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胃口就好。心情好,运气也好。

  在经营了河朔五郡近一年后,鲁元公主终于等来了西域诸国“复国”成功的好消息。

  当初她派人去西域埋下的那点种子,撒下的一点星火,终于在匈奴连战皆败的颓势下,楼兰、乌孙、呼揭等国趁势而起,成了足以烧毁匈奴后院的熊熊大火。

  冒顿单于在带兵返回王庭后,就因伤重不起,匈奴内部就先乱了一通。

  当初他就是靠着鸣镝杀父,夺取单于之位,只因手段残暴势力雄厚,其他部族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服从他的指挥。

  而在这种胜者为王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头狼一旦露出颓势,就有无数想要上位的恶狼冲上来。

  更何况,还有个没有对手也要给他们制造对手的大汉皇太女在后面搅风搅雨,让原本就因为南征失败的匈奴各部族更是火上添油,暗潮涌动。

  一开始冒顿单于还以为汉人居然又用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阴谋诡计,绕道自己背后去偷袭王庭,肯定是有内鬼带路,否则就以汉军的实力,在大漠中根本找不到王庭所在。

  等他回到王庭,看到被烧得面目全非的老窝,再找到幸存者一问,只说当时被人夜袭,根本分不清来攻打的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还是其他西域小国之人,稀里糊涂地战败,稀里糊涂地被烧杀劫掠一空,就只有寥寥无几在外围的人见势不妙立刻逃走,才侥幸活了下来。

  冒顿问来问去,愈发觉得其中有诈,活下来的人根本没听到敌人说话的声音,而当时在自己军中大喊着王庭被毁的人,分明说的是匈奴语。

  他本就疑心甚重,当初怀疑父亲头曼单于要改立后妈所生的弟弟为继承人时,就不惜拿自己的爱马和妻子做猎物来试探手下的服从力和忠诚度,最后才能弑父夺位,将后妈和弟弟以及所有反对过他的人都杀得干干净净,可以说是绝对宁杀错不放过的践行者。

  他一旦起了疑心,就怀疑身边所有的人,杀机一动,那些跟着他多年的老人自然就有了感觉。

  以前他们跟着冒顿杀人,自是无所不应,可现在冒顿怀疑到他们身上,按照某些神秘人传来的消息,今天冒顿杀一人,你旁观坐视不理,明天又杀一人……等到有一天,屠刀落到自己身上时,就同样无人替你出头。

  更何况,不趁着冒顿此时伤病虚弱动手,难不成还等他好了跟大家算旧账?

  说不定,冒顿单于就是以此为借口,想要趁机清洗他们这些曾经与他一起弑父夺位的“功臣”,就像汉朝那边的高祖皇帝一样,杀了他们,便可将他们的部族势力收到自己手里,以弥补在南征之战中损失的兵马。

  这个推测合情合理,让各部族头领们深以为然,于是……先下手为强?谁知消息走漏风声,冒顿单于果然在他们手下安插有奸细,他们这边才刚一动手,冒顿那边也跟着动手,混战之中,敌我难分,又有些在里面搅合着引导方向的,最终等混战过去后,各部族损失得七七八八不说,冒顿单于也死于乱军之中。

  而此时,他的儿子挛鞮稽粥现在还是个六七岁的孩童,在混战中被母族带走,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有机会成为匈奴最强大的老上单于。

  不论如何,原本历史上这一次和以后那些被送去匈奴和亲的宗室女子,再也不用背负着大义的责任,将自己的青春、尊严和生命消耗在这苦寒的漠北之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鲁元公主自己不愿和亲,也不愿其他宗室女代替自己去和亲,本该是朝廷做的事,却将责任压在一个个年少的弱女子身上,美其名曰两国交好,结亲睦邻,不过是块遮羞布罢了。

