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小镇故事多【完结】>第15章 家访

  关于车祸,苏又芹可以独自回想,但并不想讲与他人听,尤其是细节。

  苏又芹在沈芊垚话语落下后沉默半分钟,最后还是拿起手机,开始打字。她发送的消息不长,寥寥几句,将车祸原因说清楚。

  不过,“你为什么要找男朋友呢?”

  苏又芹没有回答沈芊垚这个问题,准确说是没来得及回答。对方刚问完,石米打来电话让沈芊垚帮忙去米皓家找社保卡。

  石米放在家中的钥匙串上有米皓家的钥匙。

  沈芊垚匆匆离开,苏又芹坐在奶茶店里,慢悠悠喝完一杯奶茶。她身后那群聊游戏的小男生,聊着聊着开始转移话题,聊班级里的女孩子。

  苏又芹微微侧身听着专心,将沈芊垚那个问题抛在脑后。

  米皓的烫伤不轻不重,石米陪他在医院里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两人回到镇里。石米去上课,米皓在家休息。

  沈芊垚搬回老教师宿舍,早上按时来买早餐。翠姐刚巧在厨房内忙碌,苏又芹知道了石米的选择,她还是选择和米皓在一起,即使对方隐瞒了自己以前的事情,还用假学历骗她。

  苏又芹毫不意外,石米从小在村里长大,脑子里关于家庭的所有事都在自己包容的范围内,她又真心喜欢米皓,对米皓的包容更强。

  沈芊垚似乎对这个结果不看好,但她也没有多言。

  秋风阵阵,将秋老虎赶得毫无踪影,当苏又芹翻出一件薄毛衣穿上时,她才意识到深秋到了。

  气温变低,老面发酵需要更长的时间。她和翠姐商量后,将晚上的准备时间调到下午五点左右。做完准备工作,差不多六点半,刚好是吃晚饭时间。

  她想为翠姐提供这餐晚饭,但门市上并不适合做饭。她索性主动给翠姐涨了两百工资,翠姐可高兴,不知道回家说了什么,第二天早餐店刚营业结束,陈建华摩托车拉来两大包东西,停在早餐店门前。

  两大包东西里有五十斤左右的大米和各种时令菜,甚至还有冻着冰没融化的嫩玉米和嫩胡豆。陈建华人高高壮壮,说起话来带着憨厚的羞涩:“玉米和胡豆刚成熟时掰下来,放在冰箱冷藏室,现在吃还很嫩,炒着吃打汁儿喝都行。”

  苏又芹不好意思收下这些东西。

  陈建华并没有固定工作,平日里除务农外会跟着村里的人帮忙去别人家盖盖房子做做杂事,再就是用摩托车载客赚点钱。他挣钱也不容易。

  可他不愿意收下苏又芹的钱。两人在门口推拉一番,反而吸引路过人的注意。没办法,苏又芹只得收下东西。

  陈建华瞬间开心,翠姐在旁边也乐呵着。等到他们卸下东西离开后,大玲溜达过来问:“需要让华子帮你扛上去吗?”

  苏又芹拒绝了。除了米有点重外,其他东西她多跑几趟就行。

  大玲也没坚持,有些羡慕道:“那男人对翠姐真好。”

  这不是大玲第一次想同苏又芹聊翠姐的事情,上一次苏又芹还兀自生气来着,这次她看开了,笑着点点头。埋身开始收拣两大包东西。

  “又芹,问你一件事。”没有得到苏又芹回应的大玲继续道,“我有个亲戚,今年二十七岁,在市里钢厂上班,在市里买了房的,你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苏又芹明白了。

  大玲过来聊天的重点在自己身上。

  许是上一次明明的提议让她对这种事有思想准备,她发现再听到这种话时自己心里波澜小了很多。她直起身看向大玲,对方脸上的探究里还带着期待。

  苏又芹拿过平板,飞速打字:“看看我的脸,再看看我的嗓子,你确定那个男的对我有兴趣?”

  打完字将平板递给大玲,继续收拣手里的东西。

  大玲眯着眼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完这一行字,她笑道:“他不在意,所以我才来问你的嘛。”

  哦,看来是先和男方说了自己的情况。但是有几个正常男的会不挑一位不会说话的女人呢?

  “看来那位男士很懂礼节啊。”苏又芹继续打字,她没意识到自己打出的字上有一丝阴阳怪气:“他为什么不在意这些,是家里条件比我还差?”

