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139章 鞑靼

  一阵微风拂过绿衣, 卷起边裁齐整且干净的下摆,拱手作揖的人比起下车所穿衮龙袍的年轻人,其气质有所不同, “风波水火,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朋党之祸, 与国家相始终,昭奉王命, 亦为天下苍生救得明主,又岂敢言其辛苦。”

  赵希言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若要说明主,若无当年之政变,兄长才是大明未来之主。”

  张九昭摇头,状投上虚报年岁的他,已至而立之年, 却依旧唇红齿白,脸上干净得没有一点东西, 让人辨不清年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该来的总会来,也许今日的结局, 于我而言才是最好的归程。”

  赵希言明白张九昭的意思, 低头笑了笑,“倒也是,人的野心是由私心而变,不会因为君主的变动而变, 但或许对上明主,胜负也就不一定了。”

  张九昭再次作揖,“既世子已安然至鞑靼,昭这便要返京了。”

  “返京?”赵希言诧异。

  “昭还有未完成之事。”张九昭回道。

  “京城如此时局,先生回去岂不危险?”赵希言担忧道。

  “臣与世子不一样,臣有这身公服傍身。”张九昭道,“昔日多亏有燕王相助,得还此身,大仇尚报一半,是为报恩,也是为己报仇。”

  赵希言思索了会儿,未做阻拦,“言,相信以先生的足智多谋,定可脱险,安然归来。”

  张九昭再次作揖,旋即提起衣摆登上一辆马车,赵希言拱手相送,“祝先生此去,一路平安。”

  张九昭坐在车内,掀起车帘道:“王妃很是想念世子,世子当先回一趟北平府,莫让王妃挂念太久,忧思成疾。”

  “我知道了。”

  “驾!——”

  马车缓缓驶向远方,赵希言轻呼了一口气,至此,她入京的目的彻底达到,甚至远远超出当初的预想,但也几次遇险,羊入虎口。

  望着遥远的南方,赵希言长叹了一口气,“父王那边也应该顺利吧。”

  风拂过脸颊,身后响起一阵清脆细微的金铃声,带有一点点淡淡的花香,赵希言回头,熟悉的人影引入眼帘。

  孛儿只斤·苏宁娜带着侍卫从宫内走出来到赵希言跟前。

  赵希言便向眼前这位蒙古公主作揖,“公主。”

  苏宁娜揣起双手在赵希言身侧游走了一圈,上下打量道:“燕王世子,百步穿杨,力可搏虎,怎还被一个小小的京城所困,做起了朝廷的质子?”

  这似打趣的话让赵希言颇为勉强的笑了笑,“言毕竟只是个凡夫俗子,数丈高的城墙,哪能说飞走就飞走呢。”

  “你可是燕王世子。”苏宁娜道,“有办法差人到我蒙古来求援,难道还跑不出一个小小的应天府么?依我看呐,你是被某人勾走了魂,不愿意出来罢了。”

  赵希言愣住,“什么?”

  “去年蒙古派遣入明的使者,可将京中所有事情都告诉了我,还包括皇帝宴请帖木儿王孙那一夜宫中所传出的事情。”苏宁娜回道,“据闻,这种事情在中原是大逆不道的,就连我们蒙古,也不敢兄妹姐弟之间胡来,世子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是我敢,”赵希言直言回道,“而是不得不。”

  “不得不?”苏宁娜不解。

  赵希言便指着左侧胸口,不加掩饰道:“内心所驱使,哪里又敢违背呢。”

  “你们中原人说话都喜欢拐弯抹角,不过你对于自己的情感,倒是承认的坦荡,”苏宁娜道,于是转身朝王宫走去,“跟我进去吧。”

  赵希言紧跟上前,忙问道:“可汗退兵了吗?”

  苏宁娜转身一边后退,一边开玩笑的逗道:“怕我兄长真的率军攻打北平府?”

  见人不回话,苏宁娜回身继续往前走,“哥哥已在返回蒙古的路上了,因此在大军还没有回来前我不能放你走。”

  赵希言顿住,随后跟上前谢道:“公主的恩情,言不会忘。”

  “大恩不言谢。”苏宁娜挥挥手,“再说了,这本就是我欠你的人情,如今还了,我也落得个轻松。”

  赵希言走上前,笑眯眯道:“一码归一码,恩还是要还的。”

  进入宫中,才发现殿内已备好了接风洗尘的酒菜,除了蒙古特有的整只烤羊外,还有一些赵希言极为眼熟的菜,其中一张桌案上还特地备了一双筷子。

  “你们北平府独有的菜,世子应是快有两年未见了吧?”苏宁娜道,“还是那位张先生与我说的。”

  赵希言瞧了一眼四周,有不少蒙古侍卫,于是坐下,抻了抻衣袖,拿起筷子一点也不客气的吃了起来,许是宫内菜品吃得腻了,再次尝到北平府的菜式与蒙古独有的肉,赵希言便一下没了吃相,狼吞虎咽了起来。

  “你慢些,又没有人跟你抢,”这一举动也让苏宁娜愣住,再见到燕王世子,就如换了一个人一般,“你这般,难不成是从地牢里出来的么,连一顿饱饭也不曾食过。”

  “好吃。”赵希言咽下一口正在咀嚼的肉,回道:“我所在之地,说是牢笼也不为过,吃不好也睡不好。”

