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第827章 反复小人

吕蒙摇了摇头,论起对周瑜军事才能,那吕蒙是十分佩服的,毕竟作为吴国的将军,吕蒙也曾经跟随周瑜随军出征,打过好几次胜仗。

但是现在的周瑜比起当年刚刚入仕吴国时,少了一分随性洒脱,多了一分忧愁无奈,这让吕蒙也疑惑不已,就算现在孙策和孙权有所争斗,但尚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孙坚说明白让谁登基,另一个人就将毫无机会,至于那些依附的文臣武将自然会抽身后退,所以比起魏国,吴国的情况明显好很多,也不知道为什么周瑜一直被这种事情所烦恼。

而且对于周瑜的这个设想,吕蒙也知道根本不可能成功,孙坚在刚刚立国的时候,就得到吴国这四大家族的倾囊相助,此时世家的关系早已经根深蒂固,别说周瑜一个大都督了,就算是加上孙策又怎么样?

不过很快,吕蒙的视线就被演武台上的一人吸引走了,不止是吕蒙,就连太史慈、周瑜、骆养性,哪怕是项开都看了过去。

原来在这演武台上,其中一人仅仅两招就将对面一人打翻在地,而负责维持秩序的宿卫军连忙赶过去查看,发现被打倒在地的那人已经晕倒在地。

项开皱了皱眉,刚刚他的出现虽然让台下七十多个人几乎都对他产生了情绪,但是项开可没时间一一查看,所以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的能力值,结果这个人居然两招就打倒了一个武力值至少在60以上的人,如此看来此人有可能是二流武将,甚至一流武将。

“此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武艺,倒是块璞玉啊。”在场众人里就属澹台誉的武艺最强,而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擅长教授武艺,毕竟演义小说里他可是李存孝的师傅,正因如此他一眼就看出那人的不凡之处。

“宣明,此人姓甚名谁。”项开叫来谢晦道。

谢晦笑着说道:“陛下,此人名叫徐龛,此人不是世家出身,也是这一批楚学宫里为数不多平民百姓出身的学子,不过此人武艺当属这一批学子中名列前茅的存在,但是其他方面都要弱很多。”

“当前检测到二流武将徐龛,武力86,统率67,智力45,政治22,性格:反复。”

听完系统的介绍后,项开皱起了眉头,这个徐龛,项开并不知道他在历史上的作为,但是有一点项开可以确定,那就是此人绝对篡改了年龄。

一般来讲,除了某些天纵奇才,大部分人一直到二十岁时,他的能力值依旧可以继续提升,区别只是在于多和少而已,但问题是这个徐龛,他的能力值居然已经不能提升了,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他已经超过了二十岁。

而且此人的性格居然是反复,那就说明这小子随时可能反叛,这让项开不由得好奇起来此人在历史上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情,才能让系统赋予他反复的性格,要知道到现在为止,项开麾下好像还没出现过这种性格的人。

而在看完了此人的人物小传后,项开这才了然,此人本事不比吕布,但论起人品,恐怕比吕布这个三姓家奴还要厉害。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徐龛便收拢了数千流民为祸一方,在兖州一带劫掠百姓,这倒是跟吕布有些相同,当时吕布也在陈宫的拥护下担任兖州牧。

不过徐龛跟吕布可不能比,最终他也只是割据了泰山郡而已,既然泰山郡已经被占领了,当时的西晋朝廷实在是捉襟见肘,索性封徐龛为泰山太守,也算是变相的招安。

在追剿叛将周抚的战斗中,徐龛和刘遐联手对敌人,号称骁勇善战的徐龛确实有两把刷子,将周抚打的落花流水,最终徐龛麾下战将于药斩杀了周抚,但是后来朝廷论功行赏,居然认定刘遐为头功,这让徐龛火冒三丈,干脆就造反,自立为兖州刺史。

而徐龛据守泰山,又夺取沂水,一战大获全胜,斩杀晋军数千人,随后晋元帝当然坐不住了,又考虑到徐龛骁勇善战,指挥有方,所以派蔡豹、侯礼、刘遐、段文鸯等多位西晋宿将讨伐他,再加上后方还有后赵的石虎在袭扰,徐龛怕了,于是果断再次投降西晋。

结果还没几个月,徐龛再次反叛,而反叛的理由居然是认为西晋孱弱,不足以让自己投降。

虽然徐龛这么认为,但无论如何兵力的差距就摆在这,所以他直接修书一封给了石勒,想让石勒前来援救,石勒早就看出徐龛是个什么货色,所以只是敷衍的派了几百兵马救援。

而且来救援的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史书上甚至说率兵来救援徐龛的王伏都淫人妻女,徐龛当然忍不了了,直接全歼了来支援的王伏都兵马,然后再次修书一封给西晋朝廷,想要投降。

晋元帝司马睿看到这个降表那肯定火大啊,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吧,所以马上命令大军继续进攻,誓要杀了徐龛。

前有狼,后有虎,石勒听说自己麾下将军王伏都被杀后,那也是火冒三丈,马上命令石虎率兵四万,也要杀了徐龛。

徐龛也算个能屈能伸的家伙,马上派人护送自己的妻子儿女到石勒占据的地方,美其名曰为人质,请求投降,石勒最终同意了。

说到这,徐龛已经反复投降了四次了,但还没完,又过了几个月,当时已经是兖州刺史徐龛,再度归降东晋,而且至今不知道原因,或许他爱上了这种反复横跳的感觉。

而这一次,徐龛再也没有机会了,在被石虎围困了一年半以后,最终他被生擒活捉,至于他被活捉后的结局,项开只能摇摇头,这种死法当真是天底下最惨之一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徐龛也确实是个人才,堂堂正正的二流武将,这已经算得上可遇不可求了。

而其余的文武大臣自然不清楚徐龛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再加上徐龛的表现确实十分出色,所以自然引起了一阵哄抢。

六扇门、宿卫军、御林军、兵部,就连吴国的太史慈也很是称赞,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向项开把他要过来。

不过项开却有些尴尬,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排这个家伙,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是来到了九州世界,项开也知道徐龛这个人极其容易变节,但他却不能说出来,更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事情就禁止徐龛入朝为官,这样只会寒了自己人的心。

所以项开决定了,如果徐龛这家伙真的身居高位了,项开肯定要派六扇门的缉事密探盯好他,免得真的像历史上那样反叛了,这样项开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另一边,众人对徐龛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而徐龛看到这一幕后自然也是十分激动,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封侯拜相的那一天了。

“几位大人,陛下之前就说过了,我六扇门可以优先挑选二十人,现在我六扇门拢共就挑了一个人,你们何必还要和在下争夺呢?”骆养性无奈的说道。

说罢骆养性还看向了项开,他希望项开能帮他说话,毕竟这是项开之前承诺过的。

不过项开却是闭上了眼睛,凭心而论,项开可不想让徐龛去六扇门,毕竟六扇门内机密实在是太多了,况且以徐龛的能力,他去六扇门,估计也就只能当个追风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