  “你条件又不差。又有文凭又有钱。”大玲站得离苏又芹近了一些:“我那亲戚吧,没有什么毛病,只是爱喝酒,家里就想找个人管管他。”

  “管什么?”一道声音从不远不近的地方传来,苏又芹惊讶回头,沈芊垚手里抱着一摞试卷,站在一米多外的地方,她好像已经在那里站了一会儿,至少,将大玲后面这句话听见了。

  苏又芹心里咯噔一响,同时升起一股得救的心态。

  “沈老师啊,沈老师今天这么早下班?”可能是大家对老师心里普遍有种敬畏心态,大玲在沈芊垚面前气势有点弱。

  沈芊垚语气平和,一只手拍拍另一只手上抱着的试卷:“没呢。刚上完一节课,去快递站拿市里兄弟学校寄来的试卷样品。听见你们聊天,有些好奇。你们在聊什么,管什么?”

  和苏又芹提这事是一件事,和外人说又是另一件事儿了。大玲虽然八卦,但还没有对外表明自己想当媒人的意愿,随意道:“没事,就是说有个亲戚不服管,要找个人管管。”

  沈芊垚视线在两人身上扫过,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哦”她拖长音调:“你这是在给苏老板说媒啊。”

  大玲面色明显一僵,但很快恢复:“咳,我就是说说。你看苏老板一个人……”

  沈芊垚走近两人,装作很无奈的样子:“大玲姐,你这不是白操心吗?苏老板只是回来养伤而已,说不定过一两个月她就离开了。再说了,你刚刚说那人喝酒,会不会酒后打人?说不定还家暴呢,你想把苏老板拖进火坑里?”

  她的话说得很严重,偏偏面上带着略微无知的笑容,大玲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尴尬地笑:“唉,这说的什么话。怎么可能呢?我只是来问问,问问而已。又芹不愿意我又不能做什么……那什么,你们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苏又芹眼见大玲退开,几步回到小卖部里。

  她侧身对上沈芊垚视线,后者看着她,随后有些无奈笑道:“苏老板太优秀,随时随地被人觊觎。”

  她语气微带调侃,眼眸清亮,看得苏又芹心中那股气散了不少。

  苏又芹指指她手中的试卷,又看了眼学校方向,让她去忙自己的。

  “不急,我早上课已经上完了。这个拿回去后就得准备带孩子吃午饭。”沈芊垚将试卷放在一张桌子上,看着苏又芹分拣出来的东西,问道:“这些都要拿到楼上去吗?”

  苏又芹点头。

  沈芊垚二话不说,提着两袋东西就走:“我帮你拿上去。你去开门。”

  苏又芹没有拒绝。她跟着提上两袋东西,落后沈芊垚一步。两人上楼后,沈芊垚站在楼梯间边等着,苏又芹将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在地上,拿出钥匙打开门。

  等把东西放好后,苏又芹看见门边壁钩上那把钥匙。钥匙用红色钥匙绳穿着,静静挂在壁钩上,前段时间沈芊垚在这里借住时,那把钥匙的所有权属于沈芊垚。沈芊垚搬走那天,钥匙被她又挂回壁钩上。

  苏又芹关门前顺手将钥匙取下。

  两人搬了三趟,最后一趟抬着五十斤左右的大米进屋。将大米放在厨房米柜处,两人同时直起身长呼一口气。

  “还挺重。”沈芊垚感叹,“要是我不在的话,你要怎么扛上来啊?”

  苏又芹拍了拍自己的肩,在心里说,自己能拖上来。沈芊垚只看见她拍肩的动作,笑道:“有肱二头肌吗?”

  苏又芹眨下眼,点点头。肱二头肌肯定有,只是肉眼能否看见就不知道了。

  沈芊垚见她点头,直接伸手去抓她胳膊:“真的?让我摸一下。”

  苏又芹快速撤身后退,往客厅里走,沈芊垚紧紧跟来,手跃跃欲试。

  苏又芹停下脚步,两人站在客厅门边。

  沈芊垚成功抓住苏又芹胳膊,捏了捏,沉思几秒,装模作样道:“还真的有诶。”

  她如此捧场,苏又芹被逗笑了,清澈眼眸里满满喜悦。两人视线对上,都没有错开眼。

  沈芊垚的手从苏又芹胳膊上上移,指尖轻轻点了点苏又芹右脸颊上的疤痕,轻笑:“苏老板,笑起来真好看。”