  如今匈奴溃败,漠北大乱,短期之内,都无法形成对大汉的威胁。

  而在此期间,正好是大汉经营西北的好时机。

  看过汉武帝的相关视频后,鲁元公主和吕雉都深以为戒。

  低头和亲固然不可取,穷兵黩武亦不可取。尤其是像汉武帝一样,借着文景之治攒下的家底,趁着有卫霍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手时,进攻匈奴是无往不利,可武将就算再天才,也经不起他那样好用就使劲用,卫霍去世之后,汉武帝再征匈奴就四战三负,终于退回防御阶段,再无力像从前那般经营西域。

  结果拖垮了国内的经济,加赋加税,人口锐减,成就了武帝的威名,却埋葬了无数人的性命。

  从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到汉武帝的北征匈奴,以及后世的历朝历代,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文明的最大威胁,甚至几度中断中原文明的发展,反反复复无休止的征战劫掠,成为一部用鲜血写就的边疆史。

  如何治理边疆,经营西北,是几千年一直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次两次胜仗就能解决的。

  好在,第一批迁徙移民到北方五郡的百姓,已经有了第一次开荒耕种的收获。

  河朔五郡基本上在后世的陕甘一带,本就是土豆的高产区,哪怕这里的土地不如中原肥沃,可亩产近千斤的收获依然让所有的新移民们震惊了。

  在关内人均授田不过五亩,税赋还要高一倍的情况下,五郡不分男女授田二十亩,税赋减半不说,还能有这般高产的粮食,足以让这些为了一口饭而不远千百里求生的百姓感激涕零。

  更何况,鲁元公主不仅让人教他们开荒种田,给他们发放种子和农具,这些都算在官府安置费用里,在他们收获后按比例偿还。

  有借有还,也避免了一些好逸恶劳想要投机取巧的混子从中谋利,只要肯安心开荒耕种的,都会有收获不说,还有人指导他们储存这些特殊的高产粮食,让他们知道,原来这些土豆,可以做菜也可以做主食,还可以做成土豆粉晾干储存,比稻麦粟的吃法更多。

  这些土豆虽然生产期短,但不能连续栽种,否则会导致产量下降,消耗地力。鲁元公主安排的农政官就指导着百姓们种植黄豆大豆,既可以肥田,又能榨油,豆渣还可以用作饲料,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鲁元公主来说,安置了关内迁来的移民耕种之外,更重要的是让那些从关外救回来的百姓们开牧场。

  这些曾经被匈奴掳走的百姓,能活到现在的,几乎都是九死一生,大多都落下了残疾或者被黥面烙印,哪怕被救回来,也不愿再回故乡见故人。

  甚至有些极端的宁可一死,也不想见人。

  像王粟娘这样曾经在疯狂边缘徘徊过又被女儿拉回来的,都算是心理强大的。

  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里,鲁元公主就干脆安排他们自行开办牧场,自己组织放牧,远离村镇和人群,由边军巡逻保护,然后养出的马直接交给边军,以获得他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

  毕竟这些年他们被掳走后在匈奴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更重要的是,很多女子也像粟娘一样,生下了带有匈奴人血脉的子女,既不能带他们回去,又舍不得放弃,便选择了留下。

  还有一些本是西域其他小国的百姓,被匈奴打败后成为奴隶,也跟着一起被带了回来,这些人和匈奴战俘不同,但在匈奴手下过的日子也十分凄惨,到了这边吃上饱饭后,有的干脆留下入籍跟着一起养马,有的则经过“培训”指导后,带着一些大汉丝绸布匹回西域去了。

  在冒顿单于死后,匈奴各部彻底散伙,朝着西北方远遁而去,鲁元公主便将大汉的边城防御范围再度拓张,除了不断屯田、驻军、推行大汉政令外,还比原本的历史线提前了一百多年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各国事务。

  西域诸国唯有得到大汉王朝的册封,才能正式成为属国,享受西域都护府下的各种优惠政策,那些曾经想要取代匈奴的乌孙、大月氏等国,只要冒头就被打败,便再无人去挑衅大汉在西域的地位。

  反倒是那些早早就听从大汉领导和管理的小国,在跟汉人交易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实惠,也乐得听从西域都护府的管理,由他们派遣官员,自然也能享受他们的保护,反正谁来他们都一样要纳粮交钱,跟着大汉总比原来被匈奴和乌孙人压榨的日子过得舒服。

