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132章 赵旭

  ——乾清宫——

  李皇后身穿翟衣, 头戴凤冠端坐在乾清宫大殿内,为送将士出征,官员们进出乾清宫, 准备相关事宜。

  “殿下, 吏部尚书李知裕求见。”

  李皇后招了招手, “让他进来。”

  李知裕穿着公服持笏走入殿, 拱手道:“皇后殿下。”

  “出征事宜都已准备妥当吧?”李皇后问道。

  李知裕点点头,又道:“殿下, 如今吴达虽然同意出山,帮助朝廷剿灭叛贼,但是数十万大军尽数交与他一人之手,恐怕多有不妥,他是赵臣,焉能知道他是否会怪怪听命于现在的朝廷,听命于殿下呢, 虽已封为平燕将军,然兵符还在我们手中, 今日转交,臣想,是否可以另外安排李氏族人为监军, 一人持一半兵符,听朝廷调度, 以确保安全。”

  李皇后思索了一会儿, 又想起了那天夜里皇太子归来时与自己的话,“兄长的担忧,吾不是没有想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若是因监军延误战机,这...”

  “可是吴达此人桀骜,他既提出要陛下出现在出征前的军前,则说明其心向赵,若带领三十万人马投降燕王,反过来攻打朝廷,那李氏当真危矣。”李知裕力劝道,“此事是臣与族人商议的,为保李氏长久,太子殿下可以顺利登基,出兵之事不容有失,需得慎之又慎。”

  李皇后陷入犹豫,李知裕便再次道:“殿下,臣早前就曾找过吴达,他对于李氏极为憎恨,三郎随太子归来时也说了,吴达在屋中大骂李氏是乱臣贼子,不配进吴氏家门,他与燕王情谊深厚,纵然今上对他有恩,仍难测其心,若他真的灭了燕王,再倒回来又以清君侧之名灭了李氏,殿下觉得没了李氏的支撑,殿下独木一支,还可在这朝堂中一手遮天吗?”

  李知裕换了一种口气,“太子殿下已经长大了,他不再是那个稚子,他姓赵,总有一天会像皇帝一样,因为权力,连自幼爱护的亲生母亲,都可以囚禁。”

  李知裕提醒了李皇后,皇帝曾经的经历已是人尽皆知,与外戚争权,最后还要与生母争斗,太子如今品性如何,作为母亲她最是明白,但她也不能确保最后,权力之下,人心皆可变。

  “的确,三十万人马就这样匆匆给出去了,任谁也不能心安。”李皇后撑着额头,摩挲了一会儿,问道:“派谁为监军合适?”

  李知裕见李皇后突然开口问自己,又瞧着李皇后的眼神,深知其在试探,于是道:“监军一事,还请皇后殿下定夺。”

  李皇后脑子里转了一圈,随后挥手道:“那就让五郎去吧,他不是好钻研一些兵书么,让他到前线开开眼。”

  “是。”

  “陛下哪儿?”李知裕抬头试问道。

  “陛下哪里,吾会安排,你去协同司设监将卤簿仪仗准备好便是,余下的,无需多问。”李皇后道。

  “是。”

  -----------------------------------

  ——内殿——

  李皇后踏入乾清宫寝殿,龙榻上的皇帝脸色很是苍白,似无一点力气,太医正跪于榻前为其把脉。

  “陛下如何了?”李皇后问道。

  太医收回手,转跪向李皇后,颤颤巍巍的回道:“回皇后殿下,一切妥当。”

  李皇后挥手,“下去吧。”

  “是。”

  太医起身拿起医药箱退着离开,李皇后端站在殿内,低头望着皇帝,只见气色虚弱的皇帝死死的瞪着李皇后。

  “你都病了这么多年了,却还能一直熬着,我倒是十分佩服你的毅力,为了皇权损害了身体,又为了权力苦苦支撑。”李皇后走近一张桌案,上面放着折叠齐整的皇帝冠冕,黄色的盘领龙袍上绣着金线织盘龙纹,指尖轻轻滑过时,又萌生了另外一种想法,于是走近皇帝,“一会儿便会有人来给陛下更衣,我借陛下之名,调集各地卫军入京护卫,如今还要借陛下一用,来稳定我朝军心,好一举挫败燕王,不至于让你辛苦夺来的皇位再拱手相送,旭儿是你的儿子,若你还有点良知,便老老实实的出现在军前,鼓舞士气,否则军心一旦动摇,燕王攻入应天,不仅旭儿继承不了皇位,就连你的诸子,怕也会尽死于此次战役之中,只要你与你的儿子都死了,燕王作为你的亲弟弟,就能名正言顺的继位,他再将所有罪推到我的身上,成就他的美名与霸业。”

  皇帝听到李皇后的话,神色变得安定了下来,眼里的怒火也慢慢消散,也许此刻,皇帝正在思索着李皇后的话,亦或是回顾自己的平生。

  李皇后转身离开,对着殿外自己所安排的人道:“给陛下梳洗更衣。”

  “是。”

  李皇后出去后回头瞧了一眼殿内,似乎仍然不放心今日放皇帝出去参与阅兵,“来人。”

  “殿下。”

  “将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唤来见吾。”李皇后吩咐道。

  “是。”

  ----------------------------------------

  ——神策门——

  三军集结在皇-->>

  城神策门外的玄武湖畔,五军都督的将领皆聚齐,吴达身着戎装骑马在最前,皇帝亲临阅兵之前,他便向众将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本帅是平燕将军吴达,先父江国襄烈公,仗先父之英明与陛下赏识,袭封江阴侯,尔等有听过吾名的,也有不识得吾的,今日吾为元帅,与众将士一心,保家国太平,紫微星已定,皇在中枢,藩王无诏举兵是为反叛,不忠之人,必也无信,我等将士,忠君爱国,誓要逆贼斩于城下,天佑大明,国祚永昌。”

  “天佑大明,国祚永昌!”