  苏又芹身体一僵。

  沈芊垚后退两步,笑着说:“我先回学校啦。”她说完转身就走,苏又芹抬手抓住她,她笑着问:“怎么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她回想起上一次两人在不远处的沙发边发生的亲密接触,那次是明明在苏又芹面前提到要不要在镇里找男朋友的事情。这一次,大玲也在说这件事,苏又芹的心里是不是又很难受。

  她会不会……

  苏又芹将一把钥匙放在沈芊垚手上,打断她脑中的想法。

  手上的钥匙很熟悉,就在不久以前,还在沈芊垚的包里和兜里来回挪动。“这是……”沈芊垚看向苏又芹。

  苏又芹从兜里掏出手机,打字发送给沈芊垚:“家里的钥匙。”

  “你拿一把。”

  沈芊垚抬头,直直盯着苏又芹。对方又发来一条消息:“如果我忘了带钥匙,就去找你。”

  这条消息来得后知后觉。

  沈芊垚看着手机笑了。她收下钥匙,同苏又芹招呼一声,转身先走。

  苏又芹跟在她身后,下楼去关门市的门,意识到自己耳朵发烫时,沈芊垚已经抱着试卷,走到小学边,而自己,正站在门口,远远看着学校的方向。

  一百米外的学校,门口电子屏上,醒目红字缓缓往前挪动。

  沈芊垚拿到钥匙后不久,学校期中考试将至。所有老师忙碌起来。忙着做中期复习,忙着出卷。期中考试后,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示范课讲堂也要开始,任课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要上公开课。

  一时间,学校里出现了少见的加班情况。夜幕降临时,教师办公室里白光显眼。

  背着繁忙,转眼间期中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老师们开始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家访。

  学生的家访并不容易。

  住在镇里的学生大多是爷爷奶奶在家,年轻一点的爷爷奶奶还好,有些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老人,不懂孩子的学习,也不懂老师为什么会来家中,他们潜意识认为是学生在学校犯了什么事,所以老师来家里找学生算账。——每一次家访,老师要花精力让这些爷爷奶奶们放下这个想法。

  没有住在镇里的学生更难。老师要在周末的时间,坐车或者开车去到学生家里,能遇见家长在家还好,若是家长不在家,老师就得在家中等着,这一等不知会等上多长时间。一天能访上几家全凭运气。

  ——关键是,所有的家访必须在两周内完成。这样,接下去的小半个学期,老师和家长才能合作对学生有更好的引导和管理。

  好在每个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一起行动,有经验的任课老师也会加入到家访的工作中,两个星期,堪堪好将家访工作完成。

  家访开始那周。沈芊垚回家开来一辆车,停在早餐店旁边常年紧闭的门市前。苏又芹以为她买了新车。

  沈芊垚调侃自己是为工作放下身段借妈妈的车来行便利。

  苏又芹起先没明白她的意思。直到第二周周六。

  苏又芹久违地给翠姐放了一个假,自己也趁机休息一天。她原本打算去市里做检查,但眼看快到元旦,于是准备元旦再去。

  放假的早上,她早早醒过来睡不着。深秋凌晨有些凉意,她站在窗前看天边泛起亮光,路灯挨次熄灭,路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准备去果林路散步。她也换了衣服,准备去果林路走走。

  她刚下楼,就见沈芊垚正往这边来。两人一对上视线,沈芊垚步伐快了些许,走到近前才问道:“今天不营业?”

  苏又芹点头。疑惑看她,不明白她这么早起来干什么,穿着很宽松的衣服,背着一个双肩包。

  “今天要去很远的两位学生家家访。早点出发早点回来,看看能不能多走两家学生。”

  家访?苏又芹露出好奇神情。

  沈芊垚忽然道:“你要和我一起去玩吗?我要去龙林乡那边的十里山。”

  十里山是周边乡镇有名的山。那山上是大片果林,镇里有些人经常分季节去那边摘果子,除了果林外,山脚还有一条大河,河是巴河支流,鱼美虾鲜,很多人开车去那里买鱼虾。

  苏又芹虽然听过这个地方很多次,但从未去过。

  她今天没有事情,听沈芊垚一说,很想去看看。但是,沈芊垚是去家访,她跟着去会不会不好。

  “我们早上去拜访的那家在十里山很偏的地方,拜访后可以顺便在山上农家乐吃饭,或者到十里河边吃当地鱼虾,还能顺便买点回来。听说那边的粉蒸鱼很好吃。”