  -------------->>

  ----------------------

  成德十四年夏末,鞑靼可汗率领大军佯装进攻燕国的都城北平府,随后宣布战败退兵。

  明廷得知后恐慌不已,连忙派遣使臣追问鞑靼之责,但未得鞑靼可汗召见,只派大臣接见与之周旋解释。

  “我朝对鞑靼信任至极,不仅给予钱粮布匹丝绸,更将燕王世子此等重要人质赠予,可鞑靼岂能出尔反尔,得到东西后就退兵?”明廷使臣斥责道。

  “蒙古以最高神明起誓,怎会出尔反尔呢,蒙古大军从塞外南下越过长城从代地一路攻至北,损兵折将不说,谁知燕王竟还在北平府藏兵十万。”鞑靼大臣道,旋即一副埋怨的指责之语又道:“明廷不是说燕王是倾巢出动吗?为何还有十万人马在镇守都城?”

  明廷使臣被突如其来的责问弄得不知所措,出使之前并没有人告知战况,“这…朝廷得到的消息确实是燕王派出了所有军队…”

  “屁!”鞑靼大臣大骂道,“难道明廷与燕王交战时,都不曾摸清对方人数,既然如此,便是你们诓骗我蒙古,害得我们打了败仗,折损的人你们要怎么赔?”

  “这...”

  鞑靼大臣盛怒之下将明廷使臣赶了出去,放声骂道:“叫你们的皇帝命人携厚礼到蒙古赔礼道歉,否则蒙古再不接见中原人。”

  面对鞑靼大臣的无理要求与蛮横,明廷使臣不知他们所言是真还是假,便也找不到话来对付,只得灰溜溜的回了国。

  鞑靼的食言,使得朝野上下陷入一片恐慌,被软禁在东宫的皇太子赵旭得知之后,大骂李氏党人误国,最后,朝廷只得寄希望于镇守在济南府的江阴侯吴达,为保京师,李知裕将剩下三十万人马驻扎在南直隶各州府以此拱卫京城。

  得了钱粮与过冬的棉被绸缎,蒙古大军撤离明国境内,一路向北班师回朝。

  “明国人真好骗,不费吹灰之力便平白让我们得了如此多好处,这下过冬的粮食就有了。”跟随鞑靼可汗出征的大臣们乐呵道。

  望着满载的物资,鞑靼可汗挺直腰杆骑在马背上,“明廷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慌不择路,这才使得蒙古有利可乘,但不得不说,燕王真是个可怕的敌人。”

  高兴的同时,鞑靼可汗也多了一层担忧,“穷途末路的明廷对上燕王,只怕是以卵击石,大明就要易主了。”

  “燕王再强,也已年过半百,即便将来登临帝位,可刚经历了战争的明国一定元气大伤,燕王便要收拾烂摊子,恢复元气,等那时,恐怕已经老矣,再想要对付蒙古,怕也是有心无力。”大臣道。

  鞑靼可汗点头,幸而自己尚在壮年,还有时间可以等待,他深知改朝换代最重要的是安抚人心,没有人会在天下初定时再动刀兵。

  大军班师回朝,鞑靼可汗回宫之前,有几名宫内的侍从与遣明的使者进到了他的行军帐内。

  “大汗。”大臣将手贴在胸前弓腰道。

  鞑靼可汗坐在一张鹿角虎皮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根马鞭,“燕王世子呢?”

  “燕王世子已经随公主进入了王宫。”大臣回道。

  “其人如何?”鞑靼可汗问道。

  “与传闻无二,喜酒好色,臣护送回蒙古,这一路上,他的嘴中总是离不开女人。”大臣回道,“既无燕王之勇,也无燕王之胆识与谋略,是个贪图安逸之人。”

  “有没有可能是故意为之?”鞑靼可汗疑心问道。

  大臣摇头,“这个臣不曾看出,不过燕王世子的确很是在意女子,臣入京城时,还听说了一件事。”

  “什么事?”鞑靼可汗问道。

  “明国自诩礼仪之邦,与我蒙古以强者为尊不同,他们以宗法定下规则,同宗不通婚已是千年的成文规矩,若有违背,则是天理不容,但...”大臣欲言又止。

  “说。”鞑靼可汗道。

  大臣弓腰,“但民间有传闻,说燕王世子喜欢皇帝的嫡长女晋阳公主,皇帝可是他的亲伯父。”

  “姐弟?”鞑靼可汗陷入沉思。

  大臣又道:“莫说是明国不允,就连蒙古也不容此等事发生。”

  鞑靼可汗摩挲着胡须,“我听闻明国的嫡长公主生得貌美,有着大明第一美人之称,你可见到本尊?”

  大臣摇头,“不曾。”

  鞑靼可汗从座上起身,背起双手来回走动,喃喃自语着,“父王给本王请的汉人先生曾说过历代汉人的亡国之君,几百年前曾有那么一位荒淫无度的皇帝,暴虐成性,不但与自己的姑嫂□□,就连亲姐姐也不放过,最后死于宫变。”

  忽然回头问道大臣,“你说这燕王世子日后继承了燕王之位,会不会也成为这样的亡国之君?”

  大臣再次摇头,鞑靼可汗便从行帐内走下,骑马赶回王宫,“就让本王亲自会一会这个燕王世子,看看他究竟长何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0-22 17:33:00~2021-10-23 13:41: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弃子 6瓶;拱手河山为卿一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