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189章 皇子命名仪

  ——山海关——

  赵希言初到山海关短短几月内就遭到岛夷的多次入侵,与关城内将士共同御敌。

  在山海关守备的教导下学习城中防御器械的使用,关城坚固,岛夷登录而无法攻下,然沿海百姓却因此受难。

  而今与一支交大的海匪达成了协议,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每年供其粮食、衣物、炭火以及弹药,便能为朝廷效力,在渤海一带的海域护卫。

  且朝廷发下布告,凡有投诚归降着,既往不咎,经此之后,山海关以南的海域逐渐安宁。

  短短几月,赵希言的脸如历经沧桑,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如今在关城内与将士同吃住,日常都会在衣服内穿着甲胄戒备,网巾裹住的额头上还露出了几根零散的碎发,被风吹拂着。

  海上的风极大,在赵希言憔悴的脸上,干净白皙不复存在,同时还多了一道与岛夷用刀剑拼杀时留下的疤痕,就在右半边的侧脸上。

  山海关离应天府遥远,就算接受到朝廷的加急文件也需要几日的时间传达,而京城的消息,多由商人带往,山海关有通往海域与东边的商贾,他们从大明运送货物至各个岛上与朝鲜交易。

  因赵希言的招安政策,使得海运再次被利用起来,极大的缩近了走陆路时需要翻山越岭的路程,这也使得一些商人对此尤为感激。

  附近居住的百姓与贱民的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赵希言依旧没有办法替这些罪人之后消除贱籍,也不能让他们上岸进入城中生活。

  被赶到海边的罪人后代,如流离失所的难民一般,艰难度日,除了吃饱之外,她们唯一祈祷的就是疾病,一旦遭受病痛折磨,大夫不会过来医治,也不敢跨越阶级行善,他们便只能等死。

  但燕王的到来,无疑是一道曙光,每隔一段时间赵希言都会买来食物亲自分发到这些贱民手中,同时还会请来城中的大夫,以燕王的名义作担保,下令让这些医者安心为贱民诊治。

  久而久之,受病痛折磨的贱民还会跑到关城楼下叫唤,寻求燕王的帮助,因为只有燕王不会见死不救。

  而一早接到诏令不得插手贱民事物的山海关守备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手无寸铁的贱民仇恨将他们驱赶至此,剥夺了他们生存权利的皇帝,但却对其子无比敬重与爱戴。

  因为常年居住在海边,风大潮湿,又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这里的疾病率远超陆地数倍。

  每次赵希言过来,原本死寂的海边就会变得异常热闹,孩子们喜欢围绕着她,这位随和的皇子,并没有因为身份的悬殊而看不起这里的人。

  相反的是,每逢有人饿死或者是病死,她都会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这里也是大明朝的土地,他们生活在国土这里,就是我大明的百姓,而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饱受磨难而无能为力。”

  以赵希言一人之力,并不能改变什么,一座破木屋内,海风呼啸,席卷着修补过的屋子,众人围在屋外,一名花白胡须的大夫用纱布蒙着嘴鼻在为榻上的病人看诊,几刻钟后,“燕王世子,恕草民无能为力,她的病已深入骨髓,药石无医,恐怕过不了今夜了。”大夫背起药箱后摇头离开。

  赵希言看着榻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这是她第一次闯入此地,第一个见到的人。

  那个时候是寒冷的冬日,衣衫褴褛的孩子,趴在父母的尸体前颤哭。

  因为疾病与饥饿,使这里的人都不长寿,孩子的夭折率也是陆地的数倍。

  赵希言抱着小女孩来到常来的一块礁石处,她清楚的看到礁石上有石子的划痕。

  歪七扭八写了两个极为简单的字,若不是因为上面写的字是她所教,也是她为怀中女孩所取的名字,恐怕她也是认不出来的。

  孩子没有名字,但却会说官话,很显然父母或者祖辈是来自京城的宦官之家。

  看着礁石上的两个字,赵希言坐在礁石上面朝大海,抱着怀中奄奄一息的孩子,内疚与自责让她痛苦不已。

  “姐姐。”

  忽然怀中传来孱弱的声音,换做平常,小姑娘这样叫自己她定然是会制止的,但今日她没有,不是因为周围没有人。

  赵希言忍着泪水点点头,小姑娘吃力的抬起小手,在她右脸的刀疤轻轻摸了摸,“姐姐,……我看见娘了……我是不是也要和小伍他们一样,快要死了。”

  赵希言撇头,强忍着泪水,“不会的,郎中说阿钰的病很快就会好的。”

  但死神并没有放过这个被病痛折磨了数月的小女孩,它像往常一样,每天都会带走许多人,许多孩子。

  只要朝廷的禁令一天没有解除,她们的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那么死亡就会随时降临。

  明章与护卫站在远处的岸边,看着主子抱着小姑娘痛哭,不禁叹了一口气,“先帝一朝的罪臣之后有成千上万之多,不单单是辽东沿海,仅凭殿下一人之力怎么可能挽救所有呢,就算是穷尽整个燕王府,也救不回这些孩子,况且即将到夏日了,这种环境,真怕会发生瘟疫,殿下心慈,定是舍不掉这些孩子的。”

