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495章 教书育人为妙

郭力费了好大劲,才哄好李纲。

老头的脾气是真的倔,郭力差点跪下了,才把老头哄好,勉强答应留在书院,不找李二告状。

但他警告郭力,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想他郭力,乃是宫里太监大总管,皇上身边的红人,心腹,更是身兼百骑司大统领一职。

虽是残缺之身,谁人敢对他不敬?

就是在陛下跟前,郭力也是以某家自称。

可是每次在王鹏跟前,总是占不到便宜。

在李纲面前,更是颜面扫地。

书院人是不是都克他?

好在这里只有他和李纲二人,李纲自然不会出去乱讲,文人的风骨,还是可以信赖滴。

回到皇宫后,郭力言辞凿凿的对李二说,南柯一梦,确实出自李纲。

他只说了四个字,李纲就滔滔不绝,说了半天。

听的郭力头都大了,想走,李纲不让,非要他听完。

郭力说他好不容易才摆脱李纲,回来禀告陛下。

昨夜到现在,滴水未沾,一眼没眨。

南柯一梦出自李纲,就很正常,李二再不怀疑,让郭力下去休息。

老程和尉迟老黑,到最后都没分出胜负。

两人都是被抬出去的。

王鹏留宿在东宫。

李二特意赐了一桌酒席,王鹏拉着怀仁和虫子一起。

处默要照看老程,房玄龄把房遗爱叫走了。

王鹏三人留在东宫,御史言官不会说什么,人家是兄弟,太子没有大婚前,屁事没有。

房遗爱不行,他是臣子,留宿东宫,有媚上嫌疑。

房相还是很爱惜羽毛滴。

没有长辈在,哥几个才能放开喝酒。

李恪李泰陪母亲用了晚饭,不知从哪里知道消息,也跑到东宫。

两人一来,气氛更加热闹。

旁人不说话,就听他俩吹嘘西域见闻。

承乾羡慕的看着两个弟弟,他也想去。

等下次,再有这种机会,一定要求父皇允许。

喝到中间,几人微醺,王鹏大声吵着,要看李恪李泰从西域带回来的东西。

要是这些东西比他家的贵重,要两个小子好看。

承乾拍着桌子,让内侍拿来名册。

李恪指一个,李泰在旁边讲东西的出处,价值。

他们说的同时,太监就会把东西拿进来,让太子欣赏。

这趟收获确实大,给承乾的都东西,是李恪李泰精挑细选。

兄弟三人,乐在其中。

就这么一直到天快亮。

六个人都喝多了,直接躺在地上睡觉。

几人在东宫所做所为,一字不差的传到李二那里。

天刚亮,李二就带着长孙,来到东宫。

推开门,一股浓浓的酒味,能把人熏个跟头。

李二没有反应,长孙用手遮住口鼻,说道:

“这味道,二郎先别进去,让内侍唤醒乾儿,咱们去太极宫等他。”

长孙之所以这么说,是怕李二进去,看见承乾言行无状,生气。

东宫的事,自然逃不过她这个皇后法眼。

李二摆手道:“不用,乾儿难得高兴一次,朕是怕孩子们躺在地上,对身体不好,这才叫你一起过来。”

长孙松了一口气,原来二郎也是关心几个孩子,并不是要来兴师问罪。

等等,孩子们在地上睡觉,内侍都是干什么吃的!

长孙担心,一个健步就来到屋里。

几人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呼噜声此起彼伏,好在身上都盖着被子。

长孙随手掀起承乾的被子,见身子底下垫着一张虎皮,这才放心。

挨个看过去,都不是直接躺地上,身子底下垫着东西,内侍们逃过一劫。

要说垫东西,那也是有讲究的。

承乾是太子,睡在虎皮上。

李恪李泰两位亲王,分别是一张豹皮。

小王爷和小公爷,睡的狼皮,只有王鹏,是一个狗皮褥子。

当长孙掀起王鹏的被子,一个鸡蛋大小的夜明珠,滚到她脚下。

长孙莞尔一笑,王鹏这个外甥,哪哪都好,就是有一样,喜欢把好东西藏起来。

要说他贪财吧,也不是。

谁愿意花自己的钱,给朝廷建书院,练兵。

还把那些挣钱的生意拿出来,陛下占大头,他占小头。

换个人家,陛下还想分一杯羹,没戏。

长孙把夜明珠放在王鹏身边,给他盖上被子,和李二一起出去。

吩咐内侍,照顾好里面的人,有一个人咳嗽一声,就拿内侍试问。

哥几个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

去往乾州书院的路上,秦琼和王鹏并行。

老程回来,金吾卫由他统领,秦琼也能休息一下。

秦琼听从了王鹏的建议,在酒宴上向李二告假,李二当场准了。

中午和老程进行了交接,下午和王鹏一起前往书院。

王鹏见到李纲,还以为会得到褒奖,哪知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王鹏莫名其妙,这老头怎么年纪越大,脾气越暴躁。

当他听到南柯一梦,立时明了,原来根在这里。

赶紧就是一通马屁送上。

李纲不吃他这套,告诉王鹏,这次回来,乖乖留在书院,再也不许乱跑。

旁边的玉溪竹节等人,更是云里雾里。

直等到王鹏离开,这才开口询问李纲。

李纲道:“老夫研究一本古籍,发现上面有个故事,讲的挺好,就随口说于王鹏。谁知道这个小子,不待老夫整理完成,就说给陛下,我不训他训谁。”

玉溪问道:“什么故事?”

李纲把郭力的话,整理一番,说给玉溪竹节。

说完,捋着胡须道:“这个故事,就是南柯一梦,指代梦境,空欢喜一场,可作为成语,流传后世。”

玉溪竹节怎么会不明白,这肯定又是王鹏说的,拿老李顶缸。

这种事情王鹏干的还少吗?

只是老李为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文人的风骨哪里去了?

亏你还是书院山长,这种顶缸的事情,最好是其他人来做。

不行,得和王鹏说一声,下次可以拿他俩顶缸。

李纲居然真的开始书写南柯一梦的故事。

还问玉溪竹节,要不要为此专门出一本书,流传后世。

咱老李人到晚年,居然还能留下南柯一梦这个典故,惊醒后人。

玉溪竹节气的不行,最后非要在后面署上名字。

三人乐在其中,最后终是把王鹏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事后被王鹏知道,打死都不署名,还威胁三个老头,要是不把他名字去掉,他就罢工,去长安城故作非为,败坏书院名声。

三个老头拗不过王鹏,只得妥协。

这小子敢说,绝对敢做,还是好好留在书院,教书育人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