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女世子【完结】>第87章 圆审(君莫亭【江屿】为你整理)

  ——乾清宫——

  胡文杰快马至宫门, 皇城门虽开,但宫城门要比皇城门晚开,故而此时的宫门依旧是关闭的, 胡文杰只好于宫门外静静等候着。

  哐!——一声洪亮的钟声从紫禁城内传出。

  就在晨钟敲响后, 宫城正南面,一匹快马从洪武门内的千步廊疾驰而出, 沿着御道一直北上至午门外,下马取出腰间的牙牌,一路狂奔至监门跟前示出, “宗人府有要事急呈天子。”

  此时天刚拂晓, 天边交接处一道白光划破黑暗, 黎明只在东方的海岸, 大陆依旧一片漆黑, 在昏暗的宫灯照耀下, 二十四衙门的一群官员与太监来去匆匆。

  至乾清宫,胡文杰放下脚步踏上白玉阶梯,“高监。”

  “胡大人是来禀报消息的吧, ”高士林道, “昨儿陛下一宿未睡, 就是在等胡大人的消息呢。”

  话毕高士林便转身跨入殿内,朵殿内,有一道阻隔的屏风,皇帝正在里面更衣,“皇爷,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求见。”

  “让他进来。”屏风内的声音有些沉闷。

  高士林叉手应道:“是。”

  胡文杰遂理了理身上奔波一整夜而褶皱的飞鱼服,迈步跨入殿内,皇帝换好了一身衮服, 至殿廷中央的坐塌上坐下。

  尚衣监的宫人与内侍便一一从屏风内退出,又与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行过礼后悉数退出大殿。

  皇帝侧倚在坐塌中间的案几上,胡文杰上前跪道:“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叩见陛下,恭祝陛下圣躬金安。”

  “可查出什么?”皇帝端起一杯茶问道。

  “臣昨夜命人审了一夜,才从卫王贴身内使王怀民口中拷问出,卫王的确是命他囚禁了两个人,藏于京郊,王怀民亲口承认,自己擅书法,尤其是临帖,可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且又奉卫王之命伪造了书信,让那舞女栽赃给越国公府,至于那囚禁的两人是否真是那舞女的父弟,还需将人员带回盘问。”胡文杰回道。

  皇帝听之,脸色瞬变,啪!——大怒的将手中茶杯摔至地上,茶水于碎瓷片溅了一地。

  “陛下息怒。”胡文杰叩首道。

  “这几个逆子自成年后就从未让朕省心过!”不解气的皇帝重重拍着桌子起身,“高士林。”

  老太监闻唤,匆匆入内,又见一地狼藉,遂叉手道:“皇爷。”

  “将那舞女与卫王府相干人等一同带往大理寺,还有锦衣卫找到的那两个人也一起带去,召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法司会同六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重开越国公王振一案。”皇帝厉声吩咐道。

  “是。”

  带往大理寺的人选之中独独少了一个祸首,皇帝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将叉腰的一只手抬起,指着囚禁卫王的宫殿处,“圆审之前,让卫王先滚来见我。”

  “是。”

  胡文杰与高士林纷纷擦了一把冷汗退出,各自行事,于是锦衣卫押送着卫王府的人,与京郊外寻到的一老一少至大理寺,十二监的内使则出宫前往千步廊传召各部尚书与通政使及京城太平门外的三法司,于大理寺重开王振一案。

  就在二人刚转身出殿,转头便碰到了另一奉命守在宗人府内的内使,高士林止步问道:“宗人府出了什么事,如此匆忙,陛下正在气头上呢。”

  “出大事了,公公。”内侍焦急的回道,“宗人府内院消息,圈禁的那位被贬为庶人的宗室于今日一早,殁了。”

  “什么?”高士林大惊,遂不再多言,“你快些进去通报,莫要耽误。”

  “是。”

  于是内使快步入内,至御前跪伏道:“皇爷,宗人府急奏。”

  听着急凑的步伐,皇帝背对着转过身,深皱起眉头,“讲。”

  内使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战战兢兢道:“庶人赵均,于今日一早自缢于宗人府,送膳的内使发现时,人已经没了,只剩其妻携子跪在梁下哭泣。”

  皇帝听后驱身一震,旋即后退着一把坐下,低着脑袋沉默了许久,“此事属实?”