  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渐渐消失,变成了西域都护府下设的郡县,一些倾慕中原文化的贵族干脆搬去了朔方城中,那里已经仿照长安开办了郡学书院,请来了关中大儒们前来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族人前来定居。

  加上开放的榷市,充足的物资,不过短短几年间,河朔五郡就迅速地发展起来,朔方城也成为西北第一大城,比原来的规模足足扩大了十倍有余。

  新的粮种,除了土豆和红薯之外,还有棉花也开始在西北推广种植,让西北的百姓,不知不觉间改变了生活方式,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乐业,谁也不会再因为谁的眼睛颜色、鼻子高低、模样古怪而受到歧视,大家更关心的是自家的收成,能不能再起座新屋,能不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

  至于原来是汉人还是西域人,关内移民还是关外难民,已经无人在意。

  反正,现在和以后,大家都是汉人,是大汉的子民。

  陈曦羡慕地看着和窦长君一起纵马塞外,踏过辽阔草原,苍茫戈壁,去看长河落日,去看异域风光,顺便还开疆拓土,成为有史以来过得最恣意快活的皇太女的鲁元公主,感叹地说:“这——才是公主应该过的日子啊!”

  想想那些捂着臭烘烘皮毛的和亲公主,嫁给那些又老又臭的匈奴单于,老单于死了还要嫁给继子……除了解忧公主历经四朝三嫁活了七十多岁终于回国之外,其他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归故土。

  就连有着“落雁”美名的王昭君,也嫁了两次,第三次不愿再嫁,便寡居“郁郁而终”。

  幸好,从吕雉登基开始,鲁元公主打开了公主们的新格局,改变了和亲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哪个女孩,不想做个小公主呢?”陈曦数了数这次直播改变历史收获的生命值,突发奇想:“系统啊,既然我收获的信仰值已经能折算成七八十年寿命,那我可不可以申请保留青春,做个不老的小公主呢?”

  系统:“呵,人类,果然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啊!”

  陈曦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人类没有得寸进尺的**,全都当摆烂的咸鱼,那社会怎么进步?未来怎么发展?怎么会有你们这些先进的智能科技?穿越时空开辟平行世界你都能干了,帮我保留一下青春活力有什么不行?总不能给了我能活到一百岁的生命,最后却让我不能吃不能动智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衰老等死?那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系统:“想要活得长还想活得年轻,要求还真多……你不如去跟八十多岁的武则天聊聊保养?”

  陈曦眼睛一亮,“对哦,我该去给武则天投放直播视频了!该给她播什么呢?”

  “就给她看看——安史之乱吧!让她看看身后儿孙们如何毁了她的心血,让女帝之说从此断绝……”

  证圣元年正月十六,薛怀义火烧“天堂”,看着里面按照则天大帝容貌所造的巨型雕像被熊熊烈火吞噬,纵声大笑,全然不顾火势已经开始向着明堂蔓延,火焰冲天而起,照得整个洛阳城犹如白昼一般。

  “陛下!陛下你再看看我……”

  “轰隆隆!——”

  他痴狂的话语忽地被震天雷声打断,数道雪亮的霹雳从天而降,其中几道正好落在了熊熊燃烧的天堂楼阁之上,将其劈得粉碎,几乎在刹那间化为飞灰,原本要蔓延开来的火势,竟然为之一窒,消弭在雷火之中。

  而刚刚还在狂笑狂吼的薛怀义,几乎已被劈成了焦碳,却还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忽然出现在夜幕上的白色光幕,难以置信。

  “这……是什么?”

  光幕上很快出现了画面,那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注1)”——

  【这是自以为打造开元盛世,超越祖母则天女皇的李隆基,因他的怠政和朝□□败引发的安史之乱,导致长安失陷,唐朝自此由盛转衰,再不服万邦来朝的大国气象……】

  正式登基称帝才五年,改国号为周的女皇武则天,看着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块天幕展示的画面,到“唐朝”由盛转衰一语,皱起了眉头。

  “李隆基?是李旦家的三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