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拔剑断长生>第72章 边军之事不劳费心

京城,皇宫御花园。太子叶承乾从尚书房回来后,便陪着母后在御花园闲逛。张皇后虽然不喜欢新任的内阁首辅宋淮之,更不想让宋首辅当太子太傅,但是无奈天圣帝信任宋淮之。

张皇后问道:“我皇儿今日跟那宋老夫子,学了什么本事?讲给母后听听可好?”

叶承乾答道:“今日,宋师傅给儿臣重新解释了一下张圣人的四句儒家教义,儿臣只记得一部分,不能堵百姓嘴,蒙百姓眼。还有什么,长此以往,物极必反。压的越深,则弹的越高什么的。”

张皇后一听此话似乎有所指,但是所说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毛病,便开口道:“皇儿记住,以后每日将宋老夫子所教的内容,学给母后听听,让母后也涨涨学问,可好啊?”

叶承乾眨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的母后,小脑袋使劲点了点。这时,张首辅缓步走入了御花园,又来给皇后请安了。

张皇后一看哥哥来了,便知又没什么好事。她让身边的宫女带着太子到别处去玩,独自一人在原地等着张首辅。

见过礼后,张皇后说道:“哥哥此来,是来打听那宋老夫子在太子面前,说没说哥哥坏话的吧?”

张首辅先是一愣,然后笑问道:“皇后娘娘知道?”

张皇后起身抓了一把鱼饵,撒入了园中池塘,答道:“方才本宫刚刚问的皇儿,并未说你的坏话,放心便是。但是这宋首辅似乎对哥哥也没什么好感。”

张首辅微微一笑,说道:“臣谢过皇后娘娘关心,娘娘可能有所不知,这宋首辅,就是陛下亲自请回来,专门对付我这个张首辅的。”

张首辅接着说道:“这些朝堂之事不提也罢,臣还有一事,想和皇后娘娘商量。”

张皇后似乎并不想听,说道:“如果还是关于长平王府的事情,哥哥不必说了,自己看着办便是。”

张首辅答道:“并非是长平王府之事,而是长乐王世子叶安胜。”

张皇后听完之后,满脸狐疑的问道:“叶安胜?不是个蒙学孩童嘛?能有什么事!”

张首辅爽朗一笑说道:“皇后娘娘,叶安胜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啦!哪里还是什么蒙学孩童。不仅如此,这叶安胜跟着长乐王爷去了边境,还在边军当了一名骑军校尉。”

张皇后感慨道:“是啊!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本宫也老了,哥哥你就更老了。”

张皇后接着不屑的说道:“但是那又怎样呢?身为皇室男儿,为我大辽守边,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张首辅严肃的说道:“皇后娘娘,这长乐王世子叶安胜,和他的老爹长乐王可一点都不像。据我的人得到的消息,这小子是个文武全才,年纪轻轻,便已阅尽当世兵书,颇受现在的燕州都护的赏识,据说每日的军情会,都将他带在身边。已然和边军的各部主将一个待遇了。”

“我本不信,前段时间还刁难了边军一下,故意延迟几个月给他们发的军粮,就想看看这个长乐王世子是不是真有本事。没曾想,这两日我的人带回来的消息说,这叶安胜竟给燕州都护出主意,向燕州当地的富绅借粮,并许以利息。这燕州都护还真的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张皇后不解的问道:“这不是好事吗?说明我皇家子弟都是可用之人,哥哥到底想说什么呢?”

张首辅答道:“娘娘,这叶安胜如此小的年纪就在边军中任职,还有这样的本领和手段。如果假以时日,边军将士对其必将死心塌地。说不定又是第二个长平世子,长乐王府便是第二个长平王府啊!”

张皇后听完此言,怒道:“哥哥!难道你还要再害死一个皇室宗亲不成!当初让长乐王去守北境,也是你的想法。如今这守边之人才干出众,反而还成了罪过了?”

张首辅直接跪了下去,他恳切地说道:“娘娘,当初确实是我希望长乐王能统兵镇守北境,那是因为我放心让长乐王统兵。我之所以放心,是因为长乐王是一个心无大志之人,即便手握兵权,也不会对皇帝宝座有觊觎之心。”

“而如今形势大不相同。虽说长乐王还是那个长乐王,但是谁能说得准他的宝贝儿子是怎么想的!这叶安胜既是陛下近亲,年少有为,又有边军的支持。而太子年幼,还不能理政。陛下这些年的身体又一年不如一年,老臣年老,在朝中也早已没了几年前的地位。如果现在不动手,再过几年,他羽翼渐丰,恐怕已是动他不得了!”

张皇后听完这番言语,长叹一声道:“哥哥,您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您可是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好首辅!二十多年前,天下谁人提到你张首辅不佩服的说一句国之栋梁?如今怎会变成这样?本宫这些年本已从长平王府事件中走了出来。现在,你却又想让本宫再经历一次。”

张皇后最后说道:“此事哥哥看着办吧,不必与本宫商量。就当本宫什么也不知道!本宫虽为皇后,但毕竟是女人。如今本宫已有了皇儿,其他的事,本宫也管不了许多了。”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御花园。

当晚,养心殿。殿中只有魏无敌和天圣帝二人。魏无敌现在是绣衣卫指挥使,每日他会将绣衣卫呈报上来的消息整理好,再向天圣帝汇报。

魏无敌道:“陛下,据藏身兵部的探子和北境的探子来报,前段时间,兵部确实受张首辅之命,将下半年的北境军粮扣下未发。身在边境的长乐王世子出主意向燕州富绅借粮,这才堪堪熬到了军粮到达边境之日。”

天圣帝听完奏报,心中的怒火再次点燃。魏无敌道:“陛下,微臣不明白,张首辅此举用意何在?”

天圣帝虽不能确定,但也隐约猜到了张首辅的用意。但是不管用意是什么,他一个内阁首辅,管的应该是朝中的政事,而非边军之事。

天圣帝对魏无敌说道:“魏卿,你替朕跑一趟中书令府邸,传一道口语。就说他张首辅最近累着了,朕恩准十日之内可不来早朝,安心在家休养。另外告诉他,边军之事,就不劳他张首辅费心了!”

魏无敌领命直奔中书令府邸。扣了三次门之后,门房老者才极不情愿的打开了一个角门。见是一个将军模样的中年汉子,老者没好气的说道:“你再使点儿劲就把门敲坏了!你是谁呀?以前没见过你呀!要见首辅大人至少要报个姓名,才能往里通传不是!”

魏无敌根本没理会这个看门的老头,大步来到院中,高声喝道:“陛下口谕,中书令张洪达接旨!”

那老头一听是传旨官,吓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爬起来后飞奔着进去通报了。不多时,张首辅便匆匆赶来。宣读了天圣帝的口谕后,魏无敌便头也不回的回宫复命去了。张首辅听完天圣帝的口谕,已是吓的魂不附体,当下便没了再来一次长平王府事件的心思。

翠云山上,忘忧潭边。烈日当空,两个麻衣老道,头戴斗笠,在谭边直钩垂钓,正是上善真人和上法真人。

斗笠麻衣气不凡,竹竿直钩钓于潭。

世间万物都儿戏,不列仙班皆枉然。

翠云山下,放眼望去,一派五颜六色的景象。火红的山楂大枣,橙黄的柿子山杏,还有挂满枝头的核桃和板栗。满山遍野,尽是成熟果实的芳香。

好巧不巧,叶云海一行四人,和叶承颂一伙人殊途同归,同时来到了翠云山的盘山步道,准备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