  “太医验过了,确是自缢无误,用的是帘帐,尸身如今就摆在宗人府关押宗室的庭院中。”内使回道。

  “陛下,卫王到了。”一内使至乾清宫大殿门前奏道。

  皇帝紧攥着放在案几上的拳头,按压怒火道:“宗人府的事先不要声张,命左宗正先行处理,安葬之事等圆审之后再做定夺。”

  “是。”

  宗人府通报的内使从大殿内出来,刚跨出门槛,便听得殿内一声摔碗的怒吼,“让他滚进来!”

  昨夜太医与卫王看过伤,敷了止疼的药,今日的卫王看起来气色已有好转,但行走仍然需要人搀扶。

  卫王松开搀扶之人,强忍着伤痛,挪着艰难的步子跨入乾清宫大殿,瞧见皇帝负手背对站在坐塌前。

  身躯高大的能将一切光芒掩盖,于卫王而言,就犹如一座冰山一样,不仅冷,还同时将人压得喘不过气。

  “臣,赵成哲,叩见陛下,愿陛下圣躬金安。”卫王恭恭敬敬的屈膝跪伏道。

  皇帝忍住怒火,平息了语气,眼睛盯着坐塌后面的独面屏风,一只清高孤傲的鹤凌云松山之上,负手闭眼问道,“越国公府上之事,究竟是不是你做的?”

  卫王跪伏在地,因体力不支而半趴在自己垂于地上的宽大袍服上,“臣不认得那人,也从未吩咐内使去做过什么。”

  再也忍不住怒火的皇帝转过身子,走上前再次狠狠的踢了卫王一脚,这一脚,使得卫王的嘴角见了血,但他似乎仍旧不解恨的怒目而视,朝其吼道:“事到如今,你还要狡辩吗?”

  皇帝怒的是,卫王在自己,在皇帝跟前的狡辩,“你府上的人都招了,人也找到了,那越国公王振是什么人,王家于国朝又是何等的重要,有何等的地位,你难道不知道吗?如今晋王也死在了宗人府,若圆审之后,案子查清,以你的罪,你要朕如何处置你?”

  卫王擦了擦嘴角的鲜血,从地上吃力的爬起,继续跪在皇帝跟前,虚弱道:“臣说了,臣不认得那人,也从未吩咐过内使。”

  “内使是你的心腹,若不是受你指使,难道是受朕吗?”皇帝怒问道。

  卫王听后陷入了沉默,皇帝见其良久不作答,更加恼怒的走上前蹲下,抓起卫王的衣襟恶狠狠瞪道:“说话!”

  卫王抬起红润的双眼,颤抖着苍白的双唇,哽咽道:“爹爹不信我,我又能说什么呢?”

  皇帝遂将其甩下,“究竟是朕不想信你,还是你的所作所为,让朕没有办法信任?”

  卫王跪伏在地上,额头枕着地面借力,只是不停的摇头而不作答,皇帝甩袖转过身,“朕已下旨,今日便会进行圆审,重开越国公王振一案,此案牵扯到国公与亲王蒙冤,两条人命,一个是宗室,一个是有着功勋的朝廷重臣,若事情查证,真如那舞女所说你是幕后主使,无论是哪一个,国朝律法与宗室都不能再容你,朕...也救不了你。”

  卫王旋即趴在地上传出一阵苦笑声,旋即跪正了身子,额头重重砸向地面,用尽力气大声道:“若臣的死能换来天下太平,能替陛下除去心患,臣愿赴死,恭祝陛下,万福金安,大明江山,永保荣昌。”

  皇帝一手撑在案几上,拖着疲倦的身子侧头看着跪趴在地上的卫王,仰头收了收泪水深吸了一口气道:“滚吧,朕不想再看见你,自行去大理寺,等候圆审吧。”

  “谢陛下。”

  ----------------------------------

  ——燕王世子府——

  比起宫内的紧张气氛,不知情的世子府却是和睦一片,内院用膳的屋中,热气腾腾的早点摆了满满一桌,面食、糕点、胡饼,京城中可见的早点几乎都到齐了,站在门口都能闻到屋内的香气。

  “言不知公主爱吃什么,便将平日里爱吃的一些早点命明章全都各买了一份。”赵希言笑眯眯道。

  “这么多哪儿吃得完,世子当是在喂猪了不成。”晋阳公主道。

  “不用吃完,言只想瞧瞧公主究竟爱吃什么,这次见了,下回便记住了。”赵希言道,“剩下的,府里那么多张嘴,怎么着一人一口也能吃完的。”

  “你虽是藩王世子,然也不能铺张浪费,更不能任性挥霍,”晋阳公主叮嘱道,“即便在无战乱的太平盛世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事也并不会少,你看得到的地方尚有食不果腹者,那看不到的地方呢,若再碰上天灾,加上碰到贪官污吏,可想而知他们的处境之艰。”

  赵希言连连点头,“今日是因公主在,只此一次,下次言都记住了,自然不会再如此。”

  晋阳公主细细端详了一眼,满满一桌子的早点,各式各样,唯不见的是自己不喜的乳酪制品,“你倒是有心。”

  就在赵希言要回答时,晋阳公主的内侍迈步走入内,叉手道:“公主,世子。”

  晋阳公主不紧不慢的拾筷尝了一口,问道:何事?”

