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第11章 老朱很是欣慰

马皇后在知道朱雄英跑走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来到了奉天殿。

“重八,雄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臭小子,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不管他!

既然他敢偷跑着去找沐英,那他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朱元璋生气的说道。

一想到朱雄英才堪堪几岁,结果就胆子那么大的跑去找沐英了。

估计沐英还不知道这件事,如果沐英知道了,肯定会给他传递消息的。

那么远的路,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敢的?!

“你就只说气话,我一想到雄英那么小,独自一人跑那么远,我这心里就担心。

生怕他出个什么意外。”

对于朱元璋,马皇后是再了解不过了。

所以朱元璋一开口,马皇后就知道他是在说气话。

“已经派二虎去了。”

朱元璋见马皇后满脸的担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安排,同时在心里想着,等朱雄英回来后,一定得好好的教训一下他。

竟然这么不懂事的让家人忧心,以前对他还是太过放纵了!

“标儿,之前雄英身体不太好,你们疏于管教,咱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等他这次回来,你可得好好地管教。

要不咱就替你管教了!”

“父皇说的是,儿臣谨记在心!”

朱元璋的话,在场所有人都很赞同。

以前确实太过溺爱,只关注朱雄英的身体状况,别的方面基本也没有任何的关注。

也是因为朱雄英比较听话,让人比较省心。

谁能想到,在他的身体好了以后,竟然做出这么让人揪心的事情来。

“皇上,沐英将军传来的军报!”

就在所有人都为朱雄英揪心的时候,王公公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朱元璋连忙说道:

“快拿进来。”

迫不及待的接过那份军报,打开一看,当看到沐英说见到朱雄英,并且已经派出三千精锐护送他回来后,朱元璋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有雄英的消息了,沐英已经见过他了,并且派人把他送了回来!”

“那就派人去迎接雄英吧,他还那么小,这一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呢。”

马皇后一听,连忙说了一句。

不过朱元璋这次并没有同意马皇后的话,而是看向一旁站着的朱标,开口道:

“标儿,你说,怎么处理这件事?”

朱标只是略微沉吟了一瞬间,就说道:

“儿臣觉得,不用专门派人去接他。

既然已经有了他的消息,父皇可以派人在暗中观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用露面。

雄英才七岁,就敢做出如此冒失的事情,就得让他多吃吃苦头。

以免他以后再不知天高地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

“嗯,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派出些人,只需要观察他们的动态就好,其余的,什么都不用管。”

三言两语就做好了决定,马皇后见两个人的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说什么。

虽然她最是疼惜朱雄英这个孙子,不过并不代表她会过分的溺爱。

溺子如杀子,这个简单的道理,她还是了解的。

“突然想起来,我还在给你熬粥呢,我先回去了,你们继续忙。”

马皇后寻了一个理由就离开了。

这里是处理政务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她是不怎么会来这里。

主要还是因为突然知道了朱雄英离开的消息,惊的整个人都坐不住。

所以才会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现下心里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也没必要继续留在这了。

后宫不干政,这是她和朱元璋早就说好的。

见马皇后已经离开,朱标也开了口:

“父皇......”

“你来了正好,最近政务如此之多,正好让你锻炼一下,多多学习处理政务!”

朱元璋直接打断朱标的话,别以为他没看出来,朱标也打算开溜。

大明的江山以后总是要交给朱标的,总不能所有的政务全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身为大明的太子殿下,朱标理应处理这些政务。

“儿臣遵旨!”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后,瞬间一脸的苦色。

自从朱元璋废除胡惟庸这个丞相以后,整个大明的丞相制度,也直接废除了。

现下除了父皇,就是他了。

那么多的政务,有时候能够堆积如山,他们两个已经连续熬了几个夜晚,才堪堪处理的差不多。

现在好不容易得了一个空闲,他是真的想要稍微休息一下。

真的是太累了。

稍微纠结了一瞬间,朱标继续开口说道:

“父皇,这么多的政务,一下子全压在了我们两个人的身上,就算是铁打的身子,时间久了,我们也会吃不消的。

儿臣并不是想着偷懒,只是觉得,我们可以稍微的变通一下......”

“你说的对,虽然处置了胡惟庸,但是朝堂上所有的事情全都压在咱的身上,如果不是还有一个你,只怕咱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说在整个大明,马皇后说的话能够让朱元璋听进去,那么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太子朱标。

自从朱标出生的那刻起,朱元璋就对朱标抱着很大的希望。

当然,父子两人的感情也还是很好的。

“这件事得容咱好好想一想,毕竟刚刚处置了胡惟庸,咱也不想胡惟庸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一个丞相的权力凌驾于皇权至上,对于咱们大明的根基,肯定是不稳的。”

朱元璋想了一下,而后解释道。

在大明,无论是能力,还是政绩,比胡惟庸强的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打垮刘基后,胡惟庸更是过分的猖狂,贪污受贿,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甚至还挑战他的权力,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哪怕是官员升降,处决犯人,也从来都不经过他的批准。

而面对胡惟庸犯上的行为,朱元璋一直忍耐很久。

处置一个胡惟庸很是轻松,但是让朱元璋忌惮的事胡惟庸背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在他的认知里,丞相制度过于限制了他的权力,而整个大明的天下都是依靠他自己能力挣来的。

可偏偏有人要来和他分走一些权力,这怎么能是他容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