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在大明的那些年>第135章 炮轰壹岐岛

明月初悬,清风拂波,明军世无双

夜幕降临,郭英的先锋军再次启航,直奔沂奇岛。

沂奇岛临近九州,面积并不大。和博多港、平户接近。互呈犄角之势,属于倭国的近海岛屿,并无太多兵力。

对马岛算作倭国前沿阵地的话,沂奇岛可以当作是集结点。战时,聚集兵力,汇聚物资。进可劫掠高丽,袭扰大明。退可将战火拒在国门之外。

倭国是一个岛国,岛屿众多,形成立体的海防体系。在这个时代,地理优势会被无限放大。

这也是倭国不把老朱放在眼里的原因,天然的地域优势。他们不认为大明能打进倭岛。加上大海凶险,让他们更是肆无忌惮。这也是怀良亲王敢杀老朱使臣的依仗。

冷兵器时代可没有立体化作战。没有空中打击,想清扫一众海岛,打进倭岛。难度的确不小。在后世,地域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了。小男孩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发入魂。众生核平。

明己很清楚这点,他这次来倭岛的目的并不是拿下倭国。清扫海岛,伤亡太大。

他这一万人远远不够。火器的优势在与一个种族战争时,终会被磨灭。倭狗虽然无耻,但也是敢死的人。

明己从没小看他们。他不会给倭寇以命换伤的机会,温水煮青蛙才是硬道理。大明正在飞速发展。他要做的便是打断倭寇的脊梁。

他这次来的目的有三,一是覆灭南方船军,让倭寇没有下水之力,永绝海患。

二是打下九州,本国一带。大明步入工业社会需要矿产资源。

三是逼倭国称臣赔款。马关条约明己可是记得清楚。

明己的目标一直都是九州。没有选择经济更为发达的南边。长崎一带海岛众多。不利于明军。北边海岛少,却没有什么价值。小农经济社会,可没谁愿意去北海道看雪。

郭英带队划过星空。沂奇岛并不是太远。舰队在后半夜便已靠近。郭英下令停止前进,拿起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岛域面积的确太小了。明月当空,岛岸的情况很容易看清。只看见几个站岗的倭兵,并未发现有驻军。

没有对手让郭英有些失望。朱棣也拿起望远镜观察了起来。很快就和郭英一样了,失望的说道

“就这么一个小岛!本王两艘船就能拿下了。小弟也太谨慎了吧”

沂奇岛靠近倭岛本土,明己担心支援来的太快,怕郭英和他们纠缠吃亏。同时郭英还得负责截断退路,因此,加派了十五艘。共计三十艘战船。

“少将军行事必有深意。殿下莫不是忘了南方船军?”

郭英出声为明己辩解。明己收了麒麟军军心以后。大家对明己都是很尊崇的。明己带他们打仗也是不含糊。郭英不会怀疑明己指挥的能力。

“嘿嘿,本王随意说说。我可没埋怨小弟啊。郭将军,你带人正面攻击!本王带一支兵马绕到后面去。如何?”

朱棣开口说道,他只是觉得这笔订单有些小,并不是质疑明己。

郭英又打量了一下小岛,的确没有上岛的必要。炮声响起,倭寇援军驰援,绕后的船队也将是第一个和鬼子接上火的。朱棣毕竟是皇子,郭英开口否决了朱棣的提议

“殿下妙计!就有劳殿下率军正面进攻吧!本将率军绕后突袭!殿下切记,不可登岛!”

朱棣想自己去绕后,顺手和援军过过招。听郭英自称本将,他就知道没戏了。谁让他只是一个副将呢。徐达的教学成果还是很不错的。军令如山,朱棣记得很清楚。

“末将领命!”

朱棣答应后,让旁边的船只靠近,通过舢板去了副舰。看着船头的巨炮,他又兴奋了。

郭英带着十艘战船脱离编队,开始提速,绕岛航行……

“快啊!快啊!……”

郭英走后,朱棣也带队进入了射程范围。盯着手表,嘴里嘟囔着。有些迫不及待了。

秒针走到十二的刻度,时针终于准确的指在了有五的刻度。

“轰~”

早已准备多时的朱棣,一炮打碎了寂静的夜空。而后轰鸣声不断,整个小岛都在震动。

今夜,岛上的人,无心睡眠,或是永久安眠。

朱棣这边轰的热闹,郭英这边也开始了。刚刚进入目标海域,朱棣那边就打起来了。

郭英也来不及调整队形,命令船队一边开炮一边调整。同时派出两艘战船警戒倭岛方向……

炮火连天,炮声轰鸣。九州福港驻防的倭军自然也听到了声音。福港驻防水军将军大岛野寇,急忙整军并派哨船打探

哨船抵近明军,明军自然不会客气。进入射程后,一阵炮声送走了它们。

哨船的到来,意味着倭寇援军快要到了。下令船队调整方向,调转炮口,随时准备撤退。

大岛野寇见哨船迟迟未归,料想是遇上强敌了。攻打沂奇,那目标将会是倭岛本土。不敢轻视。

当即下令福港水军全体出动,并征收渔船商船,召集浪人武士。这些人也是倭患的主要成分。

大船近五十,小船逾五十。百余艘船只出海。奔着沂奇岛而去

郭英看着乌泱泱的倭寇船队,也着实震惊了一下。心道,不至于吧!一个小岛,用的上这么多人支援嘛?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是解决哨船,让敌人误会自己这边船很多了。早知道就放他们回去了

郭英立刻下令撤退,同时向倭军开炮试探。打着打着郭英也就不着急了。放慢了船速

倭军只有福港水军有陈旧铁炮,小船,商船和渔船并无火炮。上面是一些手拿弓箭,腰负倭刀的倭寇。

没有太大威胁,郭英边打边退,准备和朱棣汇合。小船虽无火炮,却胜在速度。想靠近与明军展开舷战。

天色大亮,郭英也出现在朱棣的视线。朱棣发现郭英被一众敌人追击,他没因敌众我寡而惧怕。反而兴奋的指挥舰队冲了上去

有了朱棣的加入,火炮更加密集。倭寇一时有些发懵。

人多能壮胆,船多也能壮狗胆。冒着炮火,疯狂的向明军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