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疯批鲛人的娇气笼中雀>第十二章 初夏江城,海雾之谜

  时如白驹过隙,眨眼已是八年。

  除却邵旭,许词在邵府里待的这几年还算称心如意。

  他不清楚当年陈映兰使了什么手段,此后他从未在邵府中与邵旭撞面。许词也懒得去想,究竟是母亲在这件事里插手过多,还是说,邵旭害怕那日的鲛人。

  只是许词愈发看不明白自己的母亲,陈映兰不知道怎么回事,迷恋上了占卜卦术,许词十岁那年,她不知道从哪里请来了神婆给许词算命。

  那神婆年过半百,整日疯疯癫癫,一整天只有那么几刻钟清醒时间。

  她在许词院中神神道道的用血画了数不清的字符,场面一度极为血腥,看的幼小的许词差点吐出来,而后神婆便给了陈映兰一个含糊其辞的卦象。

  “十三年古井不波,六年风雨如晦。”

  那天后,许词回房发烧了一夜,梦里都是光怪陆离的场景,魑魅魍魉、鬼魂妖邪长出无数触手,缠着他张开血盆大口。

  时光境迁,如今十三岁的许词对那个梦境仍然记忆犹新,因为他记得在梦里,眉心发烫,像是有火在烧一样,而自己的身边永远都有一团温热的淡蓝色光影,陪着他不断前行。

  “呦,这不邵家的许大少爷吗?怎么想起来到我这破烂儿摊子上瞧东西了?”

  夏初,刚下完雨后,空气中翻涌着土腥气,湿润润的潮意仿佛要凝出水珠来。

  喧嚣吵闹的江城集市里,一身锦衣华服的少年个子出挑,身形纤瘦,他睫羽低垂,五官生的惊为天人,美的如同巧密精细的工笔画。

  耳畔听到那尖刻戏谑的女声,这少年倒也不恼,他微微一哂,秀美柔和的笑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失神:“萍儿姐,你人美心善,就别调笑我了,我是来干什么的,你明白的。”

  这人正是十三岁的许词,他面前那个留着一条乌黑发亮长辫子的姑娘,就是当年教他翻墙的萍儿。

  萍儿这姑娘不管对着谁,说话都是这么一副尖刻的模样,能将街头善战的大妈都骂到狗血淋头。

  长此以往,任她长到十七岁,拥有着花一样的年龄、清秀可人的脸蛋儿,愣是没有一个小伙子敢亲近她。

  也就唯独一个许词,看起来脾气好,说话温温柔柔的,每天不务正业四处跑,虽是个大少爷,却从不摆架子,天天往她这里跑。

  “行了行了,懒得搭理你,油嘴滑舌。”萍儿瞪了他一眼,手上却还是递过去了一份报纸。

  纸页还散发着新鲜的油墨气息,落款日期就是今天,是萍儿按照惯例给他留的。

  这款报纸近日在江城很是风靡,一般刚出炉就能被人哄抢一空。

  萍儿经常趁早出来跟着父母卖早点,早点铺子距离报社也近,许词便央求她给自己买一份,银子自然是少不了她的。

  许词笑吟吟地接下萍儿的报纸,顺便要了份早点就坐在一旁看报。

  萍儿白了他一眼,哪有读书人坐在市井巷间读书的,这人没一点正经模样,也就皮相耐看了些。

  很快,周围便坐了一堆来吃饭的人,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吆喝着,里面有工人,有商人,但最多的还是一些渔民水手。

  许词捏着报纸的一角,一目十行的浏览着里面的内容,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玩意儿,无外乎就是什么军队又南下了,哪家商铺打折,李某某先生重金求婚相亲之类的……

  翻来覆去,都是些陈词滥调。

  突然,少年目光一凝。

  许词的视线,定在了报纸左下角,似乎是撰稿方没给报社掏什么钱,那是一个小的可怜的文字框,上面刊登着一件奇闻异事。

  近日,南海持续了八年的大范围神秘蓝色雾气终于散尽,秦家的船穿行海雾时,却突然爆发了海啸,风浪卷着船往漩涡里扯。

  船身受损严重,可当时,那漩涡却突然光芒四射,海啸顷刻平息,船上无一人死亡。

  啊?

  这年头,什么事情都能往报纸上写了吗?

  许词忍不住想要发笑。

  就在他用完早点,准备去上私塾里听课时,听到了旁边的渔民水手们在激烈的争辩。

  “我那天就是在海上看到了好大的一团蓝光!”

  “你胡说八道也不知道编个靠谱儿点的借口。”

  “海上的人都看见了,老子哪里胡说了!”

  “笑死了,你那是碰上海啸,死里逃生吓傻了吧,哈哈哈哈哈……”

  “报纸上还刊登了的,你们为什么觉得我是胡说,我家女儿还给我念了!”

  “诶呀,伙计,行行行,你说的都对,但是该上工啦……”

  许词知道这群五大三粗的中年男人平日里喜欢侃大山,但他这次听的却津津有味。

  “你们真的没听说吗?听说啊这次海难后,从好几个从船上回来的人都变得跟先前不一样了!”

  “啊?还有这种事!”

  “那可不,跟鬼魂上身没什么两样!”

  “太可怕了,我还想多活两年……”

  真的有这么邪乎?

  许词本来打算想使唤那凶巴巴的姑娘去买包瓜子,他好一边磕一边听,但是这群糙汉子们要赶着去上工,他也没办法厚着脸皮跟过去。

  毕竟,他还能替人去上工,可没人能替他上课。

  陈映兰说了,再让她发现一次他逃课的事情,就有他好果子吃的。

  许词无奈的撇嘴,将报纸叠了叠,揣进衣兜里抬脚就去了私塾。

  走到一半,许词突然想起来。

  噫,这不巧了?

  刚好他有个同窗好友,就是那场海难里的当事人,他上课这就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