  “锦衣卫已查出卫王府的嫌疑,今日一早陛下便诏大九卿进行圆审,重开王振谋反一案。”内侍回道。

  赵希言听后,面无表情的继续吃着早膳,“不足为奇,毕竟老祖宗的规矩,戏子登台不可半途而废,纵使无一看客,也得将它完完整整的演下去。”

  “还有一事。”内侍又犹豫道。

  晋阳公主遂停下筷子,内侍便再次弓腰叉手,“晋王...殁了。”

  听完话,晋阳公主连忙正回视线看向对坐的赵希言,只见她依旧拿着筷子吃着自己碗里的膳食,一声不吭。

  “消息可准确?”晋阳公主问道。

  内侍点头,“是朝廷的布告,昨夜晋王于宗人府内自缢身亡。”

  “你先下去吧。”晋阳公主吩咐道。

  内侍离去后,屋内除了轻微的咀嚼声便再没有了任何的声响,晋阳公主温柔的望着她的一举一动,旋即起身走到她身侧坐下,轻轻抬手抚摸她的背,“我知你难过,不用勉强,这里没有外人。”

  赵希言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将嘴里的食物吞咽下,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为什么?”

  “明明什么都没了,却还是不能逃过。”

  晋阳公主见她双眼失神,无奈的长叹了一声,“这就是皇权之争的残酷,也是现实。”

  -----------------------------------

  成德十三年秋,刚处决不久的一桩大案似乎有了转机,越国公王振与晋王赵均勾结谋反一案,在一次宫宴被道出冤情,皇帝遂诏三法司与六部尚书及通政使九位大九卿进行圆审,重开此案。

  重开王振一案的当日,被废为庶人圈禁于宗人府内的晋文王第三世孙赵均于前一天夜里自缢身亡,两件事同时发生,震惊朝野。

  明镜高悬之下,大九卿列座,其以三法司为首,共同覆审王振一案,只一日时间,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

  两日后,案件真相全部浮出水面,在大理寺卿敲响镇尺后,案件定音,遂将呈堂证供,陈词、供词整理成册,上呈皇帝做最后的决策。

  ——武英殿——

  皇帝身着衮服、翼善冠御武英殿,大九卿将整个案件如实陈述,又呈画押的供词与证供。

  “经圆审,九位主审再三盘查与拷问,查实越国公王振并未与晋王有来往,也无反叛之心,府中歌姬秦氏对栽赃一事,供认不讳,卫王府长史陆寅、内使王怀民,受主行事,也供认不讳,今呈签字画押供状,还有王怀民伪造书信的笔迹,请陛下御览。”礼部尚书李文远将整理成册的供词及案卷一一上呈。

  除去供状,还有一份卫王府内使王怀民的手书,按法官所令,当廷临摹晋王字帖,其字迹与晋王字迹相差无几,便是几位主审见了,也觉得如一人所书。

  而为首的三法司长官,因判错案子,如今皆已跪伏在御前,“臣等误判越国公一案,令越国公蒙冤而死,又令晋王殿下受辱自缢,臣等罪该万死,还请陛下降罪。”

  高士林转呈供状将其展开后送至皇帝手中,皇帝细细阅览着每一个字,旋即放下瞅了瞅跪在御前的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三人,放下供状抬头问道;“蒙冤越国公一家现状如何?”

  “回陛下,越国公二子流放岭南,兵部消息,前几日刚到流放地。”兵部尚书回道。

  “越国公族中女眷如今皆在教坊司中。”礼部尚书李文远弓腰回道。

  皇帝拿起朱笔,悬在案卷末尾的空白处上方良久,有所犹豫,似在思考什么,最后还是挥笔写下,一边道:“明律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至于罪魁祸首,便交由宗人府依法处置。”

  “陛下圣明。”

  作者有话要说:  卫王:“应该改名叫爸爸再爱我一次。”

  感谢在2021-08-21 15:55:16~2021-08-22 15:49: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RISON阿、gt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