  一阵山呼声在玄武湖旁传出,湖面原本平静的水泛起阵阵涟漪,与此同时,皇帝的御驾正从北安门由金吾卫护送着驶向皇城太平门。

  陪同的文武百官等候在乾清门外,皇太子赵旭身着赤色的衮龙袍进入乾清宫大殿。

  “娘。”赵旭唤道殿内安坐的李皇后,“父皇呢?”

  “宫人正在替陛下宽衣。”李皇后回道。

  话音刚落,皇帝在李皇后所安排的一众内侍与宫人的搀扶下从乾清宫寝殿内走出。

  这是自皇帝病来,赵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皇帝被李皇后软禁在乾清宫期间,皇太子赵旭从未来探望过,如今再见到父亲时,赵旭眼里再没了以往的唯唯诺诺,而是异常坚定的拱手,旋即屈膝一拜,“臣,皇太子赵旭,请圣躬安。”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皇太子,眼里已没了从前的懦弱与胆怯,彻底变成了一个既陌生,却又是自己一直所希望的继承人。

  此刻,皇帝无力与苍老的眼里充满了哀伤与悔恨,似在为自己的偏心与固执而后悔。

  “起来吧,你爹爹如今不能说话了。”李皇后搀扶起赵旭。

  赵旭起身,“让臣护送陛下前去玄武湖阅兵吧。”

  李皇后点头,“也好,你是储君,也该担起一份承担天下为父分忧的责任了。”

  于是皇帝在幼子的陪同下,被众人扶上辇,由十几个太监抬着走出了乾清门。

  众臣见到皇帝容颜,早在之前,便有尚衣监的内使与宫人入内为皇帝上好了妆容,将那白皙无气血的面容所遮掩掉。

  众臣见皇帝安然,于是纷纷激动的跪下,集体叩拜道:“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皇帝靠在辇上,双手搭在扶手上不能动弹,他只能以闭眼示意,诸臣纷纷抬手用公服袖子拭泪,旋即起身跟随着一同出了宫。

  至外廷,皇帝身侧围着的宫人内侍又将其扶上了司设监所准备的大辂内静坐,跟随在侧的皇太子赵旭并未回到自己的金辂,而是随于皇帝身侧一同进了大辂,李皇后则登上后头属于皇后的安车。

  在都知监导引清道之下,皇帝的卤簿、仪仗队向玄武湖浩浩荡荡出发,街道两侧有禁卫组成人墙,百姓们跪伏在人墙之外,不少人大着胆子将脑袋抬起,眼见皇太子赵旭就陪同着当今皇帝赵括坐在极尽奢华的大辂内,皇帝的出现,破灭了民间的种种猜测。

  “陛下让皇太子陪同,看来是真的选定了大位的继承人。”

  “齐王都出了那样的事,不传位给太子,还能给谁呢?”

  父子坐在大辂内,皇太子就坐在皇帝的旁侧,这是第一次父子同乘,也是赵旭第一次靠父亲如此之近,“爹爹后悔吗?”

  赵旭望着车帘外叩拜的百姓,忽然开口问道,但他没有得到皇帝的回话,于是自顾自的笑着,“你总是以我年幼,主少国疑,不能肩负国家的重任为由,想将大哥更换为新的太子,我本也没有想过与大哥争,大哥是个好人,与你不同,”赵旭侧头望着正盯着自己的父亲,“你不爱我,也不爱大哥,你不爱任何人,你只爱你自己。”

  父子二人的眼眶几乎同时湿润,赵旭说着说着便开始发颤,旋即一笑,对着皇帝颤道:“本可不必如此,可是爹爹,你却将我硬生生逼成了另一个你,让我...踏上了你曾走过的路,甚至更为坎坷的路。”

  皇帝紧闭起双眼,泪水顺着褶皱的眼角缓缓流下,如今的赵旭,不光是面临着燕王的造反,还有李氏的威胁。

  队伍抵达玄武湖,大辂缓缓停下,赵旭望外看了一眼,旋即擦了擦眼角调整好心态,又替皇帝再次整理了一番仪容,用瘦弱的身躯将皇帝搀扶起,又在其耳侧小声道了一句,“儿是赵氏子孙,绝不会将大明的社稷送与外姓臣子。”

  正要搀扶出车屋时,皇帝却死死攥住了赵旭的衣袖,感受到力道的赵旭便抬起头,只见皇帝正盯着自己,随后垂下无力的难道搭在赵旭的肩膀上,凑近耳侧蠕动着双唇。

  寒风从玄武湖的湖面向大辂吹来,拂向僵持的父子二人。

  赵旭瞬间愣住,他瞪着湿润的双眼久久不语,一直到底下有太监的催促声传来了。

  “陛下,仪仗队抵达玄武湖,该去阅兵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最像皇帝的是幼子,城府很深感谢在2021-10-14 15:30:56~2021-10-15 14:04: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海星河、莫sir 10瓶;弃子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