  “我去家访你在外面等我就行。”

  苏又芹扛不住沈芊垚话里的吸引,点头,我去,她在心里说。眼眸透亮。

  沈芊垚肉眼可见地开心。她看着苏又芹穿着:“可能会有一段小路爬山,去换双运动鞋。”

  苏又芹转身上楼。沈芊垚跟着她上去。

  十分钟后,两人下来,苏又芹换了一件黑色外套,内搭一件红白运动卫衣,一条运动裤加运动鞋,背着一个双肩包,像是要去远足一样。

  两人上车,沈芊垚发动车子,先去街上买早饭,再掉转车头,往十里山的方向开去。

  十里山属于龙林乡管,镇里开车过去需要近两个小时,有些远。家访的那位学生,周一到周五同姐姐一起在镇上租房住,周末回家。

  姐弟两人,中午在学校吃饭,早晚在外面买着吃。

  老师家访主要还是同家长交流,顺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便于日常教导,所以,沈芊垚必须跑这一趟。

  五年级负责姐姐的那位老师,昨天下午没课已经先去完成了姐姐的家访。沈芊垚原本决定今天去,没和那位老师交流。

  苏又芹拿着手机打字,又用语音播读放出来:“老师辛苦了。”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语音播读软件,可以选择各种风格的语音播读,什么新闻宣读、游戏解说风格,还能直接选择语气感觉,阳光活泼,内敛沉稳之类的。

  苏又芹下载了一位阳光活泼风格的女声。翠姐第一次听到吓一跳,以为苏又芹能说话了。

  车里没有开音乐,苏又芹这句话一放出来,沈芊垚侧头看她一眼,眉眼带笑:“这语音播读听起来很自然啊。”

  苏又芹点头。她找了好久才找到这样一个语音播放软件,虽然需要钱购买使用期限,但是真的很自然。

  “你的声音和她像吗?”沈芊垚忽然问。

  苏又芹想了想,摇摇头,又意识到沈芊垚在开车,不方便视线挪动,于是打字:“不像。我声音没有她好听。”

  沈芊垚明显不信:“你有以前的语音吗?给我听听。”

  如果是几个月前,苏又芹听见有人这样请求,必然会皱眉拒绝,还可能生气。但沈芊垚这样随意一问,她第一反应是去找几个月前的语音。

  好在她没有删除手机里任何文件。真让她找到了近一年前,发给同事的工作语音,那条语音是让设计修改一些细节的,因着和设计很熟,说完后还吐槽了一下甲方,顺便委屈自己已经两周没有休假这件事。

  存在手机里的语音和本人声音并不完全一样。

  沈芊垚也知道。但当她亲耳听见语音里先是正经说工作上的事,随后变成吐槽再带上一点撒娇口吻时,她只觉得那声音悦耳无比。

  她减缓车速,等身后一辆载重货车超过自己,小声说了一句好听。

  货车驶过的声音很大,掩盖住这句赞扬。苏又芹没有听见,只看着沈芊垚嘴唇微动,她疑惑偏头。

  沈芊垚眉眼舒展开来,望向前方:“今天天气好,有太阳。”

  两人到达十里山时,天朗气清,草香阵阵。沈芊垚在山下询问学生家所在的地方如何开车上去,有位靠在摩托车边的大哥说自己也是那边的人,给她指了一条路。

  那条路刚开始还是三米左右宽度的水泥路,等开过一段路程时,慢慢变成了不到三米的泥泞小路。小路高低起伏,上坡前不知道上坡后是平路还是下坡。

  沈芊垚把车速放得很慢。她平时不怎么开车,开也是开镇上和城里的省道国道,现在开这种路,心里略有忐忑。更何况车里还坐着苏又芹。

  她关掉车里音乐,让苏又芹系好安全带,抓住上方拉手。见她慎重的样子,苏又芹连忙照做,用眼神示意她别慌。

  两人对上视线,沈芊垚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车子平稳行驶在路上。

  大概开了二十分钟后,前方的路变宽一米左右,也不再是泥泞路,而是铺上一层细小的鹅卵石,路边每隔段距离,坐落着栋栋房子。

  一辆摩托车从身后驶近,沈芊垚减缓车速,将车往一侧靠了靠,那摩托车却在靠近时缓缓慢下来。是刚刚在山下指路的那辆摩托车大哥,大哥朝沈芊垚做了个跟上来的手势,加快速度,在前面给沈芊垚领路。

