术细菌进化成细胞。”

明己说完也不啰嗦,朝着院外走去。今日无事,

“少爷,听曲?我这破嘴…”

虎子慌忙的跟上,自己可得去保护好少爷。

两人刚刚出府就被一个衙役拦住了去路。

“小人见过侯爷。”

“别客气,你来找我有事?”

“侯爷,吴大人命小的,来请侯爷前去商议春耕事宜。”

“哦,是不是早了一些?惊蛰不是还有几天嘛?”

“侯爷恕罪,这个小人不清楚。只是吴大人和各位县令大人已经在四海邻等候侯爷了。”

“嗯,好,那走吧”

明己心道,吴大人还真是慎重啊。提前就开始准备了?一路跟着衙役来到了酒楼了。

明己看了看四海邻。以后可以改成四海招待所了。

推行土地新政,明己要求各县每月到州府汇报一次工作。就让老秦把旁边买了下来。打造成客栈。

这些人都是来领工资的。正是挥斥方遒的时候。

明己甚至在考虑,会议要不要延迟一天。毕竟大家赶了一天路。需要好好休息一晚。才能更好的理解会议精神不是吗。再关心慰问下。这不一天又过去了嘛…

随着商会的发展。各地的商人也会闻风而至。有了金字招牌,这酒楼得火啊。连锁都不是事啊。

明己瞎想着走了进去。

“见过侯爷。”

“大家客气了。你们远道而来,舟马劳顿的。吃过饭先去休息一晚吧。”

明己笑着说道。吴琳连忙开口拦阻

“侯爷,不可。事关春耕,时间紧急。切莫……”

“小吴大人,这不还早嘛?”

明己知道春耕是从惊蛰开始的。桃花开惊蛰至。蔷薇开春意浓。

却不知道南方比北方气温高,百姓二月底已经开始劳作了。甚至有些地方小麦已经拔节了。

“侯爷有所不知。杨中县已有下地百姓。因此本官才会提前召集大家。土地新法后,第一次春耕。不可不重啊。节气不等人。”

“抱歉了,吴大人。我不懂农事,你快些安排吧。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耽搁不得。”

明己也知道春耕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走到一旁坐下。不给大家添乱。

“侯爷,你说的那个马铃薯是不是可以开始分发了?”

“还不行。各县还是如旧就好。州府今年可以开始了。明天让人去我封地领取就行,秋耕应该就能满足大家了。”

明己说完就不再开口了。看着吴琳有条不紊的进行任务派发。

从态度和言辞上,不难看出吴琳对春耕的看重。也是,毕竟老朱在这天都得做做样子去耕地。

吴琳认真的把形式走完。看向了明己

“侯爷,可否提些建议?”

明己想了一下,自己也不懂,能有什么建议。不过有句谚语不是说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曲辕犁啊!人前显圣的时候到了

“吴大人安排的很完美了。我也提不出什么意见。不过,既是春耕,想必耙地也很重要。我知道一种名为曲辕犁的工具。效率更高。”

明己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却不料吴琳开口说道

“没想到侯爷竟也精通农具。这曲辕犁的确是比直辕犁方便许多。”

明己愣了愣,看向了吴琳。你知道?明己对农事并不了解。所以不知道曲辕犁在唐后期,就已经盛行江南一带了。故此也称江东犁。

“那个,我想说的是。有了好工具,大家就要用起来。别走回头路了”

众人奇怪的看着明己。我们不是一直用着嘛?明己也有些方。得赶紧转移注意力

“春耕,大家一定要重视。严格按照吴大人要求做。

三皇子,晋王殿下也会带兵巡视各县。有什么麻烦,你们可以找他。事关土地。懈怠者。军法从事。可不是丢官哟”

明己笑着说道。笑话可不是那么好看的。吴琳又站出来念叨了几句。大家就开始吃饭了。

明己待了一会儿,就去后堂找老秦了。把自己刚刚的想法与他商议一下。

“老秦,你这么大一个老板还亲自帮厨?”