  “现在还是亲王的殿下自然无力改变政令,可若将来殿下继承大统,废除这道禁令,不过是弹指间的事罢了。”护卫从旁道,“能否救这些人,就在于殿下能否继承大统。”

  “殿下是唯一的嫡子,大明不会有第二个继承人,但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明章皱了皱眉头。

  “大人,京城来消息了。”一名士卒走到二人身后。

  赵希言怀中的女孩儿渐渐没了呼吸,身体的温度也在慢慢流失。

  在辽东这段时间内,与她作伴的,只有这些被大明抛弃的孩子,自己能为她们做的,已尽了全力,但仍然无法带去光明,将他们从死神手中夺回,“姐姐答应你,总有一天,你们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回去。”

  ——

  此刻已是暮春,与清冷的山海关不同,整座京城都被皇子降临的喜庆所笼罩,前朝与内廷忙碌不已,因为紫禁城内正在为皇子举行命名仪。

  而在昨日,皇子命名仪举行的前一天,皇帝更是亲自前往太庙将选定的皇子名字告于赵氏宗祖。

  是日清晨,乳母将小皇子抱到西五所皇子的寝宫内等候,由皇帝派选一位侍奉自己起居的内夫人前往寝宫为皇子剪发。

  咚!

  钟鼓楼传来鼓响,便有太监连连对内呼传,“吉时到。”

  皇帝换上更为隆重的皮弁服御乾清宫,端坐在大殿内,由于内廷除了皇子生母便没有其他的妃嫔也没有中宫,本该由皇后带领皇子生母穿朝服行四拜礼的仪式,便成为了由皇子生母独自一人,向东而立,乳母将小皇子从西五所抱出,从乾清宫的西门进入大殿内,本该将皇子交给皇后抱着的仪式也变成了交给生母贤妃。

  贤妃刘氏经过月余的休养,又有太医院用各种名贵药材与补品为其调养,身体已差不多痊愈,只是气色上较常人还是差一些。

  太监唱赞道:“贤妃刘氏,敢用吉日,祗见皇子。”

  皇帝从御座上起身,迈步走到小皇子的身旁,伸手摸了摸小皇子的头,“汝生于吾家,天官赐福,今次赐名瑞,愿汝今后聪慧、勤谨、孝悌。”

  贤妃听后,抱着孩子楞了楞,因为皇帝的前两个儿子都是双字,“陛下……”

  “身子骨可好些了?”皇帝关心的问道。

  贤妃点头,皇帝便转身回了座上,她便不敢再多问,只是按照流程为自己的孩子继续命名典礼。

  “谢陛下赐名。”

  贺对之后便将皇三子赵瑞交给身侧恭候的乳母由其抱回西五所皇子寝宫,乳母离开后,贤妃上前朝皇帝行四拜礼,行礼时皇帝抬手,“你身子才刚好,这个礼就免了吧。”而后起身扶起贤妃,命名典礼便也结束了。

  ——山海关——

  即便京城有消息传来,他们也不敢上前打扰处于悲伤中的赵希言,呼啸的狂风卷起海浪,拍打在礁石上,沾湿了赵希言的衣摆。

  海边浪起,示意即将涨潮,观望的二人便不得不叫唤提醒,“殿下,要涨潮了。”

  赵希言抱着尸体回到关城内,将其葬在了可以看到内陆的长城脚下,“适才有在岸边,是有人来了吧?”

  明章与护卫站在她的身后,明章叉手回道:“爷,京城有动静了。”

  赵希言将手中的纸币悉数扔进了火堆中,烟雾顺着风向吹到了她脸上,呛了几口气后说道:“算着时日,贤嫔该生产了吧。”

  明章与侍卫相顾一视,“贤嫔于上个月早产,顺利诞下一名小皇子,如今已是贤妃了。今日……陛下在紫禁城内为小皇子举行命名仪。”

  赵希言听着明章的转述,神情十分淡定,开口问道:“哦,皇子叫何名,这样的喜事,山海关怎么没有消息呢。”

  “许是山海关距京遥远,又或是守备大人得到消息,不想殿下你伤心吧。”明章道,“小皇子的名字要明日才会颁布天下。”

  “皇子降生是大喜,不是么?”赵希言道,“自此世间又多了一个生命,我为何会伤心呢?”

  作为长兄,自己多了个弟弟,皇帝却不派人告知,也没有将她召回,可见皇帝也明白赵希言的心思。

  赵希言将墓地清理后准备起身,一名山海关的守关士卒匆匆找到了她,“燕王殿下,关内有人找。”

  赵希言起身,“什么人?”

  “他自称是从京城来的。”士卒回道。

  ——翌日——

  命名仪举行后,皇帝于次日身着朝服御奉天门,将事先写好的受敕传谕礼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天佑大明,福泽宫室,今赐皇三子睿名,赵瑞,布告中外。”

  “着诏宗人府,于修玉牒时将皇三子睿名加入。”随后由通政使司颁诏天下。

  【作话】

  贱民这种在明朝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