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上门女婿的商业人生>第403章 公司转型

孙洋点点头,“要的这一千万是干什么用的呢?”

刘豪放松了些:“平台的维护和品牌的宣传,还需要开发App.”

“平台已经搭建好了?孙洋问。

“已经建好了,现在需要开发App和推广。”刘豪说着就要打开手机给孙洋看他的手机。

孙洋摆摆手,“我对互联网也不太懂。但是要推广,一千万也不够啊?”

刘豪肯定的说:“那肯定不够,但是前期我们A轮就要这么多,等我们做出点成绩后,再融资。”

孙洋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道:“你是公司大股东吗?”

“是的,我占股55%。”刘豪说。

孙洋笑着说:“行,我投你一千万,要20%的股份,不影响你下次融资。但是我以个人名义投资,我对互联网行业了解的不多,第一次做早期投资,不能砸了招牌,更希望你能成功!”

一大家子人都笑了,刘豪喝的更爽快了。

三瓶茅台很快就喝完了,顾晓俊又开了一瓶。话题也开始转移到孙洋的七泉酒上。

刘开国先提出的话题,“七泉山河外面店里都卖到一千三四了,酒店基本上都是一千五。”

说完又看看大家,只有孙洋比较平淡,就连顾盛年都惊奇不已,问道:“卖这么贵吗?”

还没等孙洋回到,刘开国又问:“就网上的最低价格是899的市场价,但是线下没有低于1200元的,是真的缺货吗?”

大家都看着孙洋,他笑呵呵的说:“今年是真缺货,三月份之后就不缺了。其实茅台炒这么高的价格,他们也不缺货,茅台的仓库有几十万吨库存,他们就是不拿出来卖。我们也有二十万吨左右,但是年份不够,是真的缺货。”

大家愕然!既然这么多酒为什么又没有酒卖呢?大家都是一脸疑问。

孙洋给大家解释了一句,“七泉山河,每一瓶出厂都是成酒后,再窖藏五年以上。”

顾晓俊的老婆突然来了一句,“你们酒厂什么时候上市?我们也可以买点股票,上市后肯定涨,你看茅台这一年都涨翻了。我们有个同事买了十万块钱的,已经赚了五万了!”

顾晓君看看孙洋,没有说话。只有两人知道,孙洋可是告诉他茅台至少要上涨两年,估计上千块都有可能。

最后顾晓俊让问孙洋车里有没有七泉山河,要再开一瓶试试。岳父给阻止了,今天喝的挺多了。

女眷们早就结束了,刘豪主动去买单,也没人和他争,毕竟人家也是身价几千万的人了。

在停车场,孙洋将后备箱的一箱七泉山河打开,给大伯小姑父和顾晓俊每人两瓶,“就带了一箱,每人两瓶回去尝尝!”

春节期间,孙洋除了去大姑家和舅舅家,基本上都没有去过其他人家拜过年,今年也准备还是初三去大姑家,初四去舅舅家。

而顾家这边,基本上都是别人过来拜年。

初二吃过早饭,顾晓双和张志晖一家三口就过来拜年。

张志晖的老爸张海丰比顾盛年的年龄还大几岁。本来也可以退休了,但是不放心儿子张志晖,一直没退。

张熤扬以来,四个孩子就一起玩起来了,也不怕冷。跑到小院外,顾晓君站着门口喊,“不准出小区!”

几个孩子“哦”了一声,也没回头,就跑了。

中午孙洋要做饭,岳母看有张志晖在,她就没让。孙洋现在是身价几百亿的大老板,一家人吃饭,让他做没关系。有外人在她都是自己做。

午餐很丰盛,今天孙洋打开了一瓶七泉山河,照例给岳父倒了一杯,剩下的就孙洋和张志晖两人慢慢喝。

吃饭时,主要就是张罗几个孩子好好吃菜,等他们吃的差不多的,就跑开了。

顾晓双对岳父提出,“想到集团公司任职,建筑公司可以交给其他人管理。”

除了张志晖,一家人都看着她。

顾晓君先问:“那你是不想管理建筑公司了吗?”

顾晓双支支吾吾,好不容易说清楚:“建筑公司我感觉没什么前途了,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大!”

顾盛年眉头微皱,对顾晓双说:“我已经退休了,孙董事长在那呢!”

孙洋呵呵一笑,“爸,你做主也是一样的。”

顾晓双有些尴尬,都没说话,张志晖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饮料。他不好插手顾家的生意。

顾晓双只好问孙洋:“你看看我调到集团去负责地产公司的某个项目行不行?”

孙洋就问了一句:“你想负责哪个部门?”

之前盛年集团都是小项目小高层和多层,自己的建筑公司都能开发。现在有许多高层,有的甚至达到30多层,不但需要垫付资金,而且资质要求比较高。

盛年建筑虽然生意多了,但是壮大的速度太慢。

顾晓双当然想接手盛年地产,但是地产公司还在顾晓君兼管着。她也没有明确的去向,就让孙洋看着安排。

她是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又是集团公司董事,肯定不能随便安排。但是现在的集团公司运行的很好,孙洋还没有调整的打算。

于是,他没有回答顾晓双,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他的我们先不说,我说说我对建筑公司的想法,你们听听怎么样?”

大家动了动身体,认真的听起来,孙洋说:“对盛年建筑,我有两条方案。一个是找一家有大型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合作,有了经验和资质后,再往更高的建筑水平上靠。第二个就是转型,建筑公司可以一部分转型向园区发展。比如,新建工业园区,老旧厂房改造成新的办公产业园。”

顾晓君想了下,问:“类似于我爸爸广东朋友那家公司?”

孙洋笑着说:“没错,不止他们公司是这个模式,苏省的太平洋建设走的更远,他们已经开发了许多工业园区。”

看着大家对这个很好奇,但是心里又没底。孙洋又告诉大家:“如果转型成功,我们可以把建筑公司独立出去,独立发展甚至有机会单独上市。而且工业用地受到商业地产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

听了孙洋的想法,顾晓双又觉得建筑公司也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