“小公爷,祖传的馄饨手艺。小人不敢丢啊”

“嗯?这么难……难做的手艺还是祖传的?厉害。你别弄了。我刚刚想到一个主意和你商议一番。”

老秦把手上活递给了旁人。跟着明己出去了。

“老秦,你想不想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小公爷,有事你吩咐就成。老秦听你的。”

明己白了他一眼。

“是这样,我刚刚想到。商会向外扩张。酒楼也可以跟着向外扩张。

你培养一些人。先去江南一带开分店。现在我手里有兵。罩得住!对了,请一些唱曲的清倌。

只有酒楼,有些单一了。其他的你自己想。只有一点,不做青楼生意。别坏了酒楼风气就行”

“小公爷,放心。我明日就开始办。只是清倌人。出了镇江怕是不太好做啊”

“这你不用担心。去江南时,我让晋王去亮个相。咱们酒楼可以打着皇商的旗号。还有一支军队撑门面。不用怕”

明己给老秦吃了一颗定心丸。酒楼和商会做大。改革币制也会方便许多。至于麻烦。老朱是合伙人。皇后是自己人。

奸商巨富的第一要素啊。麻烦也是别人的。

明己没在酒楼多停留。带着虎子便回家了。一路上想着,银行做成了应不应该交给老朱。

交给朝廷是正确的。本意是想留给汤家的。

哎。人都是有私欲的。皇权太蛮横。老朱反悔了。自己没有底牌。可不好

怎么能觉得自己自私呢。这都是制度出了问题。明己这样想着也就不纠结了。

己所不欲甩给他人。时间还有。时间也会给出正确的选择。

回到侯府,汤圆正观察着一根铜丝发呆。明己有些好奇的走了过去

“汤圆,你看什么呢?”

“哥,你回来了。”

汤圆转过身抱住了明己。

“嗯,你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哥,汤圆在姥姥家就想你了。汤圆想做一个长长的土电话。找不到那么多铜丝。”

明己摸了摸他的头

“你这不是回来了嘛。”

“汤圆回来没看见你,就想给哥哥打电话了。”

“哈哈,你都不知道哥哥在哪。怎么打啊?”

汤圆狡黠的说到

“哥,你说土电话的声音让铜丝抖动,撞另外一只土电话发出声音对吧?”

“嗯,你这么理解也对。”

“汤圆刚刚在想。铜丝能一直抖动,那哥哥的声音,汤圆就能一直听到了。”

“留声机?!!!”

明己吃惊的看着汤圆。有些不敢相信,汤圆被人穿了?

“宫廷玉液酒?”

“汤圆不能喝酒。”

“不是,天王盖地虎!”

“大刀向谁的头上砍去?”

明己不知道自己激动的样子吓到了汤圆。心里想着莫非是外国人?

“what's your name?”

“wie hei?t du?”

“乌拉?喀秋莎站得老高了?”

汤圆看着明己像是走火入魔的样子,带着哭腔问道

“哥?哥哥。你怎么了?”

明己被汤圆的声音拉回来了,看着汤圆快哭了的样子。伸手抱起了她

“哥哥没事。汤圆,太聪明了。哈哈哈,今日哥哥便让你做声学之祖”

明己说完又放下了汤圆。让小青拿了一些绣花针。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铝制品,忘了这东西是十八世纪的产物了。不过锡,铁,铜应该也可以。

明己准备捣鼓一个手摇留声机。这东西原理极其简单。又找了一些蜡烛,锡罐之类的。

明己准备实验出最佳的材料。想着不久的将来。在家就能听曲了。唱片机的碟片就是树胶制作的。刻录也不是很难。

直到后半夜,明己才弄出来两个手摇留声机,主要是材料不好找。在后世,一个红牛罐加一个纸杯就能做出来。

“汤圆,醒醒……你对着这个纸喇叭说话试试。声音大一点”

“哦,好。哥哥,说什么啊?”

“嗯,你就说,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哥哥转动的时候就可以说了”

明己快速的摇着木柄,推动着锡罐旋转前进。汤圆大声的喊着话

“好了,汤圆。哥哥能让这个纸喇叭学你说话。”

明己把位置复原后,开始转动,声音不是很清晰,但也能分辨出来

“宫…玉…酒,一百…杯。大刀…鬼子…头上砍……”

“哇,哥哥,真的能啊。哥哥,汤圆还要玩”

汤圆开心的说道。明己就在一旁实验不同的材料。

这一夜,大刀不停的向某个地方砍去。

直到公鸡打了一串饱嗝。

明己才反应过来,天亮了。看着汤圆依旧兴奋的样子。得,精神状态饱满。不耽误上学。

“汤圆,这个其实就是把铜丝的抖动,画在了罐子上。就能保存下来了。去吃早饭吧,先去上学。回来哥哥再给你解释。”

汤圆答应下来,困意也就来了。明己看着他走出去。哎,去学校睡吧…

明己提笔写下了简单的原理,和其中一个一并交给了虎子。让他送去研究院。

甩了甩发酸的手臂。早饭还是等晚上一起吃吧。转身又回到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