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476章 城墙之争

就在乌孙人攻城的同时,定襄附近也开始出现大量草原骑兵。

这些骑兵来自四个方向,把定襄城围的水泄不通。

北边是薛延陀人,东西两边边是回统和回纥,南边是拔野古。

跌节部剩余的人,在新族长的带领下,立刻投入薛延陀人怀抱。

思结部和回统汇合,原来的九姓铁勒,再次合并。

两边合并后,单修主动请缨,带领本部人马,去攻占煤矿。

那里大唐军队不多,只有两万挖煤的新唐人,思结部可以应付。

这算是投名状,虽然单修还是耍了心眼,不愿意在攻城时出力,夷男也不拆穿,欣然应允。

多个人多份力,思结部再不济,打两万挖煤的,应该没问题吧?

就算打不过,拖住也好,别让来定襄添乱就行。

本来是要交给跌节部去打,单修主动提出来,夷男不能驳他脸面。

早在十天前,居住在定襄城里的草原人,被程咬金赶出城。

城里只留下唐人,包括以前的前隋遗民,现在的新唐人。

四大汗国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前面是五万骑兵,后面还有十几万牧民,为这些人提供后勤保障。

二十万骑兵,从城墙上看去,铺天盖地,无边无沿。

围住定襄后,夷男派出使者,想进城劝降。

使者来到城下,刚表明来意,就被一箭射死。

程咬金的态度很明显,没说的,唯死战尔。

四大汗国按照约定,各派出一万人攻城。

四家说好了,谁先攻入定襄,谁就是草原共主,可以得到定襄城一半的物资。

以及定襄城和周围的一半草场。

其余三家平分剩下的一半。

为了成为草原共主,也为了定襄城里的一半物资,各汗国派出的攻城队伍,皆是精锐。

本来的打算是,先骑马到城墙下,再让一部分骑兵下马攻城。

剩下的人,用骑射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

结果还没靠近城墙,八牛弩给射了回去。

唐人太阴险,不知从哪里弄了那么多的八牛弩!

儿臂粗的弩枪,钻进骑兵阵型,立时血雨漫天。

唐人的弩枪,不光是尖头,还有许多平头,比手掌还宽。

谁要是被这样的弩枪射中,立时断为两截。

战马也不能幸免!

草原骑兵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眼见得城墙上弩枪如雨,纷纷掉头逃跑。

第一次攻击还未成型,就半途夭折。

只留下许多尸首,断肢残臂,触目惊心。

……

车师县的八牛弩不多,虽然也能给攻城队伍造成很大杀伤,却无法瓦解乌孙人的战意。

宝林发出信号,开始执行第二套方案。

哨音吹响后,西边城墙上的抵抗突然减轻,已经有乌孙人爬上城墙。

指挥攻城的将领发现后,立刻派出手下最强战力,朝西边城墙猛攻。

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有几十人上了城墙一端,占据了一小块区域,和唐人对峙。

这种情况放在别处,守城一方肯定要拼死把敌人赶下去。

这些唐人没有拼命,居然又往其他方向抽掉人手。

唐人指挥官这么蠢,他们的皇帝知道吗?

天佑乌孙,今日一战,胜局已现。

乌孙人在其他三个方向的攻势减缓,集中所有力量,朝西边城墙猛攻。

又上去几十人,占据着另一端好大一片区域。

就连骑兵都不由自主的来到城墙附近,只等步卒入城,打开西门,他们好冲进去屠杀。

随着乌孙人不断登上城墙,守卫城墙的唐军只能退缩。

两边对峙,就向中间的箭楼退,那里有台阶,可以下到地面。

乌孙指挥官下令,把别处的攻城梯调来,集中攻击西边城墙。

唐人发现西边快要守不住,终于反应过来,开始不断的从南北两边调人,对西边城墙进行支援。

可惜却被自己人挡住,乱做一团,急切间过不去。

乌孙人原本是想沿着城墙,朝两边攻击。

多占据些城墙,站稳脚跟,再集中攻击城门。

发现两边不断的有唐人涌来,立刻调转方向,攻击城门上的箭楼。

只要攻下箭楼,就可以顺着箭楼那里,下到城门口,打开城门,让骑兵进入。

骑兵进城,这场攻城战就算结束,乌孙王可以按照计划,在车师县城吃晚餐。

守箭楼的唐军不多,虽然拼了命的抵抗,砍杀了许多乌孙人,依旧抵挡不住乌孙人的进攻。

很快就败退下去,把箭楼让给了乌孙人。

乌孙人顺着箭楼涌入,绕着台阶,朝下面狂奔。

谁要是能打开城门,功劳比先登还大!

也不知道唐人咋想的,把下楼的台阶修的很宽,可以让五个人并排跑。

跑在最前面的五人,眼见拐个弯就能下城墙,不由得加快脚步,都想成为第一个打开城门的勇士。

刚一拐弯,就感觉一道光闪过,五个人同时栽倒,身首异处。

后面的人不知道阿,正在拼命追赶,拐弯后,也是同样的结局。

城外的乌孙将军很奇怪,进入箭楼的乌孙勇士,有两三百吧?

为何城门那里没有动静?

定然是唐人在城门口安排了重兵,快,继续向箭楼攻击,支援前面的勇士。

胜败的关键,就在城门。

城门的关键,在箭楼,箭楼的关键,又在城墙上。

一旦城墙被唐人夺回,进入箭楼的勇士,将全军覆没,没有生还可能!

乌孙人爬的更快了,立功就在眼前,手快有,手慢无啊!

南北两边的唐人,终于开始发狠,从两边同时向箭楼方向攻击,试图阻止乌孙人上城墙。

想要夺回箭楼。

这些唐人和前面的唐人有些许不同,身上穿着盔甲,手里的刀比人还高。

四个人一排,两步一挥刀,每次挥刀,必然有乌孙勇士倒下。

在下面指挥的一个乌孙骑兵万夫长,发现局势不妙,大吼一声,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兵,冲向城墙。

这三百人也是甲士,只要能挡住这些挥刀的唐人,为其他人赢得时间,车师县城必破。

箭楼里面,乌孙人不断的往下冲,不断的被砍杀。

后面的人尚不自知,依旧在往里涌。

这座箭楼,经过改造,只要拐过弯,后面的人就看不到发生了什么。

这里埋伏着一队陌刀兵,三人一边,两边六个人,同时挥刀。

拐过弯的四五个乌孙人,没有一个能逃过陌刀。

台阶下面是西域第一军的人,负责搬运尸体。

不把尸体及时清理掉,很快就会堆积起来。

等到尸体堆积到台阶拐弯的高度,乌孙人就会发现端倪,这招就不灵了!

城墙上,陌刀队也在不断的收割着乌孙人性命,直到乌孙的万夫长带着三百甲士爬上城墙,两边再次进入焦灼。

唐人打不过这些甲士,在缓慢后退。

乌孙人只顾攻城,根本没有留意,无论是唐人从两边开始进攻,还是突然失去动力,缓慢后退,都会伴随一阵哨音。