  大哥的车上放着DJ版的青藏高原,声音很大,惊动了山里的花草植物。

  沈芊垚无奈笑:“感觉自己来到了乡村摇滚世界。”

  苏又芹跟着笑。

  学生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上。路的尽头刚好在学生家房子五十米左右外。沈芊垚和苏又芹下车时,大哥已经骑着摩托车到房子边。近一米宽的小路没有阻挡住大哥的摩托车。

  果然在乡下,两个轮子的摩托车比四个轮子的小车好。

  沈芊垚的家访很顺利。

  原本以为姐弟两人在镇里租房住,家庭条件不太好,实际上两人家中有一千多亩的果园,因为果园太忙,父母没有时间去镇里照顾他们,才让他们独自在镇里上学。

  孩子的爷爷奶奶,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一直留在村里,前两年去世,去世前是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

  沈芊垚同孩子父母聊天时,苏又芹独自在外面站着,她看见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小背篓,从房子侧面的小径转过来,看见苏又芹时,她先露出疑惑表情,随后惊讶。

  她将小背篓放在门边。透过窗户看里面,看见爸妈、弟弟和沈芊垚后,反应过来。她认识弟弟的老师,也知道这段时间老师们在家访。

  她没有进门,从背篓里拿出两个青苹果,走到苏又芹身边,递过去。她认出了苏又芹,她在苏又芹的早餐店买过早饭。虽然常常是另一位阿姨招呼她们。

  苏又芹接过苹果,还未来得及说谢谢。她转身就走,推开另一扇门,将背篓拖进屋子里。

  没过一会儿,屋里传来沈芊垚说谢谢的声音,苏又芹走到窗户边看。小姑娘用盘子切了一盘青苹果,端到聊天的几人身前。

  端去苹果的小姑娘回到院子前,站在苏又芹身边。她好奇看着苏又芹。苏又芹用手机打字,问她:“怎么了?”

  小姑娘眨眨眼,不说话。过了几秒,才开口问:“你想去看看我家的青苹果吗?”

  她似乎是觉得苏又芹站在这里很无聊,作为主人家,爸妈和弟弟有事,自己应该来招呼:“老师家访还要等一会儿,我可以带你去看青苹果树。”

  见苏又芹没有反应,她继续说:“我知道你,我们班的同学都说你家早餐好吃。大家都知道你不会说话。我家青苹果可好吃了,我带你去看。”

  小姑娘声音脆脆,带着一点点羞涩,脸上是真挚的邀请。

  苏又芹点点头。小姑娘从屋旁边背一个大一点的背篓,领着苏又芹从侧面小径上离开。

  到了目的地,苏又芹才发现这是一大片青苹果林。有些人穿梭在果林里,在给苹果树上套纸袋。

  小姑娘指着一颗树说:“我们可以摘这棵树上的苹果,你想摘吗?”

  苏又芹仰头看着树上青色可人的苹果,无法拒绝小姑娘的提议。小姑娘不知道去旁边哪里搬来一个可升降楼梯,放在苏又芹面前:“我先上去给你示范一下,再换你来摘。”

  苏又芹点头。

  原本只是陪沈芊垚来家访的苏又芹,在苹果树下渡过了半个小时的摘苹果时光。等她背着大半背篓苹果,和小姑娘一起回去时,沈芊垚刚和家长聊完。见苏又芹背着苹果回来,几人惊讶一瞬,小姑娘的妈妈连忙去接背篓,不带一丝责备问小姑娘:“怎么带着老师去摘苹果了。”

  她以为苏又芹也是老师。

  苏又芹连忙摆手。沈芊垚笑着解释:“这是我朋友,在镇里开店的,刚好今天没事,陪我过来。”

  孩子妈妈明白了,难怪刚刚苏又芹不进屋。

  几人寒暄几句。孩子爸爸装了一箱子青苹果,让沈芊垚带回去吃。沈芊垚推迟不过,只得接下。

  两人开车离去,一家四口一直在路边看着。

  下山后,沈芊垚径直往十里河那边开,手机铃声响起,她开着免提接电话,电话里,石米雀跃声音传来:“芊垚,我和米皓准备办订婚宴。”

  --------------------

  作者有话要说:

  好像又涨了两个收藏。

  可能二十万字左右能完结这篇。四月应该能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