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507章 甘为犬马

书院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不会有任何影响,每天都会照常运转。

卯时三刻,清脆的起床哨音,此起彼伏。

学子们有一刻钟时间,起床叠被,打扫宿舍卫生,洗脸刷牙。

牙刷还是王鹏搞出来的,现在已经风靡大唐。

没有牙膏,用皂角粉,薄荷粉代替。

有钱人家,会给里面加点雪盐,效果更好。

普通百姓,没钱购买牙刷,雪盐,皂角粉等奢侈品,还是采用柳条支。

柳条支随手可得,不用花钱。

洗漱完毕,学子们开始列队出操。

书院卫队和学子们一样,除了站岗的,其余人都要进行早操。

区别只是出操的地点。

书院有一大一小,两个操场。

学子人多,在大操场,卫队人少,在小操场。

学子们是空手,卫队还要穿盔甲,拿兵器。

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好处,圈地不花钱。

书院扩建,只需画出图纸,和乾州官府打个招呼,剩下的就不管了。

扩建范围如果有人居住,官府会把人迁走。

本来是没有补偿的,王鹏知道后,从书院拿钱,给百姓足够的补偿。

让他们可以盖一座更好的房子。

土地由乾州府拿地补偿。

有人认为不妥,不能开这种先河。

李纲玉溪竹节三人却觉得,王鹏做的很对,把这事写进书院院规,作为永例。

教书育人的地方,德行不能有亏。

书院的早操,不管是先生还是学子,只要人在书院,就必须参加。

谁都不能例外。

李纲虽然不跑步,依旧起的很早,在操场边上,和几个老家伙慢走,活动身体。

看着操场上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老家伙们都舍不得早死。

作为先生,得英才而育之,乃是天大的幸事,能多活几年更好。

书院的先生队伍愈发庞大,自成几队,跑在最前面。

先生们从不要求学子早操如何如何,他们在前面跑,学子的队列跟在后面。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子们做好榜样。

有人拿着铁皮喇叭,下达口令,指挥队列。

书院目前有五个年级,按照年龄,从十二岁一直到十六岁。

当然了,李恪李泰这种底子好的,可以跳级就读。

最多跳三级。

书院的操场很大,大到学子们排队跑两圈,就要花一刻钟时间。

王鹏大概测了一下,书院操场一圈有二里地。

学生们早操要绕操场跑三到五圈。

李纲这些老家伙,走两圈就可以了。

孙思邈教了一套五禽戏,老家伙们每天坚持锻炼,再加上王鹏不计成本的后勤保障,一个个红光满面。

今天是最后一次早操,承乾没有错过。

他和王鹏两个,跟在不知哪个班级的最后,踩在一个点上。

库库前进。

操场用水泥硬化过,每天都有学子在上面洒水,打扫。

依旧尘土飞扬。

先生们不在意,学子们也不在意。

来接太子的于志宁在意了,他想把太子从队伍里叫出来。

这么大的尘土,对太子殿下的身体不好。

还没靠近,就见跑在队伍最后的一个学子突然脱离队伍,拦住去路:

“早操期间,不得干扰队列行进。”

于志宁解释道:“吾乃太子左庶子,来接太子回长安,尔怎敢阻拦。”

于志宁见拦路的是个毛头小子,十三四岁年纪,毛怕都没长齐,说话不算客气。

哪知这个小子不卑不亢道:“队列之中,只有先生和学子,没有太子,请退到一边,等待出操结束。”

于志宁碰了个软钉子,不好发火,只得气呼呼的站在一旁。

太子和乾州侯从面前跑过,于志宁想打招呼。

见两人并未四处观望,想想还是算了。

他才到太子身边,还是低调些好。

书院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太子左庶子能招惹的。

早操结束,太子身上微微冒汗,依依不舍的看着整齐的队列。

王鹏拍着他肩膀道:“小子,你是大唐未来的掌舵人,做事不能婆婆妈妈。长安离书院这么近,想回来了,随时都可以。”

承乾道:“表哥,我在想,这些人将来都要为我所用,心情就很激动。盛世之大唐,将由我和这些同窗一同缔造,是件多么美好而伟大的事情。”

李承乾刚露出一些王霸之气,就被王鹏一盆冷水浇灭:

“小子,你意思现在的大唐,不是盛世?我找机会问问二舅,他一天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原来还入不了太子殿下的法眼。”

承乾的表情立刻转变,觍着脸道:“表哥,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作为太子,能在父皇的羽翼下,和这些同窗一起,为盛世大唐添砖加瓦,十分荣幸。大唐盛世已现,父皇居功至伟,说是千古一帝,一点也不为过。”

“我是父皇的儿子,理应继承他老人家的伟大精神,为大唐呕心沥血,成为他那样的一代英主。”

王鹏噢了一声:“陛下春秋鼎盛,你敢说他是老人家!”

承乾赶紧去堵他的嘴,在王鹏耳边小声道:“表哥,你成心的是吧?父皇要是打我板子,我就找姑母告状,让她收拾你。”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有雄心壮志是好的,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朝堂上的老狐狸,都是你的先生,如何混迹其中,我没办法教你,需要你自己去感受,学习。表哥没什么送你的,就送你几个字…”

“…少说,多听,多看,多学…”

承乾不住点头。

两人边说话边往外走,突然听见数千人一起大喊:

“承乾学长,太子殿下,

幸而同窗,终身难忘,

此去听政,盛世开张,

愿以所学,造福大唐,

共创胜举,美名流芳。”

承乾回头,对着所有人拱手道:“孤等你们一同开创大唐新篇章,暂且别过,咱们来日方长。告辞!”

承乾说完,转头就走,没有一丝停顿。

王霸之气,展露无遗。

王鹏站在原地,没有再送。

于志宁和太子府侍卫统领紧跑几步,跟在太子身后。

承乾身上散发着自信的光芒,龙行虎步,虎虎生威。

所有学子们朝着他的背影一鞠到地:“恭送太子殿下。”

就连一些年轻的先生,也在拱手行礼。

李纲等一些老头,看着承乾背影,不住点头。

承乾在书院,跟其他人一样,从未以太子身份压人。

大家今日才发现,大唐的储君,气场是如此强大。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大唐皇帝之位,才能让他们这些人心悦诚服,甘为犬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