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重生八九:青春作伴好还乡>第51章 劝准丈人戒酒

这些市场要全部去占领不现实,有些公社离徐西村上百里远,来回走都是个问题。

骑着自行车走上百里地去销货,这很不现实。

所以,现在能把关炉公社周边这些公社的市场拿下就行了。

这也不是个长远的买卖,干个半了年就要停止,否则就会惹出一系列的麻烦。

第二天一早六点左右,唐枫拎着脸盆出家门来到井边。

他家的水井在房子的西北角,离房子有十五六米远。

他来到井边,压了半盆水准备洗脸,一抬头就看到坎下大队大门口,一个推着自行车的男人正在和饮料厂打更的老赵说什么。

接着就看到老赵抬手往自己家一指,那个推着自行车的男人就向坎上走来。

唐枫想了一下,很快意识到可能是来看水田的人。

唐枫脸也不洗了,迎了上去。

“大哥!您是从辉光大队来的吗?”

“是啊!”

“来看水田的?”

“对对!”

“吃饭没有?没吃的话在我家吃吧。”

“吃过了!庄户人家饭早,我吃完饭来的。”

“您不用客气,如果没吃别不好意思说。”

“真的吃过了。”

“那好!那咱们就先去看水田吧。”

梅玲家的水田在哪里唐枫还真不知道,只大概知道个方位,就在后街小河对岸那块稻田地了,但具体是哪一块他就迷糊了。

他只能去梅家找梅家人带路。

他准岳父梅立明还迷迷糊糊的,没弄明白什么情况。

可见,准丈母娘昨晚还没来得及说这个事情。

梅玲这货还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呼猪头,大概是听到了唐枫的声音,披头散发地从窗户伸出个脑袋,对着唐枫哗啦一笑。

“雇人插秧,这不是胡扯吗?有钱没地方花了!”梅立明对于雇人插秧明显持反对态度。

虽然他持反对态度,但还是带着唐枫和那个男人到了他家的水田。

水田里的水已经放了两天了,水田里的泥土已经泡得松软。

正常情况下放三天水地基本就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平整了。

那个男人点头:“明天我就过来平地,这些地平好得一天的时间,再凉一天那么大后天就可以插秧了,你们家秧苗都系好了没有?”

“秧苗没有问题。”

“那就好!那我就回去了。”

来人了解完水田的情况,也就打道回府了。

“雇人平地和插秧这得花多少钱?”

那人走了以后,梅立明问唐枫。

“叔!你关心钱干什么?这个不用您操心,您这岁数已经不适合干重体力活儿了,以后就好好养生吧。”

“胡扯!我才四十多岁就开始养生,不让人笑话呀!”

“笑话啥?他们嘴里笑话,心里不定多羡慕嫉妒恨呢,明年把旱地水田都吐出去给别人种吧,您就把家前后院子伺弄好就行。”

“啥玩意儿?把地都吐出去?那我们喝西北风呀?再说没粮食拿什么养猪和鸡鸭鹅?”

“没地就喝西北风了?有我和你儿子在,你想喝西北风都没机会,至于猪什么的,到时候花钱买现成的就完了,这些事情您就别操心了,还有白酒以后就少喝点,您那白酒喝的有些过量了,好日子才开始,您不想着多活些年?”

“不喝酒?那可不行。”

“您可以喝啤酒,我供着您喝,一天喝两瓶够了吧?”

“啤酒那玩意儿骚了吧唧啥味儿没有,我才不喝呢。”

“你要非喝白酒我也没权利制止,不过其中的厉害关系我要给您摆一摆,白酒这个东西喝过量了基本就是酒精中毒,它能引发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脑血栓脑溢血什么的,这两种病一旦发作,连给你治疗的机会都没有,这边发作了,连去医院都省了,因为可能还没走到医院就凉了。”

这话有些夸张,但也基本属于事实。

脑血栓还能差点,惹是脑溢血真就未必能将就到医院人就走了。

上一世,梅立明就是喝酒过量酒精中毒,六十多岁就脑溢血了,虽然是走到了医院,但也没抢救过来。

这一世既然唐枫成了他家女婿,而且还知道这些结局,这事情能管自然就管管。

“有那么严重?”

“叔!我会骗您吗?你这酒现在喝得就已经有些过量了,是不是一阵不喝酒感觉身上没劲儿没精神?”

梅立明点头。

“这就是典型的酒精中毒现象,现在把酒戒了还来得及,不过让您一下戒了也不现实,所以从现在开始你换喝啤酒,一顿饭喝一瓶,早晨别喝,啤酒我供你喝。”

两箱啤酒就够他喝一个月了。

啤酒再怎么说酒精度数比白酒低多了,就是有危害也比白酒小。

先用啤酒替换下白酒,将来有机会再让他把啤酒也戒了。

自己老子唐枫都没有这个建议。

不是他对自己老子不关心,而是自己老子喝酒很有数,差不多就不喝了,也没有酒精中毒现象。

自己老子活到八十五岁,死因和酒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用不着劝。

“这个我的想想。”

“您要是想多活几年,活到八十岁,白酒肯定是不能喝的,您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他现在虽然在和梅玲处对象,但还没结婚,还算不上是梅家的亲属,话也不能说得绝对。

就算他和梅玲结婚了,他也不过是个女婿,说话也是要有分寸的。

离开梅家水田,唐枫回家匆匆吃了几口饭,然后下到大队门口。

七点来钟,林明久、白勇和林军都骑着自行车来了,每人都带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子。

不一会儿功夫梅斌也下来了。

“人到齐了?出发!”

四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组成的车队就出发了,沿着乡间公路一路向北,越过纳音河就来到了孤山公社。

八十年代,孤山公社的发展是比关炉公社好的,这从大道两边为数众多的小店就能看出来。

唐枫就带着两个人进了小店。

其它两个人则在外面看着自行车,防备失窃。

今天的出师有些不利,唐枫在第一家小店费了二十分钟口舌,一盒烟都没推销出去。

这家店主可能是有点老年痴呆了,说什么就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